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_第1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_第2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_第3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_第4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0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______其他物质的变化_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现象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判断依据变化时是否________________举例=1\*GB3①硬水软化②铁生锈③煤的干馏=4\*GB3④甲烷燃烧=1\*GB3①石油分馏②活性炭净水③水沸腾=4\*GB3④汽油挥发联系①在物理变化中,______发生化学变化;②在化学变化中,______伴随有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易错警示】【易错警示】①爆炸_____都是化学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仅仅是压力增大引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如火药爆炸、烟花爆竹爆炸是______变化,锅炉爆炸、车胎爆炸、气球爆炸均是______变化;②发光、放热现象的________都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又放热,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③产生沉淀______都是化学变化。如海水晒盐是______变化;④颜色改变______都是化学变化。如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5\*GB3⑤放出气体______都是化学变化。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0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判断依据由感官感知的、用仪器测量的、由实验数据计算的通过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水性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一定是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属于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等。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区别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联系性质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性质决定变化。语言表述常用词表示现在进行时或过去完成时的词语,如:在……,……了等______、可以、_____、会、______、不能、不可以、不易、不会等变化、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体现决定体现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体现决定体现决定03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为棉线、外部为石蜡蜡烛由_____和_____制成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蜡烛是______、______的______,无气味乳白色固体(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易切开,石蜡______,在水中不溶解石蜡质软、密度比水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性质)点燃蜡烛(1)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烛焰分三层,外层最亮,内层最暗石蜡有可燃性,三层火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火柴梗接触________处最先变黑(碳化)________温度最高(3)用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烧杯内壁,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熄灭蜡烛(1)将蜡烛熄灭,观察烛心产生一缕________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火柴迅速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____________白烟具有________【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现象是通过观察直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的一种推断。例如:“蜡烛燃烧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这是描述蜡烛燃烧的____________;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是____________。描述时切不可将实验结论当作实验现象来描述,即描述实验现象时切不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产生的现象,“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蜡烛燃烧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形成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空气呼出气体(1)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振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2)分别向两集气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3)取两块干冷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并与另一块对照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____,另一玻璃片上_____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04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比较05常见的实验仪器与用途仪器用途注意事项试管作________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简易____发生装置加热前应擦干试管____,先____后____,加热后不能骤冷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的________,试管口要略________倾斜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试管口应与桌面成________角,试管口________自己或他人试管夹用于夹持____①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夹在试管的________,使用时,手握长柄,不要按在短柄上=2\*GB3②防止烧损和腐蚀玻璃棒用于搅拌、____、转移固体或转移液体时____,也可用于蘸取试液①搅拌时,不能碰撞________或________②过滤或转移液体时,使液体________玻璃棒流下来,避免液体溅出酒精灯用于加热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____另一盏酒精灯③酒精灯的____给物质加热④下灯帽时,要正放;熄灭时,必须用____盖灭,不可用嘴吹灭烧杯用作________和_______试剂反应的容器,在_______或_______时使用加热时,应____烧杯外壁并放在________上,以使其均匀受热集气瓶①于收集或贮存_______②用于有关气体反应的容器①能用于加热②与磨砂玻璃片(毛玻璃片)配套使用,玻璃片的磨砂面_______,封闭严密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蒸发等试验操作夹持玻璃仪器时不能太紧,以防夹破仪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固体或气体体积)=1\*GB3①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精确到_______毫升。量筒无“0”刻度=2\*GB3②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_______。=3\*GB3③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4\*GB3④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5\*GB3⑤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与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面胶头滴管和滴瓶胶头滴管用于____________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1\*GB3①取液时,先_______再吸液;取液后,保持橡胶帽朝上,不要_______或_______;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容器口的_______;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2\*GB3②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滴瓶上的胶头滴管_______用水冲洗漏斗①作_______,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②装上滤纸后也可用作_______,用于分离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①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②能加热,过滤时应与______________长劲漏斗注入液体长劲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固液或液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控制反应速率多用于制气装置中______________的仪器锥形瓶用作较大量液体的_______和气体的发生装置,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瓶口无磨砂加热时需垫上_______,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蒸发皿用于_______的蒸发、浓缩和结晶①_______加热②的蒸发皿应避免骤冷或被溅上水,以防炸裂③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加热时要不断用_______搅拌④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_______烧瓶分平底和圆底两种,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仪器。