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绝密★启用前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时期,王室控制的各个方国和部族大部分是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征服而来。西周建立之后,周王室控制的诸侯国则主要是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而来。相对于商朝的地方管理,分封制可谓是一种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A.取消了诸侯的独立地位 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缓和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有利于政治形势和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其镇守地方,有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从而有利于西周政治形势和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西周分封制下,中央间接管理地方,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排除A项;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B项;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但无法缓和社会各种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货币变迁,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管理 B.政府强化了对商业的垄断性经营C.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被阻断 D.秦朝改变了赋税征收的主要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运用国家手段统一了货币,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加强,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政府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秦朝统一货币,改变的是货币混乱的状况,与赋税征收形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北魏实行均田制度,对授田对象的身份并无严格的限制。唐高祖时期,不再给一般妇女、奴婢、部曲、耕牛授田,并允许一定条件下买卖永业田和口分田。这些变化()A.便利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 B.有利于门阀士族势力的继续壮大C.反映唐朝政府对人身控制的松弛 D.极大地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唐朝时期的均田制减少了授田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为官僚地主进行土地兼并提供了便利,从而有利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正确;唐朝时期的均田制将“奴婢、部曲”排除在授田对象之外,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北魏到唐朝时期均田制度的内容变化,而唐朝政府对人身控制的松弛主要由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来,排除C项;均田制是国家将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土地制度,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的田地称为口分田,永为世业、不在收受之限的田地称为永业田,永业田由农民自己所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A项。4.北宋书肆十分繁荣,汴京有著名的大相国寺书市,《清明上河图》中有书铺售书画面;南宋首都临安的棚北大街一带是书铺集中的地区,书坊出版是一个独立而普遍的封建手工业生产行业。两宋时期的这些现象()A.凸显了民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反映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的繁荣C.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 D.根源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宋朝相关史实可知,繁荣的书肆和出版行业的发展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B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排除A项;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技术,但因其成本高昂加上技术不够成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排除C项;“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社会向学风气的发展,但不是书肆和出版行业发展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为发现于河南省开封市《重建清真寺碑记》,碑文楷书36行,共2016字,碑文落款时间为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内容记载了北宋以来开封地区犹太人的一赐乐业(以色列)教的教义、教规和鲜明的“忠君报国”的政治态度。该文物能够用于研究()A.理学思想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B.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C.明朝开封犹太人的自我革新 D.明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开封地区犹太人的生存情况,从碑文记载内容“忠君报国”可知,犹太人为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在犹太教原有教义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革新,C项正确;理学的世界影响主要指儒家思想的对外传播,材料强调的是北宋时期移民开封的犹太人对中国文化的适应,并非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佛教和道教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明朝的民族政策,且以色列人不属于中国古代史中民族关系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6.1876年,上海格致书院建成,以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近代科学)”为办学主旨。书院创立新式考课制度,考课命题登载于《申报》,下表所示为考课命题分类统计。格致书院考课命题分类统计(1886—1894年)考课命题类别题数格致:格致概说、格致分支学科(天文、物理、化学、医学、测绘等)24语文2教育与人才13富强治术:工业、轮船铁路、商贸利权、邮政、农产水利、社会福利33军事防务:边防、海军7政治:国际形势、议院8其他:刑律、捐输、教务5据表可知,这一时期上海格致书院考课制度命题导向()A.适应了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 B.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突破了国家人才培养的困境 D.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6—1894年(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格致书院的考课命题与当时社会形势关系紧密,尤其是富强治术、军事防务等考课命题,适应了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A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排除B项;上海格致书院的创办是为了便于中国人学习、了解西方近代科学,其有利于为中国培养新式人才,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并不能彻底解决中国人才培养的困境,排除C项;西方文化的入侵指的是西方国家以文化为手段、行侵略之事实,带有极强的殖民色彩,创办上海格致书院是时人主动学习西方、探索中国未来发展之路、解决现实问题的体现,不属于文化入侵,排除D项。故选A项。7.自清末以来,中国思想界便出现一股尊西崇新的大潮,国人以“西”为“新”,“西方”是中国想要进入的“新世界”。一战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现代”负面整体化的倾向。梁漱溟甚至断言:“中国的西化潮流很快‘退落’,成为过去之事情。”这一现象反映了一战后()A.国人对西学的理性思考 B.中国传统思想深入人心C.儒学思想近代化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转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描述了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变化,一战之前,国人“尊西崇新”,一味肯定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都促使部分中国人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反思西方文化,A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探讨一战前后国人对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并未涉及中国传统思想,排除B项;材料主旨“对西学的理性思考”,而“儒学思想近代化”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转向是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但是材料并未体现出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自然并未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转向,排除D项。故选A项。8.有学者指出,国民党一大改组后,最重要的政治及组织变动有三:政治骨干少壮化,人作用凸显,政治上明显左倾。以下选项能够印证国民党一大后,在“政治上明显左倾”的是()A.