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详解)_第1页
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详解)_第2页
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详解)_第3页
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详解)_第4页
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语文考试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

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

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

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的难得机遇,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

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

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

展壮大。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

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

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必然也有新的内涵。就劳动者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新质

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

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就劳动资料而言,作为“人类劳动力发

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工具

将产生,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则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这也是体现生产力发

展的主要标志。就劳动对象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

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界物质,而且包括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

如数据等。

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

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

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二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

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

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

相适应,对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

体制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选代,而是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

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

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也要

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

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摘编自《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

体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

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

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

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

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

试卷第2页,共12页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

道理,一以贯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经济迈上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

提升、突破性发展,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质态,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

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比如,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

人,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

大,等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把关键核心

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绿

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要在生产力水平上

实现更大突破、更大发展。这给我们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

产力的认识。

(摘编自《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已经历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科技革新,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B.当前出现的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了技术的革命性创新。

C.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D.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当前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从实际出发,用新

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B.一个人如果不能创造新质生产力,就不能适应当下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就无法在

竞争激烈的当下生存。

C.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生产力

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D.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已有了巨大提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

形成并发挥出较大作用。

3.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分析,但两者的切人点有所不同:前者从生产力的几次

变革切入,后者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切入。

B.材料一引用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说法,为接下来论述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各种生产要

素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使观点更加可信。

C.材料二第一段引用毛泽东、邓小平的言论,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事实为论

据,并且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使得论证生动、具有深度。

D.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将其与传统生产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如

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根据材料内容和下面的图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生产力(物质内容)

社会生产’I

〔生产关系(社会形式)

A.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

B.生产关系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C.新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当下的社会生产。

D.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物质内容反作用于社会形式。

5.我们应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头耕牛

陶沙岸

蛮牯子暴烈,谁也别想安稳地坐在它背上,虽然它的背是那么平整宽厚。

那个早晨,太阳刚爬上榨油坊旁的橡树梢,蛮牯子闷头冲出牛栏,躬身几跳,眨眼间

跃出村外,跑过田间,奔上山岭,倏尔消遁。四个后生骂骂咧咧从牛栏里鱼贯而出,有人手

上攥着盘成套的麻绳。

彪悍的蛮牯子第一次逃脱了牛圈穿鼻。然而一个多月后,几番挣扎,蛮牯子还是被捆

住四肢放倒在地。四五个后生合力,终于把一个榆木圈插进了它稚嫩的鼻子,系上半截麻绳,

拴住它冥顽不化的灵魂。待它半岁,在一片倾斜的湖滩沙地上,村里的老把式为它套上牛场

①缆绳,一声“哦——起”,正式开教犁地。平坦而有些坡度的沙地上,铺开大片深浅不一

试卷第4页,共12页

新翻出来的泥沙,一行行,如扭动的蟒蛇。蛮牯子虽难驾驭,但蛮力十足,从此开启了自己

的拼牛生涯。

经年累月,人和牛,都老了。蛮牯子颈部曾经流畅的线条不再,一层层的痂结了掉,

掉了结,拱起一道麻石般光秃秃的高坎,牛机可以妥妥地安放在那里,似嵌进了量身定做的

模子里。

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田地开始荒芜。全村十多个屋场,只剩下蛮牯子和另外

两头老牛。众多的耕牛被一些牛贩子买走,多半大卸八块挂吊在市场的木架上,一条条一线

线凌迟一般被人买去。

有外出打工的人引来一位张老板,廉价从农户手中租下他们的田地、山冈,挖鱼塘,

种糯谷与瓜果,养黑山羊,办起农家乐。张老板还运来一些犁田耙地机械,做完自己田地里

的功夫后,借给没有耕牛的人家使用,只收取油钱。

蛮牯子闲得发慌,性情倒是变得温顺,仿佛明白眼下可能随时沦为刀下鬼盘中餐的处

境。

父母亲过世以后我进了城,离开之前,我将蛮牯子交给老实巴交的堂哥,他是屋场里

仅剩的两三户依然在耕种田地的人家,除了自家责任田,他还另外借种了别人家三亩水田。

他问将蛮牯子给他要多少钱,我说不要钱,只是拜托他养着,一直到老死,埋了就好。埋了?

