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5国际贸易法教学案例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陈治东教授编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1(法律适用)卢森堡阿贝德钢铁集团公司与镇江市路达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1)苏民二终字第237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卢森堡阿贝德钢铁集团公司(TRADEARBEDPRIVATELIMITED以下简称阿贝德公司)该公司上海代表处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南京西路1038号梅龙镇广场1910号
法定代表人Mr.PatrickSeit,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委托代理人陈国庆,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镇江市路达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路达公司)地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镇江市解放路265号江茂大厦三楼法定代表人张伟,该公司董事长委托代理人毛依星,镇江南昆仑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阿贝德公司因与路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镇经二初字第1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1年10月17日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阿贝德公司委托代理人陈国庆,被上诉人路达公司委托代理人毛依星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本院认为:(一)因本案卖方是卢森堡的公司,故本案属于涉外民事纠纷。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本案应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本案所涉合同的买方是中国法人,合同亦是在路达公司与阿贝德公司驻中国代表处之间签订的,合同签订地在中国。路达公司的进口代理人海企公司开出信用证的行为构成履约行为,而该行为也发生在中国。因此,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应是中国法律。在本案一审过程中,原告路达公司以中国法律为依据提起诉讼,被告阿贝德公司亦引用中国法律进行抗辩。在一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出判决后,阿贝德公司和路达公司在二审过程中也未对适用中国法律提出任何异议,应视为双方对此已经共同接受。因此,本案应当适用中国法律。(二)阿贝德公司与路达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在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签订后,路达公司即委托有此类货物进出口经营权的海企公司代理进口该批货物,海企公司亦根据路达公司的委托向阿贝德公司开具了信用证,这些行为均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无其它情况出现,本案所涉买卖合同将毫无阻碍地得到履行,因此路达公司无进口镀铝锌板的经营范围,并不影响合同效力,阿贝德公司与路达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应认定有效。(三)阿贝德公司在4月4日提出将信用证中约定的装船日期由6月30日推迟至7月30日无充分理由。根据3月27日阿贝德公司给海企公司的订购合同,和同日给海企公司要求其尽快开证的传真,可以认定阿贝德公司并非在收到海企公司3月30日开出的信用证后,才知道路达公司将委托海企公司开证,最迟在3月27日前,阿贝德公司应当知道路达公司将委托海企公司开证。海企公司3月30日开出信用证后,阿贝德公司在4月4日提出将信用证中约定的装船日期由6月30日推迟至7月30日无充分理由,因为阿贝德公司3月27日要求将首批货物的装船日期由原来的3月底推迟至4月10日,其间相隔13天,而第二批货物原来约定为6月底装船,阿贝德公司最迟在3月27日已知开证申请人为海企公司,却要求将第二批货物装运日期推迟至7月底,远远超过首批货物推迟13天装运的迟延期限,且4月5日阿贝德公司曾致函路达公司,其将敦促工厂于6月底前全部装船。本案所涉信用证未规定唛头事宜,不存在阿贝德公司传真中“来不及修改唛头”从而导致货物不能及时装船的结果,合同未能得到履行的责任完全在阿贝德公司。(四)路达公司因阿贝德公司违约而遭受损失的合理范围,应当是路达公司买卖标的物价款扣除合理费用后的差价。关于镀铝锌板的国内市场价格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参考价格,从公平原则出发,取阿贝德公司提供的7500元/吨和路达公司提供的8500元/吨的中间值8000元/吨,以此价格为基础并扣除相应的关税、港口费用、代理费用等,计算路达公司买卖镀铝锌板所获得的可得利益。原审判决认定合同无效并判令阿贝德公司分担路达公司的损失虽然不当,但就处理结果而言,所确定的阿贝德公司的赔偿额与以上述方法所计算出的路达公司的可得利益基本相当,亦应在阿贝德公司可预见的范围内。因此,对原审判决所确定的阿贝德公司向路达公司赔偿105000元的判决结果,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审案件受理费9180元,由阿贝德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刘建功
代理审判员徐美芬
代理审判员孔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书记员邹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2(法律适用)美国捷超公司与江苏省五金矿产公司购销合同纠纷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0)苏经终字第380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XM.INTERNATIONAL,INC.(以下简称捷超公司),住所地美国新泽西州福特里达KELBY大街PARKER广场。
