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国际校中考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惩罚(chEng)绯闻(fei)埋怨(mai)安步当车(dang)
B.鸟瞰(kan)横耳(geng)笨刑(zhuo)爱僧分明(zeng)
C.应和(he)梵文(fan)曙懂(meng)噤若寒蝉(jm)
D.豢养(huan)请责(jie)旗号(yi)翘首以待(qia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屏(bing)气凝神鸦雀无声思付(ciin)阑珊
B.望眼欲川焚膏继骨(gui)狭隘狡糖(xie)
C.万贯家私左睇右盼箱箧(qie)商酌(zhuo)
D.飞黄腾达叱咤(zh。风云张皇戚戚(ql)
3.下列句子中没有谓旃的一项是()
A.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
会”的目的。
B.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好声音”的歌手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C.从各国对黄灯的规定来看,设置黄灯的目的在于为驾驶员在红灯和绿灯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时段”,提醒驾驶员
判断是过去还是停下。
D.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这样想,汽车不会跑这么远,差不多有三十公里左右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o通过他
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并且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
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
②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
③他的生命的一部分给予别人
④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⑤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等一一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A.①③②⑤④B.④③⑤①②C.③⑤④②①D.④③①②⑤
5.根据提示默写。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o(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送儿还故乡。(北朝民歌《木兰诗》)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铁马兵戈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⑦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⑧而那过去了的,o(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走进名著。依据下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
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
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
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
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作者是o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
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味七亘里中,两岸连出,略无阚处。重若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停。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军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常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嫩多生怪物,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孔凄异,空谷,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夷水©又it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假山②甲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③,俯视游鱼,
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④;傍多茂木空岫⑤,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⑥叫颓浪
⑦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注:①夷水:古水名,即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②假(hen)山:在今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
西北。③虚映:因清澈见底而显得空虚无物。④飞清:飞流的清泉。⑤空岫(xiii):空寂的山谷。⑥巡:追逐,追寻。
⑦颓浪:倾泻的水流。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发:有时朝发白帝舜发于吠亩之中
B.传:空谷传响传不习乎
C.绝:沿溯阻绡往来而不绝者
D.素: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语段一、二是如何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三峡水和夷水特点的?
4.语段一、二在写水前都先写山,请分析两个语段写山的目的有何不同。
8.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
拥羹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省■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雾淞沆扬_____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________饮少辄醉
2.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
以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写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晋邓攸,字伯道。元帝时为吴郡太守。载米之任,不请官禄,俱饮吴水而已。在郡刑政清明,
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叁疾去亭郡有迎运丕堂一钱。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临夜,淳。吴人歌曰:“统如①打
五鼓,鸡鸣天欲曙。邓候挽不来,谢令推不去。”①如:击鼓。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灌清涟而不坏妖:陶后弊有闻鲜:________________但饮吴
水而已但:临夜,遁遁: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B.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C.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D.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
4.甲文托物言志,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追求?乙文借事写人,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要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
底下又坠着种磴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
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
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见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
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
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过去。忽见周瑞家
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着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
屋里来。
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给银鼠皮裙,
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
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
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
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
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
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1.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凤姐?从中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选文中,作者借刘姥姥的眼表现了贾府的富贵,阅读选文,你从哪些方面看出了贾府的奢华?
