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哲学_第1页
古希腊罗马哲学_第2页
古希腊罗马哲学_第3页
古希腊罗马哲学_第4页
古希腊罗马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罗马哲学导言:古希腊所处的地域包括地中海沿岸的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两岸、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半岛南部。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的城邦,古希腊和罗马建立了发达的奴隶制。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们提出的各种思想反映了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或者的意识形态,不同哲学理论和派别的哲学争论间接、曲折地表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彼此敌对的阶层和派别的利益和诉求。西方哲学史第一篇导言公元前1世纪后期,希腊诸城邦被罗马人征服后,在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出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起源阶段,公元前4世纪的繁荣阶段,以及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希腊化和罗马阶段。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的学园,标志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西方哲学史第一篇导言古希腊罗马哲学逐步发展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既相互对立、又彼此促进的思想形态,又经过长期发展,随着科学和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丰富,唯物论与唯心论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朝着成熟的、发达的形态发展。早期的朴素唯物论发展为原子论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与此同步,原始唯心论也发展为范畴众多、论证缜密的形而上学体系;而朴素辩证法通过智者的悖论、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柏拉图的辩证法、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怀疑论的辩驳,演化出异彩纷呈的思维和表达形式。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认识环节、范畴和发展线索体现了人类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为西方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哲学史第一篇导言西方哲学史古希腊早期哲学01伊奥尼亚派03爱利亚派02毕达哥拉斯派04原子论本章概要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看,古希腊哲学脱胎于神话。希腊人最初是通过神话来理解和反映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创造出堪称各民族神话中最为完整和系统的神话,分别以《荷马史诗》中的诸神和奥尔弗斯教为不同倾向。在早期希腊神话中,自然界和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较晚出现的赫西俄德《神谱》中已有“起源”、“秩序”和“命运”等决定论的观念。荷马像奥林匹斯诸神酒神精神赫西俄德《神谱》赫西俄德的《神谱》描写了宇宙的形成和诸神的谱系。希腊诸神是人格化的自然物或自然力量。众神之首宙斯是雷电之神,波塞冬是海洋神,哈德斯是冥神,阿波罗是太阳神,等等。众神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他们长生不老,支配着自然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然而,他们也有道德缺陷,和人一样有虚荣心、妒忌心和复仇心,贪图享受,争权夺利,也常常偷情。公元前6世纪左右,自然哲学家突破了神话的虚构传说,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人们由于惊异而开始研究哲学”,乃至“万物生成的题”。古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激发了古希腊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和探索。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即“自然”(physis),希腊哲学的原初形态因而表现为自然哲学。“自然”既是作为事物总和的“世界”或“宇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本原”

(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恩格斯说他们的思想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这种哲学中辩证思维还以原始的朴素的形式出现”。西方哲学绵延不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得益于这个充盈的源头。第一节伊奥尼亚派01“水本原说”02“无定说”03“气本原”说04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一、泰勒斯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公元前585—前584)是米利都派创始人。他出身于望族,早年曾到埃及学习科学知识,回来后从事几何、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当时的“七贤”之一。传说他成功地预测了日食,用水利工程帮助军队渡河。水本原说泰勒斯首先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并给出了两方面的理由:

1.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据亚里士多德说:“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由此产生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他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2.泰勒斯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飘浮在水上的图式,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泰勒斯推想,如果天上也充满着水,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那么世界的原初状态只是水,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他用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等经验事实来证实他的推想。对水本原说的评价: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在今天看来似乎是幼稚的,那么,他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则表现出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被称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当之无愧的。二、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约公元前570)是泰勒斯的学生,米利都派第二位代表人物。据说他据说他曾率领使节团到斯巴达,在那里对斯巴达人提出两项他的伟大发明——日晷与世界地图。并曾经担任过一个米利都殖民地的领袖。阿那克西曼德的宇宙图“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他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他的“无定”说的主要内容有:

1.他把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作“无定”(apeiron),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定性。

可以这样理解他的想法: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的状态,就像《周易》描述宇宙那种“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的混沌状态。假使最初有相反的东西,它们也会相互抵消、中和,因而必然呈现出无差别、无规定的状态;单个事物只有在脱离出这个整体的情况下才表现出特定的性质,才表现出与其他事物的对立。2.阿那克西曼德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3.他提出“补偿原则”,用以解释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着另一些事物消亡的必然性和原因。根据这个原则,从“无定”中分离出事物的生成过程是对“无定”的损害,因而一些事物必须回归“无定”作为补偿,这是“时间的安排”和“报应”,“根据必然性而发生”。对无定说的评价:在古希腊语里,“原因”和“有罪责”是同一个词(aitia),阿那克西曼德用补偿罪责的涵义第一次表达了古希腊人循环往复的因果观。三、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公元前570年—前526年)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学家。“气本原”说1.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找到了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这就是气的性质。“气的形状是这样:当它处于最平稳的状态时,不为视力所见。但加热、变冷、潮湿及运动时就呈现出来。”

