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课件含内容_第1页
《论语六则》-课件含内容_第2页
《论语六则》-课件含内容_第3页
《论语六则》-课件含内容_第4页
《论语六则》-课件含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们说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是泰山,水是黄河,那么你认为圣人应该指的是谁呢?山东曲阜尼山——相传孔子出生地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学习目标: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5、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预习作业:1、注音论曰

愠罔殆

识诲哉焉lúnyùnzhìyānzāidài同“悦”yuèyuē

wǎnghuì

划分节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试着解释下列各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子:而:时:习:之:亦:说:乎: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表承接关系,然后时常,经常温习、复习代词,它,指代所学习的东西也,也是。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说同“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朋:知:而:愠:君子:同门师兄弟了解表转斩;却、但、然而(yùn)怨恨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学友互相激励,探讨、切磋促进(人生之乐)——时常学习,享受学习(学习之乐)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却,表示转折就迷惑不解危险,这里指学业上陷入困境。这两则都是讲学习方法而:表承接,“就”(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试试自己来翻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识的继承与创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与思考结合的必要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人以……为乐趣爱好指学习知道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一定选择他们的优点采纳,听从缺点改正孔子说:“几个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尝试翻译这则讲的是什么?学习态度,提出了随时随地地向别人学习表承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有所成就疑惑上天的意旨明辨是非真假超越法度通“又”试试自己来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这一则讲的是什么?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学习效果)看谁背得快。自由朗读,21、《论语》六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2、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快速回答:《论语》六则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阐述学习方法,哪些是阐述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效果(终身学习):第六则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温故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择善而从:从:学习(善者)的优点。“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讨论交流:本文中有很多语句现在已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了,你能说说有哪些成语吗?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四十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你认为是学习方法重要还是学习态度重要?为什么?你是在学习方法上做得不够,还是学习态度上做得不够呢?学习了本文之后,你在今后的学习上有什么打算呢?延伸:练习: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_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家、

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属_______散文,____家经典之一。3.四书是《》《》《》《》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语录体儒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政治练习:二、注音:说愠罔殆

识诲哉焉yuèyùnwǎngdàizhìhuìzāiyān1、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2、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温故而知新,可

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常、经常也同“悦”,愉快。怨恨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这里指学过的知识理解、领会可以凭、凭借做迷惑不解学业上陷入困境练习:三、解释画线的字5.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6.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8.择其善者而从之凭什么认为可耻因此暗暗,私下记住满足教导厌倦采纳,听从1.画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默而识之(记住)学而不厌(厌倦)B.不耻下问(耻辱)可以为师矣(凭)C.择善而从(采纳)诲人不倦(教导)D.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懒惰)C四、选择题2.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而从、都出自于《论语》。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辨证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知识的继承与创新。A3.画线词语活用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B.不耻下问C.敏而好学D.必有我师焉4.画线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诲人不倦

C.不亦乐乎D.择其善者而从之AB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练习:五、翻译: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作业:1、摘抄有关于学习的中外格言警句,在班上交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学习

永远不晚——

高尔基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作业:2、默写全文话题作文2007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5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可结合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名句,根据你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找出有用的信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可结合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名句,写作指引说属于话题类作文。五个句子可以分别展开,也可以综合起来一起写。

要想把这道作文题写好,必须首先理解这几个句子的含义。如果不能准确深刻理解所给句子的含义,就不能写出好的文章。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人际关系)“德不孤,必有邻”是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自我修养)“礼之用,和为贵”

指以和为贵。(为人处世)目前我们可写的切入点?抓住一句话确定话题来写,因为这样主题比较明确。如有朋自远方来,写友情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写和的作用和重要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写中国人的热情好客……

选择把五句话综合起来写,主题往往是反映《论语》这部书多么著名,或者是孔子这个人如何伟大,《论语》这部书的地位。《论语》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

和,照亮世界的灯塔

一阵阵,如雷的呐喊。一次次,如注的热血。光影飘飞,时空凝滞,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人们看到了一个个古老的用于印刷的活字,奇迹般的,在跳,在舞,在书写着一个美丽的字:和。和,中华文化的脊梁!孔子周游,永不休的言论,鞭辟人心的话语诠释着和;昭君出塞,用无悔的脚步、坚定不移的足迹践行着和。和是什么?和是黎民百姓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年幼的孩童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是驼背的老人踽踽而行,在夕阳下散步的清闲。它是一个家庭的和谐,是一个集体的团结,是一个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的安康。

你可能要问,为了国家间没有战事,弱小的国家便卑躬屈膝,这是和吗?不,我想说,这不是。和,不仅是外界的,更是内心的。它是一种平静祥和不被束缚又无私心杀欲的心态,对弱国而言,和应该是面对强暴而不屈服的信念,是面对邪恶却据理力争的言行,就像周在“双十协定”的谈判桌上的不放弃,不后退;就像“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一次次以强硬对待强硬的坚定。对强国而言,和应该是一种换位思考后的理解,是对内心私心杂欲的主动约束,是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的慷慨之举。

我们之所以在时光飞逝的流年里,始终高举着和的旗帜,是因为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追求个人理想的必要准备,是我们国家兴旺、事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用那滚烫的鲜血证明了这一点,魏蜀吴三国纷争,有多少田园寥落、骨肉流离;一战、二战,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杀,有多少善良的村庄血流成河……数不清,查不尽。你听啊,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痛苦,你看啊,哪立在废墟中的孩童迷茫的眼神……接踵而来的,便是经济的萧条,国家的后退……

和,是照彻黑暗的群星,是点亮希望的曙光,是撕破阴霾照亮航标的灯塔。或许,未来的路上,依旧会有迷航的船只触礁,依旧会有硝烟,但是永久的有一座灯塔在矗立着,那里闪耀着一个字:和!

贵在人和

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你是否凡事都要占上风,不能吃一点亏?实际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做人要大气,万事和为贵。人和是一种相互理解。关汉卿曾说过,“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