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提升卷)(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提升卷)(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提升卷)(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提升卷)(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提升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提升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A.阶级立场的不同 B.统治阶级的要求C.思想主张的趋同 D.目的上的相通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可知,孔子重礼,而庄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也”,尽管两者对礼的看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解决“畔”“乱”问题,反映了二者在论述目的上的相通性,即为了稳定社会秩序,D项正确;孔子和庄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并非当时统治阶级的要求,排除B项;孔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不同,排除C项。故选D项。2.“养老图”画像砖极具地域性,下面两幅图为汉代养老画像砖拓片。据此可知,汉代()A.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B.宣传教化成为维护统治主要方式C.加强对蜀地的社会管理 D.养老开始成为四川画像的重要题材〖答案〗C〖解析〗图中汉代的养老图画像砖出土于四川,内容是对养老的宣扬,是通过儒家思想和社会教化,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管理和控制的体现,C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排除A项;宣传教化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方式,但不一定是“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养老成为四川画像的重要题材开始于何时,排除D项。故选C项。3.东晋时设有检校御史,属于拥有实权的常设正官。但隋朝及唐前期,在正式官职前加“检校”二字使其成为代理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唐中期后,“检校官”逐渐成为虚衔和加官。到宋代形成了检校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至国子祭酒、水部员外郎的十九阶体系。检校官制度的变化()A.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策略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折射出集权政治发展趋势 D.推动官僚体制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成为代理官”“逐渐成为虚衔和加官”可知,检校官制度逐渐虚化,没有实质性权力,折射出集权政治发展趋势,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与“武官”的比较,无法得出“重文轻武”的结论,排除A项;“检校官”的虚衔化趋势,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官僚体制的完善应该涉及行政、监察、选官等方面,材料只涉及“检校官”的虚职化,无法体现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4.清朝时期,广州的行商是一个地域色彩较浓厚的行业,但不少著名行商的资本是来自福建、浙江;四川井盐中,从事制盐的企业主大多是湖南、湖北、陕西和广东的客籍商人;在矿业中,云南铜矿在它的兴盛时期,厚积资本进行开采的,多为三江、两户、川广富商大贾。据此可推断出,清代()A.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 B.商业资本流动的广泛性C.手工业分工现象较明显 D.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清朝时期,广州的行商是一个地域色彩较浓厚的行业,但不少著名行商的资本是来自福建、浙江……”,得出清代从商人的投资活动看,这一时期投资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资本的流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域和行业的限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业资本流动的广泛性,无法得出政府对商业的干预,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资本流动的广泛性,无法得出手工业分工明显和区域经济差异的淡化,排除CD项。故选B项。5.1843年,中英订约时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改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而在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官员将“一体均沾”概念调整为“利益均沾”。中俄伊犁交涉时,左宗棠指出,“本意在持平办理,务使中俄商人均沾利益,两不相妨”。这一变化表明晚清时期()A.逐渐形成国家主权观念 B.重视发展对俄关系C.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未认识到后面最惠国待遇危害了国家主权,而80年代中俄交涉时则强调两国利益均沾,这体现了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逐渐形成,A项正确;中俄交涉中左宗棠的主张体现的是维护国家权益,而非重视发展与俄国的关系,排除B项;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指的是对列强的依附性增强,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的主权观念逐渐形成,而非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排除C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边疆危机日益严重,排除D项。故选A项。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案》中提出:“因为民主性的土地革命,不能消灭富农的,并且在革命后富农还是产生的要发展的,只有中国革命从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才可以消灭富农”。我党的一决议案()A.导致机会主义继续蔓延 B.适应了民主革命发展需要C.表明土地政策走向成熟 D.解决了农村中的社会问题〖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只有中国革命从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才可以消灭富农”,结合所学可知我党的一决议案适应了民主革命发展需要,B项正确;保存富农是对机会主义错误的纠正,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民主革命时期的富农问题,不能说当时的土地政策成熟,排除C项;农村中的社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解决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图(局部),图中信息反映当时()A.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B.边疆安全面临严重危机C.清朝统治行将土崩瓦解 D.北洋军阀派系纷争不断〖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据材料图片中“武昌起义”及宣布独立的省可知,图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武昌起义后,多省纷纷宣布独立的情况,清朝统治即将土崩瓦解,C项正确;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边疆安全面临严重危机是在晚清时期,排除B项;北洋军阀派系纷争不断是在袁世凯趋势后,排除D项。故选C项。8.从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动员各战区参加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国民党军队直接参战兵力达五十五万余人,主动出击一千零五十次,与敌作战一千三百四十次,歼灭日军两万多人,俘敌四百余人。这场攻势()A.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 B.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配合了盟军的亚洲战场作战 D.未能根本扭转抗战的局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动员各战区参加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可知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发动了冬季攻势,这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发动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进攻性战役,在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冬季攻势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通过冬季攻势,日本帝国主义看到绝大多数的国民党军队抗日斗志十分高涨,为削弱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斗志,遂加快了扶植汪精卫成立伪政府的步伐,终于在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粉墨登场,这也使蒋介石发动冬季攻势未能达到全部目的,也未能扭转抗战的局面,D项正确;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是淞沪会战,排除A项;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武汉会战,排除B项;配合了盟军的亚洲战场作战中国派远征军入缅作战,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为画家韩羽发表于1958年的漫画作品《“让路!”》