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洪水传说是世界性的话题,下表反映了()地域洪水原因洪水发起人人类应对洪水的方式逃生方式中国中原地区降水老天爷大禹治水疏导洪水古巴比伦人的罪恶天神恩利尔水神提前告知造船希伯来人的罪恶上帝耶和华上帝选定造船希腊人类罪恶以宙斯为主的众神普罗米修斯告知造船A.早期文明之间交流频繁 B.人类消极应对灾难C.自然环境影响早期文明 D.世界文明多元一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洪水的原因和发起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不同文明在面对洪水这一自然灾害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时,大多数文明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即造船。这反映了洪水多发的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不同文明对于洪水的应对策略,并不能直接证明早期文明之间有频繁的交流,排除A项;表格中的信息显示人类在面对洪水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大禹治水的疏导洪水和各个文化的造船逃生方式,排除B项;材料主旨“自然环境与早期文明”,而“世界文明多元一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时,极力推行塞拉匹斯神崇拜。塞拉匹斯的名字源于埃及神话中的奥西里斯神和阿匹斯神牛,但同时又融入了希腊医药之神、冥神以及酒神的特征。此举旨在()A.笼络埃及神职人员 B.获得当地民族的政治认同C.推动东西文明交融 D.贯彻因俗而治的统治理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埃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托勒密埃及是亚历山大东征后其部将在埃及建立的希腊化王朝,根据材料“塞拉匹斯的名字源于埃及神话中的奥西里斯神和阿匹斯神牛,但同时又融入了希腊医药之神、冥神以及酒神的特征”可知,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时,推崇“塞拉匹斯神”,其名字来源于埃及神话和希腊神话内容,目的是为了获得当地民族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统治者推崇塞拉匹斯神崇拜是为了加强对埃及统治,与笼络埃及神职人员无关,排除A项;埃及文明和希腊文明交融并不是东西文明交融,且这也不是统治者目的,排除C项;因俗而治是中国中原王朝为管理边疆地区的一个方针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廷巴克图曾在14世纪时兴建了著名的桑科尔大学,不但讲授人文学科,如伊斯兰圣训、修辞学、逻辑学、星占学、历史学等,而且也讲授自然科学,这所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讲学交流。这反映了()A.阿拉伯学术中心转移 B.廷巴克图成为非洲学术文化中心C.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 D.撒哈拉以南大学教育得到了普及〖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廷巴克图的桑科尔大学在14世纪时不仅讲授人文学科,还讲授自然科学,并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来讲学交流。这一现象表明,廷巴克图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交流中心。这种跨区域的学术交流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融合,C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桑科尔大学的学术地位,没有表现出其他大学发展对其的冲击,无法得出“阿拉伯学术中心转移”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而“非洲学术文化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在当时撒哈拉以南大学教育没有普及,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大学教育,“撒哈拉以南大学教育得到了普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4.15世纪的意大利首先建立“骑士学校”,教授骑术、击剑、跳舞、拳击等内容,同智力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文雅谈吐和得体举止。骑士教育()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B.彻底摆脱了天主教会束缚C.加速了封建贵族势力的瓦解 D.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选题,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骑士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骑士教育是要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项;B项“彻底摆脱”过于绝对,排除B项;骑士教育会维护封建统治,材料内容强调骑士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5.百合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法国王室的象征,其形制一般是三瓣。在中世纪早期,人们认为三枚花瓣的中瓣代表信仰。到15世纪上半叶,人们认为中瓣象征着正义之剑,即法兰西君主。这反映了当时()A.宗教信仰坍塌 B.资本主义快速发展C.王权不断强化 D.民主政治日益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到15世纪上半叶,人们认为中瓣象征着正义之剑,即法兰西君主”可知,中世纪早期,人们认为三枚花瓣的中瓣代表信仰,而到15世纪,百合花三枚花瓣的中瓣代表着君主,这体现了王权的不断强化,C项正确;A项宗教信仰坍塌说法错误,这时期西欧国家宗教信仰没有坍塌,排除A项;B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过于夸大,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排除B项;这时期民主政治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6.“特立尼达”号原为欧洲某船队的旗舰,因船只受损被迫留在香料群岛(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进行维修。1522年4月,该船计划横渡太平洋返航巴拿马,最终因风暴袭击和食物匮乏,在离开六个月后无奈返回。据此判断,该船曾经跟随()A.迪亚士绕过好望角 B.达·伽马驶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美洲 D.麦哲伦进入太平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522年4月,该船计划横渡太平洋返航巴拿马。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间点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结束时间相近。麦哲伦的船队在1519年开始环球航行,而最后一艘完成环球航行的船只"维多利亚"号是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的,D项正确;“迪亚士绕过好望角”,但是他没有到达印度尼西亚,排除A项;达·伽马驶达印度后返航,没有抵达印度尼西亚或者巴拿马,排除B项;“巴拿马”位于美洲,说明此时已经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史实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7.1525年德意志法兰克福的市民们向市政会提交了一份条款,它要求“市政会和公社有任命和罢免城市教区教堂和其他教堂牧师的权力”,教区牧师“只能宣讲纯正的上帝之道和神圣的福音,不能掺杂人定的法律,如教会法”。