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落实“耕者有其田”政策C.“二次北伐”推翻北洋政府 D.支持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受到共产国际和的影响,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利用大会宣言,对1905年提出的三民主义做出进一步解释,增加了明确反帝、节制资本、扶助工农等内容,这意味着国民党的政治形象明显左倾,D项正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体现,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者有其田”政策并未被国民党落实,排除B项;“二次北伐”实质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军阀争夺中国统治权的战争,不具有左倾属性,排除C项。故选D项。9.如表所示,1953—1985年我国出现了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导致这两次增长高峰出现的共同原因是()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年均增长率/%时间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4.51971—1975年4.01958—1962年4.31976—1980年5.11963—1965年11.11981—1985年8.11966—1970年3.9A.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 B.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突破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D.生产关系变革释放生产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85年(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3-1985年我国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分别是1963-1965年、1981-1985年。这两次增长高峰的原因分别是:八字方针实行之后,国家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发还自留地,扩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两者相同点在于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D项正确;1963-1965年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仍然以人民公社为主体,并未产生根本变革,排除A项;1963-1965年经济管理体制仍然属于计划经济模式,并未有历史突破,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排除C项。故选D项。10.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该文件指出,退休金是退休医生过去长期从事医务劳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应得补偿报酬,而开业行医收入是他们重新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应该允许他们开业行医,继续为人民服务。该文件的批转()A.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平性的基本原则 B.符合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要求C.体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时代精神 D.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中国)。据题干“国务院批转卫生部文件允许退休医生开业行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符合当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B项正确;这一文件的批转并非违背社会主义公平性基本原则,而是合理利用资源的体现,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对医疗资源的合理运用,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时代精神关联不大,排除C项;此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不能体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准备投票流放阿克比亚德斯和尼奇亚斯中间的一个,但在投票之前,两人突然联合起来,导致相对次要的许佩波罗斯被流放。后来,人们发现,陶片放逐法无法应对两股及以上派别的争斗所引起的混乱,最终废止了陶片放逐法。这表明()A.政治势力操纵民意影响制度建设 B.雅典法制建设服务于奴隶主贵族C.陶片放逐法无法体现多数人意志 D.直接民主不适应雅典的社会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17年(雅典)。材料通过对雅典一次陶片放逐法实践的叙述,表明雅典的公民意志在特殊情形下容易被政治力量操纵,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人员身份未知,无法体现法制建设服务于奴隶主贵族,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是雅典为了防止权力集中导致僭主政治而设立的,在一般情形下能够体现雅典多数公民的意志,但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表明陶片放逐法无法与时俱进以适应雅典的政治生活需要,但这不能理解为直接民主制不适应雅典的社会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2.15—16世纪,西欧逐渐以“发现论”塑造了作为国际法形成基础的地球空间秩序。而17—18世纪,“有效占有论”逐渐上升为主流思想,该观点认为只有建立“有效统治”才能成为真正的财产权人,方能符合万国法。这一变化反映了()A.欧洲国家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国际法的日益发展完善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世界殖民霸权发生转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欧)。据材料可知,从15—16世纪的“发现论”到17—18世纪“有效占有论”的背后,是英、法取代西、葡在新航路开辟后确立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D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国际法领域关于殖民地的争夺问题,并非保护私有财产,排除A项;材料中两种不同观点分别对应国际法在领土问题上的先占原则与有效控制原则,两者地位的变化不能说明法律的发展完善,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所示为18—19世纪美国三大产业比重和城乡人口结构变化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A.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B.生产方式变革助推城市化进程C.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D.城市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9世纪(美国)。根据图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可知美国的工业化不断发展,而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表明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这些现象是两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开展的结果,助推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美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应该通过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来呈现,在本题的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需要通过美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比来体现,材料仅涉及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无法判断城乡差距,排除C项;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否相适应需要根据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或者推动作用来分析,材料未涉及两者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4.西班牙内战期间,由英、法牵头,苏联、德国、意大利等27个欧洲国家于1936年成立了“国际不干涉委员会”,但德、意仍然给予了佛朗哥叛军大量军事援助,英、法坚持不干涉原则,苏联则支持“国际纵队”进行抵抗,最终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法西斯势力推翻。这可用于说明()A.国际联盟被英法实际控制 B.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C.绥靖政策有一定现实基础 D.新的国际协调机制急需建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在“国际不干涉委员会”的框架下,德、意法西斯绕过既定规则援助佛朗哥叛军,英、法名义上推崇不干涉政策,实则纵容德、意,苏联支持“国际纵队”抵抗,由此可见,原有的国际协调机制已经失灵,新的国际协调机制急需建立,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际联盟的实际控制者问题,排除A项;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是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排除B项;绥靖政策的现实基础取决于英、法等国民众对战争的认识,材料没有涉及英、法绥靖政策制定的国内背景,排除C项。故选D项。15.