2.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合稀疏两种运动。“它通过浓聚和稀散表现出区别:当它发散而稀疏时,便生成了火。再者,风是浓聚起来的气;通过凝结,气就变成云;凝结的程度再高一些,便成为水;更高些则凝结形成大地;当气浓聚到最密集的程度时即成石头。这样看来对立,即热和冷是生成的最有力的因素。对“气本原”说的评价:“气本原”说综合了“水本原”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0102阿那克西曼德不承认一种性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性质,因而不赋予本原任何特定性质。03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有所不同。可以说,米利都派是古希腊哲学第一个派别,是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它第一次提出万物本原的问题,第一次从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形态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和生成变化。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突破。米利都派思想是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们没有完全摆脱原始宗教迷信的束缚,不能彻底理解思维与物质的关系。四、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约公元前504—前501)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的王族,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据说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从这些残篇来看,他以箴言表达思想观点,大有先知风格。据说,他故意把书写得晦涩难懂,以免被民众所轻视。现存残篇基本保留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伦理观。“火本原”说1.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本原”说,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段话里的“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2.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被说成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3.火的运动是符合自身本性的运动。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认为,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火的形态)的事物之中起作用。评价:赫拉克利特是一位朴素唯物主义者,但他的本原观比米利都派的思想更加复杂,他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logos)这一概念来说明事物的本原。逻各斯的原义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它可被理解为“理性”和“理由”,这是逻各斯的主观意义。逻各斯又是世界的本原,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等,这是逻各斯的客观意义。客观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认为,客观的逻各斯就是上面谈及的“世界秩序”,是控制万物生灭的“一定分寸”的火。火的运动所造成的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但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他有句名言:“自然喜欢躲藏起来。”这里的“自然”作“本性”解,意思是:事物运动的内在本性(逻各斯)是看不见的。逻各斯是因火的自身变化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构成是不足,焚烧则是多余;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这里的“判决和处罚”暗示着万物要偿还它们生成时对火的损害之意,与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补偿原则”意思相近。主观逻各斯主观的逻各斯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赫拉克利特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既然一切事物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真理的话语也应是“既是……又不是”的判

断。赫拉克利特著作的残篇里充满了这类格言。朴素辩证法赫拉克利特用直观朴素的例子,说明了生成中的事物之间有以下的关系:对立面的统一关系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比如,医生治病所用的恶的手段(割、烧等)和善的效果,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上行与下行的道路,这些对立的方面是统一的。对立面的转化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我们肯定一个事物是如此这般时,它已变化成另外一个事物,“一切皆流,万物常新”,“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对立是事物转化运动的动力。对朴素辩证法的评价阿那克西曼德看赫拉克利特推测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以及事物的生成、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他对真理的认识和表述采取“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的辩证形式。比如:“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唯有智慧是一,它既不愿意又愿意被人称之为宙斯”。他关于事物矛盾、对立以及统一、和谐关系的论述充满辩证思想,他的辩证法是自发的,但内容丰富,具体生动。列宁评价说:“把赫拉克利特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来阐述,那是非常有益的。”第二节毕达哥拉斯派01“数本原”说02宇宙的观念03灵魂的净化与和谐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约公元前532/前531)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青年时可能接触过米利都派的学说。40岁时因不堪忍受僭主统治而移居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城邦,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兼有宗教、政治和学术特征的秘密团体。毕达哥拉斯没有著作,他的学说在学派内部以秘传方式传播,并从中衍生出一些宗教信条和禁忌,他的弟子分成恪守信条的信条派和从事学术研究的数理派。毕达哥拉斯试图把神秘宗教与哲学思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原始唯心主义的倾向。“数本原”说1.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不变的,强调世界万物的数学规定性。毕达哥拉斯派强调“数本原”的理由是,“在数目中间发现了许多特点与存在事物以及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相似之处,比在火、土或水中找到的更多”。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因此,适用于万物的本原不是具有某种物理属性的物质,如水、气、火,而是数。2.毕达哥拉斯派理解的“数本原”,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数字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和几何结构,l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第二类是数学关系,规定了事物的对立和比例关系,如有限和无限、奇数和偶数、一和多、直线和曲线、正方形和长方形。第三类是用数字代表的自然和社会的抽象原则,如右和左、静和动、明和暗、善和恶。“数本原”说评价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先于有形事物而存在,为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但“数本原”不完全是抽象原则,也有几何结构。亚里士多德批评毕达哥拉斯派混淆了数字单元和有体积的物理质点,这是他们理论的缺陷。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数仅限于当时所知的自然数,按照数字与几何形状相对应的想法,这意味着构成任何几何形状的线段都有公度。然而,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规定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在很多情况下却无公度。在没有无理数概念的认识条件下,毕达哥拉斯派的“数本原”理论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所否定。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理论上的矛盾是导致毕达哥拉斯派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宇宙的观念毕达哥拉斯派的一个贡献是首次使用了“宇宙”这个词。“宇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二是指天地间的秩序。恩格斯评论说:“这样就第一次表述了宇宙的规律性。”毕达哥拉斯派以数字10代表完满,但作圆周运动的天体只有9个,他们于是构想出第10个星体,名曰“对地”;意思是它与地球对立,其上下左右、白昼黑夜皆与地球相反。这意味着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毕达哥拉斯派把宇宙看作和谐的球体:宇宙中央是“宙斯的祭坛”,10个天体拱卫中心作永恒的圆周运动。天体的运行服从数学关系。这种以数学关系为宇宙秩序的思想对古代天文学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灵魂的净化与和谐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观混合了神秘宗教和他们的哲学,其宗教来源于奥尔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一说来自埃及)。根据这种古老的灵魂观,一切生物都有灵魂,灵魂不朽,灵魂可由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为了生前不失去灵魂,或死后重新获得灵魂,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人和动物同类,因而禁食动物,只用素食献祭。传说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挨打的幼犬的哀鸣中辨别出已故朋友的声音。毕达哥拉斯派力图使宗教的灵魂观与哲学观念相调和。他们认为灵魂之所以不朽,原因在于它们处在永恒运动之中,如同日月星辰等天体。他们中有些人认为灵魂是“空气尘埃”,可与几何点相类比。毕达哥拉斯最重要的格言有两条:“什么是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1.和谐首先是数目的性质,但数目的和谐可以感染和净化灵魂,使灵魂处于同样的和谐状态。

