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数学电子教案_第1页
一下数学电子教案_第2页
一下数学电子教案_第3页
一下数学电子教案_第4页
一下数学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全册教材分析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3一、指导思想: 3二、教材分析 3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3四、教学措施 3五、培优辅差 4六、教学进度表 5七、单元分析 6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 10第1课时准备课 10第2课时来到南极 10——100以内数的认识 10第3课时自主练习 11第4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 12第5课时自主练习 14第6课时我学会了吗 15第二单元下雨了 16第9课时下雨了 16——学看钟表 16第10课时自主练习 17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 18第13课时农夫的一天 18——方向的认识 18第14课时自主练习 19第15课时牧童和牛 20——认识图形 20第16课时自主练习 21第17课时实践活动 21——奇妙的回形针 21第四单元绿色行动 22第20课时校园护绿 22——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22第21课时校园护绿 24——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24第22课时自主练习 25第23课时保护环境 26——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6第24课时自主练习 28第25课时绿色回收 28——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28第26课时自主练习 30第27课时绿色家园 31——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31第28课时综合练习 32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 33第31课时小小存钱罐 33人民币的认识 33第32课时自主练习 34第33课时购买文体用品 35——人民币的计算 35第34课时自主练习 36第35课时我学会了吗 37第六单元大海边 37——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371、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39第一课时 39第二课时 412、摆贝壳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433、信息窗3参观水族馆 45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45第二课时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474、赶庙会 48——回顾整理 48综合练习 49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 51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 52——厘米、米的认识 52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53第二课时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 55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 56——统计 56第一课时信息窗1我们的鞋码 57第二课时练习 58第九单元儿童乐园 59——总复习 59第一课时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60第二课时复习认识钟表 62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2认识钟表、方位与图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厘米和米的认识、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及笔算。在上册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笔算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同时,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方位与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还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以及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本册教材重、难点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明确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区教委的教育教学方针精神,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及时获取有价值的资料,学习先进的教改理论,教改经验。2、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以课堂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将新思路、新方法渗透每节课中。3、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活动性。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景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引导他们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6、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我能行”的观念意识,配合学校的评价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地运用“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全面了解学生的小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7、及时和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五、培优辅差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辅导:优等生措施:做好优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时开座谈会,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和意志,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轻装上阵。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动机。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学困生措施: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例如,“数一数”选择儿童乐园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在教学“比一比”“分一分”时,用熟悉的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认识10以内数时,也可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见过的场景和事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六、附教学进度表六、教学进度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备注第1周准备课讲评寒假作业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第2周100以内数的认识第3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钟表第4周方位与图形实践活动第5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6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7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8周人民币的认识第9周人民币的认识第10周期中复习第11周期中检测第12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3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4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5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实践活动第16周厘米、米的认识第17周统计第18周总复习第19周总复习第20周期末检测第21周七、单元分析第一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的数数;初步理解“十”、“百”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重点理解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课时安排5课时第二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其中,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时应注意加强直观操作。教学目标会认整时、半时、接近整时三种时刻形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会认整时、半时、接近整时三种时刻形式教学难点分清三种时刻形式课时安排4课时第三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方位与图形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有关方向知识的开始单元,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由于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所以本单元教材内容只是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进一步学习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打好基础。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能借助参照物正确辨认方向;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向感,发展形象思维。在图形拼摆和欣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能借助参照物正确辨认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向感,发展形象思维。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合作意识。教学难点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向感,发展形象思维。课时安排5课时第四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

