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4届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4届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4届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4届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4届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4届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用酒精作燃料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大理石保存在细口瓶中蒸发食盐水

./sssspL大理石

称量7.2g氯化钠D.门V滴加液体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应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CC>2中CHC1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

B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Na2cO3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显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色

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鉴别羊毛和涤纶取样灼烧,闻气味

A.AB.BC.CD.D

5.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有CO2生成,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

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食物苹果汁豆浆玉米粥鸡蛋清

PH2.9-337.4-7.96.8-8.07.6-8.0

A.苹果汁B.豆浆C.玉米粥D.鸡蛋清

8.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锢、钺、镯、铸等近十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

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关于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C.睇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D.睇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9.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物质中含氧气的是()

A.高镒酸钾B.过氧化氢C.空气D.蒸储水

10.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CO?是实现“碳

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图是CC)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

法错误的是()

O氢原子

O氧原子

给碳原子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

B.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C.参加反应的CO?、旦分子个数比为1:3

D.参加反应的CO?与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0H与H2O的总质量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温度『C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J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C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储等

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13.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

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细线、、、、、

通CO?\

乒乓球

Oa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换成H?会产生同样现象

14.某品牌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依据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碘食盐配料:NaCkKIO3

含碘量:10mg

净含量:500g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保存:防潮、放阴凉处

A.此品牌的加碘食盐属于纯净物

B.KI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袋装500g这种食盐中含KIO3的质量为10mg

D.炒菜时,最好在菜熟后再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二、填空题

15.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二氧化硫;

(3)6个氧分子.;

(4)2个碳酸根离子o

16.钛金属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

誉为“未来金属”。我国伏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由钢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

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需要粉碎,其目的是。

(2)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C>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金属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措施是。

A.回收利用废旧钛金属制品

B.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

C.钛金属抗腐蚀性能好,可随意堆放储存

D.寻找、开发钛金属的代替品

17.A、B、C、D四种物质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A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为单

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一”表示

物质间能发生一步转化,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稀HC1

(1)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o

(2)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18.某小组同学以贝壳(主要成分为CaCC)3)、草木灰(含K2co3)和油脂为原料,模拟古

法制肥皂,实验室操作流程如下图:

草木灰滤液油脂

co2H2O

滤渣

已知:油脂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在碱性、加热条件下生成的物质可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煨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俗称。

(2)“溶解”后,溶液中々溶质是(填化学式)o

(3)“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19.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4)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氢气,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o

三、实验题

20.实验室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来制取CO2,某化学兴趣

小组提出:若将稀盐酸改为极稀盐酸结果又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

液面

盐酸

碳酸钙

猜想一:有较多CC>2放出

猜i想二:无CC>2放出,有新物质生成

猜想三:

(1)无CC)2放出,O

【查阅资料】Ca(HCO3)2+Ca(OH)22CaCO3J+2H2O

【实验探究】

(2)用溶质质量分数0.050%的极稀盐酸进行如图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如图,将纯碳酸钙和0.050%的玻璃管内

猜想一_____________(填"成

盐酸混和,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液面不移

立”或“不成立”

现象,再过滤动

②取滤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有白色固猜想二成立,有新物质生成

并蒸干体出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碳酸有白色沉

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离子

钠溶液淀生成

④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澄清滤液变浑

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离子

石灰水浊

(3)在实验①中,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用不同浓度的极稀盐酸做重复实验…。

【实验结论】实验室不能选用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CO?

【拓展应用】酸雨腐蚀建筑物可用碳酸钙能与极稀酸反应的原理解释。

四、计算题

21.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取该废液196g于烧杯中,逐渐滴加10%的氢

氧化钠溶液,该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go

(2)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氢气与氧气,该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体现了水

的化学性质,故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利用了水的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碱性,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性质,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吸收了大量的热,用于人工降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性质,该

选项符合题意;

D、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

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大理石是固体,固体药品要保存在广口瓶中,该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蒸发食盐水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该选项实验

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使用时左边托盘放物品,右边托盘放祛码,该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把它悬空放在试管上方,不要接触试管壁,以免沾污

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该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高楼火灾时,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蒸发吸热,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这就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

覆盖在燃烧物上方,隔绝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隔绝氧气而熄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

后气化不会有残留,不会对图书、档案等造成伤害,故不符合题意;

C.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应用了隔绝空

气灭火的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D.在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内必须严禁烟火,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

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

化钠与水,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氯化氢气体都被吸收,不可除

去CO?中的HC1,该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Na2cO3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

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

思;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

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

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

不准确,该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羊毛是天然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时有刺激性

气味,故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该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

