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教案_第1页
《蜀相》《书愤》教案_第2页
《蜀相》《书愤》教案_第3页
《蜀相》《书愤》教案_第4页
《蜀相》《书愤》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相》《书愤》教案教案:《蜀相》《书愤》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小学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和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蜀相》描绘了刘备的丞相诸葛亮忠诚勤勉、忧国忧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书愤》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愤激。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蜀相》《书愤》两首诗;2.能够分析并欣赏杜甫、陆游的诗歌风格;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难点: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愤激之情。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蜀相》《书愤》诗文打印稿;3.杜甫、陆游的生平介绍资料;4.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刘备、诸葛亮和陆游的图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诗人的敬仰之情。2.讲解《蜀相》:讲解诗文的背景,解释生僻词语,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3.讲解《书愤》:同样讲解诗文背景,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愤激之情。4.对比分析:对比两首诗的异同,引导学生从诗歌风格、主题等方面进行鉴赏。5.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两首诗,回答与诗歌相关的问题。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蜀相》《书愤》刘备、诸葛亮陆游忠诚、勤勉愤激忧国忧民国家兴亡、个人命运七、作业设计1.熟读并背诵《蜀相》《书愤》;2.结合诗文,简要描述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3.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杜甫和陆游的诗歌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深入理解其诗歌风格。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解析1.分析诗歌情感: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需要从诗中的意象、词语、句式等方面入手,剖析诗人的内心世界。2.联系时代背景:诗歌是历史的一部分,诗人的创作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要理解诗人的愤激之情,需要向学生介绍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让学生了解诗人在现实困境中的抗争与呐喊。3.诗歌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诗歌的风格、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二、教学重点的解析1.熟读并背诵诗歌:熟读并背诵是诗歌教学的基础,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理解诗歌意境:诗歌意境是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呈现出的审美空间。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需要从诗中的意象、画面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人的情感。3.理解作者情感:作者的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需要从诗中的词语、句式、意象等方面入手,剖析诗人的内心世界。4.培养道德品质: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讲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忠诚、忧国忧民等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追求。教学难点在于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愤激之情。而教学重点则是熟读并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同时强调熟读并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之中;2.语调变化要与诗歌的情感相匹配,如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时,语调应低沉、严肃;表达愤激之情时,语调可适当提高,以体现诗人的激昂情绪。二、时间分配1.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讲解、朗读、练习等环节的顺利进行;2.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控制课堂节奏,避免讲解过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消化时间。三、课堂提问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诗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陆游的愤激之情是如何体现的?”;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四、情景导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文化图片,如刘备、诸葛亮、陆游的图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诗人的敬仰之情;2.利用音乐、画卷等素材,营造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美;3.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述诸葛亮的一生、陆游的抗金事迹等。五、教学方法1.采用讲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讲解的同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