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1页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2页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3页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4页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比较研究(14思想政治教育14100027孙艳)【摘要】本文简单扼要的分别介绍了杜伟和赫尔巴特各自的教学思想,介绍了杜威的“教学五步法”和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和“训育教育”,对二者各自的特点也进行了比较,最后阐述了杜威教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关键字】杜威赫尔巴特无目的教学教学五步法训育杜威与赫尔巴特生平介绍:赫尔巴特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在耶拿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前往瑞士在当地一个贵族家当家庭教师,期间所获得的经验为之后的教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802年在哥廷根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担当讲师并发表了被称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AllgemeinePädagogik,1806),1809年应聘去柯尼斯堡担任哲学和教育学教席,他创办了教学论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1841年8月14日,赫尔巴特突然昏迷,与世长辞。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首次主张把心理学和哲学以及生理学分开,并提出教育的基础是心理学和哲学,主张把教育心理化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杜威杜威(J.Dewey,1859—1952)出生于新英格兰殖民区伯林顿一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1879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04-1930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期间杜威的教学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不仅在欧洲,在非洲亚洲北美都进行了思想上的演说和讲学,胡适民主与科学的先进思想就来源于杜威。胡适说道“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杜威先生在中国》胡适,1921.7月,刊登于《民国日报觉悟》1952年因肺炎与世长辞。杜威提出的最著名理论是实用主义教育学,其基础就是批判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宣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的众多著作都是由反驳哲学上的“经典传统”的文章构成的,如《哲学的重构》(《杜威先生在中国》胡适,1921.7月,刊登于《民国日报觉悟》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异1、教学目的赫尔巴特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可能目的即未来目的,对于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和发展方面的有力影响,必要目的也就是每个人必须有道德,其首要教育任务是培养符合五种道德观念要求的人,他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地,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论》张焕庭主编,250页杜威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抑,认为赫尔巴特为首的旧教育桎梏了儿童的兴趣,妨碍了儿童生长,杜威明确提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他就是他自己的目的”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教学方式,教师地位正因教学目的不同所以教学的方式也不同,赫尔巴特坚持传统师传生听,认为一切教育的前提都是管理,为了保持学生守秩序的精神,支持管理方法严格化专横化,避免儿童“盲目冲动的种子”发芽影响正常教学发展,认为学生没有自主性必须要接受老师的引导,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与赫尔巴特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教学重点不同,杜威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专项技术的培养,杜威在早期思想中认为教育始于儿童终于儿童,反对传统课程和教材,认为当时学校所采用的教材不符合教育的目的,不能很好的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知识的获得通常识与道德结合起来,比赫尔巴特进步的是德育不在于训化而是使儿童在道德教育中有一定地位,使儿童自身心理发展从而更好地去从经验中学习,从自主解决问题参与社会活动以及专项学习中获取道德。赫尔巴特和杜威重新估价了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2、都十分强调教育过程的重要性上文提到的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和杜威“五步教学发”并不是截然对立,二者都是在探讨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如何组织教学,但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的,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主体,杜威把学生作为主体。二者都是从学生思维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四、赫尔巴特教学论和杜威教学论对后世的影响(结论)一味吸取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不足以发展新时期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味吸取杜威的实用主义也不能合理发展学生的能力,杜威忽视儿童天生的盲目性和对兴趣的多变性,过分依赖学生能自我教育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他们的教学思想都是为了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而提出的,所以在当今世界单纯支持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一边倒于赫尔巴特传统教学,对于学生的兴趣应该有一定培养,结合杜威“从做中学”的原则从实践中发展兴趣获得经验,但又不能过分依赖学生主动性,要强调教师的必要性;对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应二者融合,不能完全是主导也不能放任不管,要使学生和老师都作为教育主体,在此杜威后期思想对于教师的地位有了正确认识;两个人值得肯定的是对于德育的强调。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要想持续不断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就要将二者的精髓结合起来,并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特征和社会需求探讨新的教学法理论。【参考文献】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赫尔巴特文集3——教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美)杜威著,冯克诚总主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人民武警出版社3、(美)杜威著,《明日之学校》,1915年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