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三原县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三原县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三原县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三原县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三原县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B.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C.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为发展家乡做出贡献。D.我们坚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获得圆满成功。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种以上。D.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站在稼轩祠前,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B.中国古典诗词意蕴深厚,诵读诗词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能积累语言。C.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诺贝尔奖”,旨在奖励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为目的。D.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同窗共读、快乐成长、共同进步。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荟萃文绉绉真知卓见信手拈来B.仓皇漫谈脾气躁矫揉造作不屑置辩C.呕气账簿三部曲变本加厉置若罔闻D.座落造诣万户侯脍炙人口共商国事5.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亵渎行将就目无精打采B.诘责躁热恹恹欲睡名符其实C.缄默辟邪络绎不绝分崩离析D.翡翠翌日不知所措锋芒必露6.根据语境,完成任务。明华中学909班同学暑假去帮助空巢老人,在学校和社区的安排下,他们来到了李奶奶家下面是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形,请根据语句补写空缺部分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909班同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奶奶:哦,是你们啊,明华中学的。进来吧909班同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奶奶: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了,洗衣、拖地都很吃力了。净给别人添麻烦了。909班同学: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老弟”指的是_______。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巨大痛苦时的表现,说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9.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描写的是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这样的景象显示出作者性情中___________的一面。2.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3.下面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本诗词意境的一幅,结合书体特点简要写出选择理由。10.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薛奎传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①涴:染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隰州军事推官 B.盗杀/寺奴取财去 C.后/果得杀人者 D.会/久雨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博者适至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悉奏除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薛奎认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简单”的力量何冠军①也许,实现梦想并不需要太多的条件。很多时候,只要理想坚定、行动果决,即便行囊简单,也能抵达人生的远方。②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讲述,从西蜀到南海,路途有数千里之遥,久欲买舟而下的富僧终未成行,而贫僧却仅凭“一瓶一钵”实现了往返。简单的力量,首先源自一颗纯粹的心灵。相信自己、重视内因、勇毅笃行,才更可能找到通往成功之路。③有人说,一旦你做到了简单,你就能搬动大山。但怎样才能做到简单?欲望浓稠者做不到简单,被浮华束缚内心者也做不到简单。孔子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依然“不改其乐”;爱因斯坦坚信,“简朴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对身心最有裨益”。“简单化”,本质在于摆脱外物纷扰、避免枝蔓纠缠,是追求“用心一也”的过程。把“简单”这种生活智慧付诸实践,往往能激发出不凡的力量。④简单是专注的前提,而专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保证。据说有人问牛顿,“人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只有你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回答:“因为我的心总是盘算着要去发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受邀参观雕塑家罗丹的工作室,原本陪同他的罗丹一看到作品,立即忘记了客人的存在,沉醉到创作之中,好像整个世界已经消失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正是因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才让牛顿、罗丹攀登上科学、艺术的巅峰。⑤拿破仑曾说,“战争的艺术就是在某一点上集中最大优势兵力”。生活的道理与此类似,需要人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口,进而全力以赴。现实中,处身信息芜杂、诱惑渐增的环境,一些人如同柳宗元笔下背负了过多负担的小虫子那样,患上了一味追求获取的“肥胖症”,逐步丢弃了专注的能力、简单的乐趣。而保持专注的定力、远离见异思迁的陷阱,就必须学会做“减法”和“除法”。⑥人是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置身社会关系网,人们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人或物发生着关联。