解决比多比少问题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课时安排14课时第五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人民币的认识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使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课时安排5课时第六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括号,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单的估算。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课时安排15课时第七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厘米和米的认识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等教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见。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课时安排4课时第八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统计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通过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教学目标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通过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教学难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课时安排2课时第九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总复习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全册的回顾整理及综合练习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学重点复习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教学难点复习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第1课时准备课教学目标: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生:20以内数的加减法。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师: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小组交流。师: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你想不想学习更多的知识?你打算怎样学好数学?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第2课时来到南极——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新的数位—百,知道100里面有10个十。2、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弄懂数位顺序。3、学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和联系。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100,接着借助手中的学具数出100。指导学生借助捆小棒十根十根的数,体会100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然后再计数器上动态的表示出10个十是100.初步了解“百位”和计数单位“百”。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生:这里有多少只企鹅?生:这里有多少只海豹?••••••2、数数。师:有多少只企鹅,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我是一个一个数的。生:我是两个两个数的。••••••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摆一摆。师:我们10个10个的数,数出了企鹅有几个十。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指导学生把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师:10个十是多少?2、拨一拨。①认识数位。出示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你认为百位上的数表示什么?②100这个数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拨?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我说你拨:① 教师说数,学生拨:100324655678724②同桌合作互换练习拨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来到南极——100以内数的认识10个十是一百,100里面有10个十。第3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2、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知道百与十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学具: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教具:每组一个计数器。教学过程:1、第一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这道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①认识图中的物体吗?估一估,各图中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个?同桌互相说一说估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②数一数,说一说各图中有几个十几个一。③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把途中的数拨出来。2、我说你数。提供了一种游戏式的练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①师生合作。教师先讲清规则:从规定的数开始数,可以顺数,可以倒数,也可以5个5个的数••••••②小组合作3、数一数,填一填。主要考察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独立填写。说一说:2个十和3个一组成多少?3个十和6个一组成多少?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读一读。第5题:估一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第6题:猜数游戏:教师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有一名学生做示范,然后,同桌两人进行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数的策略,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么学的?第4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6—7页教学目标: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天上的鸟多还是冰上的鸟多,实际上是求47大还是32大),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数学思考、数感)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掌握。预习提纲: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上一节课我们随着小科学家们来到南极参观考察,这一节课继续我们的南极之行好吗?。出示情境图(把文字遮盖),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提出以下问题:天上有多少只海鸥?冰上有多少只海鸥?一共有多少只海豹?左边有多少只企鹅?右边有多少只企鹅?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或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多少?左边的企鹅比右边的企鹅多多少?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这些问题正好是小科学家想知道的,我们来帮他们解决吧!(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估数、数数师:大家都很想知道海鸥、海豹、企鹅的只数,现在就请大家来估计一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估计数,并简单说说是怎样估计的。师: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靠估计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认真的数一数才行。教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数出天上的海鸥(四十七只)、冰上的海鸥(三十二只)、海豹(二十五只)企鹅(三十九只)、数并在情境图上出示(用大写)。2、写数、读数(1)师:对于这次南极考察,这可都是重要的数据,赶紧帮小科学家记下来吧!找一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余写在练习本上,共同订正时,可以纠正一下写法。(2)请板演同学读出写的数,评价后全体同学齐读。在计数器上拨出以上各数。按老师要求一个数一个数拨出,注意订正反馈,每拨完一个数就大声读出来。3、概括读写法则师:(指板书)这些数同学们既会读又会写,真了不起,那你发现我们在读数和写数时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先读出,再写出,然后总结。(学生可能会答读写都是从左向右,也可能答先读写十位上的数,再读写个位上的数,)先肯定学生以上的说法,然后用计数器演示使学生明白,左边这一位是十位,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十”;右边这一位是个位,1个珠子表示“1”,左边这一位十位对于个位来说就叫“高位”)。所以我们读写时都是从高位起。4、数的大小比较(1)师:小科学家们还想弄清是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是企鹅多还是海豹多?大家还能帮助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47比32大,所以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39比25大,所以企鹅比海豹多。师:噢!只要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就知道谁多谁少了。教师板书47和3225和39(2)师:那你又是怎样比较47和32的大小的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学生答案可能为:47比40大,32比40小,所以47大,32小。以数的组成说明:47比4个十要多,32不够4个十。可能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7排在32后面,所以47比32大。对以上说法,都给予肯定表扬。并用同样的方法比较25和39的大小。(3)师:怎样用符号把47和32连接起来,还能看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引导学生用“>”和“<”连接。