这份条款()A.体现了市民改革的意识 B.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C.奠定了城市自治的基础 D.导致教会地位的衰落〖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525年的德意志。根据材料“市政会和公社有任命和罢免城市教区教堂和其他教堂牧师的权力”及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法兰克福的市民向市政会提出了改革教会的相关措施,体现了市民改革的意识,A项正确;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中世纪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他们要求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争取城市自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市民对基督教会的改革要求,无法直接得出教会地位衰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8.1192年,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17世纪,德川幕府将军的就任仪式仍严格保持着天皇任命的形式,据此可知()A.传统政治具有一定延续性 B.德川幕府统治有名无实C.天皇的绝对权力不容挑战 D.君主立宪政体得到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呢。据题意可知,从12世纪末到17世纪,日本幕府的首领始终保持着天皇任命的形式,说明日本的天皇始终存在,传统政治具有一定的延续性,A项正确;是天皇有名无实,而不是幕府有名无实,排除B项;幕府统治期间,天皇有名无实,并不是不容挑战,排除C项;日本在12世纪末到17世纪是幕府统治时期,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A项。9.1641年11月,英国议会草拟了204条《大抗议书》,要求政府对议会负责,国王只能从议会所信任的人中选择官员,废除封建特权,自由发展工商业等。这()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B.浸透着反专制主义的精神C.代表着英国民众的普遍共识 D.表明议会要剥夺国王权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国王只能从议会所信任的人中选择官员,废除封建特权,自由发展工商业等”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此说明《大抗议书》浸透着反专制主义的精神,B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A项;“普遍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议会是要限制国王权力,而不是剥夺国王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10.18世纪中叶前,欧洲人不断美化中国,称中国是“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和“孔夫子的中国”。18世纪末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欧洲思想家们认为,中国是“停滞衰败”、“东方专制”、“野蛮”的帝国,这种转变()A.是民族觉醒的重要体现 B.根植于欧洲政治经济的变动C.是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 D.源于欧洲对中国变革的认知〖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本质题,时空是18世界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认识以18世纪中叶为分水岭,之前他们笔下的中国是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之后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愚昧、专制、停滞的民族。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叶欧洲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而中国却是封闭落后,停滞不前,由此可见,这种转变的根源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和政治制度的变化,B项正确;西方国家对中国认识的变化与民族觉醒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启蒙运动主张理性思考,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排除C项;这一时期中国仍处于封建君主专制时代,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11.伊莱·惠特尼(1765-1825)是实行军械标准化生产的创始者,传统的方法是一个技术工人生产一支完整的步枪,各部分自成一体。惠特尼设计的机器则可以让工人生产能够适用于任何同一型号步枪标准化的零件。这一技术革新()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B.壮大了垄断组织规模C.实现了科学理论的突破 D.加剧了欧洲军备竞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惠特尼设计的机器则可以让工人生产能够适用于任何同一型号步枪标准化的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惠特尼实行军械标准化生产,其设计的机器可以让工人生产步枪标准化的零件,冲破了原来的传统工艺,使得生产过程大大加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A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惠特尼的贡献主要是技术改进,与科学理论无关,排除C项;欧洲军备竞赛发生于20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12.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指出,英国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在19世纪中叶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据此可知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影响深远 B.经济一体化正加速发展C.种植技术进步影响棉田分布 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英国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在19世纪中叶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可知,英国在海外的棉田面积扩大,这些棉田都归属于英国,必然有助于加强这些地区与英国之间的联系,也由此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深远,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而不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排除B项;种植技术和棉田的分布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是19世纪末沙俄各类农民缴纳土地赎金的统计表(国家农民即原先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不属于皇室和地主所有的农民,依此类推),这()农民类型购买土地数量(俄亩)每年赎金数额(卢布)购买每俄亩地价格(戈比)国家农民631185785132058181.3皇室农民4113778297052473.1地主农民3304774940983263142.2总计1002801059527436895.0A.