如何理顺关系,让人际交往清清爽爽、让心绪意志不为外物所役,考验着个人的智慧与心性,也检验着人生的高度与广度。譬如,有的人热衷于拉圈子、寻靠山,自以为能有“金钟罩”“铁布衫”,实则使自己成为提线木偶,很容易在复杂关系网的影响和裹挟下,最终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说到底,做简单的人,似易实难;但保持简单、涵养定力,人生之路反而更从容。⑦简单的背后,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是返璞归真的境界。追寻成功与幸福,切不可忽视简单的力量。1.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第⑤段加点词语的意思?4.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有的人热衷于拉圈子、寻靠山,自以为能有“金钟罩”“铁布衫”,实则使自己成为提线木偶,很容易在复杂关系网的影响和裹挟下,最终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搞科研离不开“笨功夫”①“慧眼”遨游太空、C919飞天、海水稻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科技发展佳绩频出,许多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艰苦付出和坚守让人肃然起敬。事实证明,搞好科研、做好学问需下“笨功夫”。②时代日新月异,不进步就会落后,不争朝夕就要被淘汰,科技创新更是如此。一国科技进步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如果没有下“笨功夫”的精神和“笨功夫”取得的成就,原始创新就难以突破。正是有了许多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坐得了冷板凳,经得起百般考验,才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可能。③2017年,国产大飞机“三兄弟”运-20、C919、AG600蓝天聚首,殊不知这一成就来自国内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数以万计科研工作者10年的科研攻关,其中许多是需要下“笨功夫”的基础工作;中国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孜孜以求,五年磨一剑,完成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完的路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亩产超一千千克的超级杂交稻,背后是数十年深入田间、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基础实验;诺贝尔奖得主、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87岁高龄仍认为“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④能下多少“笨功夫”往往决定着成就的高低。发达国家做什么,我们跟着做什么,取得不了新成果;等着别人做了大量基础研究,我们再来做分析和决策,往往只能受制于人。而如果是我们自己踏踏实实、敢啃硬骨,就能够取得先机。⑤“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当前,科技创新环境良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但是也要看到,浮躁风气、功利心也在不同程度侵蚀科研氛围,培养“冷板凳坐十年”的科研精神更加不易,更为必要。⑥对此,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有清醒认识,掌声和鲜花只代表对过去成绩的肯定,而科研创新永远都是面向未来的奔跑。只有胸怀创新使命,立志长期事业,肯下“笨功夫”,潜心做研究,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才能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推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战略转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以科技发展佳绩的事实引出本文中心论点。B.第③段列举大飞机“三兄弟”主要是为了证明我国科研成就举世瞩目。C.第④段论证思路是摆出观点后,先从反面分析再从正面论述。D.第⑥段呼吁科研工作者不要沉湎过去成绩,而是要面向未来。2.文章第②段加点词“冷板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的画线句是多余的,可删除。请简要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莫因“狼来了”流失善良过去几天,温州11岁男孩黄某的“失踪”,一直牵动着大众关注的目光。12月5日,许多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警方找到了孩子,并且确认平安无事。不过,整起事件只是孩子母亲为测试丈夫是否在意自己和孩子,蓄意策划制造的虚假警情。目前,孩子母亲已被刑拘。人性是善良的,社会是温暖的。当看到失联信息时,大部分人都会格外关注,媒体也会及时介入,在各类平台上发布消息,动员网友扩散信息、参与寻找。这一点,从许多媒体平台的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许多网友的朋友圈都被诸如《温州11岁男孩失联4天,翻遍全城的爸爸几近崩溃》《第五天了!温州11岁男孩至今没有回家,家人重金50万苦求线索》的文章刷屏了。还有成百上千的当地志愿者投入到实际搜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充分展现和释放。大众的关爱不难想象,真正想不到的是事件本身的虚假。这竟是孩子母亲自编自演的一场闹剧。5天的全城搜寻、5天的牵肠挂肚,等来的却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事实的真相被揭穿,始作俑者向公众道歉,但事件的严重性绝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消解的。从法律上看,报假警消耗了大量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从道德上看,对公众情感造成了伤害,对社会诚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说,道德层面的危害更大,“狼来了”透支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既为防患未然,也是以儆效尤,这起颇为荒诞也颇为典型的事件,最好能成为一堂公开的道德法治课,让“狼来了”的故事不再上演。难能可贵的是,不少网友没有因为被欺骗而指责谩骂孩子母亲,也没有后悔自己的一片善心付之东流。这样的宽容弥足珍贵,这样的善良更值得呵护。必须承认,人性也有善恶两面,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别人的伪善所蒙蔽,也很有可能被“狼来了”的故事所愚弄。只有更多人选择相信美好和善良,这个社会才可能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更有温暖。如果再次看到“失踪”求助消息,相信绝大多数人依然会转发,依然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会因为一次“狼来了”就失去了对善良的那份坚守。以善良守卫善良,以温暖呵护温暖,以诚信回报信任,既不能让“狼来了”透支社会信任,也不能因“狼来了”变得冷漠麻木。人性的美好,就是如此简单。