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1PAGE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体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我们将该环境称为内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构成,且细胞外液的含量大于细胞内液B.与淋巴液、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如血浆蛋白、血红蛋白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均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后,机体一定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恢复其稳态【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详解】A、内环境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2/3,A错误;B、与淋巴液、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均有关,C正确;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后,不一定能恢复其稳态,D错误。故选C。2.下图中的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①是蛋白质,则水解成②的过程需要消耗水B.机体②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如果②是葡萄糖,则③所处的细胞只能是肝细胞或肌细胞D.如果②是葡萄糖,则从肠腔进入骨骼肌细胞至少通过14层磷脂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小肠是消化道,①→②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②→甲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②→③表示营养物质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详解】A、如果①是蛋白质,则水解成②氨基酸的过程需要消耗水,A正确;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②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C、葡萄糖可以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如果②是葡萄糖,则③所处的细胞可能是各种组织细胞,C错误;D、葡萄糖经过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要穿过7层生物膜,14层磷脂分子,D正确。故选C。3.血液生化检查指标及含量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下列关于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检测血液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可反映血脂是否正常B.若结果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超标,则提示肝功能受损C.若发生病毒感染,则可检测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数量增多D.若结果显示葡萄糖含量为8.55mmol/L,则说明胰岛B细胞受损【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原因是当生物体内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化验单的中的指标参考值都在一个范围内,因为健康人血液中的每种成分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详解】A、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都属于脂质成分,因此检测血液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可反映血脂是否正常,A正确;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释放到血液中,故若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则可能是肝功能受损,B正确;C、若发生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以后做出相应反应,则可检测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数量增多,C正确;D、若结果显示葡萄糖含量为8.55mmol/L,只能说明血糖偏高,不一定是胰岛B细胞受损,还有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受损,D错误;故选D。4.胃平滑肌的活动受到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支配胃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支配胃平滑肌的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β2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激活后的M受体和β2受体对Na+的通透性增强,使胃平滑肌兴奋B.人体进食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胃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增强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答案】A【解析】【分析】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副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详解】A、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分析题意可知,胃平滑肌兴奋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此时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而由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β2受体对Na+的通透性减弱,A错误;B、人体进食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胃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增强,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但其活动并非完全自主,C正确;D、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正确。故选A。5.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巴胺可通过突触小泡或多巴胺转运体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K+外流C.人体吸食可卡因后,可使多巴胺持续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D.可卡因可与多巴胺争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从而使人上瘾【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详解】A、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小泡,而多巴胺转运体能回收突触小泡,A错误;B、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上的Na+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错误;C、从图中看出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通过突触前膜的多巴胺转运体重新回到突触前神经元,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其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持续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产生快感,C正确;D、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D错误。故选C。6.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中分布着许多高级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大脑皮层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意识控制的神经活动都与大脑皮层有关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C.