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含内容_第1页
论语雍也篇含内容_第2页
论语雍也篇含内容_第3页
论语雍也篇含内容_第4页
论语雍也篇含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雍也第六印注释①南面:古时以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贵的位置,这里泛指居官位治民。孔子说:“冉雍嘛,可以让他当官治理百姓。”章第一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译文即孔子弟子冉雍。字桑伯子:难以确考。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即《庄子》书中的桑雽(hu)(又作桑户),可备一说。①仲弓肯定子桑伯子其人的本质是好的。②可也自处时严肃恭敬。③居敬同“太”。④大章第二是的,对的。⑤然仲弓①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②,简。”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④简乎?”子曰:“雍之言然⑤。”注释译文仲弓问起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说:“可以的,只是简单了些。”仲弓说:“自处时严肃恭敬,行事时简易不繁,用这种方式来的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自处时简慢大意行事时又简单不繁,不是太简易了吗?”孔子说:“你的话是对的。”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②。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章①迁怒:将自己的愤怒转加给别人。②短命: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而早于孔子去世,故孔子称他短命。鲁哀公问:“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从不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从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弟子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注释译文第三注释译文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子曰:“赤之适齐也⑥,乘肥马,衣轻裘⑦。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⑧。”

章第四①子华:公西赤。②冉子:即冉有。《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弟子,只有曾参、有若、闵子骞、冉有四人称过“子”。③釜:古代量名,容积为当时的六斗四升,相当于今天的一斗二升八合。④庾(yǔ):古代量器名,容积为当时的二斗四升,相当于今天的四升八斗。⑤秉:古代量器名,容积为当时的十六斛(hú)。⑥适:往。⑦衣(yì):动词,穿。⑧周:救济。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求请求多加一点。孔子说:“再给一庾。”冉求却给了他五秉小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穿着又轻又暖和的皮袍。我听说,君子周济急需的,不给富人添富。”

章原思为之宰①,与之粟九百②,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乎③!”

第五注释译文①原思:孔子弟子。姓原,名宪,字子思。之,指代孔子。宰,这里指大夫的家宰。此事应当是孔子做司寇时。②九百:量词省略,今已不可确知。③邻、里、乡、:都是古代地方居民单位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原宪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作为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说:“别推辞!把他分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①。虽欲勿用②,山川棒舍诸③?”第六①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②勿用:不用来祭祀。③其:难道。注释孔子对仲弓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译文章第七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①,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章①违:离。注释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思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某日某月偶尔想起罢了。”

译文有什么困难的。①何有章第八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①?”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注释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端木赐,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①闵子骞:孔子弟子。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②汶(wèn)上:汶水的北岸。汶,水名,即今山东的大汶河。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①,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②。”章第九注释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好好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召我,我一定跑到汶水北岸去。”

译文①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②牖(yǒu):窗户。注释章第十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要死了,这是命数啊!这样的人竟会得了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会得了这样的病!”

译文第十一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①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②巷:古人称巷有两义,一指里中道路,一指人的住处。这里用第二义。孔子说:“有贤德啊,颜回这个人。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自得之乐。有贤德啊,颜回这个人。”译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①,力不足也②。”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③。”

①说:“悦”的古体字。子之道,即仁德。②力不足:孔子曾经说过:“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强调人们要积极施行仁道,而不能借口“力不足”放弃实践。③画:即“画地为牢”的“画”,也就是原地不动。章第十二注释译文冉求说:“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会半道停止。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①

第十三①孔子教导学生以修德为主,学习文化知识则是行有余力时的选择。而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以“文学”见长,却常常忽视道德修养,因此孔子对子夏有这样的教诲。注释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有修养的儒者,不要做没有修养的儒者。”译文章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②,行不由径③,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第十四章①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②澹(tá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③径:小路。注释子游做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抄小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居处来。”

译文第十五子曰:“孟之反不伐①,奔而殿②,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章注释①孟之反:即孟之侧,鲁国大夫。伐:自夸。②奔:逃亡。殿:行走在最后。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快进城门的时候,鞭打着他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情形的缘故。’”章第十六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①祝鮀(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②宋朝:宋国的公子朝,有美貌。出奔卫国,任为大夫。注释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而只有宋朝那样的美貌,在当今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译文第十七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①?”章①斯道:指孔子一生所提倡的仁道。注释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遵循我提倡的仁道呢?”