2.灵魂达到和谐的途径是音乐和哲学。音乐通过和谐音调的感染净化灵魂,而哲学通过对数目的和谐的思考净化灵魂。“哲学”即“爱智慧”(philo-sophia)。毕达哥拉斯派把爱智慧作为净化灵魂的思辨活动,追求灵魂脱离肉体的迷狂,可谓神秘主义哲学的始祖。第三节爱利亚派01色诺芬尼02巴门尼德”03芝诺悖论04麦里梭悖论爱利亚派因活动于意大利南部城邦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这一派别主张的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与主张本原是“变化的一”的伊奥尼亚派以及主张本原是“不变的多”的毕达哥拉斯派都不同。爱利亚派擅长逻辑论辩,指出对手结论中隐藏的悖论,其中既有辩证法因素,但也有一些诡辩之处。希腊哲学论辩成风,就是因为爱利亚派的推波助澜,促进了哲学思维的深化和系统化。一、色诺芬尼色诺芬尼(Xenophanes)与阿那克西美尼同时,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0年;另一说他的鼎盛年约在第40届奥林匹克赛会期间,即公元前620至公元前617年,早于泰勒斯。无论如何,他的贡献可与泰勒斯相媲美:正如泰勒斯提出的“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首先突破了神话世界的窠臼,色诺芬尼对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批判开始动摇了神话的基础。理神论1.色诺芬尼认为,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2.他指出了神人同形同性的荒谬性。各民族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按照自己形状和性格想象出来的神的观念是相对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特拉基人却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既然每一类人都有各自的造神理由,为什么不能设想动物也按照它们的形象和本性造神呢?这些观点包含着这样的论辩:想象神有与人同样的形象必然导致荒谬。3.诺芬尼得出结论说,神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存在。4.神是唯一的、不变的世界本原。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评价:色诺芬尼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除极少例外,后来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都是统摄世界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这一肇始于色诺芬尼的传统可被称为“理神论”(deism,来自拉丁文的deus),有别于崇拜人格神的“有神论”(theism,来自希腊文的theos)。在后来的发展中,理神论有泛神论、自然神论等形态,发展为取代有神论的宗教信仰和盲目崇拜的理论学说。二、巴门尼德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约公元前500)是色诺芬尼的学生,同时也受到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爱利亚派的主要代表者。他在著作残篇《论本性》中,把色诺芬尼的唯一、不变的神转变为“不变的一”的“存在”概念,并作出真理与意见、是与非是、思想与存在、动与静、一与多的区分,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开辟了形而上学的发展方向。真理与意见的区分巴门尼德提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首先,两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能力:意见之路依靠众人的习惯,依靠感觉,“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而真理之路则依靠理智进行辨析和思考。第二,两者是理智和感觉所认识的两种不同对象: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动摇的中心”,而意见的对象“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比喻真理对象和意见对象的根本对立。最后,两者达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意见之路上的人“心中不知所措”,像“聋子和瞎子一样无所适从”;而真理使人确定知道所学的各种事情,“用你的心灵牢牢地注视那遥远的东西,一如近在眼前”。巴门尼德认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归根到底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分歧。第一条:是者为是,不可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道路,因为它遵循真理。是者不是,不是者必然是。我告诉你,此路不通。巴门尼德激烈地批判那种认为“是和非是既相同又不相同”和“一切都朝向自己的反面”的观点。在他看来,这无异于“不能分辨是非”和“两头彷徨”。不难看出,这些批判所针对的恰恰是赫拉克利特。。第二条:“存在”概念的辨析1.巴门尼德所说的“是”包括希腊文“是”动词的不定式(einai)、第三人称单数(estin)和中性现在分词(eon)。“是”动词及其名词形式在希腊文中兼有系词的语法功能和表示“存在”概念或指示事物存在的指称功能。巴门尼德利用希腊文的这一特点,用逻辑论辩的方式,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转变为关于世界本原的存在论。

2.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说“不是者必然是”行不通时,他的意思是说,“不是者”是不能进行思想和表达的。因为“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存在是同一个东西”。这一观点通常被概括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首次提出“思想与存在同一性”的原理,理由是思想需要通过系词“是”来判断,而思想的对象是“存在”,思想的表述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巴门尼德把“是”的系词功能与实际存在混为一谈,把思想的形式等同于思想的对象,他所说的“思想与存在同一性”其实是在思维基础上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在巴门尼德的论辩中,“是”的意义是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思辨哲学家混淆语言和存在时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他们还指出,在“哲学幻想中”,某些思想家要“寻找这样一个词,这个词作为词构成可寻觅的过渡,这个词作为词不再单纯是词了,这个词用神秘的超语言的方式指出从语言走到它所指示的现实客体的道路”。因此,巴门尼德“用神秘的超语言的方式”,从“是”的意义过渡到外部存在。形而上学世界观巴门尼德说的“存在”概念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并且他认为,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由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来把握。首先,巴门尼德证明存在不生不灭。他假设存在是被生成出来的,提出那么它是如何、从哪里生成出来的呢?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或者“有生于有”,或者“有生于无”;但两者都不可能。前者将导致无穷倒退,后者自相矛盾。他推论认为:“存在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如果它是过去,那么它现在不复存在;如果它是将来,那么它尚待存在;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什么也不是;因此,存在只能是现在,并且永远保持着同样状态;就是说,存在是不灭的。其次,巴门尼德证明存在是“连续的一”。他认为存在不可分割,它是完全相同的;它也不会或多或少,这将阻碍它的联结,它充满着全部的是,因而是整个连续的。他从系词“是”在所有判断中相同的语法功能过渡到无所不包的有形存在,认为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在某一位置上大一点或小一点;这就是说,各部分的位置与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就“好像一个滚圆的球体”,其他形状或无形状都将妨碍是的联结。存在的一既是时间上连续的一,又是空间上整体的一;存在的不变既是不生不灭,又是静止不动。三、芝诺悖论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他是埃利亚学派的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学生和朋友.关于他的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记载。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巴门尼德》篇中,记叙了芝诺和巴门尼德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去雅典的一次访问。其中说:“巴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二分法”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阿基里和乌龟赛跑”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AAAA