教师板书:47>3232<47师:你能用符号连接25和39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5<3939>25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师:(指板书)能否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指板书)仔细观察,看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简单总结大小比较的规律。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观察贼鸥——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4732读作:四十七读作:三十二47﹥32第5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能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整十数加减个位数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只企鹅/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摆一摆、算一算;20里面有几个十?30里面没有几个十?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十?用小棒摆一摆。2、整十数的减法用小棒摆出70,再从中去掉40,还剩多少根?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三、自主练习:1、第1题: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读一读。先让让学生表述出计数器每个数位上珠子的个数。独立填写,汇报答案。共同订正时注意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把所填数读出来。2、填写百数表:通过百数表并探索隐含的规律,使学生更清楚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3、第3题填一填,比一比。先表述出计数器每个数位上的珠子数,然后写出每个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比较出数的大小,最后填上“>或<”。4、第4题:学生观察小棒图,理解题意,试着列出算式。5、第6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聪明小屋;①学生审题:在70和90之间是什么意思?个位和十位怎样才会相差2?②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③汇报四、概括总结及评价引导学生梳理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想对自己说些什么?第6课时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能熟练的数数、读数和写数,会熟练地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2、 让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小结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3、 让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的成就感。教学重点:数数、数的组成及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先让学生独立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整理,最后,通过练习,达到巩固和熟练的目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说一说,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师生共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出示情境图:①数一数,有多少个数②按数的顺序连一连③全出几个数,比一比谁最大?你是怎样比较的?④用小棒摆出自己圈出的数三、类化练习:按要求选一选:100 25681972275689414361十位上是6的数:()个位上是1的数:()比43大的数:()最接近68的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四、丰收园里摘果实这一单元,你还有哪些问题?机动两课时用来测试讲评等第二单元下雨了第9课时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利用钟表模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通过认一认、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正确区分整时和半时分针的位置特征以及接近整时分针的位置特征,使学生熟练、准确认识这三种时刻形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板书课题:学看钟表)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抽生交流)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学生分小组研究)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5点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是5点半,在数学上读作5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三、限时作业。四、课堂小结:你是怎样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板书:下雨了——认识钟表第10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2、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清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特征。3、联系生活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教学难点: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教学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我拨你认。教师拨出三种时刻让学生辨认,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认读时间的。二、自主练习:1、第一题,给出时间找出对应的钟表。2、认一认,说一说。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并利用上图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3、填一填:练习时,让学生读出每幅图呈现的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遍一个故事。4、第5题:你发现了什么?晚上8时、早晨8时,小朋友分别在哪里做什么?一天里为什么会出现2个8时?5第6题: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自己编出自己的故事,根据图画讲一讲,然后完成连线。三、我学会了吗让学生在4个不同的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四、全课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总第11课时测试总第12课时讲评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第13课时农夫的一天——方向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方向意识。3、 经历探究辨别方向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方向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借助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生活经验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辨别图片上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太阳升起位置的观察,辨别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向。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师:谁会背诵《悯农》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出示情境图,谁能给同学们讲个故事?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师:第一幅图,你怎么看出来是早晨?生:公鸡开始打鸣。生:太阳刚刚升起。师:太阳从哪边升起?师:第二幅图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这是太阳在哪个方向?师:第三幅图到了什么时间?你怎么看出来的?生:太阳要落山了,他在跟我们说“再见”。师:太阳在哪个方向落山?用手指一下。师:第四幅图到了什么时间?师:北极星指向什么方向?用手指一下。刚才我们通过四幅图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能用这四个方向再讲一遍故事?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类化练习:老师这里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东西南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正确的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农夫的一天——方向的认识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北极星指向北方。第14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教学目标:1、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向意识。2、 在经历探索判断方向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经历用语言描述物体方向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谁能指出我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找一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四个方向。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1题:1、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校的大门朝哪个方向?2、 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第2题:学生回答,完成填空。第6题:按规律写数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找出3组数的排列规律,并在全班交流。11,21,(),(),51,(),(),(),9120,40,(),80,()100,95,(),85,80,()70实际观察:观察太阳升起的位置,指出东方。指出太阳落下的方向即西方。南和北分别是哪个位置?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第15课时牧童和牛——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能在欣赏画中正确找出各种图形。教学重点: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以一副漂亮的拼图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立体图形上画出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在摸一摸、认一认等活动中感知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教学准备:挂图、各种平面图行实物学生准备:铅笔、尺子、绘画纸、(方格纸)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初步感受图形美。