表明俄国旨在建立公平社会 B.剥夺了俄国封建主的利益C.为俄国后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沙俄)。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农民购买土地的价格差异较大,尤其是地主农民的价格远高于其他类型,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这种不公平的赎买政策会引发诸多矛盾和不满,为俄国后期的发展埋下隐患,比如加剧社会矛盾、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等,C项正确;这种差异明显的赎买政策并不能表明俄国旨在建立公平社会,恰恰相反,体现了不公平,排除A项;虽然封建主的土地被赎买,但他们也获得了赎金,不能说完全剥夺了他们的利益,排除B项;这种赎买政策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而且还存在价格不公平等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4.巴黎公社成立后,主要刊印和发行了《公报》和《公告》这两种报刊,将各种法令、声明、通告、决议,包括公社会议上讨论的重要问题,都及时刊登在《公报》和《公告》上。从3月29日到5月24日,巴黎公社一共发布了361件公告,这表明巴黎公社()A.加强了对媒体审查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重视人民的知情权 D.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将各种法令、声明、通告、决议,包括公社会议上讨论的重要问题,都及时刊登在《公报》和《公告》上”可知,巴黎公社中,将各种事务都及时刊报公布,这是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巴黎公社重视人民的知情权,并不是在加强对媒体的审查,排除A项;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较短,并没有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排除B项;将各种事务都刊报公布并不意味着巴黎公社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排除D项。故选C项。15.西方有人提出“白人的负担”一词,认为将秩序和启蒙思想带给殖民地国家是欧洲人和欧裔美洲人责任,该观点()A.阐述了白人的责任和使命 B.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C.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D.掩盖了其侵略的本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题意可知,“白人的负担”所体现的本质是认为欧洲人或者欧洲裔美洲人有责任将秩序和启蒙思想带给殖民地国家。但欧洲人或者欧洲裔美洲人是在将亚非拉等地区变成殖民地的前提下将启蒙思想带到这些地区的,所以是掩盖了他们侵略的本质,D项正确;这一观点是在掩盖欧洲人侵略的本质,并不是阐述白人的责任和使命,排除A项;促进殖民地发展只是客观上带来的部分影响,欧洲人并不是要真正促进殖民地的发展,排除B项;这一观点主要是为了掩盖其侵略本质,并非是为了真正传播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6.20世纪70年代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美国支持下获取政权并统治智利17年。在他当政期间,全国必须实行宵禁和戒严,同时议会被解散,人民的自由受到限制。为了连任,他甚至操纵投票,只有自己高票当选才算投票有效。这表明当时()A.拉美独立发展面临挑战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C.世界殖民体系不断发展 D.门罗主义在拉美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智利。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智利的内政问题肆意干预,支持符合美国利益的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获取国家政权,说明当时拉美地区的发展仍面临着外部挑战,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不断走向瓦解,排除C项;门罗主义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间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门罗主义在拉美影响深远”的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早期的民族迁徙和混合,破坏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关系,促进了以地域、语言和经济联系为纽带的更高阶段的民族的形成。在新民族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进步趋向。这一趋向,一方面经常受到中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乱和分裂势力的削弱,另一方面又受到市民阶级和广大农民的支持而增强。在几种力量交互作用的混乱局面中,王权是进步力量。王权与市民阶级结成联盟,并利用广大农民,从而使要求建立民族国家的趋向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到14、15世纪,这种趋向终于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这便是市民阶级的民族主义思想。近代西欧民族主义产生和形成,也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大革命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两大运动大大增强了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摘编自范保学《西欧民族主义初探--从文艺复兴到德国统一》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播下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种子,而后法国进行了一系列对外侵略和扩张,将大革命的成果以战争的形式向外输出,加速了欧洲其他国家民族主义的发展。19世纪20-40年代地域广泛的欧洲民族运动连绵不断,一浪高过一浪,大批民族国家在欧洲应运而生。民族国家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极度膨胀,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先前争取本民族正当利益的进步性,日益蜕变为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欧美列强逐步走上了武力拓展市场、把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其殖民地的道路。与此前后,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应激型”民族主义逐渐兴起。但是,相比于欧美列强,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要缓慢得多,在西方的入侵和本国民族意识觉醒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时间差。