译文注释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③,然后君子。”

章第十八译文①质:本质。文:文饰。对于人而言,固有的好品质为质,礼乐的修养为文。②史:虚浮不实。③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章第十九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注释①罔:诬罔不正的人。译文孔子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章第二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译文①之:古注认为“之”是指学习而言,实则这一认识对于一切事情都是有效的。当然在孔子那里最关心的事情还是修养道德。孔子说:“对于修养道德这件事,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他的人不如以追求他为乐的人。”译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正文章第二十二①知:“智”的古体字。民之义:即民之宜,符合人民利益的事。②先难而后获:先经历实践的苦难,而后才会有所得。注释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致力于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奉鬼神但要离开他们远一些,可以说是智了。”又问怎样才算是有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经历实践的困难,而后才会有所得,这样便可以说是具备仁了。”

译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①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②

,可谓仁矣。”第二十三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①

①此章言智者和仁者的区别,同时指出智者和仁者的收货。注释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流动的水,仁者喜爱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译文章第二十四子曰:“齐一变,至于鲁①;鲁一变,至于道②。”春秋时的鲁国是保存周礼和周代文化最多的国家。①鲁注释即“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所指的“道”,国家秩序完全掌握在最高统治者手中,等级制的礼制规定得到很好的遵守。②道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样的礼乐之邦;鲁国一改变,就能符合大道。”

第二十五章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①①觚(gū):酒器,喇叭口,细腰,高圈足。孔子说:“觚不像觚,还能算是觚吗?还能算是觚吗?”

注释译文①逝:同“折”,往。②罔:迷惑。注释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假如告诉他说:‘井里有个仁人。’他会跟着仁人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不可能被陷害;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愚弄。”

译文章第二十六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①,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②。”第二十七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①,亦可以弗畔矣夫②。”章注释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两句话说明孔子兼重学习和修养。②畔:通“叛”。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历史文献,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译文第二十八章①南子:卫国灵公夫人,把持卫国政治,而且有不正当的行为,故名声不好。②矢:通“誓”,发誓。③所:代词。誓词中对于指誓之事多用所字结构的词组。否:不当,不对。注释孔子去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译文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②:“予所否者③,无厌之!天厌之!”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②!民鲜久矣。”注释①中庸: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平常。②至:至高无上。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至高无上的了!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注释①事:止,仅。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博施恩惠给百姓,有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呢?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自己想要成功,也让别人能成功;自己想通达,也让别人事事通达。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印话题作文2007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5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可结合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名句,根据你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找出有用的信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可结合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名句,写作指引说属于话题类作文。五个句子可以分别展开,也可以综合起来一起写。

要想把这道作文题写好,必须首先理解这几个句子的含义。如果不能准确深刻理解所给句子的含义,就不能写出好的文章。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人际关系)“德不孤,必有邻”是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自我修养)“礼之用,和为贵”

指以和为贵。(为人处世)目前我们可写的切入点?抓住一句话确定话题来写,因为这样主题比较明确。如有朋自远方来,写友情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写和的作用和重要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写中国人的热情好客……

选择把五句话综合起来写,主题往往是反映《论语》这部书多么著名,或者是孔子这个人如何伟大,《论语》这部书的地位。《论语》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

和,照亮世界的灯塔

一阵阵,如雷的呐喊。一次次,如注的热血。光影飘飞,时空凝滞,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人们看到了一个个古老的用于印刷的活字,奇迹般的,在跳,在舞,在书写着一个美丽的字:和。和,中华文化的脊梁!孔子周游,永不休的言论,鞭辟人心的话语诠释着和;昭君出塞,用无悔的脚步、坚定不移的足迹践行着和。和是什么?和是黎民百姓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年幼的孩童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是驼背的老人踽踽而行,在夕阳下散步的清闲。它是一个家庭的和谐,是一个集体的团结,是一个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的安康。

你可能要问,为了国家间没有战事,弱小的国家便卑躬屈膝,这是和吗?不,我想说,这不是。和,不仅是外界的,更是内心的。它是一种平静祥和不被束缚又无私心杀欲的心态,对弱国而言,和应该是面对强暴而不屈服的信念,是面对邪恶却据理力争的言行,就像周在“双十协定”的谈判桌上的不放弃,不后退;就像“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一次次以强硬对待强硬的坚定。对强国而言,和应该是一种换位思考后的理解,是对内心私心杂欲的主动约束,是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的慷慨之举。

我们之所以在时光飞逝的流年里,始终高举着和的旗帜,是因为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追求个人理想的必要准备,是我们国家兴旺、事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用那滚烫的鲜血证明了这一点,魏蜀吴三国纷争,有多少田园寥落、骨肉流离;一战、二战,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杀,有多少善良的村庄血流成河……数不清,查不尽。你听啊,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痛苦,你看啊,哪立在废墟中的孩童迷茫的眼神……接踵而来的,便是经济的萧条,国家的后退……

和,是照彻黑暗的群星,是点亮希望的曙光,是撕破阴霾照亮航标的灯塔。或许,未来的路上,依旧会有迷航的船只触礁,依旧会有硝烟,但是永久的有一座灯塔在矗立着,那里闪耀着一个字:和!

贵在人和

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你是否凡事都要占上风,不能吃一点亏?实际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做人要大气,万事和为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