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案2010年3月
一、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四则混和运算(一)学习目标
:1.会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运算。2.培养自己有序的思维能力和良好得计算习惯。学习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自学提纲
:(一)、铺垫练习20-8×2÷4
420×(13+57)×90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师小结。(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揭题展标上面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前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自己来解答三步运算试题(出示课题),看谁能最快掌握运算技巧,正确计算。2、尝试出示例1
(见P1)(1)独立思考(2)学生试做200-80÷4×7(3)反馈讨论(4)试一试196÷4+56×12
16×50-36÷4(5)师生小结3.试一试
(见P1)
(三)反馈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四)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有括号四则混和运算学习要求:使学生认识括号及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做第3页练习一1题。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指名六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2.按照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24×18—16÷2……最后一步算乘法。24×18—16÷2……最后一步算除法。提问:在混合运算中,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说明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二、自学新课1.教学例题。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70×(750-715÷65)请自己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巩固提高1.做“课堂活动”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运算过程。2.做“课堂活动”第2题。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四、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练习内容:练习一练习要求:1.使学生认识括号及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练习重点: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练习过程:一.交流提高1.练习一2题强调: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少25岁28×3-252.练习一3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六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3.练习一4题请自己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4.练习一6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二.小组合作1.练习一11题小组讨论并交流分析:闰年2月下旬9天(98-10×5)÷(9-5)平年2月下旬8天(98-10×5)÷(8-5)三.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学习内容: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和运算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做第4页练习6题。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讨论交流:(1).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2).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小括号有什么作用?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二、自学新课1.自学例3并交流。2.小组合作完成例4。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讨论:小括号里面计算的结果是几?接着要再算哪一步?(说明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请自学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每小组一人板演。集体订正。追问: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计算?三、巩固提高1.做“课堂活动”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运算过程。2.做练习二第2题。讨论: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五、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练习内容:练习二练习要求: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练习重点: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练习过程:一.交流提高1.练习二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六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练习二3题请自己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180÷【(8+7)×3】3.练习二4题小组讨论并交流4.练习一5题让小组讨论并交流先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二.小组合作1.练习二6题小组讨论并交流分析:苹果需要的个数(42+45+40+41+48)×2苹果买的个数6×5×10矿泉水需要的瓶数(42+45+40+41+48)×1矿泉水买的瓶数24×9课后反思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第11~15页例1~2,课堂活动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5题。【学习目标】:1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经历探索发现乘与除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过程,并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3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自学提纲: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园玩一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2)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同学们观察得好,你能观察出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自学例1通过这3个信息列出了3道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