通过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二、精讲点拨、解决问题:1、 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辨认图形。2、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表建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学生在小组中统计一下途中各有几个图形,小组完成统计结果,汇报交流。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画一画、描一描,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描出学过的图形。说一说:在你的周围,见到过哪些图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牧童和牛——认识图形第16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正确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学过程:第1题:连一连指导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连线。第2题:认识图形1、 指导学生再次回想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有什么特征。2、 指名让学生分别说出教材上的国旗是什么图形?硬币是什么图形?第3题:说说怎样接着摆。1、 找出教材上图形摆放的规律。2、 学生动手摆下去。3、 进行涂色,完成拓展练习。我学会了吗1、 观察本题,弄清题意。2、 完成统计表,学生独立做。3、 给小葵花和小房子图上你喜欢的颜色。体会“面在体上”:在长方体身上你能找到什么?在正方体身上你能找到什么?在圆柱身上你能找到什么?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师在黑板上师范。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限时作业:课堂小结: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关于图形的知识?第17课时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教学目标:1、 在用回形针进行摆拼的活动中,增强对平面图的感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2、 在拼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做一做、数一数的过程中发展数感。3、 载频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感受数学奥妙,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彩色回形针拼成的图案、平面图形构成的图案。学生准备:彩色回形针、胶水、卡纸教学过程:一、欣赏有回形针拼成的图案。拿出一颗回形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用回形针拼成的图案,漂亮吗?学生欣赏,说一说,你看到了那些平面图形?你想不想亲手做一幅美丽的图案?二、 活动:拼图案1、 可以自己独立拼,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拼一幅图,一边拼一边观察:你的作品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2、 学生活动3、 展示制作结果:① 你们拼的是什么?② 每个图案中都有哪些图形?③ 估一估,数一数,每个图案分别用了多少个回形针?三、 欣赏由平面图形构成的图案。师:平面图形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图案,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学生欣赏图案。四、 课堂小结: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你想说些什么?总第18课时测试总第19课时讲评第四单元绿色行动第20课时校园护绿——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探索计算方法时,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口算方法,鼓励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然后现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在进行全班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小正方体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同学们!春天来到了。校园里的小树刚刚醒来,她们穿上了鲜亮的绿衣裳;小草也从土里偷偷里钻出来了;花坛里鲜花盛开!校园里真是美极了!为了保护好这美丽的校园,我们要开展一次绿色行动。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生: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生:一共有多少棵花?••••••二、精讲点拨、解决问题: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6+3=□(个)再引导学生探讨算法,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只要合理就要加以表扬。小练习: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21+8=4+53=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想出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针对学生表现情况,即时表扬或奖励)“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还想解决哪个?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师: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呢?列出算式:23+20=□(棵)或20+23=□(棵)师:你知道怎样计算吗?请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1) 23+20=43(2)十个十个的数23、33、43……小练习: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45+30=10+36=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引导学生用摆小木棒的方法加以比较,再列出算式计算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们班的绿色行动该做些什么呢?(给小树挂牌、浇水、栽树、挖坑……)(1)、挂牌: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32个牌子,还有6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我们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子吗?(2)、栽树:如果我们大家要去植树,男同学有20人,女同学有18人,如果一人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3)、挖坑:要挖38个坑,男同学已经挖了26个坑,女同学挖了10个坑,我们挖的坑够不够?a、同桌讨论b、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生交流)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题,而且还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出色!板书:校园护绿——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26+3=□(个)23+20=□(棵)第21课时校园护绿——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教学目标:1、 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能根据信息列式计算。2、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3、 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多种算法中通过自己的比较和反思,分辨解决为题策略的优劣。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量比另一个两多多少或少多少的计算方法。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充分借助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知识基础,利用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二、 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 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① 你能不能用学具表示出来,想一想列出算式。② 哪位同学先来说说自己的想法?③ 你是怎样口算出这道题的结果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2、 根据“已经挂好了26个牌子,还有3个牌子没有挂”,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① 学生自由提问题,独立解决。② 谁能把思考过程和口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三、 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类化练习:35-448-2064-1039-548-1095-70888-757-574-467-40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板书:校园护绿——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挂牌:○○○○○○○○○○○○○○○浇花:△△△△△△△△△△15-10=5(人)第22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24-25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2、 根据实际情景,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应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及算理教学准备:图片、计数器教学过程:1、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 自主练习:第1题:1、 观察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仔细动脑21+3=?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然后进行口算。2、 小组先讨论怎样拨出课本上的数,然后独立完成其他题目。第2题:1、 学生理解题意,明确用什么方法计算。2、 小组讨论,怎样完成教材上的空格,再有学生自己完成。第3题:1、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并相互交流。2、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第4题:1、 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弄清楚数量减多与少的关系。