堂哥低头摆弄着手里的牛绚②。我知道他恐怕不情愿,因为即使是老死的牛,也是要食其肉

熬其骨的。蛮牯子辛苦一世,我不想它死后还要被敲骨吸髓。说话时,蛮牯子默默地看着我,

一动不动。

仲秋,水退到遥远的湖心。湖床裸露在艳阳和雨水中,十天半月即呈现出一派辽阔的

新绿,在阳光普照下娇嫩而温软,仿如春日。

蛮牯子下得湖来,先要在壮阔的湖滩放肆奔腾一番,没有明确的方向。干吗要有方向?

方圆八百里都是它的家。想吃,遍地是碧翠得发蓝的湖草,远远铺展到目力难及的地方。想

喝,湖心的水流,连通江湖河海,源源不绝。吃饱了,蛮牯子随地一躺,半抬着头,默默反

刍,慵懒散淡。一只八哥站在它背上跳了两下,又跳了两下,迟迟不肯飞走。云雀在高远的

空中呼哨几声,却连影子也没有,恍若幻觉,又仿佛许久前的回响。

湖的深处,有一方稍高的墩地,稀稀拉拉长着些牛羊不吃的苦草。堂哥为蛮牯子套上

缆绳,戴上牛朝,要把这二十多亩高地犁出来,种油菜。村里的耕地已经少得可怜,大家拿

着租金去镇上买粮吃。堂哥觉得种田人买粮吃丢脸,还在耕种着自己的田地。他放牛时早瞄

好了这块墩地,离岸远,不积水,也没有什么杂草,更无须下肥料。犁过后让太阳晒几天,

耙两三个来回,撒下种子便万事大吉。蛮牯子有了用武之地,很是努力,有点老当益壮的味

道。

端午节,我回老家,堂哥格外开心。他说搭帮有蛮牯子;去年在湖里种的油菜收了近

万斤,还是租张老板的卡车拉回家的。蛮牯子见到我,停了咀嚼,扇扇耳朵,让我摸它的脑

壳,很受用的样子。

湖洲上种油菜与放牧被禁止了,堂哥少了一笔钉实梆硬的收入,蛮牯子则失去了它的

天堂。

再没有多少农活需要蛮牯子出力,蛮牯子的脊背不再宽厚,毛日渐稀落,冬天里看得

见它毛皮下排骨历历。堂哥在牛绚上又接了一卷长长的麻绳,将蛮牯子系在湖岸荒山的灌木

上,任它去啃食牛绚所及范围内的茅草。

吹着洞庭湖夹着腥味的长风,蛮牯子开始炀躁不安。晚上频繁翻栏脱出,白天经常挣

脱牛绚,甚或是把系绚的灌木或小树连根拔起,向洞庭湖飞奔。

一个天上挂着白太阳的冬日早晨,堂哥站在空荡荡的牛栏门口叹气:唉,它又跑出去

了。

我接堂哥电话赶来,已近黄昏。

堂哥曾经种油菜的湖洲墩地里,牛蹄印与人的足迹,混乱交叠,密密匝匝。牛绚半挂

在一丛枯草上,一头的榆木牛圈倾向地面。豆腐脑样晃荡的稀泥眼看就要漫向蛮牯子凸起的

脊背,

蛮牯子冲着硕大的长河落日竭尽全力昂着头。一定是有人拉住牛绚驱赶蛮牯子,发生

了互不退让的纷争。听到我的叫喊,它艰难地转过来看着我,被扯掉牛圈的鼻子仍流着血。

有③得救了。堂哥摇摇头嘟嚏一声。然而堂哥依然麻利地把两根麻绳绞到一起,结个

套。屋场里同来的一个后生将绳套朝着蛮牯子使劲甩过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不知甩了

多少次,终于套住蛮牯子的角。半个时辰过去,蛮牯子才被拉动不到一米。再拉,蛮牯子竟

侧起头,让泥水浸染的麻绳滑出了直挺的牛角。一串人顿时倒退数步跌倒在泥地里。

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它的四肢正

在泥浆的深处蹬动,催动它奔向满天的绚烂霞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扛了更多的门扇木板再次来到湖边。人们看到,一团广漠的

雾气中,前一日被践踏过的草棵,已从地面爬起,斜斜地立着。不远处,沼泽平静无痕,仿

佛一切过往,都未曾发生。

(节选自《散文》2023年11期,有删改)

