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1.通过相关史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2.理解当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与国家的意义,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一:当代中国民族政策演变梳理(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材料1:羁縻政策是中国古代王朝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手段。“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改其宜”…就是在少数民族承认中央统治的前提下,中央允许其有相对有限的政治空间,使其可以保持本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材料2:土司制度作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是由羁縻制度演化而来。西北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与西北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有密切联系,也与明清时期的西北边疆形势有重大关系。因此,明王朝在藏区推行政教合一、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同时,在西北地区推行了隶属于流官卫所军事体制之下的、带有“土流参治”特性的西北土司制度。

——王素英:《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历史经验:历史上历代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和政策,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民族共同体。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少数民族不到全国人口的8%,但就居处地域而言,民族聚居地区约占中国幅员的2/3。材料:1931年11月7日,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其中明确规定:“苏维埃政权领域内……不分男女种族(汉、满、蒙、回、藏、苗、黎和在中国的台湾、高丽、安南人等)……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族问题文献汇编》材料:1935年2月10日,(中共)满洲省委指出,“在东三省间岛的韩国人……有权成立自己的民族自治区,将来加入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东满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编》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说,比汉族落后了很多。......奴隶主、农奴主、地主、牧主占人口极少数,却掌握着......主要生产资料和财富......广大农牧劳动者及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为.....绝大多数人,却只占有极少量的生产资料......(他们)政治上被歧视、被统治;经济上被剥削、被奴役;精神上被束缚、被愚弄;生活极贫穷,文化极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内各少数民族的自治,不仅仅要突出“少数民族”,还要突出“区域”。(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材料1:(文革)这十年时间里,在“四人帮”的强制干预下……把民族节日当作“四旧”处理……禁止少数民族身穿民族服装和佩戴珠宝首饰,强迫民族群众改装;禁止各民族的歌舞,不准许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称其为“异国情调”等。——《尊重与保护:建党百年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形成及发展》材料2: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思考】阅读《民族区域自治法》内容节选,总结自治区有哪些自治权?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十条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批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第三十七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材料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修正)材料2: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充分尊重和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根据全国发展的整体布局和总体要求,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4.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5.中共二十大对未来五年的民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学习任务二: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探究点一: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联系与区别探究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地区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材料二国内各少数民族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摘编自宋月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和意义。【答案】背景:汉唐以来有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已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少数民族仍以聚居为主。意义: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有效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2)有助于把国家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3)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5)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探究点三我国的民族政策材料一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材料二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7年3月10日)[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答案】意义:经济上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文化上有利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问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答案】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搞好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保持边疆稳定,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结: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措施(1)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建设,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配套暂行条例和规定,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机制,深入开展民族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切实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3)在政策上实行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和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的能力。(4)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学习任务三:知识总结与训练1.1949年,周恩来向政协代表解释: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要实行 ()A.计划经济体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 ()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C.是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手段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答案】B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D.实现人民平等和民主【答案】B4.198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 ()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答案】B5.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科林·麦克拉斯通过实地考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自治区以及贵州、四川、吉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工厂、农场、艺术团体等,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