法定代表人董继红,捷超公司总裁。
委托代理人姜瑞文,男,捷超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开发区第三大街青阳公寓2门302室。
委托代理人孙志祥,上海市浦东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江苏省五金矿产进出口(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五矿公司),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中华路50号。
法定代表人李明永,五矿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张学兵,五矿公司职员。
委托代理人谢政,江苏南京振泽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捷超公司与被上诉人五矿公司购销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1998)宁经初字第62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0年10月10日、11月30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捷超公司委托代理人姜瑞文、孙志祥,被上诉人五矿公司委托代理人张学兵、谢政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认为,捷超公司系在美国注册的企业,五矿公司与捷超公司在销售热搪钉的业务中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双方以传真函件来往的形式对热搪钉的购销、规格、数量、价格及付款方式等作了约定,达成了一致,合同即已成立,双方之间系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本案的处理应适用中国法律。根据中国法律,应确认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合法有效,当事人均应遵照履行。本院认为:
捷超公司与五矿公司虽未就本案所涉C-2440及C-2441两单货物签订书面合同,但双方就货物的购销、规格、数量、价格及付款方式,均以传真的方式作了确认,应认定双方之间已成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对适用中国法律均未提出异议,因此本案应依据中国法律进行判决。
关于本案所涉及货物应适用的质量标准问题,本院认为,双方虽然没有十分明确地确认C-2440和C-2441两单货物按照美国联邦FF-N-105b标准制造,但是,五矿公司明知该宗货物的最终用户是美国PSS公司,作为一家长期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五矿公司应当知道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货物应符合该国标准。同时,捷超公司已经要求五矿公司在包装铁钉所用的钉盒上印上“按照FF-N-105b标准制造”字样,钉盒与铁钉并非两种不同的货物,前者作为后者的从物,其表面关于货物品质标准的记载应当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确认C-2440和C-2441两单货物所适用的标准是美国联邦FF-N-105b标准。
关于五矿公司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上述质量标准以及捷超公司是否有权拒付货款问题,本院认为,(1)美国有关法院的判决尚未生效,不能作为本案证据使用;(2)美国ATLAS测试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报告所针对的是CSC公司订单项下的货物,不能说明C-2440和C-2441两单货物也存在同样质量问题;(3)捷超公司在交付支票后随即通知银行停止兑现支票,此时捷超公司并无C-2440和C-2441两单货物不符合美国联邦FF-N-105b标准的证据,其拒绝支付货款的理由是为了解决3283A/B合同项下货物的质量问题,而C-2440、C-2441合同与3283A/B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捷超公司不能以此为由拒付C-2440和C-2441两单货物项下的货款;(4)捷超公司在收到C-2440和C-2441两单货物之前,已经就3283A/B合同项下货物的品质问题与五矿公司交涉,但是在收到货物之后,捷超公司并未对货物进行检测,而是转售客户,其行为构成了对货物的接受,因此无权拒付货款。综上所述,捷超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原审法院认定事实基本清楚,判决正确,应予维持。但其关于双方所供货物质量标准的认定有误,应予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审案件受理费16000元,由捷超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刘建功
审判员黄国华
代理审判员徐美芬
二00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书记员周成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3(法律适用)美国恒达食品有限公司与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购销合同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7)日经初字第29号原告:美国恒达食品有限公司(HANGTATFLLDSUSAINC.)所在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尔海姆布拉市得特大街412号(412SDateAvenueAlhambra,CA91803USA)
法定代表人:李德海,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范杰,青岛乾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潘新敏,青岛群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所在地址: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王起达,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张守志,山东金桥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庄举栋,日照天祥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日照日荣水产有限公司所在地址:中国山东省日照市海港路