试卷第6页,共12页

【注】①牛辗:给(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适当的颈箍以防走脱。②牛绚:拴牛的绳

子。③有:方言,即没有,“有”的反义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蛮牯子最初有地可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蛮牯于逐渐失去用武之地,其存在也变得越

来越边缘化。

B.作者赋予了蛮牯子人性化的特质,使其不仅仅是一个劳作的工具,而且是具有丰富情感

的生命体。

C.“我”在离开老家前拜托堂哥养着蛮牯子,堂哥“低头摆弄着手里的牛绚”,可见他极不情

愿这样做。

D.“蛮牯子则失去了它的天堂”指蛮牯子不能在湖洲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与其他生物

和谐相处。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交代蛮牯子暴烈彪悍的性子,与后文蛮牯子年老后变得温顺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

人力在万物面前的主导地位。

B.湖洲墩地里的牛蹄印与人的足迹以及被扯掉的牛圈的细节描写,侧面表现了争斗的激烈,

使文章更具表达张力。

C.文章最后一段含蓄蕴藉,委婉地写出蛮牯子的最终结局,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

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D.文章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增添了作品审美情趣;个别方言的使用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增

添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8.文中“蛮牯子下得湖来”一段的描写别有韵味,请简要赏析。

9.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

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

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丁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

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柯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

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

犹在轲、雄之间乎!

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

《春秋》无疵。

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

而小疵。

(节选自韩愈《读荀》)

材料二: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当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日:“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

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

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

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此亦必有所皆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

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荀卿

明三道还礼乐而李斯必其要乱木工甚遹谈异途有以激之也。

(节选自苏轼《荀卿论》)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荀卿明A王道B述礼乐C而李斯以其学D乱E天下F其高谈G异论有以H激之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指徒弟、弟子,与《师说》“郑子之徒”中的“徒”意思不同。

B.干,指求取,与《过零丁洋》“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干”意思不同。

C.不啻,不只,与《促织》“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中的“不啻”意思相同。

D.恃,指依靠、依赖,与成语“有恃无恐”中的“恃”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8页,共12页

A.韩愈读了孟子的著作之后,认识到孔子儒家学说的价值;其晚年读到扬雄的著作后,对

孟子的尊崇更加坚定。

B.材料一中,韩愈回顾历史之后,指出孟子、扬雄与荀子的著作都可以称为儒家文献,但

也都存在一定的瑕疵。

C.苏轼认为,李斯曾经焚烧老师荀子的著作,除了李斯自身的问题之外,也与李斯受到荀

子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D.材料二中,苏轼列举荀子的言论来展现荀子为人倔强固执、不谦逊,又太过自信的特点,

增强了说服力、可信度。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

(2)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14.苏轼如何评价荀子?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鹉鸽天

段成已①

谁伴闲人闲处闲?梅花枝上月团团。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

林壑静,水云宽。十年无梦到长安。五更门外霜风恶,千尺青松傲岁寒。

【注】①段成己:金代后期文学家。初仕于金,入元后遁迹龙门山中,不事新朝,其

气节为士林推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傲骨的梅和皎洁的月融成一幅静穆剪影,与词人清夜良宵相伴,表达了词人高洁的意趣。

B.词人所居之处,山林寂静,沟壑幽深,水淡云远,在此可委心自然,从而忘却政治烦恼。

C.词中的“霜风”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惊涛拍岸”的“惊涛”具有相同的文化含意。

D.结尾两句的写景不仅描绘出词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也传达出词人的精神风貌,意味深长。

16.有学者评价:“段成己之词,清新脱俗,有陶渊明、李白之遗风。”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两句写出洞庭湖的

明净广阔,以及词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

(2)小汪泛舟西湖之上,微风拂动衣襟,他开心地说:“这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说的‘,'啊!”

(3)美术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两句古诗,让大家根

据诗句的意象画一幅画,小刚同学一挥而就,活灵活现的黄鹏展露于笔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家屋檐外紧傍一丛竹。晚上熄灯卧床,侧身转眼,常见有竹影幢幢,借着星月辉芒

投映在纸糊的窗根上,是变幻莫测的皮影戏。偶有风过,竹子“沙沙”之声酷似酥雨飘拂。

这一切令人①,内心的烦闷消失殆尽。

每逢二三月间,竹林里始发春笋。新笋鲜嫩极了,鹅黄中微微泛青。母亲切笋成丝,

用开水漂过,加上几叶麓香炮炒,好可口的一味春菜,让我和弟弟②。母亲这时总会调侃

说:“小馋鬼,都快流口水了。”