3.上面文段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它与、、
并称作“四大名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丰碑,更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11.胡记面馆
马苏阴
(1)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
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
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一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
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
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
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歌,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
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
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
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
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
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
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
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
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
喽。”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
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
“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
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
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
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
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
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7.有删改)
2.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3.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
5.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三、应用
12.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活动前有一个对联征集环节,请你依据“我国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取得辉煌业绩”补写对联。
上联:九州版图山河锦绣,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有位同学展示了他搜集到的一幅宣传画,请你说说这幅宣传画想要表达的含义
(3)活动结束时需要一首合唱曲目,你想推荐哪一首歌?请向班主任说说你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这才是我真实的模样
生活中,我有时哭,有时笑,有时豪情万丈,有时也暗自神伤……不管怎样,我心中对至真至善,有情有趣的追
求永无止境。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半命题作文
题目: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菜根谭》有的人忽视了身边最重要的事物,其实自己才
是精神的富翁……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
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C
【解析】
AchGng惩、m自n埋。BgGn亘、zGng憎。Dshi谥。
2、B
【解析】
B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误。改为:望眼欲穿;狡黠(xiG)。
3^C
【解析】
A语序不当,应是''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B搭配不当,“无论”
表条件,和具有转折关系的第二个分句搭配不当,而且“无论”和“都”在第一个分句内部搭配不当。D成分赘余,
去掉“差不多”或“左右”。
【点睛】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
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4、D
【解析】
通读句子可知,①②⑤句是对③句的因一步阐述,应排在③句后面,由①句中“不”和②句中“而是”,可知①②句
存在选择关系,②句应紧接着①说,据此可以排除AC,⑤句是对②句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的具体阐述,据此可以
排除B。故选D。
5、①谁家新燕啄春泥②愿驰千里足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野芳发而幽香⑤夜阑卧听风吹雨⑥玉垒浮云变古
今⑦斜晖脉脉水悠悠⑧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
“燕”“啄”“驰”“芳”“幽”“阑”“垒”“晖”“脉”“悠”“恋”的写法。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
应对各类题目。
6、(1)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
(2)生活艰苦,吃苦耐劳,充满理想。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2)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细读选文第一段可以看出他生活得很苦,但是他能吃苦耐劳,选文第二段文
字中的“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舒服”“顺心”“他的希望更大”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和
希望的人,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
7、1.C
2.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3.语段一用王命急宜、朝发暮到侧面烘托三峡夏水湍急的特点;用渔歌侧面突出秋水枯寒的气氛。
语段二用游鱼、五色石子侧面突出夷水清澈。
4.语段一写三峡山势特点即山高岭连,遮天蔽日,一方面展现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险峻壮奇的景色,另一方面揭示水
流迅疾的原因。
语段二写山没有土岸是为了揭示夷水清澈的原因。
【解析】
1.C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都是动词“断绝”之意。A动词,出发/动词,兴起,指被任用。B动词,传来/动词
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D形容词,白色的/形容词,不加装饰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自":从。“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3.比较阅读。考查文章所采用了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读懂文章大意是作答的前提。语段一可分析“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这是侧面烘托三峡夏水湍急的特点;再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这是用渔歌侧面突出秋水枯寒的气氛。语段二可分析“其水虚映,俯视
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等句,这是用游鱼、五色石子侧面突出夷水的清澈。
4.比较阅读。要求分析两个语段写山的目的有何不同。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
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语段一“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若叠嶂,隐
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句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遮天蔽日的山势特点,目的是展现急流和峻岭相互映
衬的壮美景色和揭示水流迅疾的原因。语段二“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等句写出了写山没有土岸的特点,目的是
解释夷水清澈的原因。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
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
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
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
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
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
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译文:
夷水又经宜都北,东流注入大江,二水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夷水也叫偃山北溪,水流所经都是石山,基本上没
有土岸。溪水澄清,仿佛虚空无物,俯视游鱼,就像在空中浮动似的。浅处多五色石子,不论冬夏,清流奔泻,飞溅
起白雪似的浪花;溪旁是茂密的林木,空寂的山谷,静夜谛听,常常传来清脆的水声,各种鸟类婉转优美的鸣叫声相
互唱和。人们逐浪畅游,不但不感到疲惫,而且还乐而忘归了。
8、1.白气弥漫的样子茂盛的样子就
2.C
3.(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
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4.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
认真分析,确认词义。注意:①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沆砺:白气弥漫的样子。②句意:远望那树木茂盛,
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2.例句和选项C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A.主谓之间。
B.宾语前置标志。
D.代词。
故选Co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
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语有:强饮,痛饮;另U,与谁告别,要补充完整;白,是酒杯之意。