法定代表人:杨淑金,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守志,山东金桥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庄举栋,日照天祥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美国恒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达公司)诉被告日照市水产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水产集团)、被告日照日荣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荣公司购销冻凤尾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恒达公司委托代理人范杰、被告水产集团委托代理人张守志、庄举栋、被告日荣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淑金及委托代理人张守志、庄举栋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并作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
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水产集团签订的成交确认书和与被告日荣公司对成交确认书内容的部分变更均合法有效。该批冻虾经FDA检验后被拒绝入关,原告有权依约定退回冻虾并索要货款及相关费用,原告并有权要求被告赔偿包括可得利润和利息在内的损失。冻虾被退回青岛港后,两被告有义务接收,虽然被告要求原告提供检验、退关文件正本理由正当,但被告以对文件持疑为由而不赎单提货,又未采取其它积极措施避免冻虾价值灭失,应对此负一定的责任。原告虽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有权保有货物,但同时也负有保全货物的义务。原告既非记名提单上的发货人,亦非收货人,却长期持有提单,而且在藉此不能收回相关款项并已起诉的情况下,未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放任损失的扩大,直至冻虾价值最终灭失,应对此负主要责任。两被告应连带承担对原告退回款项、赔偿损失的责任。原告关于两被告偿付货款等款项及赔偿损失的诉讼主张合法,应予支持,但其要求两被告承担自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起的利息不当,应自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后七日即一九九六年五月三日起计算利息。被告关于原告应对冻虾退回后价值灭失承担责任的答辩理由成立,应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六条第一款、《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两被告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偿付原告110701.86美元(其中货款103562.86美元、DDC费1052美元、海运费5752美元、监装费300美元、认证费35美元)及自一九九六年五月三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美元贷款利率计算至实际付款日止的利息;
二、两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付原告可得利润损失3425.80美元;
三、原告对退回冻虾价值灭失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责任,即应赔偿56941。21美元,该款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付给两被告。
上述一、二、三项相抵,两被告应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付原告57186.45美元及以110701.86美元为基数自一九九六年五月三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美元贷款利率计算至实际付款日止的利息。
案件受理费一万五千五百一十元、保全费六千零三十元、物价认证咨询费二千八百元、其它诉讼费一千二百元,供不应求二万五千五百四十元,原告负担一万二千七百七十元,两被告负担一万二告七百七十元。
如不服本判决,原告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两被告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滕聿江
代理审判员韩涛
代理审判员傅前铭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书记员杨荣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4(法律适用)CLOUTCasenumber:152Articlenumber:salesconvention/1(1)(b);49;78Thessaursissue:Countryofdecision:FranceYearofdecision:1995Typeofdecision:JudicialdecisionCase152:CISG1(1)(b);49;78France:CourtofAppealofGrenoble(CommercialDivision)26April1995MarquesRoque,Joaquimv.S.A.R.L.HoldingManinRivireOriginalinFrenchPublishedinFrench:[1996]UNILEXReportedoninEnglish:[1996]UNILEXAcompanywithitsplaceofbusinessinFrancesoldtoanindividualresidentinPortugalausedwarehouseforthepriceof500,000Frenchfrancs,includingthecostofdismantlinganddelivery,thepriceofthewarehousebeing381,200francsandthedismantlinganddeliverycostsamountingto118,800francs.Followingthebuyer'srefusaltopaythelastpartofthepriceonthegroundsthatthedismantledmetalelementsweredefective,theCourtofAppealofGrenoblefoundthatthedisputedcontractcoveredthesaleofausedwarehousetogetherwithitsdismantlingandthatitwasapparentfromtheinvoicessubmittedthatthesupplyofservicesdidnotconstitutethepreponderantpart[ofthecontractualobligations].ThecourtconcludedthatthecontractthereforefellwithinthescopeofapplicationofCISG(art.3(2)).TheCourtofAppealfurtherstressedthatthecontracthadbeenconcludedbetweenasellerwithitsplaceofbusinessinFranceandabuyerresidentinPortugal,thatFrancewasaStatePartytoCISGwhereasPortugalhadneithersignednorratifiedit,andthatitwasthereforenecessarytoascertainwhetherCISGwasapplicablethroughtheprovisionsofprivateinternationallaw(art.1(1)(b)).HavinginvokedtheHagueConventionof15June1955ontheLawapplicabletoInternationalSalesofGoods,thecourtarrivedatFrenchlaw,thisbeingthelawofthecountrywherethesellerhaditshabitualresidenceatthetimewhenitreceivedtheorder(art.3,firstparagraph,HagueConvention).ThecourtaccordinglyappliedCISGbecause"since1January1988,theFrenchdomesticlawapplicabletointernationalsaleswastheViennaConventionof11April1980".Thecourtfound,inthelightofarticle35CISG,thatacertainquantityofthegoodswerenotfitfortheparticularpurposeofreassemblyintheidenticalformexpresslymadeknowntotheseller.Sincethatdefectrelatedtoonlypartofthewarehouseandconcernedmetalelementswhichcouldberepaired,itdidnotconstituteafundamentalbreachsuchastodeprivethebuyerofwhathewasentitledtoexpectunderthecontract.Thecourtthereforefoundthatthisbreachdidnotjustifyavoidanceofthecontractpursuanttoarticle49.TheCourtofAppealfurthernotedthat,intheevent,suchavoidancehadnottakenplace,sincethepartieshaddeterminedthatthesellerwouldrepairthedamagedmetalelements.Inresponsetothebuyer'sobjectionthatthe[seller's]obligationwastorestorethewarehousetoanewstate,thecourtfoundthatitwasnotestablishedthatthesellerhadacceptedsuchataskwhichwouldhaveservedtomultiplythevalueofsomeoftheelementssoldbyafactorof40.Havingfurnishedthebuyerwithreplacementelementswhichwereonlyveryslightlybentoutofshape,thesellerhad,inconformitywitharticle46(3)CISG,repairedthedefectinconformitywiththegoodssold.Thecourtawardeddamagestothebuyerafternotingthatthelatterretainedtherighttoclaimdamagesnotwithstandingtherepaircarriedoutatitsownexpensebytheseller(art.48(1)).Finally,regardinginterestonarrearsandthecapitalizationofinterestclaimedbytheseller,theCourtofAppealnotedthatarticle78CISGstatedthatanydelayinpaymentgaverisetoentitlementtointerestonthearrearswithoutnoticebeingservedandthatsuchinterestshouldstarttoaccrueonthedateonwhichthereplacementgoodswerehandedovertothebuyer.Thecourtdecidedthattheinterestwouldbecapitalizedattheendofonecompleteyeartobecountedfromthedateofsubmissionofgroundsofappealinwhichthesellerfirstmadetherequestforinterest.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5(法律适用)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穗中法民三初字第297号原告(反诉被告):宝得利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民铁吾东百老汇11号10楼。