竹子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竹器。说到制作竹器,那可是卿大伯的③。大伯以黄熊作骨

架、以青蔑为经纬,稔熟地编织心中构想的什物。他那粗韧的指掌那一刻显得特别灵巧,随

着十指的拨弄,柔韧的蔑条翻飞曼舞,像是受了点化,突然活泛了过来。卿大伯的家魂在我

家附近不远处,我经常去他家看他制作竹器,他也经常向我讲述一些制作技巧。④之下,

我也曾尝试竹编技艺,在付出指头破口流血的代价之后,好歹捣鼓出一只不成体统的鸟笼。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想起来就说,现在不能有任何的隐瞒。

B.他真是爱学习,就着暗的灯光看书。

C.我就不信这点东西我学不会。

D.这技术,以前就他一个人会。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我们老家豫东平原,年年农历三月,刺槐吐蕊,槐茅初绽,是吃槐花的好时

试卷第10页,共12页

节。北方平原上的槐树分为两种,一种叫“刺槐”,a,我们吃的槐花来自刺槐,它是最

近几百年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乙】我们翻阅古人诗集,常常能读到秋天落槐花的场景。【丙】诗人笔下那些满地

萧瑟的槐花,都是国槐的槐花。a?根据诗文描写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古人似乎并不吃它,

只用它做染料。【丁】古人从国槐的花蕊里提取出黄色的染料,可以给布匹染色,也可以用

来作画。

北方还有一种特殊的国槐——龙爪槐。在植物学家眼里,龙爪槐本质上就是槐树,是

国槐的芽变品种。_c_,指在植物茎枝萌芽阶段,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发生了突变。①人工

选择突变茅长成的这种枝条,把它嫁接在槐树砧木上,就变成了龙爪槐。②换个说法,龙爪

槐无法由龙爪槐的种子繁殖,只能嫁接繁殖,且需要已经发生了突变的枝条前来嫁接。③重

点是,这种茅变是突发的,充满了不确定性。④你不知道哪个嫩芽里会长出曲虬盘结的“游

龙”,因而也不知这枝“游龙”的龙爪在下一刻会弯曲着伸向哪里。

20.“山衣重叠六铢轻,淡拂槐花染不成。”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句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最后一头耕牛》中,乡村逐渐现代化,大多数村民选择离开土地,前往

城市打工,而堂哥是个例外。村里的耕地已经少得可怜,许多人都选择拿着租金去镇上买粮

吃。然而,堂哥坚守着田地,他觉得种田人买粮吃是丢脸的,因此他仍然耕种着田地。他的

举动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他守旧,也有人对他的坚守表示敬佩。

对于堂哥的举动,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2页,共12页

1.B2.B3.A4.D5.①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积极应对发展方

式、生产方式的变革。②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保障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选择地推

动新产业的发展。④积极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

体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当前出现的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错。由原文“一些重大颠覆性技

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可知,是“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因果关系有误,是“一些

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了新产业新业态。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生存”说法绝对化,根据文意可知,文中是针对“人才”而言的,

但对普通人而言,这种说法言过其实。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有关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为接下来论述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错,后文论

述新质生产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生产要素的创新发展”,二是“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

创新发展”,引用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说法并不只是为前者提供理论基础。另外,两者是并

列关系,“主要体现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创新发展”表述也是错误的。

C.“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错,材料二第一段没有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

D.“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将其与传统生产力进行了对比分析”错,材料二

并没有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也没有将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进行对比分析。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

D.“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物质内容反作用于社会形式”根据图表中的内容可知,“物

质内容”对应“生产力”,“社会形式”对应“生产关系”;而材料一中指出劳动者、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案第1页,共9页

①由材料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选代,而是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

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可知,应正确认识新质

生产力的内涵,积极应对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

②由材料一“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

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可知,应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

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保障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③由材料一“也要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

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

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

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可知,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的发展。

④由材料二“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把关键核

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可知,应积极掌握核心技术,打

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C7.A8.①画面优美和谐。耕牛、湖草、湖水、八哥、云雀,作者选取多种意

象,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营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场景。

②动静结合。蛮牯子放肆奔腾、云雀的呼哨等动态景物与湖草、湖水等静态景物相结合,使

得画面充满生机。

③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作者由实际的景物展开联想,将描写与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表