下丘脑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整D.在英语听力考试中,需要考生言语区的H区、V区和W区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3)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A、意识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凡是受意识控制的神经活动都与大脑皮层有关,A正确;B、除头面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剌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并不是完全自主,C错误;D、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英语听力考试中涉及听、写、看,故涉及言语区的W区、H区和V区,D正确。故选C。7.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对狗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碱性多肽),实验的主要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别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第①组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第②组稀盐酸注入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第③组稀盐酸注入狗切除神经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第④组刮下小肠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并制成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胰腺分泌胰液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A.斯他林和贝利斯完成了第④组实验,并首次提出了促胰液素B.第①组和第③组对比,说明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C.第②组和第④组对比,说明小肠黏膜能产生某种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物质D.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相同,但两者不都通过体液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实验:实验①、②证明胰液的分泌与小肠肠腔有关,与血液无关;实验①、③证明胰液的分泌没有神经也可以,要证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实验①、②、④证明胰液分泌与盐酸和小肠粘膜有关,说明促胰液素是在盐酸刺激下由小肠粘膜分泌的,它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详解】A、斯他林和贝利斯完成了第④组实验,并首次提出了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物质为促胰液素,A不符合题意;B、第①组和第③组的自变量为小肠神经的有关,二者的实验结果相同,说明促胰液素的分泌没有神经也可以进行,但要证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还需要进一步实验,B符合题意;C、第②组是将稀盐酸注入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而第④组是将刮下小肠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并制成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结果是胰腺分泌胰液,说明小肠黏膜能产生某种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物质,C不符合题意;D、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参与,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需要通过导管分泌到消化道内,不需要通过体液运输,而促胰液素属于激素,直接分泌到细胞外,通过体液运输,D不符合题意。故选B。8.海水温度往往低于人体体温,潜水者跳入海水的瞬间会感觉有些冷,但很快就适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潜水时皮肤主要以传导的方式散热B.潜水时兴奋的传递可引起肾上腺素分泌C.潜水者跳入海水后在大脑皮层形成冷觉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内脏器官产热【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潜水皮肤直接接触海水,海水的温度较低,所以皮肤主要以传导的方式散热,A正确;B、潜水时,人体接触寒冷环境,会刺激机体分泌肾上腺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B正确;C、海水温度比人体温度低,跳入海水后在大脑皮层形成冷觉,C正确;D、抗利尿激素是调节水平衡的,不会促进产热,D错误。故选D。9.寒冷或炎热刺激可以引起机体发生代谢变化。下图是温度刺激引起机体的代谢反应变化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物质或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为寒冷刺激,则下丘脑和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均增强B.若为炎热刺激,则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C.过程①表示感受器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将兴奋传递至下丘脑D.②③④通过反射弧发挥作用,⑤⑥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如果刺激是寒冷,则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作用于垂体,控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A正确;B、炎热条件下,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汗腺分泌增加,促进散热,B正确;C、感受器将兴奋传递至下丘脑需要经过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其中涉及电信号和化学信号,C错误;D、下丘脑通过神经控制汗腺、骨骼肌和毛细血管,汗腺、骨骼肌和毛细血管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作用于垂体,控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②③④通过反射弧发挥作用,⑤⑥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C。1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都是免疫细胞生成并发育成熟的场所②免疫细胞是由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构成的③B细胞与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不同④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⑤免疫活性物质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物质⑥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都属于细胞因子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除了抗体,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详解】①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场所,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①错误;②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②错误;③B细胞和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胸腺,而B细胞是在骨髓,③正确;④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④正确;⑤免疫活性物质中溶菌酶可由其他细胞产生,⑤错误;⑥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⑥正确。故选D。11.已知冷适应流感减毒活疫苗采用鼻腔喷雾方式进行接种,病毒可在上呼吸道黏膜局部进行复制增殖。