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_第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_第2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_第3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_第4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章完水和空气

第1课《水》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认识水》一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在现实生活中学

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

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

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

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多种物体

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

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o

【教学目标】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

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积极参与研讨,发

表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黑色袋子分别装红墨水、醋、水、石头、树叶、空气;实验记录

单。

教师准备:水,醋,牛奶,树叶,空气,石头,信封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引入

同学们,刚才在视频里看到什么?(水,海洋,冰,瀑布下雨)

你能猜出这堂课我们要学什么吗?(水)

瀑布,河流,下雨……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存在的水(板书)

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

被水覆盖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

二、我们知道的水

1、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质,大家都对水有一定的了解,今天

我们一起碰撞一下头脑,来说一下你知道水的什么?

游戏:传递一瓶水,说说你对水的认识

2、老师全体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构建水的思维导图

3、我们的生活和水是密不可分的。假如我们的地球上没有了水,那么地球

上也不会今天种类丰富的生命,也不会有我们人类。

三、水在哪个袋中

(一)、观察实验活动一

1、既然对于水这么了解,那老师就要来考一下你们啦!

老师这里有6个信封,里面分别装有不同的东西,在不打开信封和不损坏信

封的情况下,你能将其中的水和其他物体分辨出来吗?

你准备用什么办法?

生:用鼻子闻一闻(指导扇闻法)用手摸一摸(边说边板书)

2、在观察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心别撒掉(一个一个袋观察)观察结束后把袋子竖着放回材料盒。

3、想的很周到,将你们小组猜测是水的信封放到一起。

4、开始实验

5、汇报猜测结果

我们说科学的猜测是有依据,刚才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用手摸和耳朵听的科学

手段来进行猜测,到底猜测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解密2、3、5号信封,(去除5号牛奶)

*2号和3号你现在能辨别出那个是水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把水找出来?

生:看,闻、

*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

生:辨别2、3号

*先看,再闻,这样的观察顺序安排的非常科学!

6、另外的三袋,谁猜到时什么?(PPT)

小结:

我们用摸、看、闻的办法分辨出了这七种物体,如果我想把这些物体分类,

可以怎么分?

四、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1、师:同学们,你们会按什么标准来给它们分类?请大家试一试。

小组讨论并分类

2、师:你们是怎样分的?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

生汇报

3、师:标准不一样,分类也不一样,大家分的都不错!科学家们是这样分

的:(出示分类标准)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树叶

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这是物质的三种存在形态!

(板书)

五、拓展延伸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存在,你能找到它们吗?请课后继续

研究。

【板书设计】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

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数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认识到

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本课在单元中起

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去实验。为下面研究水和空

气的对比做了很好铺垫。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

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虽

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

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

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及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比较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

较的结果。

2、能力目标:运用不同感官和实验的方法仔细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

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

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

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1.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

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

1个水槽。

2.给每个学生准备:

3.记录纸两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

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

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

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

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

样)

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

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

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

认识?

【板书设计】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重量。液滴的形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

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同时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

视证据。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具备了提出假

设、设计实验计划和进行实验验证的初步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

了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还是会只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玩边做,导致实验无序

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

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

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

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

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计流动比赛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

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

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

比赛。

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

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

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

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

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

三、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

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

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谁流得更快一些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4课《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认识

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

标准。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

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

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

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

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1、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

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

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

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

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

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

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2、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

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3、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

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4、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板书设计】

比较水的多少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5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空气是我们周围最常见的物体,它同我们关系密切,但是空气又不同于有形

可见的其它物体,学生不能直观地感知它的存在,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的认识只

留在知识层面,仅仅知道有这样一种物质,它是用来呼吸的,对于其它的特点,学

生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借助于其它媒介的基础上,让学生在

体验、游戏和活动中展开对空气的探索,在实践中知道空气确实存在,并且对人类

十分重要,人类的很多活动都要依靠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是可以

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是人

类生存所必须的气体。

过程和方法:借助其他媒介,感知空气的存在并经历探究空气真实存在的过

程;交流空气的组成和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形成

爱护植物、保护空气和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经过探究活动认识空气的存在及空气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借助其他媒介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