(选自2018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文章第二段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怎样阐释的?3.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莫因‘狼来了’流失善良”?三、语言表述1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______(记述记叙记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2)生命永远游走在得失之间,花开可以是一首隽永的诗,花落不必是一首凄婉的歌。昨日______(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五彩纷呈)开遍,今天云淡风轻依然,既然回首留不住岁月,凝目牵不住光阴,那只有学会珍惜。四、写作15.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请你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

B项,“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地笑,与“笑了起来”意思重复。2、B【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践行”和“培育”互换位置;B项,正确;C“至少”与“以上”矛盾;D项,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后,应该改为“诚信不仅……,而且……”。故答案为B。3、A【解析】

B.有误,应该改为“不仅能积累语言,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C.句式杂糅,应该删去“为目的”;D.有误,缺宾语,句末加“的时光”。故选A。4、B【解析】

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ACD三项修改为:A.寒暄真知灼见;C.怄气;D.共商国是。5、C【解析】

A.行将就目——行将就木。B.躁热——燥热,名符其实——名副其实。D.锋芒必露——锋芒毕露。6、①李奶奶,你好!我们是明华中学909班的同学。②李奶奶,您身体可好?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③您可别这么说,你奶奶看起来还是很年轻的。再说了,年轻的时候您为社会做了很多贡献,现在让我们来照顾你是应该的【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情景补写内容。首先要通览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来拟写作答。这是“初次见面”的情形,所以首先要有称谓和问候语,并要介绍自己的身份,①处可拟写:“李奶奶,你好!我们是明华中学909班的同学。”②处,依据活动的目的和李奶奶的回答“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了,洗衣、拖地都很吃力了。净给别人添麻烦了”可推知,909班同学向李奶奶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③处,要依据李奶奶所说的“年纪大了”“净给别人添麻烦了”进行回应,答案是多元的,符合情境即可。7、(1)其不善者而改之(2)凭君传语报平安(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何日遣冯唐【解析】

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定要在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诗默写要重点注意“忧、遣”这些字词不要写错。点睛: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8、(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保尔•柯察金)(2)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在1934年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1)阅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段文字写的是保尔因绝望想要自杀,但是他内心经历了挣扎,最终放弃自杀,选择战胜苦难。所以“老弟”指的是保尔。(2)熟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其故事情节来回答。围绕“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进行文学创作”来回答即可。二、阅读9、1.豪放2.天苍苍,云莽莽,晨雾蒙蒙,天与云与雾连成一片。看那苍穹中浩浩银河飘动流转起来,银河中千帆如梭正在逐浪起航。3.示例一:甲图中草书最符合诗词意境,字体笔画纵横飘逸、作品气势磅礴,很符合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意境。示例二:乙图行书简洁流便的行笔和线条,在一定程度上率意表情,生动流畅,很符合作者在词中酣畅淋漓地描绘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率性情感。示例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庄重工整。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想象,大气而稳重,符合隶书的特点。【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作者性情的理解。这首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一般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词的意境、主题和词人的情感。此题作答时要抓住“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的特点。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意境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甲为草书作品,乙为行书作品,丙为隶书作品。作答时可以结合这三种字体的特点来分析其与该词的意境的关系,表述要简明准确。10、1.B2.(1)刚好、恰好(2)曾经(3)全都,都3.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4.通过薛奎洗刷了赌博者的冤情,劝说转运使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丁夫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断案明察秋毫,不马虎了事;体察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B。改为:盗/杀寺奴取财去。译为: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适”:刚好、恰好。“尝”:曾经。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独”:唯独,只有。“白”:禀告,请求。“果”:果真。“得”:抓到。4.