——摘编自李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蜕变和亚非拉“应激型”民族主义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欧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主义传播的特点并简评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答案〗(1)背景:人口迁移推动新民族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市民阶层的崛起;王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任意四点,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特点:通过战争和扩张的形式传播;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具有双重性;传播过程中内涵发生了蜕变(任意三点,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影响: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或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成为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工具(任意四点,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认识:民族主义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狭隘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任意两点,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近代西欧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根据“ 中世纪早期的民族迁徙和混合,破坏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关系,促进了以地域、语言和经济联系为纽带的更高阶段的民族的形成”得出人口迁移推动新民族的形成;根据“近代西欧民族主义产生和形成,也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大革命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两大运动大大增强了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得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根据“这一趋向,一方面经常受到中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乱和分裂势力的削弱,另一方面又受到市民阶级和广大农民的支持而增强”得出市民阶层的崛起;根据“在几种力量交互作用的混乱局面中,王权是进步力量。王权与市民阶级结成联盟,并利用广大农民,从而使要求建立民族国家的趋向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得出王权的加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关。【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近代欧洲民族主义传播的特点根据“法国大革命播下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种子,而后法国进行了一系列对外侵略和扩张,将大革命的成果以战争的形式向外输出,加速了欧洲其他国家民族主义的发展”得出通过战争和扩张的形式传播;根据“19世纪20-40年代地域广泛的欧洲民族运动连绵不断,一浪高过一浪,大批民族国家在欧洲应运而生”得出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根据“民族国家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极度膨胀,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先前争取本民族正当利益的进步性,日益蜕变为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得出影响具有双重性,传播过程中内涵发生了蜕变。影响根据“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欧美列强逐步走上了武力拓展市场、把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其殖民地的道路。与此前后,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应激型’民族主义逐渐兴起”得出,主要是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但也成为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工具。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民族主义的兴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但另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说,应该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贝尔本是苏格兰人,从小就爱好声学研究,他于1873年被波士顿大学聘为教授来到了美国。到美国之后,他参加了电报的改进研究工作,对电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逐步产生了发明电话的念头。经过多次实验,贝尔制造出了送话器与受话器,1876年2月成功地造出了第一部电话。贝尔的电话在博览会上引起了大人物的兴趣,新闻界则推波助澜,于是很快在美国社会得以推广。1878年,经爱迪生改进的电话机在波士顿到纽约之间200英里的距离,通了第一次长途电话。到1880年,美国已经有48000门电话机在使用。后来,电话普及到许多国家,1879年在伦敦和巴黎,1881年在柏林、彼得堡等都成立了电话局。1916年后,美国实现了大西洋越洋长途电话通讯。——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话产生和推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电话产生和推广的意义。〖答案〗(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电讯技术的积累;贝尔个人的不断探索;新闻界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意五点,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或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推动了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任意三点,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电话产生和推广原因根据“经过多次实验,贝尔制造出了送话器与受话器,1876年2月成功地造出了第一部电话”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贝尔个人的不断探索;根据“到美国之后,他参加了电报的改进研究工作,对电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推知是电讯技术的积累;根据“ 贝尔的电话在博览会上引起了大人物的兴趣,新闻界则推波助澜,于是很快在美国社会得以推广”可知是新闻界的推动;根据“到1880年,美国已经有48000门电话机在使用。后来,电话普及到许多国家,1879年在伦敦和巴黎,1881年在柏林、彼得堡等都成立了电话局。1916年后,美国实现了大西洋越洋长途电话通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电话的需要不断增加。【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1878年,经爱迪生改进的电话机在波士顿到纽约之间200英里的距离,通了第一次长途电话。到1880年,美国已经有48000门电话机在使用。后来,电话普及到许多国家,1879年在伦敦和巴黎,1881年在柏林、彼得堡等都成立了电话局。1916年后,美国实现了大西洋越洋长途电话通讯”等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