二战后,西欧普遍推行国家干预主义下的福利社会,20世纪70年代则出现了主张福利应主要由个人负责、倡导福利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又诞生了主张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应由不同部门共同负责、共同完成的福利多元主义。这一系列政策的演变()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体现西方分配方式的调整C.说明社保体系建设滞后 D.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西欧)。据材料可知,材料讲述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包办,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分担国家责任,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福利多元主义,体现了西方国家分配方式的调整,B项正确;政府的负担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最重的,排除A项;材料讲述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并非滞后,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只能用来解释第二阶段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宗族]材料一:汉晋之际是宗族势力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之时,关东各军阀起兵讨董卓。其中就有很多的“富室强族”以其强大的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武装并参与到讨董卓的军事斗争之中,成为当时各军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曹魏实行“九品官人法”,而晋代沿用之后,不仅使强宗大族对其所在的乡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为他们世居高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宗族势力越来越强。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经过三国西晋近百年的发展,到东晋南朝时已成为十分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家族制度。原来控制东吴政权和控制西晋政权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把持着东晋南朝的各级政权,而众多的地方世族普遍存在于地方乡闾之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摘编自陈克标《汉晋之际乡里秩序及其维持研究》材料二:明清时期,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共同维系的乡村关系网络中,宗族始终处于国家权力与乡村治理的枢纽地位,承上延伸着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推行,启下肩负着村落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调适。可以说,以宗法制度维系的宗族组织是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徽州自唐宋而下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不仅是乡村联系地方官府的重要枢纽,且在基层和民间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徽州乡村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摘编自宋杰、刘道胜《明清徽州乡村宗族秩序的构建与村际竞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晋之际宗族势力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意义。〖答案〗(1)背景:汉晋之际,政权更替频繁,社会政治动荡;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土地兼并现象的加剧,田庄经济的发展;地方豪强势力对政权的支持。特点: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带有极强的割据倾向;血缘宗法色彩浓厚;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高;经济上自给自足。(2)意义: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有助于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调和国家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通过宗族组织强化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背景:依据材料“汉晋之际是宗族势力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晋之际,政权更替频繁,社会政治动荡;依据材料“曹魏实行‘九品官人法’,而晋代沿用之后,不仅使强宗大族对其所在的乡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为他们世居高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宗族势力越来越强”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依据材料“原来控制东吴政权和控制西晋政权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把持着东晋南朝的各级政权,而众多的地方世族普遍存在于地方乡闾之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可知,土地兼并现象的加剧,田庄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其中就有很多的“富室强族”以其强大的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武装并参与到讨董卓的军事斗争之中,成为当时各军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可知,地方豪强势力对政权的支持。特点:依据材料“其中就有很多的“富室强族”以其强大的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武装并参与到讨董卓的军事斗争之中,成为当时各军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可知,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带有极强的割据倾向;依据材料“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经过三国西晋近百年的发展,到东晋南朝时已成为十分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家族制度”可知,血缘宗法色彩浓厚;依据材料“原来控制东吴政权和控制西晋政权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把持着东晋南朝的各级政权,而众多的地方世族普遍存在于地方乡闾之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可知,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上实行庄园经济,可以自给自足。【小问2】本题是评价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意义:依据材料“明清时期,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共同维系的乡村关系网络中,宗族始终处于国家权力与乡村治理的枢纽地位,承上延伸着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推行,启下肩负着村落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调适”可知,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有助于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和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依据材料“以宗法制度维系的宗族组织是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知,调和国家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依据材料“徽州自唐宋而下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不仅是乡村联系地方官府的重要枢纽,且在基层和民间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徽州乡村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可知,通过宗族组织强化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7.[近代中国的城市改造]材料一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城市都是与城墙相关的。自古以来,中国城市就具备了城、池。城池保护了代表皇权的官府衙门,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殊地位。到清末,在大部分城市,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业中心已出现在城墙之外,实际上,很多会馆都建在城外。这样的现象在通商口岸尤其突出,比如天津、上海和广州。在这些城市,外国租界都在城外,华界都在城内……近代以来城市改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拆除城墙。首先在天津,外国列强在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占领了天津市,并且拆毁了城墙。从清末新政时期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中国许多城市的城墙被拆掉。旧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环城路和有轨电车。——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材料二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日军对重庆市区进行了大轰炸,都邮街街区的房屋建筑损毁严重,需要进行清理改造。重庆市工务局会同重庆市财政局于1939年10月30日,提经第22次重庆市政会议议决通过改造计划。