研究人员用冷适应流感减毒活疫苗AA-PR8对小鼠进行接种,21天后再次接种。然后用一定量的PR8流感病毒攻击小鼠,研究疫苗的保护效果。统计病毒攻击后小鼠肺部病毒载量(即病毒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PR8流感病毒入侵可诱导机体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B.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可减少触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C.初次接种AA-PR8,小鼠产生中和流感病毒的抗体产生保护作用D.再次免疫后肺部的病毒载量减少与B细胞有关,与T细胞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鼻喷式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鼻孔里喷一喷疫苗可以侵染人体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A、PR8流感病毒入侵身体可以作为抗原,诱导机体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A正确;B、与注射疫苗相比,题干叙述的疫苗接种方式可避免刺痛感,减少皮肤瘙痒不良反应,B正确;C、初次接种AA-PR8,小鼠可以产生中和流感病毒的抗体和病毒结合,产生保护作用,C正确;D、再次免疫后肺部的病毒载量减少与B细胞有关,与T细胞也有关,例如辅助性T细胞还是会产生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D错误。故选D。12.某人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意,未做任何处理,10天后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出现肌肉痉挛、喉头阻塞等症状,确诊为破伤风(病原体是破伤风杆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破伤风杆菌进入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会将其加工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细胞毒性T细胞可裂解被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宿主细胞,并彻底杀死破伤风杆菌C.此人治愈后,当其再次接触到破伤风杆菌时,通常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D.对此人立即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是一种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破伤风杆菌进入机体后,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A正确;B、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B错误;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属于免疫过程过强导致;当其再次接触到破伤风杆菌时不属于过敏,是记忆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C错误;D、对此人立即注射含抗体的血清,是一种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D错误。故选A。13.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后子叶下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从而产生“弯钩”现象。某同学用水杨酸(SA)和乙烯前体物质(ACC)处理绿豆幼苗,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B.SA可能降低“弯钩”内侧生长素的含量C.ACC处理后使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幼苗生长D.ACC与SA对“弯钩”形成的影响作用相反【答案】C【解析】【分析】与对照组相比,SA组弯钩变小,说明SA抑制弯钩的形成;ACC组弯钩增强,说明乙烯促进弯钩的形成;SA和ACC同时处理比对照组小,比ACC组大,说明SA和ACC作用相反。【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后子叶下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从而产生“弯钩”现象,据此推测,“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内侧生长受抑制,生长慢,故出现“弯钩”现象,A正确;B、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SA组弯钩变小,说明SA抑制弯钩的形成,可能是SA可能降低“弯钩”内侧生长素的含量,B正确C、ACC组弯钩增强,说明乙烯前体物质促进弯钩的形成,但不能确定是ACC处理后使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幼苗生长所知,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幼苗“弯钩”的形成,C错误;D、SA组弯钩变小,说明SA抑制弯钩的形成,ACC组弯钩增强,说明乙烯促进弯钩的形成,说明ACC与SA对“弯钩”形成的影响作用相反,D正确。故选C。14.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能够给细胞传达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B.温度和氧气都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乙烯和细胞分裂素都能抑制根的生长,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D.植物激素的合成可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详解】A、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能够给细胞传达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果缺乏氧气,则会影响有氧呼吸为其提供能量,进而影响极性运输,温度会影响膜的流动性而影响极性运输,B正确;C、乙烯抑制根的生长,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的生长,说明两者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D、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其合成过程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故选C。15.红外相机利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光束,并对准相应接收器上的接收窗口,在野生动物从前方经过时,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拍摄野生动物的照片或视频,通过AI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多样性监测中有重要应用,如可用红外相机对我国的珍稀动物白头叶猴进行调查。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红外相机调查法可探测隐蔽物种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夜间活动B.白头叶猴的生态位就是指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和食物C.探测多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活动频次可用于计算相对的物种丰富度D.AI系统识别不同的白头叶猴可用于计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红外相机利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光束,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拍摄野生动物的照片或视频,通过AI系统对其进行识别,红外相机调查法可探测隐蔽物种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夜间活动,A正确;B、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和食物不能代表其生态位,B错误;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探测多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活动频次可用于计算相对的物种丰富度,C正确;D、AI系统能对自动动拍摄野生动物的照片或视频进行识别,AI系统识别不同的白头叶猴可用于计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D正确。故选B。16.