。在作品的左图中,两座山峰紧紧靠在一起;右图中,一位腰插铁镐的农民手推脚蹬,赤手空拳地推开两座山峰,开掘出“丰收渠”,引来渠水灌溉农田。这组作品反映出()A.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改变 B.农业合作化提高生产效率C.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D.农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8年的漫画作品中,一位农民推开两座山峰,开掘出“丰收渠”灌溉农田,体现了此时期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C项正确;1959至1961年,中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此时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并非农业合作化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开渠灌溉,不能反映整体国家建设的主力,排除D项。故选C项。10.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形成;有的人以为这一思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升西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富含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可供全世界学习和借鉴。这些看法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C.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D.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富含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可供全世界学习和借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诸多学者从多角度讨论该思想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C项正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的具体事例,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至15世纪,黑死病多次大规模地席卷英国,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临的惩罚。中世纪的英国政府虽是在上帝的光环下存在,但还是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在黑死病期间,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支持教会在伦敦等地开辟墓地来掩埋大量的死亡人口。在偏远的乡村地区,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英国政府积极地选拔得力官员填补因疫病造成的空缺,黑死病来临之前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审批的事务,在黑死病发生之后,往往一周甚至一日之内就可以完成。1350年,国王发布公告,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人出境,如有违者,立即逮捕,所有财物一律充公。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等。——摘编自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材料二新国成立之后,逐步开展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面对广大农村群众长期缺医少药,生病只求神拜佛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一些党员干部还总结出了工作经验,比如对老人应该重点谈论对后代儿孙的好处,对青年重点谈论理想和前途,使群众“看到了自己的伟大前途”。根据中央的指示,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调节血防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例如浙江海宁县就动员了5千多人,在完成全县灌溉渠道的同时,完成了全县的500万平方千米的灭螺任务,从而减少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病人获得了新生,过去血吸虫病肆虐的洞庭湖区、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现如今都已经成长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引擎。——摘编自窦国纬《新中国初期治理血吸虫病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面对疫情时的相似不利局面,归纳中英两国防控疫病的相同策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疫病防挡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答案〗(1)不利局面:医疗技术水平低下;迷信思想浓厚迷;疫病传染力强、危害大。基本策略:增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控制传染源、限制人员流动;提高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动员民众参与疫病防控。(2)意义:扩大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推动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保护民众生命健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民众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积累了防疫经验。〖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现代(中国、英国)。第一小问不利局面,据材料一“黑死病多次大规模地席卷英国,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临的惩罚”和材料二“面对广大农村群众长期缺医少药,生病只求神拜佛的情况”可知医疗技术水平低下,迷信思想浓厚迷;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面临的黑死病和中国面临的血吸虫病都是传染力强、危害大的疫病。第二小问基本策略,据材料一“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增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据材料一“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人出境”和材料二“从而减少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可知控制传染源、限制人员流动;据材料一“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提高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据材料一“要求居民保持”和材料二“使群众‘看到了自己的伟大前途’”可知动员民众参与疫病防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现代(中国、英国)。据材料一“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增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扩大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据材料一“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提高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推动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应对黑死病和中国在应对血吸虫病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护民众生命健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在应对黑死病和血吸虫病上的担当和作为,增强民众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同时为如何处理疫情积累了防疫经验。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输往荷兰的中国瓷器多在景德镇烧制。万历年间,景德镇上各制瓷作坊的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在元代瓷业生产的基础上,景德镇瓷窑发展了青花瓷,尤其是康熙末年创烧成功的粉彩瓷,使得中国的外销瓷一变传统纯净的青花瓷而为绚丽多彩的粉彩。