BBBB

CCCC

起点

终点“飞矢不动”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一个位置。“运动场”设有三排大小相同、数目相等的事物,如下图所示:

A=静止的物体

B=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物体

C=从终点到起点运动的物体设B、C两排事物运动速度相同,那么,B到达终点的时间与C到达起点的时间相等,但B系列的运动时间是C系列运动时间的一半,或者说,C系列的运动时间比B系列运动时间多一倍。故有“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评价:除“运动场”悖论纯属数学游戏,其余三个悖论的文字内容可用无穷收敛数列表示。如二分法表示的是1,1/2,1/4,1/8……1/2n(n趋向无穷大)的等比数列。虽然数学计算的结果也可以显示这些悖论的错误,但它们却不是简单诡辩。芝诺悖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现象中,揭露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关系的讨论。芝诺悖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的根源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矛盾:他用辩证思维方式揭露运动中的矛盾,而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否定运动。四、麦里梭悖论麦里梭(Melissu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41年),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学派,著有《实在论》。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存在”的性质进行了正面论证。面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等人对巴门尼德的挑战,麦里梭坚持“存在为一”的学说,但超越了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球形的思想。他指出,如果认为存在是有形体,或是运动变化中的“多”,那么就会有以下三个悖论:

(1)“存在有形状”的悖论存在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因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如果存在有形状,那么它有部分,至少是“二”;“如果它是二,必定不能是无限的,而只能相互限制”。存在有形状与它的无限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2)“存在变化”的悖论事物的可感性质多种多样,变化不居,或冷或热,或软或硬,或生或死;但存在不会变化;如果它变化了,那么所是的东西将消失,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将成为存在。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变化的性质是欺人的外观,只有不变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3)“存在运动”的悖论非存在是什么都不是的虚空,而存在是无所不在的充实。区分非存在和存在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充实,而“区别是否充实的标准是:如果一个东西移进移出,那么它不充实;如果它既不移进,也不移出,那么它就是充实的”。既然存在是充实的,那么它必不运动。评价:

麦里梭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而是对存在是“变化的多”观点的反驳,以维护爱利亚派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一”的立场。而这一悖论从反面启发对手,促使他们提出关于存在是“变化的多”的新论证和新观点。第四节原子论01原子论的前驱02原子和虚空03必然与偶然04感觉与理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唯物主义形成一种新的见解,认为本原是众多物质微粒,它们构成复杂多样的感性事物。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本原观称作“元素论”“元素”(stoichenon)的原意是“字母”,代表不可分割的单元。元素是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因此不是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数;元素是不可感的物质微粒,因此也不是伊奥尼亚派所说的物质整体状态。元素或是“四根”,或是众多的“种子”,或是“原子”。“四根”说和“种子”说可谓是原子论的理论前驱。一、原子论的先驱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说的是恩培多克(Empedocles,约前495—前435)。他出生在西西里,是坚定的民主派,政治活动培养了他的雄辩才能,亚里士多德推他为“修辞学的创始人”。他同时也是一名医生,著有《医书》,对生命现象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四根说”维持生命的呼吸气固体部分土火血液水液体部分

四根说的主要内容:1.恩培多克勒认为,火、气、水、土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2.针对巴门尼德主张的“不变的一”,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双重道理”:根“从多中产生出一,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从一中生多”和“从多中生一”分别是可感事物的生成和朽灭的原因。但根在变化中不变,保持同样的数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全体的每一部分都“既不缺又不盈”。3.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世间万物的演化永无止境。同时,根的循环是有序的,各类根随着时间的变更而轮流取得优势。4.“四根”加“爱”和“恨”,恩培多克勒实际上认为本原在数量上是六个。恩培多克勒认为,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分合需要外部的力量;“爱”的力量使根相互眷恋,“恨”使根相互争斗。“爱”和“恨”的希腊文原意是“友好”和“争吵”。他用人的情感来类比自然的合力和斥力;爱与愉悦和美相关,恨与痛苦和丑相关。评价: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实际上,“爱”和“恨”只是对物质组合和分离力量的修辞学比喻,并不能说明恩培多克勒就混淆了人的道德与自然本原。但他假定“四根”以外的能动力量来说明“四根”的运动变化,这反映了朴素唯物主义直观的局限性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种子”说的是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前500—前428)。他出生于小亚细亚地区,20岁左右时来到雅典,在那里讲授哲学达30年之久。他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是他的学生和朋友,伯里克利的政敌以不敬神的罪名指控他,迫使他离开雅典。后来他回到伊奥尼亚,隐居于朗普萨柯。种子说的主要内容有:(1)构成万物的细小粒子是种子。阿那克萨戈拉的理由是,世界的原初状态处在“万物相混,不辨颜色”的混沌之中,后来分化出不同的部分。世界的分化在体积上无止境,再小的事物也可被分割为更小的组成部分。但无论如何分割,分布在较大部分中的性质和分布在较小部分中的性质必然相同;否则的话,“毛怎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因此,他得出结论:我们虽然不能推断组成世界的最小部分有多大,但却可以肯定组成事物的最小单元有什么性质。(2)种子的性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有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3)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一样,认为分与合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他称之为心灵(nous)。“心灵”有两个特征:一是灵魂在形体内部起作用,而心灵独立于形体,在有形事物之外起作用;二是灵魂有可感性质,而心灵是没有可感性质的精神,或弥漫于世界之中,或超越世界之外。二、原子和虚空原子论创始人是留基波(Leucippus),米利都人,生卒年代不详。他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始基。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鼎盛年约公元前435)是原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著述丰厚,拉尔修列举他的著作目录有4类70多篇。马克思、恩格斯称德谟克利特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意义上,列宁谈论“柏拉图的和德谟克利特的倾向或路线的斗争”。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atomon)的原意是不可分割,它被用来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虚空”的意思与“充实”相反。

