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的“新”是指它(

)A.改变了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 B.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的方向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 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浦东新区居民在199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消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该地区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B.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C.中国入世影响百姓生活 D.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显著3.(2011·福建·高考真题)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

)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 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 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5.(2022·山东·高考真题)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6.(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7.(2022·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8.(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B.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9.(2023·江西吉安·统考一模)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示占比变化(

)A.有利于民众失业问题的解决B.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的日益完善C.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0.(2023·河南·统考三模)1992—1996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行业的份额(单位:%)年份项目1992年1996年年均递减速度全国总计6343.57.1轻工业52.331.49.7重工业71.152.65.8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瓦解 B.市场经济体系得到确立C.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均衡 D.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11.(2023·新疆·统考二模)中国改革前的企业领导体制是“党委发号召,厂长做报告,代表举举手,工会跑龙套”,一些不大懂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干部掌握着企业的决策权和指挥权;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厂长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法人代表,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负责,全面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这一改变(

)A.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 B.推动了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D.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2.(2023·宁夏银川·统考一模)1986年,有西方记者评价中国农民企业家“几乎没有任何商业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如何管理一家工厂,不知道如何做财务报表,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然而,他们的企业却蓬勃发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C.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的完成 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3.(2023·辽宁沈阳·沈阳二中校考三模)下表所示为我国1990年的若干史实。这些史实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时间史实8月28日至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项法律9月16日、2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11月26日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A.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 B.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C.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科学应对国际政局变幻14.(2023·辽宁·统考模拟预测)如图为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增长示意图。主要影响该图曲线走势的时代因素是(

)A.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B.政府对人口政策的调整C.对外开放格局建立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15.(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推行“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等举措。这次电力体制改革(

)A.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C.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市场化方向 D.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16.(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下图所述信息中,导致1985—-2020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A.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城市建设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生产经营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17.(2023·黑龙江·校联考一模)1990年到1999年间,以《红河谷》《黄河绝恋》《紧急迫降》为代表的中国主旋律影片的创作实现了真正的商业化、产业化,并充分借助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好莱坞运作模式,不断构建新的故事模型。这主要得益于(

)A.我国已全面融入世界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C.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据材料“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可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专业户,从事某种农副业的生产,而农副业的产品是面向市场的,所以这里的“新”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专业户在当时并非农村主要经营形式,农村主要经营形式在改革开放后长时间内仍是农作物生产,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成分,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消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可知,1996年浦东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央做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策,对外开放使该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A项正确;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排除C项;上海浦东新区不是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B【详解】从示意图看出,1984年后,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这与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B项正确;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而1980年后中国进出口总额没有开始出现较快增长,排除A项;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地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D项。故选B项。4.【答案】C【详解】“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表明中国办奥历程与对外开放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项正确;A项无法体现“开放的中国”,排除;BD项都不能反映“开放的中国”,排除。故选C项。5.【答案】D【详解】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下降,这意味着农业产值相对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制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这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动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比格局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相对下降,D项正确;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并不会导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B【详解】根据饼状图可以看出,与1978年相比,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结构中,公有制属性的零售额下降,非公有制占比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私有制得到发展,民众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就业形式多样,引起了零售额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完成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因此计划管理调控的作用在下降,排除C项;通过零售额占比情况无法得出当时经济结构调整完成进度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农业占比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的占比有所增长。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加上此时农村改革进入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1),更多农民选择从事别的职业,因此有了个体工商、物流运输等迅速发展,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城乡之间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郊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图中的信息,可知,从1978年到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中,农业占比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占比有所增长。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更多的农民选择从事除农业外的其他行业,因此,有了个体工商业、物流运输等的迅速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无法体现“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问题,未涉及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A【详解】根据图片信息,1987年非公有制经济占比明显扩大,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农村和城市私有制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就业形式多样,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A项正确;图示信息反映的主题是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而非产业结构,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符合题目时间,排除C项;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属于因果倒置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因此根据材料中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行业的份额来看,国有企业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项正确;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处于突破的过程中,并未完全瓦解,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经济结构趋于平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C【详解】由材料“一些不大懂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干部掌握着企业的决策权和指挥权”“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厂长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法人代表,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负责,全面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可得出城市改革以来,国企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C项正确;材料无关农村改革,得不出城乡经济发展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B项;我国是1992年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材料无关经济体制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外国记者认为中国的农民企业家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然而现实是他们的企业却蓬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入,所以他们虽然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他们一方面在改革中累计企业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享受到政策的红利,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C项表述不符逻辑,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变成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这样的结果并不利于农民企业家企业的发展,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史实,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才刚刚开始,还未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项法律”可知,1990年我国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法律。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根据材料“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可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政府使用宏观调控手段,保障粮食供应和粮价的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根据材料“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可知,政府继续推动深圳的对外开放。根据材料“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可知,我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改革,推动改革开放。综合以上分析,1990年一些领域的重要表现都反映了我国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A项正确;1992年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C项;材料针对的是国内事务,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增长示意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人口流动规模和增长率不断提升,可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影响人口流动规模增长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D项正确;影响流动人口增长的是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并非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排除A项;图表所示时期人口流动受社会经济、市场调节因素较大,并非是政府政策主导的,排除B项;对外开放与人口流动的关系更主要的体现在国际间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可知,21世纪初的电力体制改制主要解决市场壁垒问题,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我国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间开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