法定代表人陈伟夫,总经理。
被告(反诉原告):中国电子进出口广东公司,住所地: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50号广联大厦18-21楼。
法定代表人文国胜,总经理。
2000年11月16日,宝得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得利公司)为买方、中国电子进出口广东公司(下称:电子进出口公司)为卖方签订一份合同号为2000EMDC481US的《售货合同》,约定:电子进出口公司为宝得利公司提供生姜一批,总价款为美金16579.2元,目的口岸为纽约,FOB广州;装运期限为第一个货柜于2000年11月底出,第一个货柜出货后一个星期出第二个货柜;宝得利公司在签订合同之后,先预付总货款30%的订金,待货到验收后,七天内付清余款;由电子进出口公司提供以下装运单据:提单或其他货运单、装箱单和发票;质量要求:鲜姜要保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烂、不碎、不发芽,姜块要大,每块最小要求在100克以上。宝得利公司提供的《售货合同》文本上,第10条质量要求的条款是手写添加于合同文本印刷字体后的,内容为:“卖方保证买方该批生姜到达目的地口岸,符合美国食品卫生标准,姜块在100克以上,不烂、不碎、不发芽、不发酶”。双方是通过传真形式协商合同条款的,其中电子进出口公司提供的几份传真文件中,亦有手写的有关质量要求的条款,与电子进出口公司提供的最终合同文本上的质量条款内容一致。
2000年11月28日,电子进出口公司送检的两批生姜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取得编号NO.441800200001573-1、NO.441800200001573-2的植物检疫证书,这两批生姜分别在2000年12月6日和12月13日,在广州黄埔港装运,运往美国纽约。宝得利公司在美国纽约收到货物后,2001年1月1日,宝得利公司向美国农业部申请对第一批生姜进行检验,检验结论是早期软腐烂0-33%,干腐烂15-90%,影响根部新鲜至1/2英尺深,大部分集装箱中的货物都是湿的,且可看见根部长有小芽和/或表面有白色霉,许多箱中的货物,都是干的并有表面皱纹。2001年1月17日,宝得利公司向美国农业部申请对第二批生姜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箱内所有货物潮湿,且大部生姜上长有绒毛状的白色至蓝色/绿色至黑色霉,大部分生姜受到了干腐化或者软腐化的影响,而且一些生姜,大约在1/10-1/8英寸处长有小芽,大部分集装箱中的货物都是湿的,且可看见根部长有小芽和/或表面有白色霉,许多箱中的货物,都是干的并有表面皱纹。之后,宝得利公司将该批生姜作为垃圾处理,支付了垃圾处理费等相关费用。
2003年8月5日,宝得利公司的律师向电子进出口公司发出律师函认为电子进出口公司交付生姜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构成违约,要求电子进出口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其中有关质量要求的记载为:2000年11月16日,贵司(即电子进出口公司)与我委托人(即宝得利公司)签订了买卖鲜姜的《售货合同》。合同第十条约定,“鲜姜要保证合乎食用卫生要求,不烂、不碎……”。
另查,宝得利公司于2000年11月16日和12月3日分别支付了货款总额30%的订金人民币20550元和人民币20541.6元,电子进出口公司相应地开具了两份发票。同年12月5日,电子进出口公司向宝得利公司开具两张金额均为8289.60美元的未加盖公司公章的随货发票。
原告宝得利公司诉称,2000年11月16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一份生姜售货合同。合同签订后,原告已依约支付货款、运输费用及第三项诉讼请求中所列的费用。但被告提供的生姜到达目的地口岸不符合美国食品卫生标准,出现霉烂现象,只能作为垃圾处理,原告为此又支出垃圾处理费等损失美金13236元。原告请求法院判令:1、被告返还货款本金美金16579.2元及其利息约2400元(该利息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2000年12月5日计至清偿之日止,现暂计至起诉日),折合人民币155627.8元。2、被告赔偿原告损失美金共计13236元及其利息美金约2000元(该利息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2001年1月9日计至清偿之日止,现暂计至起诉日),折合人民币108535.2元。3、被告支付以下费用:(1)纽约州认证委托书费用250美元及625美元;(2)纽约认证律师费250美元;(3)税费35.36美元;(4)报关费95美元;(5)美国农业部收取的排放费25美元;(6)美国农业部检验费484美元;(7)美国内陆运费355美元;(8)美国农业部抽样检验费40美元;(9)美国农业部检验费299美元;(10)美国海关检验费35美元;合计:2493.36美元(折合人民币20445.55元)。
被告电子进出口公司辩称:一、原告提交的合同没有提交英文译文,合同第10条也没有译文。双方没有签字确认合同第10条,是事后原告擅自增加的,请求法庭追究原告伪造证据的法律责任。二、原告并没有支付货款美金16579.2元,原告仅支付货款30%的合同订金,故被告反诉请求原告支付除订金外的其余货款。三、被告已尽合同义务,被告装运出口的生姜完全符合我国出境检验检疫要求,货运的保险温度也是由原告确认的。四、本案货物风险已经转移到原告,被告不承担任何质量责任。理由:双方签订的合同第一条是按F.O.BGUANGZHOU价格条款,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装运港货物风险已转移到买方,卖方已不需要任何责任。五、原告的索赔已超过时效,依法不受保护。本案中原告称生姜有质量问题,但原告没有在收货的两年内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9条的规定向被告主张质量问题。因此,原告已经丧失了此权利。六、原告所提交的一系列证据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获得的,没有办理公证,并经我国领事馆认证,不符合法定形式,因此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七、原告无证据证明生姜的质量有问题。