12×4=4848÷4=1248÷12=4(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和每个算式解决的问题。(2)看一看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2自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学生选择两个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请在12页上写出1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算式。说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再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做好记录)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教师:议一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汇报。3讨论0不能做除数“0不能做除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三、课堂检测:1教科书第14页课堂活动。2教科书第14页课堂活动第2题。。四、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作业本上。2练习三第2题和3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说出依据。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第13页例3,第14页课堂活动中第3题以及练习三第6~12题。【学习目标】:1初步知道整除,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2在区别“除尽”与“整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经历从除法中整理出“整除”的过程,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自学提纲】:一、复习导入1教学例3(1)口算。(教师板书结果)6÷2=39÷2=15÷12=250÷50=26÷13=25÷7=160÷1=0÷9=76÷21(2)观察口算题及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议一议。(3)全班按小组汇报交流发现的情况。(3)教师小结出整除的意义。像6÷2=3,0÷9=0……这些除法算式都没有余数。6÷2=3我们就说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让学生齐读书第13页)再让学生尝试说说:250÷50=,26÷13=,谁能被谁整除。(4)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在表示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特点?每个学生举出几个表示整除的除法算式。2“说一说”下面哪个算式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反馈。重点讨论25÷4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吗?(2)教师小结:要判定算式中除数能否整除被除数,要看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才能确定。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读题后,先独立完成,然后抽生订正,请同学帮助有错的同学并说明理由。2练习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再集体订正理由。3练习三第8题:学生先独立试做,订正时抽学生说说依据。4练习三第10题:学生独立试做,再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1练习三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试做,对有困难的同学可在小组中商量,全班汇报。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第9,11,12题。七:课后反思: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学习目标】: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自学提纲】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自学例1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板书:9×4=36(个),4×9=36(个)。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9×4=4×9。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如:15×2=2×158×5=5×8……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2自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全班汇报,教师板书。(8×24)×68×(24×6)=192×6=8×144=1152(户)=1152(户)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8×24)×6=8×(24×6)。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6×5×2=16×(5×2)=35×25×4=35×(25×4)=12×125×8=12×(125×8)=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板书:16×5×2=16×(5×2)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二、课堂活动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2连线。(学生独立完成)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四、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学习目标】: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学习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自学提纲】: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2填空。a×=b×(a×)×c=a×(×)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二、探索新知学习例3。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61×25×48×9×125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全班汇报,教师板书:(1)①61×25×4②61×25×4③……=61×100=1525×4=6100=6100(2)①8×9×125②8×9×125③……=72×125=9×1000=9000=9000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三、课堂检测: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5练习四第8题。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判断。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四、拓展练习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五、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6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七、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学习内容】: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学习目标】: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学习重、难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自学提纲】: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出示例4。