为了使中国瓷器能在荷兰及欧洲畅销,荷兰东印度公司会主动提供瓷器木模交给中国工匠仿制。由于外销荷兰的瓷器数量大,其品种、造型、装饰均与传统的中国瓷器不同,以景德镇为主的中国瓷器制造业便在瓷器的烧制、绘画、上彩等工序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使外销瓷的生产体系很快在中国建立。随着中荷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作为日用器皿,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把中国的山川城池、风土人情等逼真形象广为传播。材料二16世纪末,荷兰船队进入亚洲水域。他们两次劫持葡萄牙大帆船,将船上所载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拍卖。1604年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营华瓷进口贸易。他们主要使用白银从往来于东南亚的中国商人那里购买瓷器,1608年,东印度公司通过中国商人就定购了108000件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的瓷器不但种类激增,纹饰也更趋多样化。荷兰运往广州的样品装饰图案中既有西方流行“耶稣受难图”、海神、欧洲时尚人物等,也有中国主题的图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大多是茶具等日用瓷器,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1764年,荷兰也建厂烧制硬质瓷器。——以上均摘编自钱江《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与荷兰的瓷器贸易》(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生产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经营中国瓷器贸易的有利条件。(3)根据材料,简析瓷器贸易在中荷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答案〗(1)特点:瓷器生产技艺精湛,产品种类丰富;瓷器工场大量使用雇佣劳动力;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适应海外市场需求;生产出现专业化分工。(2)条件:全球海路的拓展;荷兰的殖民扩张;荷兰曾控制海上贸易;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3)作用:刺激了中国的瓷器生产;促使中国工匠学习西方绘画技艺;促进了荷兰制瓷业的发展;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一“景德镇上各制瓷作坊的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可知瓷器工场大量使用雇佣劳动力;据材料一“以景德镇为主的中国瓷器制造业便在瓷器的烧制、绘画、上彩等工序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使外销瓷的生产体系很快在中国建立”可知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适应海外市场需求;据材料一“景德镇瓷窑发展了青花瓷,尤其是康熙末年创烧成功的粉彩瓷,使得中国的外销瓷一变传统纯净的青花瓷而为绚丽多彩的粉彩”可知瓷器生产技艺精湛,产品种类丰富,生产出现专业化分工。【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荷兰)。据材料二“他们两次劫持葡萄牙大帆船,将船上所载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拍卖。1604年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营华瓷进口贸易”可知荷兰的殖民扩张,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推动了全球海路的拓展,17世纪荷兰曾控制海上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中国、荷兰)。据材料一“。随着中荷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作为日用器皿,进入千家万户”可知刺激了中国的瓷器生产;据材料二“荷兰运往广州的样品装饰图案中既有西方流行‘耶稣受难图’、海神、欧洲时尚人物等,也有中国主题的图饰”可知促使中国工匠学习西方绘画技艺;据材料二“荷兰也建厂烧制硬质瓷器”可知促进了荷兰制瓷业的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瓷器贸易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13.瓷器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小小瓷器更能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世界瓷器技术的原创国。考古学证明,瓷器起于夏、商,成于战国两汉,作为产量巨大的手工业生产系统,它因胎土、釉色、造型、工艺、装饰等差异而逐渐形成产地特色,俗称“窑口”。从唐代开始,在文献中开始出现“越窑”“邢窑”等窑口名称。两宋时期,瓷业之“窑口”达到昌盛阶段。宋代陶瓷业中的不同窑系甚至同一窑系的不同窑口、窑场,都发育出自己的工艺体系,在印花、刻花、划花、塑花、嵌花、绞花、镂花、绘花,在书法、绘画、诗词、印章、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材料二两宋时代的中国,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呈现出惊人的进步,考古发现的“宋瓷”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特质。考古学视野下的宋瓷特质鲜明,富于创造,高贵雅致,光耀古今,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宋文明的高度,折射着中国文化繁盛期的世道人心。既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工艺篇章,也成就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独特奉献。——以上材料均摘自贺云翱《瓷器中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宋瓷与宋文化关系”角度出发,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宋瓷折射宋文化宋瓷是宋文化的直观反映,通过宋瓷可以直观感受到两宋文化上的繁荣,而宋瓷发展的繁荣又是当时宋朝社会发展的体现。两宋时期手工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宋瓷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宋代市井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理学、书法、词等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一定新高度,推动着宋瓷的创新。统治者崇尚文治,整个社会呈现出尚学的氛围。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并通过瓷器一一展现出。宋瓷能够折射出宋文化,而透过宋瓷高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朝繁荣昌盛。(若从其它关系出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两宋时代中国,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呈现出惊人的进步”得出两宋时期手工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宋瓷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据材料“在书法、绘画、诗词、印章、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结合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得出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宋代市井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理学、书法、词等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一定新高度,推动着宋瓷的创新。据材料“考古学视野下的宋瓷特质鲜明,富于创造,高贵雅致,光耀古今,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宋文明的高度,折射着中国文化繁盛期的世道人心”得出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并通过瓷器一一展现出。宋瓷能够折射出宋文化,而透过宋瓷高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朝繁荣昌盛。14.时代塑造青年,青年创造历史。在社会变迁中,共青团活动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建国后共青团的主要活动(部分)时间共青团活动1954年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工地上诞生了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活动是以提高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1955年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广大青年热烈响应号召,迅速掀起一个全国性的垦荒热潮。1957年党中央要求共青团“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共青团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中。1963年共青团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