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学习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内容及演变;科举制的正反面影响。难点: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特点、作用及实质。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拨制度时段选官制度标准选拔方式选拔范围评价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世袭贵族贵族垄断官吏来源春秋战国①尚贤,举荐为官;②军功爵制才能、军功政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贵族特权,增强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秦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②军功爵制利于建立良好吏治,推动官僚政治的确立汉武帝时期开始察举制孝廉、茂才(品行、名望)举荐①实行之初,利于选拔人才;②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后期举荐不实现象渐趋严重;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①前期:家世、道德、才能;②后期:家世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封闭性)①前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选官权收归中央,利于中央集权;②后期成为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不利于加强皇权;隋唐到明清科举制才学考试政权向社会下层开放(见下面)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其他考点1、科举制评价:积极:①打破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社会流动性加强;②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③选拔更加公开公平,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④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⑤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为世界范围文官选拔的重要方式;消极: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束缚思想,对科技、社会进步产生消极作用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①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才能;②范围:政权由封闭到逐渐向社会下层开放;③选拔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更加公平、公正;④选官权逐渐收归中央;3、察举制与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关系:①察举制下,举荐为主,考试为辅,为科举制考试选才提供借鉴,科举制下,读书人可“怀牒自进”,自主权更大;②察举制在举荐时考察在乡里的品行与名望,为九品中正制延续和发展;4、明清时期的南北榜制度: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下,南北方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南北卷制度的形成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王朝统治;5、科举制完善的表现:弥封制度誊录制度锁院制度6、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三、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朝代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结果秦汉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行政长官官员赏罚的依据隋唐两宋尚书省吏部考核每年九品以上官员官员升降的依据明考满三、六、九年任职期满的官员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考察三年外地官员查处官员贪、酷和不作为六年京官清京察三年京官官员奖惩的依据大计外省官员四、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朝代中央地方秦御史大夫监察史汉朝御史大夫十三州刺史隋唐御史台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两宋御史台、台谏合一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元朝御史台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都察院、六科御史巡按各省清朝都察院/五、评价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作用:①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②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局限:服务并受制于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达标检测1.唐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下列事件发生在她当权期间的是A.推动长庆会盟 B.灭东突厥汗国 C.官修《大唐六典》 D.首创武举殿试2.某选官制度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该制度是()A.军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A.统治基础的扩大 B.崇尚教育的思想C.儒家思想是主流 D.重文抑武之风气4.宋代科举出身寒门的人较之前的朝代大有增长,与传统世家与世袭皇族相比,他们流动性大,显得卑微,于是不得不推崇皇帝,以获得长足发展。这说明了()A.社会流动加速有利于君权加强 B.寒门崛起推动基层治理C.选官和用人制度实现公平公正 D.科举制实施强化了等级观念5.隋朝规定“工商业者不得入仕”,唐朝时,除现任官员、工商业者和宗室子弟不得应举外,一般士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宋朝,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这意味着()A.商人获得了更多政治权利 B.科举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C.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扩大 D.官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6.下图所示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掌握地方人事),《集簿》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该文物()A.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 B.是研究汉朝中央官制的重要资料C.体现了朝廷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D.反映了秦汉时期监察体制的情况7.朱元璋经常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由“吏部考其股最”,分为5等;同时,严惩贪官污吏,受财任法者,1贯以下杖70,每5贯加1等,至50贯纹,“脏至六十两以上者,袅首示众。”为了监督官吏,特地规定:凡地方长官贪污者,允许老百姓上京城告发。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明初()A.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 B.以民为本初具民主理念C.整肃吏治实践善治目标 D.革除吏治弊病成效显署8.下表是唐代部分官员出身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