改造过程中调查发现“都邮街、会仙桥原有街道转弯处成一反面曲线,交通秩序不易维持,车辆往来又多”,于是将原有街道改成直线。到1940年初,随着街道大规模的改建和都邮街广场的修建,战时重庆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新辟道路大多在市中区干道两侧或附近,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大同路、建国路、临江路、中兴路、凯旋路等都与都邮街广场相连,城市中心向都邮街广场转移,市区新格局基本奠定。——摘编自谭刚《重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与抗战精神动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城市改造过程中拆除城墙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期间重庆城市改造的特点。〖答案〗(1)背景: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民主观念随之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西方物质文明成果传入。实质:反映了人们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思想文化观念转变,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剧、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时代缩影。影响:积极:有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消极:体现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造成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破坏。(本题可写成小论文格式)(2)特点:政府充当城市改造主体;具有规划性,较为科学;城市政治功能突显,服务于抗战救国;体现国民党的意识形态。〖解析〗【小问1】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评析类)。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主要讲述了城市发展与城墙的关系,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城市改造过程中拆除城墙现象。其次,围绕中国近代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拆除城墙的现象,从拆墙背景、实质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析。背景:根据材料一“到清末,……这样的现象在通商口岸尤其突出,比如天津、上海和广州。在这些城市,外国租界都在城外,华界都在城内”结合近代列强侵华历史得出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根据材料一“从清末新政时期1949年这一段时间,中国许多城市的城墙被拆掉。”结合所学得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民主观念随之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西方物质文明成果传入。实质:反映了人们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剧、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时代缩影。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概括积极:有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消极:体现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造成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破坏。【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二“重庆市工务局会同重庆市财政局于1939年10月30日,提经第22次重庆市政会议议决通过改造计划”得出政府充当城市改造主体;具有规划性,较为科学;根据材料二“随着街道大规模的改建和都邮街广场的修建,战时重庆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得出城市政治功能突显;根据材料二“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日军对重庆市区进行了大轰炸,都邮街街区的房屋建筑损毁严重,需要进行清理改造。”得出服务于抗战救国;根据材料二“开辟道路大多在市中区干道两侧或附近,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大同路、建国路、临江路、中兴路、凯旋路等都与都邮街广场相连,城市中心向都邮街广场转移,市区新格局基本奠定。”得出体现国民党的意识形态。18.[廉政建设]材料一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889年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别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在与公共机构有关的交往过程中有任何行贿或受贿行为。1906年和1916年两次颁布《防止腐败法》,将反腐败行为的范围扩大,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和地方性公共机构。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日益发达的传媒系统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对腐败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摘编自唐朗诗、李佳佳《英国腐败治理经验: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时序》材料二西方国家的文官廉政机制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各国普遍制定了文官法、公务员法。要求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并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特别是新闻舆论,在西方素有“第四部门”之称。在文官的选拔任用上,各国普遍实行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制度;而政府的换届选举及高级官员具有高度流动性,加之文官回避制度,使各级官员难以结成营私舞弊的关系网。在职业保障方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此来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实行无过失常任制;公务员有权申诉或要求救济,任何部门不准随意扣减、拖欠公务员工资。——摘编自时聪《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英国加强反腐败建设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总结西方国家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答案〗(1)方式:法制反腐;制度反腐;舆论反腐。背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内阁权力的膨胀(行政权力的扩张);民主法制意识的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应用推广。(2)措施:健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文官的行政行为;坚持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作用;严格官员的任用考核和监督;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文官队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一“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可得出法制反腐;根据材料一“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可得出制度反腐;根据材料一“舆论和日益发达的传媒系统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对腐败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可得出舆论反腐。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及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内阁权力的膨胀(行政权力的扩张);民主法制意识的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措施:根据材料二“西方国家的文官廉政机制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各国普遍制定了文官法、公务员法”,可得出健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文官的行政行为;根据材料二“要求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并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特别是新闻舆论,在西方素有‘第四部门’之称”,可得出坚持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作用;根据材料二“在文官的选拔任用上,各国普遍实行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制度;而政府的换届选举及高级官员具有高度流动性,加之文官回避制度,使各级官员难以结成营私舞弊的关系网”,可得出严格官员的任用考核和监督;根据材料二“在职业保障方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此来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可得出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文官队伍。19.[民族国家的建构]材料: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多半是先有国民权利平等意识的觉醒,后有人民主权的制度设计与鼓吹,再经过或急或缓的民权革命,才建立起来的。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