电子进出口公司反诉称,2001年11月,反诉人电子进出口公司与被反诉人宝得利公司签订《售货合同》一份。合同签订后,被反诉人支付30%货款即美金4973.76元,折合人民币41091.63元。反诉人依约提供价值美金16579.20元的鲜姜,并依约提供装运单据。货到美国纽约后,被反诉人无故拒付剩余70%货款即美金11605.44元,折人民币95852.47元。经多次催讨,未果,现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反诉人支付反诉人货款美金11605.44元,折合人民币95852.47元。
宝得利公司辩称:一、被反诉人已经实际支付了全部货款;二、反诉人请求被反诉人支付货款已超过诉讼时效。【审判】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原告和被告没有就本案合同争议选择管辖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均在广东省广州市,故本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因原告和被告对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未作选择,依照最密切联系原则,本院确认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法律作为解决本案争议的准据法。鉴于原告营业所所在地美国和被告营业所所在地中国均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原被告双方建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关系不属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二条、第三条排除适用的范围,而我国国内法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的精神,故本案应考虑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
宝得利公司和电子进出口公司之间发生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是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有效。宝得利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和1月17日已实际收到本案合同项下的两批生姜并取得美国农业部出具的检验报告,但宝得利公司提交的证据显示直到2003年8月5日宝得利公司才委托律师就货物质量问题向电子进出口公司发出律师函,没有证据证明在此之前宝得利公司曾向电子进出口公司通知并主张过该两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三十九条“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的规定,宝得利公司未在实际收到本案两批货物之日起两年之内向电子进出口公司通知和主张货物质量问题,在2003年1月1日和1月17日之后宝得利公司已经分别丧失声称两批货物质量不符合同的权利,视为其已接受了符合合同的货物。综上,宝得利公司要求电子进出口公司退还货款和赔偿损失的本诉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电子进出口公司有关宝得利公司就货物质量问题索赔已超过两年期限的抗辩有理,本院予以采纳。
关于反诉,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方式是“宝得利公司在签订合同后先预付总货款30%的订金,待货到验收后,七天内付清余款”,电子进出口公司确认宝得利公司已支付货款30%的订金美金4973.76元折合人民币41091.63元,虽然电子进出口公司曾在货物发运前开具了两份发票给宝得利公司,但这两份发票并未加盖电子进出口公司公章,属于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使用的随货发票,与我国国内法上作为付款凭证的发票的证明效力不同,宝得利公司没有进一步提供其他证据佐证其确实支付过货款,单凭该两份发票无法证实宝得利公司已支付了剩余的70%货款给电子进出口公司,故电子进出口公司反诉请求宝得利公司支付剩余货款美金11605.44元折合人民币95852.47元的主张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宝得利公司认为电子进出口公司的反诉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因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为货到验收后7日内,本案中宝得利公司收货后检验日期是2001年1月1日和1月17日,故付款期限应为2001年1月8日和1月25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四年,本案电子进出口公司于2005年1月8日提出反诉,并未超过诉讼时效,故宝得利公司有关诉讼时效的抗辩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宝得利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中国电子进出口广东公司清偿货款美元11605.44元,折合人民币95852.47元;二、驳回宝得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没有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6(合同成立)以下为中国A公司与荷兰B公司就A514商品(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农产品)交易的往来电报1)A方1992.6.27去电A514商品可供200吨,CIF鹿特丹USD1950/吨,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立即装船,请电复。2)B方1992.7.2来电你1992.6.27电A514商品200吨,我感兴趣,请求延长实盘有效期10天,如有可能,请降低价格,增加数量,请电复。3)A方1992.7.3去电你1992.7.2来电收悉,A514商品数量增至300吨,有效期延长至1992.7.15,尽快复电。4)B方1992.7.7来电感谢你方的合作,请航寄2公斤样品,并请再次考虑增加数量及降低价格的可能性。5)A方1992.7.10去电你1992.7.7电收悉,A514商品的样品2公斤已航寄,数量最多可达300吨,最优惠价为USD1900/吨,请尽快回电。6)B方1992.7.14来电A514样品仍未收到,因此请将此300吨,USD1900/吨的实盘再次延长,预计在收到样品后三天内作出决定。