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框架及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梳理 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教材框架及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梳理 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教材框架及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梳理 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教材框架及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梳理 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教材框架及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梳理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树人·思维提升——高中语文教材框架及知识梳理一、教材总体框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选。1.根据高中课程方案之课程设置,确定高中教材总体

设计框架。一、教材总体框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团结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立德树人成立国家教材委三科教材统编(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

010203042.根据中央要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结构组织单元。2.根据中央要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结构组织单元。一、教材总体框架一、教材总体框架2.根据中央要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结构组织单元。必修课程(8学分)选择性必修(6学分)选修(0-6学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学分)、当代文化参与(0.5学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0.5学分)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汉字汉语专题研讨(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2)文学阅读与写作(2.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讨(2)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0.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外国作家作品研习(1)跨文化专题研讨(2)科学文化论著研习(1)学术论著专题研讨(2)一、教材总体框架2.根据中央要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结构组织单元。

必修上册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二)第二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文学阅读与写作(四)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二)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文学阅读与写作(五)第七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三)整本书阅读(二)第八单元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二、教材编写思路

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强调的是课程的整合,包括学科素养的整合、课程目标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课程知识的整合、课程实践的整合;实践性强调的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自主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完成符合实际需要的特定学习任务。

从这样的特点出发,高中教材力求创新单元内部组织,设计出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的新的组织架构,其中的课文、单元学习任务更多地体现出整合与实践的特征。单元导语学习提示课文及注释单元学习任务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该单元的核心任务,通过“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具体实践活动加以落实。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重视中华文化的共同记忆,选取具有典范性和时代特征、文质兼美、深浅合宜的文章;课文选择均衡协调,统筹兼顾各种类型的选文,特别是精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章;坚持体现正确导向,积极弘扬正能量,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从《诗经》《离骚》到清人作品,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各体式散文到文言和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共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2首,古文35篇。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2)革命文化:精选讴歌革命领袖丰功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凸显革命理论文章的指导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共选入革命文化作品23篇(首),占全部课文总数16.9%。其中革命领袖的文章8篇(首),鲁迅文章5篇。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选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讴歌劳动模范和时代楷模以及我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的文章,增强教材的时代特色。共选入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20篇(首),占全部课文数的14.7%。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二、教材编写思路1.选文与编排。不像以往以单篇成课,或多以文体聚合,而是以主题和学习任务群聚合,打破文体界限、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也更加接近真实的阅读生活。二、教材编写思路2.学习提示。目的:激趣、重点、方法、背诵学习提示以课为单位,紧扣本课主要内容,指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任务的项目学习、综合研究做好专业铺垫。二、教材编写思路3.单元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1)探讨人文价值。第一题落实单元人文主题。“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该单元的核心任务,并通过“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具体实践活动加以落实。(2)鉴赏作品内涵。第二题侧重挖掘作品内涵,赏析作品写法技巧、风格等。(3)建构阅读方法。第三题拓展延伸阅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阅读方法。(4)转向表达交流。最后结合写作项目,整合主题、问题探究和文体写作。二、教材编写思路4.单元写作任务。三、新高考改革方向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着重通过优化考试内容,呈现出开放、综合、灵活、多样的特点,从而为社会培养可塑性强、能持续学习的人才,助力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三、新高考改革方向高考引导教学重视教材,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从多角度作答,使“死记硬背

”“机械刷题

”“题海战术

”的收益大大降低,

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

”向

“解决问题

”、从“做题

”向“做人做事

”转变。三、新高考改革方向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养,

比如独立思考能力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等。u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

、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u考查学生进行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u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

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u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

勇于大胆创新。三、新高考改革方向

反套路反模式化

重阅读与延伸

重情境与应用

重思辨与表达新高考考查方向:四、教学方式的改变1.以问题为导向课堂教学中,

问题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

各种教学活动围绕问题展开。①创设情境,

让学生发现问题,②呈现问题,

让学生探究问题,③教师指导,

给学生成功解决问题提供策略支持,④鼓励学生质疑,

让学生评价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四、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论是明确学习目的

感知学习材料、理解所学知识

掌握学科方法

迁移运用知

反思学习过程,

还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等,

其核

心都是思维。2.以思维为主线

——

深度与广度四、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方法论的角度寻找提升思维能力的技术手段

换位思维

A-y思维逻

辑链可视化思维

把“义士”改成“普通人”

,是什么发生了改变,仅仅只是身份?