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然后利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1mm×1mm×0.1mm)进行计数,已知该同学利用的血细胞计数板的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统计的实验结果为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40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取样时未振荡试管,则估算值会偏小B.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C.若培养条件不变,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则K值增加一倍D.若稀释倍数为103,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1.6×1010个【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细胞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详解】A、酵母菌应沉降在试管底部,若取样时未振荡试管,取样上层会使结果偏小,取样下层使结果偏大,A错误;B、本实验自身形成前后对照,不需要再设置对照实验,但需要进行重复实验,B错误;C、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若培养条件不变,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则K值不变,C错误;D、若计数板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计数室中酵母菌数量为40/4×16=160个,则1ml液体中有160×104=1.6×106个,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1.6×107个,又因为稀释了103倍,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1.6×107×103=1.6×1010个,D正确。故选D。17.营养生态位是指动物对其食物资源能够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可反映物种间食物组成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员研究某草原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的营养生态位时,发现三趾跳鼠的营养生态位面积大于五趾跳鼠,两者的营养生态位不重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三趾跳鼠的摄食范围大,营养生态位面积大B.减少五趾跳鼠的食物来源可有效控制其数量C.两种跳鼠通过种间营养生态位分化有利于其共存D.两种跳鼠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因而营养生态位不重叠【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营养生态位是指动物对其食物资源能够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三趾跳鼠的摄食范围大,营养生态位面积大,A正确;B、生物的数量与天敌和食物条件等有关,故减少五趾跳鼠的食物来源,可有效控制其数量,B正确;C、两种跳鼠通过种间营养生态位分化可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有利于其共存,C正确;D、两者的营养生态位不重叠,说明物种间食物组成的相似程度较低,但两者可以在生存空间等方面存在竞争,D错误。故选D。18.某弃耕农田样地中某时间段的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如下表。下列关于此时群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植物种类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藤本比例/%46.88405.634.383.11A.群落演替处于初期且演替速度快B.该群落利用太阳光的能力非常强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布非常复杂D.在该群落中,藤本属于优势物种【答案】A【解析】【分析】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从弃耕的农田上开始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会依次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森林。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的垂直分层还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详解】A、据表格分析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类均高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所以群落演替处于初期且演替速度快,A正确;B、该题群落演替阶段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分层简单,利用太阳光的能力较弱,B错误;C、群落演替阶段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的分层简单,而植物的分层会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因此动物的垂直分布也非常简单,C错误;D、群落演替阶段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说明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因此在该群落中,草本植物属于优势物种,D错误。故选A。19.下表是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组成,其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生物种类捕食者食物比例/%小黄鱼矛尾虾虎鱼虾蟹浮游植物小黄鱼00000矛尾虾虎鱼250000虾844000蟹6756000浮游植物001001000A.虾、蟹、小黄鱼B.矛尾虾虎鱼、小黄鱼C.蟹、矛尾虾虎鱼D.蟹、小黄鱼、矛尾虾虎鱼【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食物关系,可以画出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浮游植物→虾→小黄鱼,浮游植物→虾→矛尾虾虎鱼→小黄鱼,浮游植物→蟹→小黄鱼,浮游植物→蟹→矛尾虾虎鱼→小黄鱼。【详解】根据表格中的食物关系,可以画出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浮游植物→虾→小黄鱼,浮游植物→虾→矛尾虾虎鱼→小黄鱼,浮游植物→蟹→小黄鱼,浮游植物→蟹→矛尾虾虎鱼。所以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矛尾虾虎鱼和小黄鱼,B正确。故选B20.某草原生态系统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I获得的能量多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B.消耗等量的I时,V比IV的体重增量少C.Ⅱ与Ⅲ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若IV大量死亡,则一段时间后Ⅲ呈“J”形增长【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A、I是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多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因为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和自身呼吸作用消耗,A正确;B、V可处于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IV可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根据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消耗等量的I时,V获得的能量更少,故V比IV的体重增量更少,B正确;C、Ⅱ与Ⅲ都以I为食,同时Ⅱ捕食Ⅲ,所以它们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D、若IV大量死亡,由于空间资源有限,Ⅲ也只能呈S形曲线增长,D错误。故选D。2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中数字表示能量,单位:J·km-2·a-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营养级的总干重通常大于第一营养级的B.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会因自身呼吸作用而消耗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D.