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二(上)物理半期练习卷_第1页
沪科版初二(上)物理半期练习卷_第2页
沪科版初二(上)物理半期练习卷_第3页
沪科版初二(上)物理半期练习卷_第4页
沪科版初二(上)物理半期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10月27日高圆圈的初中物理组卷(半期)一.选择题〔共13小题,总分值39分,每题3分〕1.〔3分〕2016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地球上探测到来自太空的引力波,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断〔〕A.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引力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引力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引力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2.〔3分〕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测环节 B.论证环节 C.实验环节 D.分析环节3.〔3分〕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假设以大地为参照物,那么上述的现象说明〔〕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4.〔3分〕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5.〔3分〕关于误差,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误差D.误差是不可防止的,只能尽量减小6.〔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的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7.〔3分〕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那么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 C. D.8.〔3分〕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接着以速度v2通过路程为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B.C. D.9.〔3分〕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两列声波〔〕A.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0.〔3分〕以下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11.〔3分〕如下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12.〔3分〕如下图,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那么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A.30° B.45° C.60° D.90°13.〔3分〕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下图.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那么〔〕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二.填空题〔共7小题,总分值16分〕14.〔2分〕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填“运动”或“静止”〕的.15.〔2分〕如下图,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16.〔1分〕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那么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s.17.〔3分〕如下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折射角是,玻璃在侧.18.〔2分〕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下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假设视力表全长为0.8m,那么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19.〔3分〕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下图,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其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那么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m/s.20.〔3分〕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三.作图题〔共2小题,总分值7分〕21.〔3分〕如下图,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存作图痕迹〕.22.〔4分〕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总分值6分,每题6分〕23.〔6分〕如下图,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实验中应屡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4〕vBCvAC〔填“>”、“<”或“=”〕五.计算题〔共3小题,总分值20分〕24.〔6分〕驾车前行,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响时间为0.75s,该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假设司机酒后驾车,反响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25.〔6分〕隧道长1000米,有一列火车从隧道中匀速穿过,测得火车开始进隧道到完全通过,共用了1分钟,车速为20m/s,求:〔1〕这列火车长度是多少m?〔2〕火车完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多少s?26.〔8分〕重庆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下图,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假设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3〕此路段限速为10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六.解答题〔共2小题,总分值12分,每题6分〕27.〔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下图,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路程s1=s2=64cms3=90cm时间t1=2st2=t3=6s〔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方法2:v3=〔+〕÷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选项是:〔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28.〔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下图,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假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2016年10月27日高圆圈的初中物理组卷(半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总分值39分,每题3分〕1.〔3分〕〔2016•盐城〕2016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地球上探测到来自太空的引力波,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断〔〕A.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引力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引力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引力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考点】物理常识.【解答】解:太空没有空气,地球附近有空气,在地球上探测到来自太空的引力波是通过真空和空气传播过来的,这说明引力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应选A.2.〔3分〕〔2016•宜昌模拟〕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测环节 B.论证环节 C.实验环节 D.分析环节【考点】物理学方法.【解答】解:“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仅仅局限于猜测与假设,所以选项B、C、D都不正确.应选A.3.〔3分〕〔2016•路北区三模〕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假设以大地为参照物,那么上述的现象说明〔〕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考点】机械运动.【解答】解: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那么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甲列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甲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快.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那么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的速度应该是比树木的速度要慢,故此假设也不成立.假设乙车不动,那么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假设不成立.由此可以判断乙车是向东运动.所以A、B、C错误.应选D.4.〔3分〕〔2016•宿州二模〕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考点】长度的测量.【解答】解:由记录结果25.91cm和18.35cm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1mm,故A正确.应选A.5.〔3分〕〔2016•重庆校级模拟〕关于误差,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误差D.误差是不可防止的,只能尽量减小【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答】解:A、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防止,只能尽量减小,不可能消除,故A错误.B、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包括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故B正确.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D、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防止;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防止的,故D正确.应选BD.6.〔3分〕〔2016•安陆市模拟〕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的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应选C.7.〔3分〕〔2016春•岱岳区期末〕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那么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 C. 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图象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象错误;B、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符合;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D、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应选B.8.〔3分〕〔2016•莒县模拟〕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接着以速度v2通过路程为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B.C. D.【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答】解:∵v=,∴物体通过路程s2所用时间为t2=,物体在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t1+;全程的路程为s=s1+s2,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应选D.9.〔3分〕〔2016•石嘴山校级二模〕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两列声波〔〕A.