达了作者对乡村自由和谐生活的喜爱。

④句子长短不一,富有变化,语段既有长句的铺陈,也有短句的点缀、有节奏感、别有韵味。

9.①指耕牛蛮牯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蛮牯子成了村里仅存的三头耕牛之一,但最终也被

淹没在沼泽中。

②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张老板带来的各种机械代替了传统的牛耕,使得耕牛逐渐退

出出历史舞台,“最后一头耕牛”的消亡也就意味牛耕方式的消亡。

③蛮牯子之后再无耕牛,饱含了作者对蛮牯子的不舍之情。也表达了牛耕方式不得不退出历

史舞台的无奈和不舍。

答案第2页,共9页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可见他极不情愿这样做”分析不当,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只是猜测堂哥不愿意等牛死

后埋掉的嘱咐,但并不是说堂哥不情愿养蛮牯子。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是为了突出人力在万物面前的主导地位“曲解文意,这一对比,表现了蛮牯子已经逐渐适

应自己的角色和生活。

故选Ao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情节、段落的能力。

此段中作者选取了耕牛、湖草、湖水、八哥、云雀等多种意象,这些意象包含了动物和景物,

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通过写牛在湖里奔跑、吃草,八哥蹦跳,云雀呼哨营造了一个田园

牧歌式的场景。使读者感到画面优美和谐。

此段中“蛮牯子下得湖来,先要在壮阔的湖滩放肆奔腾一番”蛮牯子放肆奔腾、“云雀在高远

的空中呼哨几声,,云雀的空中呼哨等动态景物与碧翠得发蓝的湖草、源源不绝的湖水等静态

景物相结合,使得画面充满生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由实际的牛、湖草、湖水等景物展开联想,将对景物的描写与“干吗要有方向?方圆八

百里都是它的家”“想吃”“想喝”“吃饱了”等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在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自由和谐生活的喜爱。

“遍地是碧翠得发蓝的湖草,远远铺展到目力难及的地方”等长句与“想喝,湖心的水流,连

通江湖河海,源源不绝”等短句交错使用,句子长短不一,富有变化,使语段既有长句的铺

陈,也有短句的点缀、有节奏感、别有韵味。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根据原文“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田地开始荒芜”“全村十多个屋场,只剩下蛮牯子和

另外两头老牛”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蛮牯子成了村里仅存的三头耕牛之一,根据原文“蛮

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可知,蛮牯子最终被淹没在沼泽中,离开

这个世界消亡了。可见,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指耕牛蛮牯子。

根据原文“张老板还运来一些犁田耙地机械,做完自己田地里的功夫后,借给没有耕牛的人

家使用,只收取油钱”可知,张老板带来的各种机械代替了传统的牛耕,使得耕牛逐渐退出

出历史舞台,原文“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这一刻我仿佛看到,

它的四肢正在泥浆的深处蹬动,催动它奔向满天的绚烂霞霓”意味着“最后一头耕牛”的消亡

答案第3页,共9页

也就意味牛耕方式的消亡。可见,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原文最后“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扛

了更多的门扇木板再次来到湖边。人们看到,一团广漠的雾气中,前一日被践踏过的草棵,

己从地面爬起,斜斜地立着。不远处,沼泽平静无痕,仿佛一切过往,都未曾发生”意味着

蛮牯子之后再无耕牛,饱含了作者对蛮牯子的不舍之情。最后一头耕牛没有了,随之而来的

是耕地的机械化,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也表达了牛耕方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无奈和

不舍。

10.BCF11.C12.B13.(1)概括其主旨则不同于孔子的地方很少,大概应

在孟子和扬雄之间吧?

(2)荀卿这个人,特好标新立异而且毫不谦让,敢发表高论而不顾一切。14.苏轼认

为荀子为人刚愎自用,喜欢发表标新立异的言论,但肯定其能够阐明王道和礼乐。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凭借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

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

“明王道”“述礼乐”的主语都为“荀卿”,“明王道”“述礼乐”分别为动宾短语,各自断开,故应

在BC处断开;

“李斯以其学乱天下”为完整的主谓宾句子,故应在F处断开。

故选BCF„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徒”,徒弟、弟子;同类的人。句意:我认为孔子的弟子去世。/郑子那些人。