2、 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说出列式的理由。第5题:小游戏1、 同桌一组分别抓一把红枣,然后估计谁抓的多。2、 数一数谁抓的多。3、 算出多多少。第6题:找妈妈1、 学生计算出大乌龟身上的结果。2、 把结果相同的连在一起。第7题:1、 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信息?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关“比多少”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然后相互交流。聪明小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其中的规律,然后互相交流。独立算出答案,集体订正。限时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23课时保护环境——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2、 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交流时,引导学生将语言描述与操作演示结合起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学具盒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在校学习生活已经一学期多了,在这一学期多的时间里,有谁在校内或校外主动捡拾过垃圾?生:(举手)师:及时表扬,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师:刚才通过看图我们知道,小朋友们正在捡拾废弃物,保护环境。通过看图,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两名小朋友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二、精讲点拨、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那么,怎么解决它们呢?教师板书:两名小朋友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师:那位小朋友能列出算式呢?学生说教师列在黑板上:25+7=□(个)并表扬列出算式的学生。师:那位小朋友能计算出结果呢?教师引导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只要合理就加以表扬。然后,教师板书: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比较以上三题与上一节计算的不同与联系。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35+6=46+5=57+4=68+3=79+2=24+7=77+6=84+8=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表扬。板书:保护环境——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25+7=32(个)□○□=□(个)第24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27-28页教学目标:1、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环保意识。2、 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第1题:比一比,谁先爬到顶峰小明和小华还要到沙漠里去玩,让我们一起来算算他们的足迹吧。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集体订正的过程中指名说说其中几道算是的计算方法。第2题:小游戏,看谁对得多1、 学生看插图:你能说出这个游戏的规则和做法吗?学生看图,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讲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2、 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教师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小组。第3题:带领学生读题目,再指名说说题目要求,最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4题:看图解决问题1、 看图,图中有什么?2、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4、 解决问题。你知道吗?了解七巧板的由来。限时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第25课时绿色回收——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29-30页教学目标:1、 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2、 体验算法多样性,能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熟练的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3、 感受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口算方法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教材通过小朋友提出的“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这一问题,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情境用统计表的形式出示信息,简单、明了,信息量大,既便于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又能感悟统计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统计表,引导学生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展开对新知的探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小棒学生准备:计数器、学具盒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师:(出示统计表)你看,这是我们学校一年级三个班回收废电池、易拉罐的情况,仔细看看这张表,你知道什么了?生1:我知道一年级一班收废电池8节,二班收24节,三班收30节。生2:我知道一年级一班收易拉罐21个,二班收9个,三班收23个……2.师:咱小朋友得出了这么多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年级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电池几节?师:怎样列式?生:24+83.师:谁能提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生1:一年级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师:(师出示问题)怎样列式?生:24-8师列式24-8生2:三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30-8师出示问题,算式。生3:……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师:小朋友的脑子真灵,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这个可以吗?师板书24-8师:24-8怎样算?先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帮忙。比比哪个小朋友想得最快,开始!(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小棒,老师巡视)师:这么多小朋友想好办法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互相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然后汇报。)生1:我是先一根一根数出24根小棒,然后又数出8根,拿走,最后把剩下的小棒数了数是几根。大家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问:你为什么要一根一根数24,老师说过一捆是10根,只需要数出2捆,再数出4根,就是24根。生1:谢谢!师:这个小朋友用的是数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2:这是24根小棒(2捆4根)要去掉8根。我先去掉这4根,然后从这一捆中再去掉4根,剩下16根。小朋友听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吗?师:噢!你是先从24里去掉4,再去掉4,剩下16根。边说边板书:24-4=2020-4=16这个方法行吗?生:行。师:你还有不同想法,来。生3:这是24根小棒。我从这一捆里去掉8根,剩下2根和这4根,合起来就是16。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吗?生问:你为什么从这一捆里去掉8根呢?生3:因为单根的不够8,所以我从一捆里拿走8根。师小结并板书:24-8=16师:小朋友,用了这么多种方法,得出24-8=16。以后做题时,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绿色回收——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二班收的旧电池比一班多几节?24-8=16(节)第26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30-31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或少多少意义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或少多少的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第1题: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1、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集体订正。2、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 观察上下两道题目,你发现了什么?第2题:现价比原价分别降低了多少元?通过计算商品减价的钱数,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1、 读表,说说表中都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原价分别是多少?2、 求现价比原价分别降低了多少元,也就是分别求什么。3、 学生列式计算,并将表格填完整。第3题:踩气球1、 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 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4、 解决提出的问题,集体订正。第4题: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一编,说一说,只要合理,教师就要肯定1、 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有多少个小朋友过了山洞?2、 图中的信息够吗?还需要增加一个什么信息?3、 根据图中的信息和自己补充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聪明小屋:先观察每题中一直的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填空。限时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27课时绿色家园——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32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清晰、条理的表达出问题的思考过程。