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解答】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那么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那么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应选ABC.10.〔3分〕〔2016•滨州〕以下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考点】光的反射.【解答】解:A、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人在阳光下形成原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属于光的折射;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应选:D.11.〔3分〕〔2015•无锡〕如下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答】解:A、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正确;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D、如果屡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那么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故D错误.应选A.12.〔3分〕〔2016•枣庄校级自主招生〕如下图,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那么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A.30° B.45° C.60° D.90°【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答】解:根据题意,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像也到达A点,所以平面镜应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交点A;根据题意,当小球在图示中的B点时,像点在竖直方向的C点,平面镜过BC连线的中点D;平面镜一定在AD连线上,其中:∵BD=CD,AD⊥BC,∴AD是∠BAC的角平分线,又∵∠BAC=90°,∴∠BAD=45°,如下图:所以题干中的夹角α=45°.应选B.13.〔3分〕〔2012•梅州〕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下图.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那么〔〕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以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以下图所示: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应选A.二.填空题〔共7小题,总分值16分〕14.〔2分〕〔2016•赤峰〕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静止〔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答】解:“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站对接时,“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保持不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静止的;“神舟九号”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15.〔2分〕〔2016•漳州〕如下图,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甲〔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2.05cm.【考点】长度的测量.【解答】解:乙刻度尺的测量的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而是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故乙放法错误;甲图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6.05cm﹣4.00cm=2.05cm.故答案为:甲;2.05cm.16.〔1分〕〔2016•安徽模拟〕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那么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99.8s.【考点】时间的测量.【解答】解: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99.8s.故答案为:99.8.17.〔3分〕〔2015•常熟市模拟〕如下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CO,折射角是30°,玻璃在右侧.【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图中可以看出,MN左侧的两条光线OC、OA与OP的夹角相等,因此MN为界面,O′P为法线CO、AO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由于∠COM=30°,所以入射角为∠COP=90°﹣30°=60°,而折射角∠Q′OB=30°,从而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玻璃在右侧.故此题答案为:CO,30°,右.18.〔2分〕〔2015•贵港〕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下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假设视力表全长为0.8m,那么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考点】平面镜的应用.【解答】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那么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视力表全长为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故答案为:5;0.8.19.〔3分〕〔2011•淮安〕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下图,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其平均速度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那么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4.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解答】解:〔1〕因为三个水波的圆心在y轴上,而且沿y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以蜻蜓应沿y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内切,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负方向、等于.〔2〕蜻蜓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10m〕、〔0,3m〕、〔0,1m〕,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s=10m﹣1m=9m,时间t=2s,飞行的平均速度v===4.5m/s;故答案为:4.5.20.〔3分〕〔2012•广州〕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变〔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变大〔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向后运动〔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1〕作出树A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注意留下虚线和垂直符号的痕迹.如图:〔2〕①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变;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车前进过程,树与乘客的距离变大.②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因为树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大,即像在往前面运动,所以觉得车向后运动.故答案为:不变;变大;向后运动.三.作图题〔共2小题,总分值7分〕21.〔3分〕〔2016•天水〕如下图,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存作图痕迹〕.【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下图: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下图:22.〔4分〕〔2016•沙坪坝区〕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答】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大致为S→A;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总分值6分,每题6分〕23.〔6分〕〔2016•莆田〕如下图,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40.0cm,测得时间t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3〕实验中应屡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vBC>vAC〔填“>”、“<”或“=”〕【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答】解: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物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用时较长,方便测量时间.〔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实验中应屡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故答案为:〔1〕40.0;25.0;〔2〕小;〔3〕同一位置;〔4〕>.五.计算题〔共3小题,总分值20分〕24.〔6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驾车前行,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响时间为0.75s,该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假设司机酒后驾车,反响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20m/s;〔2〕由于反响时间t′=4t,由v=得,制动前,汽车行驶路程:s′=vt′=4vt=4s=4×15m=60m;汽车运动的总路程:s总=s′+s滑=60m+30m=90m;所以s总>80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2〕假设司机酒后驾车,汽车会撞上障碍物.25.〔6分〕〔2015秋•重庆校级期中〕隧道长1000米,有一列火车从隧道中匀速穿过,测得火车开始进隧道到完全通过,共用了1分钟,车速为20m/s,求:〔1〕这列火车长度是多少m?〔2〕火车完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多少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1〕因为速度v=20m/s,t=60s所以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vt=20m/s×60s=1200m,又s隧=1000m所以s车=s﹣s隧=1200m﹣1000m=200m;〔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s′═L隧道﹣L车=1000m﹣200m=800m,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t′===40s.答:〔1〕火车的长度为200m;〔2〕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为40s.26.〔8分〕〔2015秋•重庆校级期中〕重庆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下图,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假设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3〕此路段限速为10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1〕由v=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3〕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0.9s﹣0.25s+0.15s=0.8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42.5m/s=42.5×3.6km/h=153km/h.153km/h大于100km/h,故超速.答:〔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是85m;〔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51m;〔3〕此路段限速为10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速度是153km/h,大于100km/h,超速.六.解答题〔共2小题,总分值12分,每题6分〕27.〔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