7)A方1992.7.17去电你方1992.7.14电A514商品300吨,同意延至1992.7.25。8)B方1992.7.22来电样品收到,你1992.7.17电我接受300吨,CIF鹿特丹USD1900/吨,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立即装船,请提供卫生检疫证书、产地证书和磅码单,需提供良好适合海洋运输的包装。9)A方1992.7.26去电你1992.7.22电悉,因为你我并未达成合同,故我方已将A514商品售出,致良好的问候。10)B方1992.7.27来电知你A514商品已售出,我方不能接受。我方于1992.7.22去电承诺。我方坚持你我之间已达成合同。假如你方欲调高价格,我可再次与我的客户商量,但不能保证有结果。11)A方1992.7.29去电你27日来电我不能接受,从双方往来电报内容可知,你我之间并未达成合同,考虑到过去的良好合作关系,我可努力争取新的货源,但这并非我的义务。12)B方1992.7.30来电鉴于你方不愿履行合同,我方将在法院起诉,按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与USD1900/吨的差价向你索赔。问题:1、中国与荷兰均属《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公约)的缔约国,请你判断双方是否已经达成合同,并依据公约说明理由。2、假定B公司的营业地所属国并非是CISG公约的缔约国,你认为应当适用哪一国法律作为解决本案争议的准据法?为什么?3、假定两家公司无法解决关于货物买卖合同是否成立达成一致意见,而B公司的营业地所属国并非是CISG的缔约国,B公司在中国法院对中国A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货物买卖合同已经成立,并要求中国A公司承担损害赔偿;假定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在诉讼阶段都同意适用CISG公约来解决关于合同是否成立的争议,如果你是法官,对此的态度是什么?4、假定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荷兰B公司根据合同申请银行开立一份以中国A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即期付款信用证,信用证规定货物的最迟装运期为1992年8月30日,信用证有效期至9月15日,信用证未规定交单期限。中国A公司也于8月5、假定货物买卖合同成立,假定买方B公司的营业地所属国是CISG公约缔约国,但是该国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假定合同约定买方应当在合同约定的装运期之前15天向中国A公司开立不可撤销的即期付款信用证。B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向当地国家外汇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但是银行因外汇短缺而拒绝开立信用证,在此情况下,中国A公司拒绝装运货物,由此导致两家公司的争议。中国A公司索赔货物转售引起的货价损失,但是B公司主张不可抗力,因为国家的外汇管制是其所不能控制的风险。请你判断,不可抗力是否成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7(合同成立)一、双方当事人1、中国江苏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公司)2、阿根廷某公司二、案情1995年初,江苏公司受当地一家公司(当地公司)口头委托,进口4000吨材,但双方并未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接到此项口头委托后,江苏公司立即与阿根廷公司进行了买卖钢材的洽谈。双方通过传真方式,就货物数量、品质、价格、装运、支付等交易条件进行了谈判。在谈判结束时,江苏公司向阿根廷公司发去传真,载明所有的交易条件(包括钢材规格、数量、价格、支付、装运等),并要求“请尽快打出确认书,以便我方开立信用证。”在收到此传真后,阿根廷公司立即通过DHL寄来确认书一份,确认书的特殊条款确认江苏公司的所有交易条件,并由该公司总经理签字。确认书的一般条款规定:凡是发生数量问题,买方应在收到货物之日起15天内索赔;凡是发生品质问题,应在收货之日起30天内索赔;索赔应出具目的港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的商检报告;凡因履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申请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解决。江苏公司正要在该确认书上签字时,该批货物的实际买方当地公司却通知江苏公司,因市场形势不佳,故不准备进口该批钢材。故江苏公司决定不在该确认书上签字,并通知了阿根廷公司。阿根廷公司认为:中国和阿根廷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依据该公约的规定,尽管江苏公司尚未在确认书上签字,但是本公司已对江苏公司的要约表示确认,并以特快专递送达江苏公司,承诺已经生效,因此买卖合同成立。现在江苏公司意欲解除合同,是一种违约行为,必须作出相应的赔偿。三、问题: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争议,为什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8(品质争议)一、争议有关的当事人1、买方-新加坡WF贸易有限公司(WF公司)2、卖方-中国某对外贸易公司(外贸公司)二、案情2000年3月8日,WF公司与外贸公司签订脱水大蒜片售货合同,由后者向前者供应中国产脱水大蒜片500吨,A级和B级的价格分别为FOB上海1200美元/吨和980美元/吨,货物总价50万美元。合同项下的收货人为设在美国俄勒冈州的HS食品公司。合同规定,目的港为波特兰港,装运期为2000年4月至5月间,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货款。关于货物品质,合同规定:“品质凭样品1号和2号”(QualityasperSampleNo.1andNo.2)。但是合同所称之样品并未经双方封样。在签订合同后,美国HS公司副总裁在售货合同双方代表的陪同下,参观了外贸公司的仓库,并共赴外贸公司的供货方所在地山东某食品加工厂。此后,WF公司接到美国HS公司用传真传来的“大蒜片质量规格”(ProductSpecification/CrudeGarlicFlakes),随即通过其驻上海的办事处转送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承认曾收到这份文件。