(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板书:(50+30)×7550×75+30×75=80×75=3750+2250=6000(只)=6000(只)(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50+30)×75=50×75+30×75(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算一算,比一比。(3+2)×35=3×35+2×35=3×(4+6)=3×4+3×6=(13+12)×4=13×4+12×4=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板书:(3+2)×35=3×35+2×353×(4+6)=3×4+3×6(13+12)×4=13×4+12×4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或a×c+b×c=(a+b)×c二、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四、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学习内容】: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自学提纲】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2填空。25×6+75×6=(□+□)×□12×(5+20)=12×□+□×□3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1)①102×4②102×45③……=(100+2)×45=102×(40+5)=100×45+2×45=102×40+102×5=4500+90=4080+510=4590=4590(2)①32×27+32×73②32×27+32×73③……=32×(27+73)=864+2336=32×100=3200=3200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三、课堂练习1基本练习(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2)填空。4×39×25=4××39125×(8×57)=(×)×57102×28=(+)×28=×+×76×37+24×37=(+)×34×99=34×(-)=×-×2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3发展练习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4课堂作业练习五第2,3,6题。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后反思3.探索规律第一课时:探索规律(积变化规律)学习内容:26页—27页例一,例二。学习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积变化规律,知道积变化规律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学习重点: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积变化规律。学习难点:能应用积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方法:观察、比较、综合、归纳。自学提纲:回忆旧知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利用商不变性质,口算下列各题7500÷300=600÷20=9000÷300=1500÷500=7200÷80=6400÷800=二、自主学习1.学习例1.(书26页)(1)生独立计算(2)组内讨论:这一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全班交流(4)归纳:生归纳,师点拨2.学习例2(书27页)(1)议一议:表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班内交流(3)找一找、填一填(书27页)生独立完成(4)再次交流三、巩固练习书上28—29页“课堂活动”1、2题四、拓展延伸(课内29页思考题)1.举例说明:如6×15=90(6×5)×(15÷5)=902.结论: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近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3.质疑:想一想,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怎样变化?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题练习内容:课本28—29页练习六中的1—9题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积变化规律,能应用积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加深对乘法运算规律的理解,能恰当地应用乘法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提纲: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大家学到了那些规律?2、举例说明什么是积变化规律?二、自主练习1、生独立完成课本28—29页练习1—9题2、组内交流,讨论3、班内交流,教师点拨三、拓展练习1、先算出每组中第1题的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余各题的积18×3=96×22=64×24=18×6=48×22=8×24=18×15=32×22=32×24=18×300=16×22=32×12=2、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三题的积37×3=11112345679×9=1111111137×9=12345679×72=37×27=12345679×81=四、课后反思4、解决问题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课本30—32页例一、例二,33页“课堂活动”1、2题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学习难点:学习目标2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提纲:一、复习旧知1、说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2、说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二、学习新知1、学习例一(课本30页例一)(1)独立思考,解决(1)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交流探究成果(4)议一议,算一算(课本30页)(5)先组内讨论,再独立解答2、学习例二(方法同例一)三、课堂反馈检测(1)课本30页中间“试一试”题目(2)课本33页“课堂活动”1、2题四、拓展延伸(课本30页思考题)先组内讨论,探究,教师再点拨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学习内容:课本32页例3,33页“课堂活动”第三题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学习难点:学习目标2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提纲:一自学新知(课本32页例3)1、观察图片,提出数学问题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全班交流,生说出具体的思考过程4、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二反馈学习1、生独立完成课本33页“课堂活动”第三题2、全班交流三拓展学习课本34页练习七1—4题1、生独立完成2、班内交流3、教师指导正误四课后练习小录像厅共有甲票座位50个,乙票座位100个,一场录像票房收入为460元。(《平原游击战》甲票6元/张乙票2元/张(1)本场观众最少有多少人?(2)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3)这场录像的票房收入是460元,观众的人数还可能是多少?