人物的设定是为什么服务的?

是否还影响的情节发展?

情节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小说的重心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说的主题产生了什么差异?

“文学效果”还包括什么内容?【2022新高考1卷】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

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

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6分)四、教学方式的改变例如,谈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传统节

因何产生?传统节

日具有哪些文化特质?

它们凝聚了什么样的情怀?包含了祖先们怎样的期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与年轻的我们有什么联系?思维逻辑链:

追根溯源,

直到我们明白真正的缘由。四、教学方式的改变审题论证

作文

立意写作训练论据四、教学方式的改变阅读理解

走进时代

走近人物

走进情怀

走进立场......六顶帽子:让一个人变成智囊团。全局分析、客观事实、感性直觉

乐观思考、保守行事、创新思维四、教学方式的改变思维导图四、教学方式的改变可视化思维

换位思维

四、教学方式的改变A-y思维逻

辑链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知识梳理一、单元课堂回顾第一单元课题课堂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单元写作任务《氓》我把恋爱与婚姻缫成丝绣在我摘过的每一片桑叶上诗意人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诗词文学鉴赏与评论《离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孔雀东南飞》那个相思的渡口是你我必经的地方《蜀道难》《蜀相》太白子美同知己噫吁蜀地各忧情《望海潮》《扬州慢》十里春风与荷塘半是繁华半是殇一、单元课堂回顾第二单元课题课堂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单元写作任务《阿Q正传》披着羊皮和狼皮的“人”时代镜像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各类文学作品语言的锤炼《边城》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大堰河——我的保姆》唯爱永恒,铭记伟大《再别康桥》为“伊”记一场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联想与观察·宁静与热闹《茶馆》莫谈国事?一、单元课堂回顾第三单元课题课堂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单元写作任务《陈情表》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