B.正确。“干”,求取;防御兵器。句意:好事的人各自以其学说向当时的君主求售。/战火

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C.“意思相同”错。“不啻”,不只;比不上。句意:不只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即使价值连

城的宝玉也比不上。

D.正确。句意: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有所依仗而无所顾忌,什么都不

怕。

故选C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瑕疵”错,由原文“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可知,韩愈认

答案第4页,共9页

为孟子的著作醇之又醇,后两者的著作大旨纯粹而小处有瑕疵。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要”,概括;“鲜”,少;“抑”,或许。

(2)“让”,谦让;“顾”,顾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

而自许太过”可知,苏轼认为荀子为人刚愎自用,喜欢发表标新立异的言论。

由“荀卿明王道述礼乐”可知,苏轼肯定其能够阐明王道和礼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开始读孟轲书,这之后才知道孔子的儒家学说值得尊崇,圣人的学说容易施行;“王

道”容易统一天下,“霸道”容易称霸诸侯。我认为孔子的弟子去世后,尊崇孔圣人只有孟

轲而已。晚年读到扬雄书,更加尊崇信奉孟子。

圣人的学说,没有传于后世。周代衰弱,好事的人各自以其学说向当时的君主求售,

纷纷扰扰,十分混乱,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说相互混杂,然而此时还有一些名师大儒在世(可

以传授圣人的学说)。儒家经典在秦朝遭到大火焚毁,汉朝初年则又尊奉黄老之学,留存于

世的纯粹儒家文献,只有孟轲与扬雄的著作了。等读到荀卿书,到这时才知道还有荀卿这个

人。考察其文辞似乎还不够纯粹,概括其主旨则不同于孔子的地方很少,大概应在孟子和扬

雄之间吧?孔子删削《诗》《书》,抄录改定《春秋》,合乎道义的保留下来,背离道义的就

删掉它。所以《诗》《书》《春秋》没有失当之处。

我想删除荀子著作中那些不合乎道义的内容,附着在圣人典籍之后,这大概也是孔子

心意吧!孟子著作醇之又醇。荀子和扬雄的著作,则是大旨纯粹而小处有瑕疵。

(节选自韩愈《读荀》)

材料二:

以前我总觉得奇怪,李斯是荀卿的学生,后来又焚烧了荀卿书,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

先王的法则,离经叛道,对于老师思想主张,不只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书,

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受到老师荀卿的影响,这就不觉得奇怪了。

荀卿这个人,特好标新立异而且毫不谦让,敢发表高论而不顾一切。子思、孟子,世

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把天下搞乱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

答案第5页,共9页

像他们那样的人很多啊;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桀纣表

现的就是人的本性。尧舜表现的只是人为的,(而非本性)。”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

必定倔强固执不谦逊,又太过自信。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

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

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

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

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

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

的灾难。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凭借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

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

(节选自苏轼《荀卿论》)

15.C16.①词人所选景物意象如梅、月、山林丘壑、流水闲云等,以及人物意象陶潜、

李白等,都为全词营造了清新脱俗之意境,颇有陶渊明、李白之遗风。

②词人借助对隐逸生活的描写,在宁静冲淡而又暗藏险恶的景象中,充分表达了词人遗世独

立、挺拔傲世的精神。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也颇有清新脱俗之风。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具有相同的文化含意”理解有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霜风”常用来比喻外界社会或政治环

境的险恶与欺压,而“惊涛”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起伏不断的经历。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诗歌所选的意象与营造的意境来看,“梅花枝上月团团”一句中,词人用“梅”“月”这两个经

典的意象,回答首句“谁伴闲人闲处闲”所问。下片中“林壑静,水云宽”,承上片歌咏“闲处”

之山林。营造了一幅山林寂静,沟壑幽深,水淡云远的景象,并说明在此可以登高舒啸,临

流赋诗、寄傲山水、委心白云,忘却一切政治烦恼。此外,“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

道难”一句中,词人所选的任务意象“陶潜”“李白”,都是典型的清高脱俗之辈。从这些意象

里,我们可看出段成己的词,清新脱俗,有陶渊明、李白之遗风。

从诗歌情感来看,段成己初仕于金,入元后遁迹龙门山中,不事新朝,其节为士林推重。在

本词中,词人奉昔代之“闲人”陶潜为楷模,引为同调。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摧眉

答案第6页,共9页

折腰事权贵,这都为词人所仰慕。他要走陶潜的路,同时深情地呼唤: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