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通过“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的情节,“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的语言描写,即可分析出薛奎是个断案明察秋毫,不马虎了事;体察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人。【点睛】译文: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伕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伕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伕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11、1.追寻成功与幸福,要重视“简单”的力量。2.举例论证。举牛顿、茨威格和罗丹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简单是专注的前提,而专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保证”的观点,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3.“减法”和“除法”是指减少信息芜杂,去除外物役使。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复杂关系网比作“金钟罩”“铁布衫”,而罗织关系网的人成了提线木偶,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讽刺了那些在复杂关系网的影响和裹挟下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解析】1.此题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论点应是作者的观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是全文论证的核心。仔细分析本文论点是在最后提出来的:追寻成功与幸福,切不可忽视简单的力量。因是否定句,将其用肯定句式来回答即可。本文的论点是:追寻成功与幸福,要重视“简单”的力量。2.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本题列举了举牛顿、茨威格和罗丹等人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其作用是:举出(事例内容)典型的事实来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论点,有分论点,写分论点,无分论点,则直接写中心论点;进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因为“事实胜于雄辩”。3.考查对词语的语境意及文章内容的理解。解题思路:先解释其本来的含义;然后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最后再表述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加法与除法本是两种数字的运算,结合此处语境“现实中,处身信息芜杂、诱惑渐增的环境,一些人如同柳宗元笔下背负了过多负担的小虫子那样,患上了一味追求获取的‘肥胖症’,逐步丢弃了专注的能力、简单的乐趣。”应指的是减少信息芜杂,去除外物役使。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从修辞角度来看,这句话把复杂关系网比作“金钟罩”“铁布衫”,而罗织关系网的人成了提线木偶,这是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讽刺了那些在复杂关系网的影响和裹挟下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据此分析可作答。12、1.B2.立志长期的基础工作,经得起百般考验,肯下“笨功夫”,潜心做研究。3.不能删除。此句是从反面补充论证,既强调某些现实情况,又突出了搞科研下“笨功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论述更加严密。【解析】1.B项,第③段列举大飞机“三兄弟”是论证下“笨功夫”的基础工作,才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观点的。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不仅要知道词语的本义,更要了解词语的语境义。“冷板凳”比喻长期做寂寞清苦的工作。这里指许多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经得起百般考验,下得了“笨功夫”,沉下心去做研究。3.考查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语言要准确严密。“但是”其转折作用,由正面写到反面,有“浮躁风气、功利心”氛围的存在,从反面补充论证,既强调某些现实情况,又突出了“冷板凳坐十年”的科研精神的不易和必要。使论证更严密。13、1.第一段开篇简明概述事件及其起因与后果,引出后文的议论。第一段所述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后文内容是对第一段所述事件意义的揭示和引发的深层思考。第一段内容又是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了作者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2.人性是善良的,社会是温暖的。先以“媒体的及时介入”“网友的信息扩散”“志愿者的实际搜寻”等事实,说明公众和社会对孩子失踪格外关注来进行阐释,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充分展现和释放”这句话进一步肯定和强调这一观点。3.首先要将“狼来了”一类事件作为公开的道德法制课,以儆效尤,让其不再上演。其次要选择相信美好和善良,不因一次“狼来了”就失去对善良的坚守。三是都以善良守卫善良,以温暖呵护温暖,以诚信回报信任,做到防患未然。【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文章第一段概述“温州11岁男孩黄某的‘失踪’”的事件,引出后文的人们的评述和议论(论题),引发人们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同时,又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了作者所提出“人要保持善良”的观点。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二段提出了“人性是善良的,社会是温暖的”观点;接着以“媒体的及时介入”“网友的信息扩散”“志愿者的实际搜寻”等事实,阐述了公众和社会对孩子失踪格外关注;最后,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充分展现和释放”这句话强调这一观点。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题目的要求筛选相关的句子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既为防患未然,也是以儆效尤,这起颇为荒诞也颇为典型的事件,最好能成为一堂公开的道德法治课,让‘狼来了’的故事不再上演”“只有更多人选择相信美好和善良,这个社会才可能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更有温暖。……不会因为一次‘狼来了’就失去了对善良的那份坚守”“以善良守卫善良,以温暖呵护温暖,以诚信回报信任,既不能让‘狼来了’透支社会信任,也不能因‘狼来了’变得冷漠麻木”这些语句概括作答。三、语言表述14、(1)记述(2)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