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写景抒情散文说真话,抒真情《项脊轩志》极淡之笔,极致之情《兰亭集序》乐不忘形,死生亦大《归去来兮辞》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幸福的顶点《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种树访山凭耳目,探疑明理赖辨心一、单元课堂回顾第四单元课题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单元写作任务《自然选择的证明》求真求实科学文化论著研习·自然科学及科学史文章修改《宇宙的边疆》《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登快阁》《客至》《临安春雨初霁》二、学习目标回顾①《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赋比兴的手法;②《楚辞》“香草美人”意象群,象征的手法;③《孔雀东南飞》双线叙事结构,对话中的细节及人物心理活动;④《蜀道难》虚实相生的艺术技法,《蜀相》“沉郁顿挫”的诗风;⑤《望海潮》《扬州慢》意象与意境的关系。⑥学会鉴赏古诗词:语言、构思、意象、意境、情感、技法、体式、题材、时代、风格流派等角度。二、学习目标回顾①《阿Q正传》阿Q形象的典型性与普遍性,特殊时代的民族心理,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悲喜剧的有机统一,白描、心理描写等技巧;②《边城》“乡土小说”“诗化小说”的特点,典型意象、心理描写等技巧;③《大堰河》散文化诗歌语言特点,典型意象及文本细节;④《再别康桥》“新月派”诗歌的“三美”特点,语言的锤炼;⑤《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散文的创作思路及行文脉络,描写的技巧及效果,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风格。⑥《茶馆》戏剧的特征,,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风格。⑦学会语言的锤炼:推敲词语、运用句式、巧用修辞、保证趣味(情与理)二、学习目标回顾①《陈情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陈情艺术,传承中华“孝”文化;②《项脊轩志》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及表达效果,发掘日常琐事的叙事抒情价值,记物、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技巧;③《兰亭集序》景语与情语,生命的觉醒与哲思;④《归去来兮辞》景语与情语,生命的觉醒与哲思,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技巧;⑤《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事”与“理”的关系,说理散文的艺术特点,探疑明理的质疑精神。⑥学会说真话,抒真情:修养与态度、真情实录、吐露心声、端正写作态度、抒情方式二、学习目标回顾①《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阅读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科学论著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特点(专业性和逻辑性);②《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阅读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古代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理性思考和科学质疑的精神;③文章修改:完善立意(是否集中,是否深刻:小中求大、平中求奇、因中探源、逆向思维、辩证分析等)、增删材料(是否恰当,是否典型)、调整结构(是否合理)、推敲语言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1)字词氓、蚩蚩、贸、匪、子、至于、愆、将(qiānɡ)、以为、乘、涕、卜筮、咎、贿、耽、说、而、三岁、爽、罔、靡、夙、遂、咥、总角、晏(2)基础知识诗经六义、《诗经》的“哀而不伤”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氓》②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柳宗元《永州八记》③若贸然提议予之教育计划,似嫌冒昧。——清·容闳《西学东渐记》补充:贸(意思为“换”):易、更贸(意思为“买”):市、货、沽、籴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①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②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西游记》③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镜。——《桃花源记》补充:吾曹、吾侪、尔曹、若属、、鄙人、鄙邑、公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①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②自孝文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不解带,乱首垢面。——《北史·魏彭城王勰传》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④孤不度得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①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三国志·诸葛亮传》②匪我愆期。——《诗·卫风·氓》③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④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唐.李白补充:愆(意思为“罪过,过错”):咎、戾、衅、尤愆(意思为“拖延”):逋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卫风·氓》②以彰其咎。——诸葛亮《出师表》③或咎其欲出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④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补充:咎(意思为“指责,责备”):短、非、斥、望、尤、病、过、谴、责、让、难、说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卫风·氓》②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左传·宣公九年》③居官必贿。——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补充:贿(意思为“财物”):訾(通“赀”)、赀、赍、赂、货贿(意思为“赠送”):赍、遗、馈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1.《诗经》(3)拓展:贸、子、至于、愆、咎、贿、而、总角襁褓(不满周岁)、垂髫(3-8岁)、总角(男未冠,女未笄,8、9岁至13、14岁)、豆蔻(女子13-14岁)、及笄(既笄,女子15岁结婚年纪)、束发(男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不惑、知命、耳顺(花甲)、古稀、耄耋、期颐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2.《离骚》(1)字词庚寅、揆、肇、涕、所善、偭、绳墨、忳、侘傺、穷困、尤、离、苟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2.《离骚》(2)拓展庚寅、揆、肇、涕、所善、偭、绳墨、忳、侘傺、穷困、尤、离、苟①揆其所以,虽未必尽由于此,亦不可不以为戒。——《镜花缘》②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③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补充:百揆/首揆/揆席/揆诸现实,殷鉴在前/揆诸现实,反观当下/揆诸现实,星燧贸迁/揆情度理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2.《离骚》(2)拓展庚寅、揆、肇、涕、所善、偭、绳墨、忳、侘傺、穷困、尤、离、苟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②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③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补充:不敢苟同、苟延残喘、苟且偷生、蝇营狗苟、不苟言笑目不苟视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3.《孔雀东南飞》(1)字词为仲卿母所遣、及时相遣归、却与小姑别、誓天不相负、君既若见录逆以煎我怀、否泰如天地、渠会永无缘、赍钱三百万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3.《孔雀东南飞》(2)手法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②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③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三、教材知识巩固与拓展3.《孔雀东南飞》(3)文学常识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dié)、晡(餔(bū)时。)时、日人、黄昏、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