原子论者面临麦里梭悖论的难题:如果说原子为存在的话,那么虚空就必须是非存在;如果放弃虚空的话,那么原子不能运动。原子论者的唯一选择是坚持非存在也是本原。

原子论者从事实出发论证存在和非存在同是世界本原。原子论的论证可被概括为下面四个步骤:一、以可感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多

二、讨论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这就是虚空

如果没有虚空,则充实的东西之间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彼此分开而成为众多的东西;同样,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移动。既然充实的东西的众多和运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虚空对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存在是充实,那么,存在不可能是不可分割的一;因为只有通过分割,才会产生出众多的充实东西。三、确定充实的最小单元四、从逻辑上分析。“存在”不等于所是的东西,“非存者”不等于不是任何东西。如果说原子是存在,虚空是非存在,那么可以符合逻辑地说:“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是某些东西”“既有存在,也有非存在”他们同意爱利亚派的观点,认为可感物体都可分割。但是,充实不会在分割中消失,存在不会变成非存在。可分割的充实物体必然是由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充实物体就是原子。原子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微粒,原子的存在是思想设定的。它既符合本原不生不灭的原则,又符合感觉到的生灭变化的事实。三、必然与偶然原子论者认为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动之中,重的原子在中央旋转,结合成大地,轻的原子被抛到外层。原子在旋转中相互碰撞,不同形状的原子或因相互钩连、纠缠而结合,或因错开、脱落而分离。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说“万物都出于理由按必然生成”,“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生成的”。这里的“必然性”是指与“任意性”相对立的“必然原因”。按原子论的解释,万物生成的原因必然是原子运动,但原子运动产生出什么事物则是偶然的。“原子在虚空中乱作一团”。没有理由可以说明原子必然地以这种方式,而不以那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必然产生出这一个事物,而不是那一个事物。原子的无序运动只能是偶然原因。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只与充实和虚空相关,而不像“根”和“种子”那样具有丰富多样的可感性质。不可分;不可毁灭;永恒运动;形状:各式各样;大小:有大有小;数量:无限多;性质:相同虚空是原子的运动场所四、感觉与理智流射说(1)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原子论者不再诉诸其他原则。德谟克利特认为,被人们当作运动源泉的灵魂和心灵,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因为球形是“最易于运动的形状”。他认为最易于运动的物理元素是火,又说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就是说,灵魂的活动取决于原子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2)德谟克利特用原子的运动解释人的感觉。“影象是一种空气状态,眼睛处于潮湿状态;当眼睛接近可视对象时,两者之间的空气被压缩,影象朝向眼睛运动,并进入眼睛的潮湿状态之中,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印象。”“影象”是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流射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这种把感觉成因归结为感官的物理性质的解释就是流射说。流射说面临一个理论困难:“影象”的流射(如比喻中的“风”)与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如比喻中的“涟漪”)没有相同或相似性。就是说,感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德谟克利特于是提出约定论来解释。德谟克利特说,感觉不是按照真理,而是按照意见显现的。事物的真理是:只有原子和虚空。“颜色是约定的,甜是约定的,苦是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约定”是与“本性”相对立的概念,意思是感觉的内容是人为的,并非事物本性。约定论解释否认感觉内容符合事物本性,而流射说把感觉的原因归结为事物本性(原子和虚空)。感觉与理智的区分为了调和感觉原因与感觉内容的矛盾,德谟克利特诉诸感觉和理智的区分。据后人记载,“在《论规范》一书中,他说有两种认识,一种通过感觉,一种通过理智。他称从理智来的那一种是‘嫡出’,肯定它判断真理的可信性;他把从感觉来的那一种称作‘私生’的,否认它有分辨真实东西的无误性”。“嫡出”和“私生”分别用来比喻知识来源的“纯粹”和“不纯粹”。感觉的原因是外部事物刺激和身体反应的混合,不能在没有身体反应的条件下如实地把握事物,没有真实性。理智脱离感觉,在不能看到更小的,不能再听、嗅、尝,或通过触觉时起作用。德谟克利特用原子活动解释人的感觉,最后却得出感觉不能真实反映原子本性的结论。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自相矛盾”。评价:虽然存在消极反映论的缺陷,但可以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哲学中的彻底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总结了早期自然哲学中关于“一”与“多”、“变”与“不变”、“存在”与“非存在”关系的各种学说,把朴素唯物主义的本原观提升到思辨论证的高度。原子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伊壁鸠鲁的发展,对近代唯物主义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早期哲学总结一、从伊奥尼亚派开始,经过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逐渐完成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二、毕达哥拉斯派和爱利亚派为主,为古希腊的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两条线索从认识发展史的观点看,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本原问题有两对矛盾:一和多的矛盾以及变和不变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产生四种立场:伊奥尼亚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或水,或气,或火),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不变的多”,爱利亚派认为本原为存在,存在是“不变的一”,元素论者所认作的本原是“变化的多”(或根,或种子,或原子)。这四个派别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西方哲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问题、角度和概念,为古希腊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思考题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为什么说泰勒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他在哪些方面超越了神话世界观?试论毕达哥拉斯派与米利都派观点上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观点是对立的,请对者的思想及其关系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原子论有什么意义?西方哲学史