4、 通过情境图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并各自说一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再通过交流互相补充,理清图中所包含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并在全班展示交流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师:前面我们看到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为美化为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做了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注意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那么我们的家园将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观察情境图:从图上你发现了那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只鹅?生:河里比岸上多几只鹅?生: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 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3、 教师将算式分类:第一类: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第二类: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第三类:两位数建议为数的退位减法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类化练习: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只)山上的蚂蚁比山下的少几只?□○□=□(只)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绿色家园——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进位加减法一共有多少只鹅?河里比岸上多几只鹅?□○□=□(只)□○□=□(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屋外的小鸟比屋里的少几只?□○□=□(只)□○□=□(只)第28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33-35页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较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从而达到熟练提高的目的。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过程:第1题:看图列式计算1、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 完整的说一说你发现的信息和问题3、 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第2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3题:哪些也滋生病了?1、 你知道这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吗?2、 仔细检查那些题目的计算有错误,和全班小朋友说说它错在哪里。3、 改正错误。第4题:根据图意编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图中标明的数是小动物的重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编数学故事,再进行交流。注意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例如,谁最重,谁最轻,小熊比小鹿重多少,怎样才能让翘翘板平衡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并说明道理。第5题:看图提出问题并解决。组织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并解答。第6题: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当学生不容易发现规律时,可提示学生通过计算找出规律,学生发现了规律后再填。“我学会了吗?”先组织学生独立地解决教材中所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自己解决的问题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该图编成数学故事讲给同学听。限时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总第29课时测试总第30课时讲评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第31课时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等值间的换钱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观察人民币、数钱、换钱的活动,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交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在认识了元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个存钱罐学生准备:自己存钱罐中的人民币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拿出存钱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师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谁知道这是一张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在你的存钱罐里找出这样的人民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认识1元的人民币的?生:上面写有“1元”。师:写有数字的这一面叫“正面”,印有图案的一面叫“反面”。1元的人民币反面有什么图案?找一找,你手中还有那些也是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生:2元、5元、硬币••••••2、认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师:你能找出以“角”作单位的人民币吗?说说看,有哪些?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单位不一样。生:图案不一样。生:2角短一些,2元长一些。••••••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师:找一找,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都有哪些?你发现了什么?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师:老师想用1张1元的人民币换成1角的人民币,谁能帮帮老师,应该换几张?为什么?生:10张。1元=10角师:1角可以换多少分?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类化练习:能数数你的存钱罐里有多少人民币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认识人民币——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第32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教学目标:1、认识元角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巩固元角分的换算。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各种人民币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第1题:认一认、填一填1认一认,图中的人民币各是多少?2等值间的换钱: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一张1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元的?为什么?一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2元的和几张10元的?第2题:算一算这些物品的价钱分别是多少?第3题:简单的换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4题:你知道这些信的邮费吗?1、观察,邮费写在信封的什么位置?2、独立算一算,填一填3、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第5题:购物1、首先认识商品的价钱。2、准备了哪些人民币?3、购物活动。第6题:哪两种物品的价钱相同?1、读一读上面一排物品的价钱。2、你认识下面一排的价钱吗?3、学生读一读,认一认4、连线。限时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33课时购买文体用品——人民币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教学目标:1、在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算钱、付钱、找钱等实际操作,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之间的关系。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教学难点: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经历购物算钱、付钱、找钱等实际操作,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有关欠款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商品或小商品的图片并打印好价格学生准备:人民币的学具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谈话:同学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大家想自己去买东西吗?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1、出示商品图片和价格:①仔细看一看、认一认,这些商品你认识吗?说说看,都有哪些?②说一说,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2、购物①说一说,小女孩想买什么?应付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6角+7角=13角=1元3角②看,图上还有一个小朋友再买东西,他准备买什么?他付给售货员多少钱?售货员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生:要找给他多少钱?师:为什么要找给他钱呢?学生列式:1元-8角=2角说一说,算式中的1元、8角、2角分别表示什么?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类化练习:模拟购物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购买文体用品——人民币的计算6角+7角=13角=1元3角7元+8角=7元8角1元-8角=2角第34课时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42-43页教学目标:1、熟练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2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第1题:计算找回多少钱1、说说各种商品的价格。2付出多少钱?3计算应找回多少钱。第2题:辨认奥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