五课后作业第三课时:练习课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方法:自主练习,合作交流练习过程;一、自主练习(课本35页—37页练习七中的5—14题)1、生独立完成2、班内交流3、教师点评二、反馈提升1、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72千米,一辆大客车每小时星58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小康镇和幸福镇相对开出,经过四小时相遇,两镇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2、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喜爱那个相同的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20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甲的三倍。3小时后两个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筑一条长44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5米,乙队每天修25米。(1)两队合修四天,共修了多少米?(2)剩下的任务由乙队单独完成,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三课后反思5、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收获与问题的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结合算一算,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回忆、讨论、交流学习提纲一、回忆知识点1、组内讨论2、全班交流3、教师归纳二、谈收获: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三、说兴趣1、全班交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最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2、师鼓励,肯定学生的认识及看法四、讨论疑难点1、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2、生回答,师点评五、自主练习课本38页—39页整理与复习中的1—7题1、生独立完成2、全班核对,订正六、拓展练习1、根据3434÷17=20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3434÷202=202×17=17×202=2、根据121×12=14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1452÷121=1452÷12=12×121=3、用简便方法计算25×14125×2435×12×1599×83+8350×37×2415×27-415×7(80+8)×12546×23+46×76+46七、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新学知识,熟悉乘法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简答的实际问题2、加深对整除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积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方法:自主练习,合作交流练习过程:一、自主练习课本40—42页练习七中的1—14题1、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核对,订正二、拓展练习1、观察,填空(1)36×28=1008(2)810÷45=181008÷28=18×45=1008÷36=810÷18=(2)25×()=375()×47=752()×19=551864÷()=36()×15=480()÷23=3452、在下面算式中,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的是()(1)18÷4=4……2(2)200÷40=5(3)23÷23=1(4)49÷1=49(5)100÷30=3……10(6)111÷37=33、用简便方法计算34×124+3286×10156×99101×37-37437×6+63×625×(40+4)4、应用题(1)王超和李平同时沿一条路两端相对走来。王超每分走68米,李平每分走65米,经过6分钟两人交错而过,又相距40米。这条小路长多少米?(2)小兰和小华一起到商店买裤子。小兰带了128元,小华带了164元,他们所带的钱和在一起正好可以买2条相同的裤子,小兰应还小华多少钱?三、课后反思
确定位置(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况中认识行、列的定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况中物体的位置。2.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时安排:3学时第一学时学习内容:教材45-47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学习目标: 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习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一.自学提纲:自学45页例1.填空:1)小红的位置用第()列与第()行交叉处的点来表示。2)小娟的位置在第()列第()行。3)小强在第()列第()行。2.自学46页例2.小组讨论:1)怎样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2)eq\o\ac(○,1)、eq\o\ac(○,2)、eq\o\ac(○,3)各在第几列第几行?eq\o\ac(○,1)可用()来表示eq\o\ac(○,2)可用()来表示eq\o\ac(○,3)可用()来表示二.教师点拨三.课堂检测:46页课堂活动1题、2题。四.反馈提升eq\o\ac(○,1)我来填一填小明和小华在教室里的座位可分别用点(3,5)和点(5,2)表示;(3,5)中3表示(),(5,2)表示小华在第()列第()行。eq\o\ac(○,2)在图中标出下列个点的位置(行)87A(1,4)65C(3,3)43E(7,1)E(7,1)21
1234567(列)eq\o\ac(○,3)下图是一个机场的雷达显示屏,写出A、B、C、D四架飞机所在的位置。87●6●5●4●32112345678910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联系,我知道了用()可用以表示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在前()在后。六.课后反思:第二学时学习内容:47—48页例3、例4,处理48页课堂活动。学习目标:掌握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重点:掌握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自学提纲1.自学47页例3eq\o\ac(○,1)同桌讨论:如何确定学校位置?eq\o\ac(○,2)教师点拨eq\o\ac(○,3)填空:小方家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学校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2.学习48页例4eq\o\ac(○,1)小组合作后,填空eq\o\ac(○,2)展示eq\o\ac(○,3)评价3.巩固48页课堂活动eq\o\ac(○,1)学生自己填空eq\o\ac(○,2)小组交流eq\o\ac(○,3)教师点拨二.课堂检测按规律填数:eq\o\ac(○,1)(1,24) (2,12) (3,8) (4,□)eq\o\ac(○,2)(2,3) (5,7) (7,10) (□,12)eq\o\ac(○,3)(12,6) (6,3) (24,12) (□,10)2)算一算,画一画9988776655443322123456789101112131415①在图上标出猴山(5,3)、海马馆(8,6)、大门(6,1)的位置.②熊猫馆的位置在(9,4),大象馆的位置在(6,8),如果每格表示300米,从大门到猴山,再到海马馆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米?学生计算后,教师点拨。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讲给同桌听。四.课堂反思:
第三学时学习内容: 49-50页练习九习题及思考题。学习目标:通过练习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方法。学习方法: 在探索中发展空间观念。一.自学提纲:49页1、2题;自己填空,同桌交流。49页第3题eq\o\ac(○,1)小组合作eq\o\ac(○,2)展示交流50页6题eq\o\ac(○,1)小组讨论、展示eq\o\ac(○,2)班内交流eq\o\ac(○,3)教师点拨,提出不同方法处理思考题(50页)eq\o\ac(○,1)讨论: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21KM是什么意思?求非洲象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eq\o\ac(○,2)展示讨论结果eq\o\ac(○,3)自己填书上eq\o\ac(○,4)展示、评价二.课堂检测: “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操场上(如下图所示)放置7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放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处),你认为怎样放置比较合适,设计后在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再用数数对分别表示它们的位置。
1 2 3 4567 8 9 10 11 12 13 14三.课堂小结:四.课后反思:三角形孟庄小学任贤平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与相应的高,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继续内角和是180度。2.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体会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学时安排: 7学时认识三角形第一学时学习内容: 51-53页例1、例2,53页课堂活动1、2、3题。学习目标:认识三角形,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底边上的高。学习重点: eq\o\ac(○,1)建立三角形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底和高。eq\o\ac(○,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习难点: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一.自学提纲出示51页图,引出三角形自学52页例1.<1>填一填eq\o\ac(○,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三角形,它有()条边()个角和()个顶点。eq\o\ac(○,2)三角形具有()性。 <2>画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自学例2.eq\o\ac(○,1)动手折一折(下左图)。底高SHAPE底高eq\o\ac(○,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上右图)。eq\o\ac(○,3)小组讨论:三角形的另两条边也可以做底么?也可以折出另外两条高么?三角形的高与底有什么关系?eq\o\ac(○,4)填空:a.一个三角形有()条高。b.三角形的底与高的关系式()。二.课堂检测:eq\o\ac(○,1)53页1、2、3题填书上。eq\o\ac(○,2)展示。三.创新台阶:eq\o\ac(○,1)自行车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eq\o\ac(○,2)右图共有()个三角形。 eq\o\ac(○,3)分别做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四.课堂小结:五.课后反思:第二学时学习内容: 54页练习十学习目标: eq\o\ac(○,1)通过练习,熟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底和高的意义。 eq\o\ac(○,2)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过程与方法: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自学提纲:我会填: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2.三角形具有()性。3.()叫做三角形的高。二.合作练习: 1.54页第1题 eq\o\ac(○,1)独立思考 eq\o\ac(○,2)同桌交流结果2.54页第2题分小组活动;组内讨论,展示结果。3.第3题 自己动手量一量,填一填eq\o\ac(○,1)图(1)的底是()mm,高是()mm.eq\o\ac(○,2)图(2)的底是()mm,高是()mm.eq\o\ac(○,3)图(3)的底是()mm,高是()mm.第4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向同学说一说第5题(图见下页)小组合作完成 eq\o\ac(○,1)学生讨论,思考。 eq\o\ac(○,2)用不同方法完成。(教师及时点拨)(图中有3个三角形) (图中有2个三角形)(图中有3个三角形) (图中有2个三角形) 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2.数一数,下图中有()个三角形。3.教师点拨。4.展示。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知道了每个三角形都有()条高;还知道三角形具有()性.五.课后反思:第三学时学习内容: 55页例3、例4;56页1、2题。学习目标: eq\o\ac(○,1)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eq\o\ac(○,2)利用发现的结论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边是否组成三角形。学习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习难点: 利用结论判断三条边是否组成三角形。自学提纲:猜想引起探索活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任意给你三根小棒,你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猜想:验证活动一(例3)结论:用3根同样的小棒()围成三角形。用4根同样的小棒()围成三角形。用5根同样的小棒()围成三角形。 验证活动二(例4)eq\o\ac(○,1)小组合作:量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条边的关系。填表:三角形1三角形2每边长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eq\o\ac(○,2)讨论:a.通过上面的计算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什么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而用3根、5根能围成? 三.课堂检测: 1.3根小棒长分别是10cm,4cm,18cm,能围成三角形吗? 2.课堂活动1题及练习十一1-3题。四.拓展延伸: 一个三角形,它的一条边长6dm,另一条边长5dm,它的周长最大是()dm,最少是()dm.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知道了(),会根据()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六.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学习内容: 55页例5及相关习题学习目标: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特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会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学习重点:在操作中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自学提纲:一.自学55页例5.eq\o\ac(○,1)猜一猜: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相等?eq\o\ac(○,2)量一量:并写出自己得结论eq\o\ac(○,3)同桌相互交流eq\o\ac(○,4)填一填:我发现三角形得三个内角得和是()课堂检测eq\o\ac(○,1)57页第5题eq\o\ac(○,2)58页第7题拓展提高:1.50页第2题58页第6题eq\o\ac(○,1)小组交流eq\o\ac(○,2)展示成果 eq\o\ac(○,3)评价2.判断eq\o\ac(○,1)将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得内角和是90度;() eq\o\ac(○,2)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度;() eq\o\ac(○,3)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有两个90度的角;() eq\o\ac(○,4)在一个三角形中∠1=86°,∠2=35°,∠3=60°.