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详解】A、生物量金字塔大多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一般而言,植物的总干重通常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总干重,植食性动物的总干重也大于肉食性动物,A错误;B、生物同化的能量部分通过呼吸作用的热能散失,剩下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未利用和流向分解者,B正确;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1.2÷913.7×100%=4.5%,C错误;D、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D错误。故选B。2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有不同的类型,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不同鸟卵的大小、颜色、形状、斑纹等不同。“鸠占鹊巢”是一种鸟类巢寄生行为。每年夏初,杜鹃将卵产于寄主鸟巢中,寄主通过增强对寄生卵颜色、形状、大小、斑纹的识别能力,来降低被寄生的代价。模型卵常被广泛用于验证和测试寄主对外来寄生卵的识别能力。鸟类研究者尝试制作模型卵来测试鸟类的卵识别能力,研究杜鹃(寄生生物)与其寄主的行为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有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B.寄主通过颜色、斑纹等化学信息识别杜鹃卵来防御巢寄生C.制作模型卵时,应考虑卵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斑纹等因素D.用模型卵进行研究可不受真卵数量的限制,增强实验的可重复性【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每一个信息过程都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息受体(信息接收),A正确;B、寄主通过增强对杜鹃卵的颜色和斑纹的识别能力来降低被寄生的可能性,卵的颜色和斑纹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C、制作模型卵应考虑大小、形状、颜色和斑纹等因素,使模型卵和真卵高度相似,C正确;D、模型卵和真卵高度相似,用模型卵可以防止对真卵的破坏,从而保护鸟类,D正确。故选B。23.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不需要投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供各种动物利用达到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C.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可维持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生物量的相对稳定D.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都呈现负相关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一般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详解】A、由于能量流动逐渐递减,因此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也需要有能量的输入,A错误;B、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供所有生物(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利用达到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B错误;C、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为捕食关系,当捕食者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的数量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又会限制捕食者数量的增加,即二者通过负反馈调节可维持生物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D、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如冻土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D错误。故选C。24.用生物氧化塘处理污水,具有投资少、经营管理简单、生产运营费用少等优点。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处理污水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藻类大量繁殖肯定会增加水体的氧含量,进而增强细菌的分解效果B.生物氧化塘中的甲烷、CO2、氨等只能通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生C.污水经生物氧化塘沉淀净化后,流出的水体中不含任何有机污染物D.生物氧化塘的设计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解】A、该河道因工厂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升高,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其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溶氧量下降,A错误;B、生物氧化塘中的甲烷、CO2、氨等不是只有通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生,如二氧化碳可通过生物的有氧呼吸产生,B错误;C、污水经生物氧化塘沉淀净化后,流出的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减少,但并非不含任何有机污染物,C错误;D、生物氧化塘的设计遵循循环(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协调(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量)、整体(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等生态学原理,D正确。故选D。25.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行为不能降低生态足迹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家庭小汽车的使用B.随生活水平提高,鼓励人们多吃牛肉少吃蔬菜C.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D.在室外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详解】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家庭小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减少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降低生态足迹,A错误;B、牛相对蔬菜等植物,食物链上营养级更高,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散失,增加生态足迹,B正确;C、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节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降低生态足迹,C错误;D、在室外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节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降低生态足迹,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26.胰岛素抵抗是指外周靶组织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理效应的现象。下图是胰岛素调节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机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中的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______结合使其磷酸化,通过下游物质IRS-1激活PBK途径,增加靶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GLUT4蛋白的作用是_____。GLUT4从合成到发生膜转位(从囊泡到细胞膜并与之融合)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研究发现,长期高脂饮食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植物甲的提取液可能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某同学用大鼠进行实验探究这一问题。请完成实验表格的内容:组别实验处理(6周)空腹血糖(mmol/L)进食后1h血糖(mmol/L)进食前胰岛素浓度(ng/30s)进食后1h胰岛素浓度(ng/30s)1①4.56.81002502高脂饮食8.210.61241803②6.38.7123240①处理为:______;②处理为: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3)为进一步探明植物甲的作用机制,可检测三组大鼠体内的______(填图中的两种物质)的表达水平。【答案】(1)①.胰岛素受体②.运输葡萄糖③.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①.植物甲的提取液②.高脂饮食+植物甲的提取液③.植物甲的提取液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3)胰岛素受体和GLUT4蛋白