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空气的特点。

1.吹气球比赛。出示气球,请几名学生到讲台,进行吹气球比赛的游戏。通

过吹气球比赛,让学生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板书:空气。

2.提出问题。那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

3.感官体验。引导学生借助手、眼、口、鼻等感官感受初步感知空气,体验

“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等特点。

4.小结过渡。引导学生通过看、摸、闻、尝等对比方法来学习了解空气无

色、无味、透明、没

有形状等特点。进一步用问题激趣,空气还有什么秘密呢?赶快把它抓过来

研究一下。

二、实验证明,探究空气存在的证据。

1.抓空气,揭课题。怎样才能抓到空气呢?材料员拿出信封里的袋子,在我

们的周围“抓”一袋空气,想在哪儿抓就在哪儿抓,比一比哪组抓得多,抓到以

后扎紧举起来。

随机问学生你在哪儿抓到的?你呢?你在哪里“抓”的呢?推想一下,除了

这里,其他地方有空气吗?哪些地方有?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原来在我们周围到处都能找到空气。袋子里有空气,

大家喜欢的气球

里也有。可我们怎样才能证明气球里确实有空气存在呢?

3.小组讨论,实验证明。请同学们独立地静静思考一下,我们怎样才能用实

验的方法证明气球

里有空气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分享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更好。

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小帮手一一气球、吸管、水槽、纸条,请同学们借助它

们来用实验证明空气确实是存在的。并观察寻找你认为空气存在的证据。

(1)边实验,边思考:我怎么做的?我看到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

(2)音乐响起,停止实验,整理材料。

材料员领取材料,开始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4.证据交流,质疑反驳。实验汇报时,按上面三个步骤汇报。实验成功了

吗?谁愿意来交流你的实验结果。分享时注意认真倾听,对他的方法进行补充或

提出质疑?比一比哪一组倾听得最认真,提出的意见最棒!

三、探究空气的其它特点

实验一:探究空气比水轻

1.小结过渡。同学们在思考与交流中想到了办法,通过动手实验找到证据证

明了袋子里有空气。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

以借助其他工具,设计实验证明它存在。

2.实验探究空气比水轻。出示两个气球,一个装水,一个装空气,怎样判断

哪个是空气,哪个是水?生:摸一摸,掂一掂,按一按,抛一抛等。

实验二:探究空气的流动性

1.提出问题,引导质疑。出示两个杯子,一个中盛着半杯子水,一个是空的,

能不能让水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中呢?水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空气会

流动吗?空气能像水这样从一个气球流动到另一个气球吗?我们有什么办法?

2.分组实验,汇报交流。我们在玩连通气球中学到了新知识一一空气会流动。

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呢?学生举例说明。

四、整理小结,拓展延伸。

1.整理小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1)引导学生小结空气的特点。空气有哪些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小

结。

(2)引导学生小结探究方法。今天我们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空气?感官体验,

看、摸、闻、尝。实验观察。

2.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同学们发现空气这么多秘密!空气

还有哪些秘密呢?以后我们再继续研究吧。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力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的,让学生认同空气

和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于组成空气的粒子间的空隙较大可以随容器

的大小而变化,所以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膨胀扩张。教材首先以乌鸦喝

水的童话故事引入,认识水和石头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通过探

究活动使学生对实验做一个初步的猜测后,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实验验证。之后,

在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变

化的。同时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按“猜测一一解释一一思维论证一一实验验证”

的过程进行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

多时候对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很强,需要我们从

小事做起,培养科学的素质。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具有一些基本的科

学概念,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

加工的基础上的。能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培养本阶段学

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

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

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

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

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

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

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

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

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

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

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

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

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

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

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

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7课《空气有重昼吗》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

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

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