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_第1页
202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_第2页
202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_第3页
202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_第4页
202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本试卷为开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传说神农尝百草,教民种粟,轩辕蒸谷为饭,建造宫室,挖掘水井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炎黄部落联盟渐形成华夏族B.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C.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兴起D.炎帝和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2.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A.王室衰微的表现B.商鞅变法的背景C.秦灭六国的过程D.秦朝统一的意义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4.孝文帝认为洛阳是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比起平城“这一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的环境,推行汉化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的真正目的是A.实现汉地胡化B.加强民族融合C.维护自身统治D.学习儒家思想5.下列有关黄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③最终被残酷镇压了④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下图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A.平定噶尔丹叛乱B.发起雅克萨之战C.设置台湾府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7.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下列对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B.元朝时管辖西藏的中央机构是宣政院C.元朝的疆域仅次于唐朝D.元朝小说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8.右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局部,图中遵义城以西的红军进军路线,对长征的重要影响是A.冲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B.强渡乌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C.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D.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历史模拟试题(二)第1页(共4页)9.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10.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11.2024年1月31日晚,由故宫博物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主办的“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现在海南人民依然怀念苏轼的原因是A.有功于海南,被誉为“开琼先驱”B.主张俚汉团结,促进民族交融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海南教育先河D.促进纺织技术,织造黎锦盛名远扬12.右图是海口市内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此次会议召开于A.1921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13.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子诚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B.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的关系C.《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但不包含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14.以下是“1861——1900年俄国农民外出谋生人数统计”。据此推断,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A.废除了俄国封建等级制度A.废除了俄国封建等级制度外出谋生农民数B.为俄国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1861—1870B.为俄国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129.13万人C.使农民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解放1871—1880C.使农民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解放164.24万人D.推动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1881—1890D.推动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330.42万人1891—1900年713.66万人15.拉斐尔的绘画作品《椅中圣母》描绘了充满母性温暖的圣母形象,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大卫是圣经《旧约全书》中的英雄)在静态中显示人的力量,这些作品A.深刻批判天主教会的贪婪B.以文学形式表达人性光辉C.借用宗教题材歌颂人的美D.改变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16.某文献以人权与法治为主要内容,它确立的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该“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战争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战役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A.莫斯科保卫战——二战的重要转折点B.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历史模拟试题(二)第2页(共4页)C.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全面爆发D.斯大林格勒战役——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18.19世纪后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争夺,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上述内容解释了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B.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D.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大战19.“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都编制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大洋航道的开拓,终于将全世界人类社会,经由经济网络联结为一体。”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使欧洲开始与其他地区联系B.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D.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20.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表述正确的是①国际间经济合作加强②世界经济已经完全形成一体③各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④经济全球化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题11分,22题16分,23题13分,共40分)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表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不同目的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促进中外交流。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朝贡贸易”。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注:朝贡贸易是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材料三近代欧美的崛起,亦即“西方”崛起,与华夏文明形成新的对峙,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参照系。作为新兴的强势文明,西方在与大清帝国的军事对决中胜出,其在宗教、科技、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方面的优势地位因此确立。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和社会文明体系逐渐解体,中华民族以其顽强生命力和深厚的文明底蕴,谋求建设一种适合自我生存的新文明,中国在与西方的冲突、交流、融合中开始艰难的社会转型和步入现代化的历程。——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由陆路转入海上有哪些因素。(3分)(2)梁启超所说的“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历史模拟试题(二)第3页(共4页)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的梁启超这样说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22.(16分)国共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呈现出特定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摘编自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摘编自《内战百科》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就。(4分)(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并指出该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3)说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4分)(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4分)2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致的反抗。——摘编自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等一系列国家主权权力,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宪法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三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英国通过17世纪革命,成功建立起符合当时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后,不仅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关系,而且确立起符合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利益的制度,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虽然英、美两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但是,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并指出美国的政体。(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4分)历史模拟试题(二)第4页(共4页)

2024历史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BCBABDBACDCBCCBCBD21.(11分)(1)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经济重心南移;海路的优势。(一点1分,共3分)(2)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新航路开辟是经济行为,能获取大量的财富和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