【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链→多肽链转移到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蛋白质,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其磷酸化,通过下游物质IRS-1激活PBK途径,增加靶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GLUT4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故GLUT4蛋白的作用是运输葡萄糖,GLUT4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在内质网上初步加工,再运输到高尔基体上进一步加工,最后运输与细胞膜融合。【小问2详解】因为长期高脂饮食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植物甲的提取液可能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的处理,故①处理为植物甲的提取液;②处理为高脂饮食+植物甲的提取液。由表格数据可知,组别1和组别3相比与组别2,进食后1h胰岛素浓度都升高,由此可得,植物甲的提取液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问3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其磷酸化,通过下游物质IRS-1激活PBK途径,增加靶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GLUT4蛋白将葡萄糖运入细胞,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故为进一步探明植物甲的作用机制,可检测三组大鼠体内的胰岛素受体和GLUT4蛋白的表达水平。27.林下养鸡产业已经发展为巩固退耕还林、造林成果和扩大林改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者对林下养鸡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调查了林下养鸡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林分处理细菌/(104个·g-1)真菌/(104个·g-1)放线菌/(104个·g-1)微生物总数/(104个·g-1)荔枝林林下养鸡4380.5245.31443.834对照组(CK1)1310.3612.9144.26速生桉树林林下养鸡23.80.364.1828.34对照组(CK2)12.50.1311.223.83注;与桉树相比,荔枝株高较低,但分支多,且荔枝树喜高温潮湿。据表分析可知,养鸡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鸡粪_______,促进微生物的繁殖;鸡粪会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放线菌的数量;与速生桉树林相比,荔枝林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大,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角度(如郁闭度、光照强度、水分、养分等)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2)研究发现,荔枝林下养鸡,鸡会吃林下杂草和害虫从而达到除草和除虫的目的。研究者认为还可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来达到除草且增加收入的目的,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理由是_______。(3)林下养鸡还需给鸡补充粮食,如玉米,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以下的食物网。假设现有玉米15kg和一只3kg的母鸡,若将1/3的玉米给鸡吃,剩余的玉米给人吃,则人最多增重_______kg。【答案】(1)①.富含有机肥②.抑制③.荔枝株高较低、分支多,从而郁闭度较大、光照强度较弱(环境比较黑暗);荔枝树喜高温潮湿,则土壤微生物获得的水分和养分较多(2)大豆和杂草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二者会竞争阳光等资源(3)2.2【解析】【分析】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小问1详解】鸡粪富含有机肥,有机肥腐解后,可以为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养分,进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据表可知,林下养鸡处理下的放线菌数量低于对照组,说明鸡粪会抑制放线菌的数量。由题干可知,与桉树相比,荔枝株高较低,但分支多,且荔枝树喜高温潮湿,因此与速生桉树林相比,荔枝林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大,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角度(如郁闭度、光照强度、水分、养分等)分析,可能的原因是①荔枝株高较低、分支多,从而郁闭度较大、光照强度较弱(环境比较黑暗),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存;②荔枝树喜高温潮湿,则土壤微生物获得的水分和养分较多,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存。【小问2详解】大豆和杂草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二者会竞争阳光等资源,故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种植大豆同时也会带来收入。【小问3详解】要求人最多增重多少kg,需要按照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计算,则人最多增重15×1/3×20%×20%+15×2/3×20%=2.2kg。28.转基因啤酒酵母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啤酒酵母的基因组中,改善醉母菌的性状。如将β-葡聚糖酶基因导入啤酒酵母中能使大麦β-葡聚糖在发酵中降解,从而防止β-葡聚糖可能引起的浑浊,同时可以改变啤酒的可滤性。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这一过程中采用的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和灭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发酵菌种,实验室中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分离纯化啤酒酵母菌时,使用接种环采用法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离并培养成单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2)将β-葡聚糖酶基因导入啤酒酵母前,要使用PCR技术对β-葡聚糖酶基因进行特异性地快速扩增,其原理是_______在扩增过程中,要加入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引物,其作用是______(3)为检测转基因啤酒酵母中β-葡聚糖酶基因是否翻译出β-葡聚糖酶,可从转基因啤酒酵母中提取蛋白质,利用针对_______的抗体进行_______;还可将转基因啤酒酵母培养在以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观察菌株生长情况。【答案】(1)①.防止杂菌污染

②.消毒③.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④.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①.DNA复制②.能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3)①.β-葡聚糖酶②.抗原-抗体杂交③.β-葡聚糖【解析】【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条件有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过程包括: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