()3.58页第8题 自己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四.创新台阶: 四.你能算出下面每个图形得内角和吗?()度()度()度①小组交流②教师点拨③展示成果五.课堂小结六.课后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第一学时学习内容: 59页例1及练习十二1-4题学习目标: 1.会根据三角形各个角的大小给它分类。 2.按要求画三角形。学习方法: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自学提纲: 一.复习导入新课 eq\o\ac(○,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度。 eq\o\ac(○,2)三角形由()条边、()个角()个顶点组成。 二.探索新知 1.自学例1 eq\o\ac(○,1)我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三角形(2)有()个直角,()个锐角。 三角形(4)有1个()角和2个()角。 eq\o\ac(○,2)小组讨论分类方法,形成结论: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 2.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填图 三角形三角形
三.课堂检测: 1.62页第1题 2.62页第2题;自己练习,同桌交流 四. 反馈提升 1.下面四个角中,哪三个角可能出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030°60°45°90°2、猜一猜盖住的是什么三角形?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讲给同桌听。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教材60--63页例2,例3,课堂活动第2,3题,练习十二第5~8题。学习目标:1掌握分类方法,知道按边分类,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空间能力。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自学提纲:复习引入新知: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自学例2.动手折一折。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我发现:红领巾、小彩旗都是(),它们的两条边(),两个角(),它们都是()图形。③填空: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三角形,它们的特点是()。自学例3.动手折一折。我发现:这个三角形纸片的三条边(),三个角也(),这样的三角形叫()。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度。4.课堂检测:①给下面三角形分类。adcbefghadcbefgh锐角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有(),钝角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有().②在()里填上“可能”或“一定”。⑴直角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⑵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⑶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也()是钝角三角形⑷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63页第7题及思考题同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5、课堂反思。整理与复习学习内容:64—66页内容学习目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三角形有关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加深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初步的整理方法,培养反思意识。学习重点:整理三角形的知识,学会一些初步的整理知识的方法。自学提纲:整理本单元主要内容。1、了解、梳理本单元主要内容 内角和180度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 直角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角 一般三角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形2、64页第一题独立填写。纠正3、独立完成1—5题4、课堂检测⑴用两块一样的三角板拼成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⑵小明的红领巾是()三角形,它的一个角是20度,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度和()度。⑶画一个顶角是20度,腰长4厘米的等腰三角形。⑷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底边是8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腰长是多少厘米?5、教师点拨。6、反馈提升:小猪要盖房子,该选那根木料呢?为什么?4米 ()3米 ()6米()6米10米6米10米请选一根,把三角形的房顶建成,(在选中的括号里打对号)7、课后反思。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小数的意义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学习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十进关系。自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2回忆、练习1角=()元5角=()元1dm=()m3dm=()m二、探索新知1自学例1(1)小组填一填,说一说。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07里面有()个01。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2)同理说一说。(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2自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1)看一看,填一填。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出示图)小组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1mm=()m;146mm=()m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2)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归纳: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三、课堂提高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练习课第71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四。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学习重点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学习难点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练习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二、自由讨论、自学新知1.教师用卡片出示例3。070193081035032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2.议一议: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三、巩固提高1.同桌相互读数。(课堂活动第2题)2.练习十四第1题。