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01智者运动03柏拉图02苏格拉底本章概要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氏族的农业经济向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邦经济过渡。公元前492至公元前449年,以雅典为盟主由各城邦组成的提洛同盟在希波战争中的大获全胜,标志着希腊进入繁荣发展时期。雅典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戏剧、建筑、雕塑成就辉煌,历史、医学、数学的研究也取得辉煌的成果。与此同时,古希腊哲学的中心也转移到雅典。伯利克里希波战争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同时,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和尖锐。这一时期,希腊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哲学上顽强地表现自己,各种哲学思想空前活跃,哲学史家一般把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称作“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而在此之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把希腊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本章以雅典由盛到衰的社会变化和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为背景,阐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哲学新领域。第一节智者运动01智者的特点02自然说和约定说03普罗塔哥拉04高尔吉亚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开始兴起了智者运动。一般来说,智者运动是指为提高公民的实践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是围绕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而提出的学说,反映了希腊人为摆脱传统宗教和落后习俗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启蒙运动。智者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和原因:第一,随着希腊由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工商奴隶主和自由民不但向落后的氏族习俗挑战,而且突破了以往自然哲学的狭隘学派界线,迫切需要认识日常生活领域的新哲学。第二,随着社会文化日益繁荣,崇尚典雅生活和优雅语言成为社会风气,个人自由创造和语言艺术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第三,希腊的政治舞台充满着像奥林匹克赛会一样的激烈竞争。一、智者的特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运动是早期希腊哲学过渡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中间环节。故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首先需要理解智者运动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其哲学观点。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sophist)。在希腊文里,“有智慧的人”最初是指诗人、音乐家、预言家、狂诵者等。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公开论辩的才能为职业的教师和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智者的特点:

1.智者职业具有商业特点。

2.智者运动具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倾向。当时的人们也把苏格拉底看作一个智者,实际上苏格拉底批评智者是“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智者与哲学家截然有别,智者是“有智慧的人”,而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虽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截然不同:哲学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不懈地追求真理;智者则靠炫耀赚钱。虽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与智者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进行不懈的争论,但他们未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隐患,使古希腊哲学始终受到怀疑主义的挑战。二、自然说和约定说智者虽然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彼此一致的观点,甚至互相攻击、反对,但智者们具有共同关心和讨论的问题。智者的怀疑主要针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他们按照各自观点解释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本质。在国家的起源和性质、人和法律的关系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自然说和约定说两派不同观点。自然说:坚持的“自然”特指人的本性,认为人应按照自己的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约定说:坚持的“约定”是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自然说和约定说虽彼此对立,但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自然说所要摆脱的本性主要指落后的习俗,约定说所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两派没有特定的政治归属,平民或贵族、民主派或寡头派既可持自然说,也可持约定说。普罗塔戈拉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当时民主派的政治观点,认为人需要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传授和学习德性。寡头派政治家克里底亚(Critias,卒于前403)通过不信神的西叙福斯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约定的蔑视。他说,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们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但法律不能阻止人们私下作恶,一些更聪明的人发明了对神的崇拜,用恐惧和神圣原则阻止人们邪恶的行为和思想。色叙拉马库斯(Thrasymachus,生卒年份不详)利用自然说为强者的权利辩护。他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权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权利,“强权就是公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些自然派则提出平等和民主的要求,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希庇阿斯(Hippias)认为,物以类聚靠自然,而不靠约定,约定是强加在人们头上的暴君,强迫人去做很多违反本性的事。安提丰(Antiphon)在批判贵族世袭制度和奴隶制度时说,我们敬仰和尊重贵族的后代,却既不敬仰、也不尊重一个卑贱家庭的后代。这种做法使我们自己成为野蛮人,因为我们都可能是天生的希腊人和野蛮人(大概希腊人和野蛮人平等地继承了同一个本性)。三、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约前490—前421)生于边远城邦阿伯德拉,在雅典传授讲演术20年,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著作有《论神》、《论真理》、《矛盾法》等。他在《论神》中写道:“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使我们不能认识这些,如:问题的晦涩,人生的短暂。”正是由于这段“大不敬”的文字,他被驱逐出雅典,著作也被焚毁。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这一命题不是说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说人的认识决定存在着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苏格拉底把这句话解释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追问道:事物显现在人的理智中,还是显现在感觉中?如果是前者,那么人的理智是衡量事物的共同尺度,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如果是后者,那么感觉因人而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没有判断事物的共同的标准。苏格拉底反驳说,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贯彻到底,那么没有理由否认猪、狗、猴等动物也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它们和人一样具有感觉,有什么理由说人的感觉优于动物的感觉呢?“人是万物的尺度”于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都承认人的认识能力决定事物的本质,但在人的认识能力是理智还是感觉的问题上持不同的认识论路线。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客观唯心论者主张苏格拉底的理智主义路线,而主观唯心论者主张普罗泰戈拉的感觉主义路线。无论作何种解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命题,明确表达出人是世界规律的判断者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四、高尔吉亚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前37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著名的智者。他是西西里岛雷昂底恩城人,约生于公元前490年或稍后。早年随恩培多克勒学习修辞、论辩、自然哲学和医学。其思想受到过芝诺的影响,但主要来源与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27年为请求联合反对叙拉古而出使雅典,晚年在特萨里亚的拉里萨居住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0—前370)在一本题为《论非存在,或论自然》的书中,提出了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对高尔吉亚三个命题的动机柏拉图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为了进行逻辑辩论技巧的训练;二是为了验证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反相对的说法的相对主义的原则,而后一种解释具有哲学史的意义。高尔吉亚提出并论证的这三个否定命题,是要向人们表明:既然被当作绝对不变的真理都有相反的说法,其他说法还能有例外吗?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高尔吉亚不是为了论证不可知论,而是为了反驳爱利亚派的唯心论,他的结论不是虚无主义,而是相对主义。第二节苏格拉底01“认识你自己”02“德性就是知识”03“精神助产术”04“小苏格拉底”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曾经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他以教育青年为己任,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对城邦所尽的公民义务。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在公众事务上主持公正,在对话中揭露智者,被民主派视为政敌。政客指控他犯有“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条罪名。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在狱中仍与人讨论哲学问题,最后从容赴死。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这是耽于党派之争的政客们所不能理解的。如果说他反对过民主派,那只是因为他看到了雅典民主制的衰败,没有理由认为他反对伯利克里“按照人的能力和贡献公正地对待一切人”的民主制原则。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世人主要通过他的学生——色诺芬尼(又译克塞诺芬尼)和柏拉图的著作来了解他的生平及思想。色诺芬尼在《家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和《回忆录》四本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柏拉图的对话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但一般认为,只有他的早期对话《申辩篇》、《克力同篇》、《尤息弗罗篇》、《拉刻斯篇》真实反映了庭审期间苏格拉底的思想。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但最后得出结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诸如虔诚、适宜、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的定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更重要的是,自然哲学家的途径错了。他们“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试图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这种感觉观察的方法毫无帮助,思辨的方法也无裨于事。苏格拉底原来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寄予厚望,最后却非常失望。他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完全不用心灵,也不用任何其他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清气、水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出于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思想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但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所不能及的深度。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他批评自然哲学家在外部世界寻求的本原犹如支撑世界的阿特拉斯神,他们不知道世界本原就在他们心中,心灵内的原则“比这种神力更强大、更不朽、更能包罗万象”。苏格拉底用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他把哲学关注的领域从自然转向人的内心,通过审视人的心灵来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说:“我首先看准一种我认为最强的道理,不管是原因方面的,还是别的方面的,然后肯定:凡是我觉得合乎这个道理的,我就把它看成真的,凡是不合的,就把它看成不是真的。”苏格拉底试图用内心中的确定性原则取代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了希腊哲学向唯心主义发展的方向。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这一评价符合苏格拉底思想发展的过程。评价:二、“德性就是知识”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德性这里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原则,是一切知识中最高尚的知识,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的知识。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同时也是判断外部世界和社会行为的原则。苏格拉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作出的,“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无人有意作恶”不是推卸道德责任的遁词。相反,苏格拉底强化个人的道德意识认为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没有内在审视就不能认识自己,就不会知道关于善的知识;没有德性、不知道善的人沾染上灵魂疾病却讳疾忌医,无意作恶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毫无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当时雅典民主制的弱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充分暴露。苏格拉底曾经就因为无法忍受审判的不合法,投了反对票,得罪了民主派。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人被迫接受寡头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是执政的三十名寡头中的核心人物。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寡头们命令苏格拉底去逮捕政敌,他甘冒受极刑的危险也不愿参与他们的活动。然而,民主制重新当权后,却煽动民众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有多次生的选择:他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孺之情感化陪审团;他的朋友愿意代他交付赎金,换取他的生命;甚至在临刑前夕,朋友们为他安排好了出逃国外的道路。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行为都与法律相抵触,因此是不正义的,人们对他不正义的惩罚乃是出于无知,而他若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可以说,苏格拉底为“德性就是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信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三、“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妇,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他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而不是她自己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经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