②重点词语有: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于,在。
4.本题考查归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一是要结合文本,另外还要结合相关写作背景。《湖心
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
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
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
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表达了作者
悠远脱俗的闲情雅致。(也可以写:清高自赏的情趣、超凡脱俗的情趣,还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带有淡
淡的哀愁)。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
译文:
【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
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
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
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
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
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
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是琅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
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
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
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
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9、1.(1)艳丽(2)少(3)只,只是(4)逃避,逃跑
2.C
3.(1)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老百姓一千多人牵着邓攸的船不让他离开。
4.甲: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乙:通过主人公邓攸在太守任上的作为及百姓的爱戴,
表现他清廉自律的高尚品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
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
义的词语。注意“妖”解释为“艳丽”,“鲜”解释为“少”,古今异义。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可根据前后文语境及句意分析。这句话意思是“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
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所以可断句为: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
钱。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甚:很,非常。
蕃:多。去:离开。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爱莲说》一文作者借莲颂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乙文写晋时邓攸任吴郡太守,为政清明,很受百姓拥戴。离任时,几千百姓拖住邓攸
的船,不让开行,邓攸半夜悄悄离去,百姓作歌怀念他。表现他官有德政,清廉自律为百姓拥护。
【点睛】
译文:【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
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
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
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
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乙】晋朝的邓攸,字伯道,元帝时是吴郡太守。运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邓攸
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
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到了
夜里,(才)悄悄离开。吴地人歌颂他说:“统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10、1.选文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凤姐这个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凤姐在贾府有地
位、有权势,是一个富贵又傲慢,虚情假意、表里不一的贾府管家。
2.作品借刘姥姥这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盛极一时,从极为罕见的自鸣钟到碗盘森列的鱼肉,从日常用具到凤姐
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打扮,都表现了荣府的豪富奢华。
3.《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解析】
1.考查对人物描写及人物形象的方法的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等。侧面描写: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运用“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②运用了“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
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运用了“嗔怪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2.考查情节安排的用意。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自鸣钟,凤姐珠光宝气
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饭,都写出了荣府的豪富奢华,凸显王熙凤的权势地位。
3.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四大名著”又称四大小说,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
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11、2.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
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
3.示例:(1)运用一系列动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
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
4.示例:(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也凸显了主题。(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
5.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看,这段表现了胡记面馆
的数量有限,老胡对祖宗的规矩的遵守;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胡良不遵守祖辈规矩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动作描写来分析。句子主要描写了胡记面制作的过程,从一
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面的制作复杂,也正因此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4.试题分析: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胡记做面的精髓。读懂文章上下文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可以用“磨”“和”“拉”三个
字来概括。3段是写“磨”和“和”,5段是写“拉”。
5.试题分析:考查对重要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深刻含义的把握。“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句子中
的“这个样”既指面条就应该这样,即看上去细若发丝,色泽细亮,吃起来面质轻柔,鲜香可口;同时指做人要坚守
底线,做事要脚踏实地。答此题一定要理解好“这个样”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三、应用
12、(1)四化建设业绩辉煌(2)示例:孩子只有依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才能睡得安稳,祖国就像是我们的母亲,是
人民的坚实后盾,只有祖国富强了,人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3)示例:班主任,你好。我想推荐《歌
唱祖国》这首歌作为活动结束时的合唱曲目。因为它曲调优美,与“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相配,且歌词热情激昂,
对祖国充满深情,适合集体演唱。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对联的特点是: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
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此题
要根据“我国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取得辉煌业绩”,除去上联用过的词语,进行组合与上联相对称,即“四化建设业
绩辉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苏州城市学院《林木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师范大学《演艺娱乐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维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装饰工程预决算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花样跳绳一级动作(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2024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癔症护理查房
- 中国民航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培训课件
- 钢结构施工安全培训
-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解析
- 超市商品结构图
- 沃尔沃S60L 2014款说明书
- 汽车零部件喷漆项目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