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3.练习十四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4.练习十四第3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5.指导练习。(1)第6题。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第11题。写出生活中用小数表示数量的几个小数。四、拓展提高1练习十四第5,7,8,9,10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思考题:第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2)3个0都读出来的小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读一读。3课后作业:第4题和第11题。回家请父母帮忙,与父母共同完成。4课后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改写小数。2通过假设、验证、归纳等活动,探索出小数的性质。3结合小数的性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改写小数。学习重、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把整数改写成小数。自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初步感知数学书定价6元3角,小方写作6.3元,小雨写作6.30元。讨论:1.两人都写对了吗?为什么?2.说一说6.3与6.30有什么不同?二、自主探索、理解性质1.自学例1(1)填一填,比一比。①在0.3的末尾添上1个0后是()。②这两个小数相等吗?为什么?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验证。(2)实验验证,说明道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证说明。人民币:0.3元=()角0.30=()分=()角②长度:0.3m=()dm0.30m=()cm=③用在正方形纸片涂阴影的方法比较。(3)讨论归纳:你发现了什么?(4)议一议。(从不同方向观察小数的变化规律)在0.3的末尾添2个0,小数大小会变吗?为什么?0.3,0.30,0.300这三个数相等吗?(板书:0.3=0.30=0.300)教师: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呢?让学生得出:从左向右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从右向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5)归纳小数的性质,同桌相互说一说。(6)第75页试一试。哪些0去掉后小数大小不变?并让学生说明理由。2教学例2(1)学生先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例2中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2)讨论小数的改写方法。强调:整数变小数,打“点”再添0。三、巩固应用、掌握新知1第76页课堂活动第1,2题。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要先示范,然后同桌对口令。课堂活动第2题,让学生充分说明错误的理由。2练习十五第1-4题。3补充:用0,1,2及小数点写一个小数;用0,0,1,2及小数点写一个小数。(1)这两个小数相等:()=()(2)这两个小数不相等:()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0.3=0.30=0.300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大小的比较学习目标1通过对整数比较大小方法的复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习重点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自学提纲一、复习旧知教师:同学们会比较整数的大小吗?请说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二、自学新课1揭示课题。教师: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2315○287教师:你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3讨论并说说两个小数是怎样比较的。得出结论: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4独立完成例3(2)、(3)小题。小结比较方法,强调位数不同时的比较方法。5学生总结小数比较方法,并和同桌相互说一说。6第77页试一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37○28530809○08932○3200全班齐练,再集体订正。三、巩固运用强化小数大小比较方法。1第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2题同桌各写一个小数,再比较大小。2比较超市商品的单价。3老师收集了运动会上我班几个同学跳高和60m短跑的情况,请大家帮老师把跳高成绩按从高到低排一排,把60m短跑的成绩按从快到慢排一排。完成第79页第8题。组织学生讨论:跳高的高度与赛跑的时间在评定时有什么区别?4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5,6,7,9题。引导学生理解:“最接近的整数”的含义。四、拓展提高1在○里填>,<或=。(练习十五第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抽学生说明理由。2思考题。用0,1,2三个数字及小数点,写出小数部分是两位数的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有序的排列,有序的比较。五、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抽学生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一、复习旧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大小的比较,你能正确的比较出下面两组数的大小吗?5403○540212021○8765教师: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比较整数大小的呢?教师: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3,学生尝试比较下面三组数的大小。315○287031○05058○052教师:你们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请小组同学讨论讨论。2讨论并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得出结论: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3汇报小结比较方法,强调位数不同时的比较方法。4同桌相互说一说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反馈提高第77页试一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37○28530809○08932○3200全班齐练,再集体订正。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80页至第81页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的1、2题。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逐步学会用这个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提纲:复习、预习引入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5.38○53.8○里如果填上=,你能设法满足这个要求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预习新知预习课本80页例1比一比,议一议:0.0010.010.11这4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合作交流探讨交流80页说一说出示81页例2,学生探讨交流,说出做题方法出示81页例3,探讨交流说出做题方法教师点评学生总结的规律。