思;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有可能是混合

物,例如:。2和。3的混合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

氧化物,例如:KMnO4,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中只含氧元素,则在氧

气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

应,例如:CuO+H2SO4—CuSO4+H20,生成物是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推理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6.答案:A

解析:A、量筒不能用于加热药品,符合题意;

B、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C、试管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D、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可垫上石棉网加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答案:A

解析:因为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宜使用的食

物是显碱性的食物,以中和胃酸,玉米粥、豆浆和鸡蛋清的pH均大于7,显碱性,适

宜多吃。而苹果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宜多吃。故选:Ao

8.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

是锦,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121.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

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为5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故选项说法正

确;

D、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51=2+8+18+18+x,则x=5,故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Co

9.答案:C

解析:A、高镒酸钾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含氧气,错误;

B、过氧化氢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含氧气,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正确;

D、蒸储水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含氧气,错误。

故选:Co

10.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也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O2,CH3OH、H2O

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该反应体系中共有3种化合物,故

A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所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B说法正确;

一定条件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z+COz^^^CHsOH+H?。可知,参加反应的CO?、H2

分子个数比为1:3,故C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H?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0H与

H?。的总质量,故C说法正确;

故选Ao

11.答案: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选项正确;

B/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贝篙。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

量分数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

晶法从溶液中获取晶体,此选项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则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

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

药和化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故选项说法正确;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储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

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则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入CO2气体后,根据/=PgV,左端乒乓球

受到的浮力增大,左端乒乓球上升,右端乒乓球下降,故A错误;

B.整个过程中左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由增大到不变,两端乒乓球位置会有变化,故B

错误;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逐渐

吸收,充分反应后,集气瓶内气体恢复为原来成分,杠杆逐渐恢复原状,故C正确;

D.H2的密度比空气小,与浓NaOH溶液不反应,将CO?换成H2,左端乒乓球下降,右

端乒乓球上升,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该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KIO3,属于混合物,故A选项错误;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

B.元素的质量分数=xl00%,KIC)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相对分子质量

214,而KIO3中K、I、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x1):(127x1):(16x3)=39:

127:48,此可知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选项错误;

C.KK)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59.3%,由题目可以知道每500g这种

食盐含有碘10mg,设10mg碘需有KIO3的质量为x,则可以得到

则里x100%。59.3%,解得xR6.9mg,所以500g这种食盐中含有KIO3的质量约为

X

16.9mg,故C选项错误;

D.该食盐•.食用时勿长时间加热,所以炒菜时,最好在菜熟后再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SO2

(3)6O2

(4)2C0;-

解析:(1)硅是14号元素,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故填:SO2o

(3)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1个氧分子含有2个

氧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氧气的化

学式表示为。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因此6个氧分子的符号为6。2。

故填:6020

(4)碳酸根离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且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原子团

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碳酸根的符号表示为

C03;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字写在离子符号的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是“1”时省

略),正负号在后,因此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o:,表示离子的个数标在离子符号前

面,2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2c0;-。故填:2c

16.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4

(3)TiCl4+2Mg-Ti+2MgCl2

(4)AD

解析:(1)钛铁矿需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设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x+2+(-2)x3=0,x=+4o

(3)TiCl,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MgTi+2MgCl20

(4)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正确;

B、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不利于保护钛金属资源,会造成钛金属资源浪费,错误;

C、钛金属虽然抗腐蚀性能好,但也不能随意堆放储存,错误;

D、寻找、开发金属的代用品,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正确。

故选ADo

17.答案:⑴FeCl2;Fe3O4

(2)Fe2O3+3CO-2Fe+3CO2;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分析:A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故A为氧化铁,A、B、C、D四种物质均含同

一种金属元素,即为铁元素,B为单质,故B为铁,铁与氧气点燃可生成四氧化三

铁,故D为四氧化三铁,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C为氯化亚铁,

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1)由分析可知,C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

D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s。’;

(2)由分析可知,A为氧化铁,B为铁,A-B即为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

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Fe2()3+3C032Fe+3c;

在该反应中Fe203+3C032Fe+3CC>2,氧化铁化合价降低,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

18.答案:(1)生石灰

(2)Ca(OH)2

(3)Ca(OH)2+K2CO3^CaCO3J+2K0H

(4)CaCO3

解析:(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

“煨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为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2)“溶解”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

(3)“沉淀”时,发生反应为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CaCO3J+2K0H;

(4)该流程中,碳酸钙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故填:CaCO3O

19.答案:(1)长颈漏斗

△、

(2)CD;2KMnO4^^K2MnO4+MnO2+O2T

(3)B

(4)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如果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

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1)由图B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写:长颈漏斗。

(2)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