①热前外壁要_______。②热时固定在铁架台上,下面放_______,平底的一般不用于加热。③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广口瓶细口瓶广口瓶用于盛放_______;细口瓶用于盛放_______。避光保存的用_______色试剂瓶;碱性液体用_______塞;06常见的实验操作——物质的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1.药品的取用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瓶口闻药品气味,不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严格按量取用。如无用量说明,则液体为__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_;剩余原则:实验未用完的药品不能_______,更不能随意丢弃或者带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容器。闻气体的正确操作: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固体药品取用取用粉末固体:(纸槽、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避免药品沾在_______和_______上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以免______________固体药品的称量:(托盘天平)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______________;左盘药品右盘砝码。称量易潮解或具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_______里称量。物砝位置相反,则用砝码_______游码。液体药品取用大量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______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口挨口、缓慢倒、靠一靠、放原处;瓶塞_______,以免污染瓶塞和药品;标签向着_______,以免瓶口残液腐蚀了标签。少量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______一悬二垂三滴先排空再吸液;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容器口的_______;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一定量液体药品:______________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比真实值_______,仰视读数比真实值_______。(谐音“羊小虎大”)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给固体加热注意事项①用干抹布_______试管的外壁=2\*GB3②管里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③试管夹夹在试管_______,从_____套上和取下=4\*GB3④先_______后固定加热=5\*GB3⑤管口不能对着_______=6\*GB3⑥试管与桌面成_______=7\*GB3⑦热的试管不能立即_______或用冷水冲洗=1\*GB3①试管口应______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②先_______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③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_______;=4\*GB3④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_______,以免容器破裂。=5\*GB3⑤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_______上。3.仪器的连接分类图示注意事项玻璃管与橡胶塞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______________要插入的一端,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橡胶塞玻璃管与胶皮管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_______玻璃管口,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容器与橡胶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压破容器4.仪器的洗涤洗涤方法倒掉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_______方向振荡后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再倒掉,连洗几次;容器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试管壁附有油污可用______________或_______清洗;有难溶性固体(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可用_______浸泡,再水洗;洗净标准试管壁上附着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试管要倒插在_______上晾干;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放在______________中1.(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药:烟花燃放 B.印刷:活字排版 C.造纸:破布捣烂 D.司南:航海导向2.(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花生霉变 B.铜丝折弯 C.纸张燃烧 D.铁的生锈3.(2022·广西防城港·九年级校考期末)《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豆腐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浸泡豆子 B.磨制豆浆C.蒸煮豆浆 D.压制成型4.(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能证明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烛泪流淌 B.产生黑烟C.蜡油凝固 D.灯芯处引出白烟5.(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丝,说明金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6.(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统考期末)钛合金有广泛的用途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质轻 B.坚硬 C.易塑造成型 D.耐腐蚀7.(2022·陕西榆林·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铜做导线C.用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D.用天然气做燃料8.(2022·湖北武汉·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 B.氧气用于气割、气焊C.酒精用作燃料 D.氮气做保护气9.(2022·北京·九年级北京八中校考期末)下列事实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硫能在空气中燃烧 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10.(2022·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移走蒸发皿 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给液体加热11.(2022·广西防城港·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 D.称量NaCl固体12.(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加入固体C.滴加液体 D.振荡试管13.(2023·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溶解

C.检查气密性

D.连接仪器

14.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C.吹灭蜡烛时,观察到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D.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15.(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图乙实验操作能证明石蜡燃烧有生成,证据是。(2)图丙实验的目的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6.(2022上·河北邯郸·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又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下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氧化铜与水调和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一条即可)17.(2022上·四川成都·九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I.定性探究(1)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慢慢熄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填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填“高”、“低”或“不变”)。

(2)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填“高”、“低”或“不变”)。(3)该小组同学按如图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者通过几次呼吸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烧杯(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