巩固练习,反馈交流1、81页课堂活动第1、2题2、填空(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这个数就()倍(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倍,这个数就缩小100倍。3、直接写得数5.4×10=1.3÷10=5.4×100=1.3÷100=5.4×1000=1.3÷1000=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第82页至第83页练习十六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理解,能正确地应用这个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2、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学习提纲:复习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合作交流完成练习十六的习题教师适当给与评价反馈检测下面各数与0.038比较,各扩大了多少倍?38003.80.38380382、下面各数与400比较,各缩小了多少倍?0.4400.0440.0043、直接写得数5.25×10=0.7×100=0.38×1000=0.05÷10=9÷100=2.7÷1000=83.7÷10=0.09×100=3.6÷100=4、下面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了多少倍?0.30.0070.2093.1543.02四、全课小结课后反思:4.小数的近似数(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84页至85页中的例1,例2;85页至86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学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出近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学习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学习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提纲:预习新知根据84页的引入说出什么是近似数?求近似数用什么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84页例1(1)100.9465吨(保留两位小数)(2)100.9465吨(保留一位小数)(3)100.9465吨(保留整数)2、议一议:用四舍五入法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3、试做:84页例2议一议:1.40与1.4这两个近似数有什么不同?近似数1.40末尾的0能去掉吗?反馈检测1、85页例32、85页试一试3、85—86页的课堂活动1、2、3题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86—87页练习十七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正确的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2、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学习提纲:复习引入1、用四舍五入法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注意什么?二、自主学习,教师点拨1、练习十七的1—6题2、87页思考题三、拓展练习1、把下面各式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483÷10002430÷10000489÷1002、在()里填上与各小数最接近的整数()<6.28<()()<20.89<()6.28≈()20.89≈()()<9.84<()()<4.098<()9.84≈()4.098≈()四、全课小结课后反思:5.生活中的小数(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88页例1、例2及试一试;89页课堂活动1、2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提纲:复习、预习引入复习填空40分米=()米6千克=()克3米=()分米=()厘米8000克=()千克7吨=()千克口算8÷10=8÷100=8÷1000=360÷10=360÷100=360÷1000=2、预习新知88页例1、例2你是怎样想的?合作交流1、88页试一试2、89页课堂活动1、2题三、拓展延伸练习1、填一填8元4角=()元7.30元=()元()角4.8kg=()g3050g=()kg7.25m=()m()cm4m8dm=()m4吨300kg=()吨6m8cm2谁高?谁重?王老师张老师身高:1.68m1米体重:68kg400g全课小结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89—90页练习十八的1—9题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2、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学习提纲;交流学习,教师点评完成练习十八的习题交流自己的心得拓展延伸填空题0.75kg=()g3.25km=()m0.8m=()cm7.08吨=()kg10元6角=()元2元8分=()元8.6元=()元()角7.03元=()元()分8.3kg=()kg()g6.02吨=()吨()kg20m4cm2、应用题(1)学校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如果把这个篮球场的长和宽都缩小1000倍画在纸上,图纸上篮球场的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2)小东家的厨房要铺地板砖,用边长是20cm的方砖铺,共用了96块地砖,这个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全课小结课后反思6、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课本91页单元复习主题图;91—92页整理与复习的第1—5题学习目标:通过回顾与整理,联系与应用等具体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机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提纲合作交流,整理旧知回忆知识点;本单元主要学了哪些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生活中的小数讨论疑难点,明确重点自主探究、交流心得完成整理与复习的第1—5题,教师给与适当的点评托展延伸,巩固新知判断题(1)小数的计数单位最大是0.1………()(2)去掉3.05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原数就扩大100倍…(3)5.9996保留三位小数是6………()(4)4吨8千克=4.8吨…()2、填空题(1)6.08km=()m5.38kg=()kg()g4m3(2)在方框里填数□0□8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全课小结课后反思: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备课(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了解这两种四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备课组2024工作计划范文(10篇)
- 技能强国演讲稿范文(3篇)
- 环保廉洁故事主题演讲稿5篇
- 认购红利股协议书
- 印章使用权限审批制度
- 全面房地产广告设计合同范本
- 精彩领导消防演练讲话稿7篇
- 服装公司医师聘用合同
- 保健品企业保险招投标文件范本
- 医疗器械焊接施工合同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技术标 )
- 桥梁形象进度图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 C站使用说明JRC
-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推荐ppt课件
- 角的度量 华应龙(课堂PPT)
- 公路铣刨机整机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机器人学课程教学大纲
- 浙江世贸君澜酒店集团介绍
- GH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验证指南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