承认自己无知,通过对话接近真理。

承认自己无知,正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德尔斐神庙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苏格拉底为了验证神谕,他先后与被人们称作智慧人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交谈,“发现那些名气最大的人恰恰是最愚蠢的”:政治家自以为是,实际上愚蠢至极;“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灵感”;工匠“因为自己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重大问题上也很智慧。这个缺点淹没了他们的智慧”。别人没有智慧但却自以为有智慧,他承认自己没有智慧,这正是他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原因所在。这些言行妨碍了那些享有智慧声誉的人的利益,那些人恼羞成怒,代表利益集团到法庭指控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式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没有真诚的无知,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无知的作用: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教师的训导,更不是智者的炫耀。他既不预先确定一个原则,然后自圆其说地为之辩护;也不先想出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地把对方引向这个答案。当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别人回答的反诘蕴含着他的见解,显示出他的智慧。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固执己见,他总是根据对方的反应随时修改自己的见解,并承认受惠于对方。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探讨都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在问答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逐渐修正意见,最终达到真理的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也被称为“辩证法”(dialectic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对话”、“论辩”)。苏格拉底方法的四个环节:反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归纳: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将其导向普遍、确定、真实的知识。诱导: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定义: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的认识,并牢牢掌握它。苏格拉底对话的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这反映了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希腊文“真理”(aletheia)一词包含否定前辍“不”和动词词根“被蒙蔽”。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蕴含着真理,只不过被人们的偏见和墨守成规蒙蔽。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但不制造真理。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无须别人越俎代庖,教导什么是真理。因此,苏格拉底的对话通常没有结论,从来没有达到一个完满的定义;但对话使人逐步离开无知,放弃偏见,接近真理。苏格拉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对话法是古代辩证法的成熟形式,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评价的:“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四、“小苏格拉底派”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一些弟子自称继承了他的衣钵,包括麦加拉派、犬儒派、昔兰尼派等,后世一般称他们为“小苏格拉底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把苏格拉底“善”的定义固定下来,通过辩论或行为维护他们自称的善。麦加拉派的创始人欧克里德(Eucleides,约前450—前380)把苏格拉底的“善”与爱利亚派的“存在”相结合,认为善是唯一和不变的。他的学生欧布里德(Euboulides,约前400)仿造芝诺提出悖论,如“说谎者”悖论。他还提出了“谷堆”悖论和“有角的人”悖论。可以说,除了最后一个是没有意义的诡辩外,前两个悖论分别涉及命题形式的类型以及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问题。犬儒派因其在“白犬”体育场与人交谈而得名。其创始人安提斯泰(Antisthenes,约前445—前360)认为概念只是名称,不能把握善,只有节制、禁欲的德行才是善的生活。犬儒派认为财产、家庭音乐、数学等文明成果是德行的障碍,主张全面抛弃文明生活方式。其著名代表人物第欧根尼(Diogenes,前404—前323)刻意显示反文明的生活方式,如睡在一个木桶里,白天打着灯笼满大街寻找“真正的人”。犬儒派在后世则演变成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恬不知耻等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昔兰尼派创始人亚里斯底波(Aristippos,约前435—前350)认为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感觉才是真实的,善就是快乐。他们实行与犬儒派苦行主义相反的快乐主义,把生活的目的归结为享受现实的快乐。列宁因此批评他们“把作为认识论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的感觉混淆起来了”。麦加拉派、犬儒派和昔兰尼派的思想观点都片面地夸大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某一方面,而真正全面继承苏格拉底思想,并把他的原则和方法发展为一个哲学体系的人是柏拉图。第三节柏拉图01理念论02晚期思想的发展03政治哲学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生平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他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利克里的朋友。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政治。柏拉图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老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和表弟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们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57年,与柏拉图友情笃厚的狄翁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柏拉图第二次自西西里返回雅典时,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Academus)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因此而得名。柏拉图第三次从西西里返回后一直在学园讲学著述。作品概要流传至今的柏拉图作品中有近30篇被确认为真品。柏拉图的对话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对话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对话充满情趣,严密的论证配以优美的语言,行云流水的雄辩夹杂着隽永的格言,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一般认为,柏拉图的对话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苏格拉底时期),对话主要记录苏格拉底的思想,讨论德性的定义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申辩篇》(苏格拉底在法庭的辩护)、《克力同篇》(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拒绝出逃,恪守公民守则)、《尤息弗罗篇》(在监狱里与人讨论虔诚,无结果)、《菲多篇》(临终前论灵魂与理念的关系)、《普罗泰戈拉篇》(论德性是知识及其可教性)等。

(2)中期阶段,对话借助苏格拉底的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论,包括柏拉图的理念论成熟于这一时期,主要作品包括:《高尔吉亚篇》(论政治家、强者的权利、正义的代价)、《曼诺篇》(论学习就是会议和灵魂不朽)、《会饮篇》(论美与爱情)、《理想国》、《菲德罗篇》(论爱的本性和哲学修辞学的可能性)等。(3)晚期,对话针对中期理论的困难提出补充和修改,发展了他的理念论和政治学说,主要作品有:《泰阿泰德篇》(论知识不是知觉和真判断)、《巴门尼德篇》(考虑到对理念论的一些批判,并试图回答这些批评意见)、《智者篇》(以通种论回答对理念论的批判)、《政治家篇》(论统治者应有之智慧,以法治国是权宜之计)、《法律篇》(考虑到现实条件,对《理想国》中的政治学说做了修改)等一、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寻找的心灵内在原则外在化,使之成为独立于心灵的理念世界。“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in),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在荷马和早期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著作中,这个词是指有形事物的“型相”和“形状”等。柏拉图把希腊文“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即可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相”(相当于英文form)。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柏拉图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一)分离学说柏拉图的理念论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分离学说”,这一学说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和之上,还有一个真实普遍的理念世界。柏拉图在其主要代表著作《理想国》中提出这样一个推理:“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这段话表达了以下的推理:

大前提:不同的知识能力与不同的知识对象相对应;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柏拉图熟悉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学说,他的理念论试图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定为存在,非存在是无法被认识的。他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即运动变化中的可感事物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但他补充说,关于可感事物变化的认识并不是知识和真理,而是等而次之的意见;“既是又不是”正是意见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特征。柏拉图说,意见所认识的感性对象“具有含糊的两重性,使人不能明确地知道它们中任何一个是或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都是或都不是什么”。他的结论是“知识做知道的存在的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即可感的与理智的是两个分离的领域。(二)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柏拉图不只是从逻辑上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知识与意见相分离,而且使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两个世界与两种认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差异的程度。

1.“线喻”柏拉图用“线段”形象地说明两种认识和两个世界的区分。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把两端归给两端,把中间归于中间。知识处于最清楚的一端,与知识相对立的另一端应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无知”,而意见介于知识与无知之间,有程度不等的清晰或模糊程度。与知识、意见和无知的主观状态相对应,客观领域也有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和非存在的三重区分。

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解释,深化了两个世界和两种认识的区分:最低阶段(4)是影象,或个人的想象和感觉印象。较低阶段(3)是关于感性事物的共同知觉。较高阶段(2)是对应于低级理念或相的数学知识。最高阶段(1)是对应于本原世界的理智知识2.“日喻”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哲学的最高原则和目的——善。“日喻”是这样一个类比:正如感性世界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太阳,理念世界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善。按照他一贯坚持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原则,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