除了含水量、细菌含量等要求外,该“质量规格”还规定:产品必须未经亚硫酸盐处理或者加工(Productmustnotbetreatedorprocessedwithsulfites)。2000年5月16日和17日,WF公司通过香港汇丰银行开出以外贸公司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两份。5月19日和30日,外贸公司交付的两批货物分装于30个集装箱,经上海商检局检验合格后出运,于同年6月份先后运抵美国波特兰港。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署(FDA)对货物进行了抽样检验,发现该两批货物都含有化学防腐剂亚硫酸盐,而在货物标签上却未申报该防腐剂及其功效,因此决定拒绝该货物进口。WF公司接到美国HS公司的通报后,立即向外贸公司联系,希望后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存方于外贸仓库的剩余大蒜片进行检验,以便最终确定货物的质量。但外贸公司认为,它已按合同向WF公司交付了货物,虽然这批货物由外贸公司直接向HS公司装运,但现在已是WF公司与HS公司之间的合同争议,应由它们之间自行解决。此外,作为中国商检局判定货物品质的样品也已处理了。由于WF公司是根据美国HS公司的订单从外贸公司采购这批大蒜片的,外贸公司在上海港交货后,WF公司取得了全套装运单据,已在香港的银行议付了HS公司开立的信用证项下的货款,因而HS公司作为这批货物的所有人不得不承担处理货物的责任。经过该公司的努力,2000年12月降价将货物转卖给第三国,但HS公司遭受了大量的货价、集装箱租费、仓贮费、检验费及运输费等损失。2000年8月,WF公司与HS公司达成协议,由WF公司向HS公司赔偿损失共计228,000美元。WF公司认为此项损失完全是因外贸公司所提供的货物含有大量的防腐剂亚硫酸盐所致,故向外贸公司追索此项损失,但外贸公司完全予以拒绝。为此,WF公司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裁决:因外贸公司向美国客户交付不符合交易条件之脱水大蒜片,致使WF公司遭受的损失228,000美元及其他为处理此项争议所付出的开支。WF公司认为:1、双方未将样品封存,这是双方的疏忽,因而“大蒜片品质规格”对确定货物是否合格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货物装船时,外贸公司申请中国商检局根据上述“产品规格”对货物进行了检验,其中包括货物的含水量、微生物含量及亚硫酸盐含量(据中国商检局出具的供内部使用的检验报告称:)亚硫酸盐未检出)的检测。可见,外贸公司完全知道其所交的货物应符合该“大蒜片品质规格”。2、但是,包括美国FDA、国际权威的检验机构SGS、中国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在内的四家检验机构和HS公司自己的反复检验,测定货物中含有超量的亚硫酸盐,其含量从76PPM至915PPM不等。而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硫酸盐作为防腐剂时,食品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50PPM;如作为漂白剂时,残留量不得超过25PPM。可见,外贸公司交付的货物中亚硫酸盐含量也不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违反了货物的商销性担保。3、货物在美国被扣留的原因是未申报亚硫酸盐,缺乏标签。WF公司在订约前后曾向外贸公司再三强调不得在加工大蒜片过程中添加亚硫酸盐。外贸公司所提供的商检证书上表明货物不含有亚硫酸盐。这样在实际收到货物之前,收货人只能根据外贸公司所提供的单据向美国政府申报。然而,由于外贸公司向WF公司提供的单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WF公司的客户(美国HS公司)未能向美国FDA申报货物中含有亚硫酸盐及其含量,并最终导致货物被扣留。所以,对此造成的损失,外贸公司应承担大部分责任。外贸公司辩称:1、在签订合同前,外贸公司曾向WF公司提供过样品1号和2号,并经WF公司确认。合同规定凭样交货,合同订立后,WF公司向外贸公司转交了“大蒜片品质规格”,但这并不构成双方关于货物品质的约定或者对凭样交货条件的变更。至于货物在出运前中国商检机构的检验,只能按中国商检允许的方法,而该检验报告证明货物符合合同的要求。此外,中国商检局所出具的是仅供内部使用的商检证书,从证据学角度,它不具备证据作用。2、外贸公司仅与WF公司存在契约关系,与美国HS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故不受HS公司任何要求、索赔的约束。外贸公司已交付了货物,提交了装运单据,收到了货款,就全部履行了全部义务,其权利是通过正常途径实现的。根据FOB贸易术语的解释,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其风险就由卖方转移给了买方,对于外贸公司与WF公司的合同而言,外贸公司已经全部履行了,WF公司因违反其与HS公司的合同所承担的违约责任,只能由自己负责。3、WF公司及其客户HS公司应对美国FDA的要求有足够的了解。未经WF公司的要求,外贸公司作为出口商不可能主动提供合同中未规定的亚硫酸盐含量的说明或任何其他的标签说明。拒绝货物通关的首先是美国FDA,而不是买方。这是与货物经检验品质不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WF公司不能引用合同中关于品质索赔的条款。三、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双方当事人的交易是凭样交货还是凭样兼凭规格交货的交易?2、出口方经中国商检机构检验不存在亚硫酸盐,但是经美国FDA、中立检验机SGS、收货人自己以及中国食品卫生检验机构的检验,都确认存在此类防腐剂,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是否可适用货物适合其通常用途(类似于一般商销性担保)以判断货物是否与合同相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9(卖方交货数量)一、争议当事人1、申请人:PO(香港)贸易有限公司-货物买卖合同的买方注册地点:中国香港XXXXX道XXXX中心XXX号营业地点:德国汉堡市XXXXXXXX大楼XXXXX号2、被申请人:LA五金矿产贸易有限公司-货物买卖合同的卖方住所地:中国XXX省XX市XXX路XXXX大楼XXX号二、经确认的事实1、PO公司与中国LA公司于2000年8月19日签订了买卖合同一份,约定由LA公司向PO公司出售共计800吨金属硅;每吨850美元/FOB大连港;装船期限为:第一批400吨,2000年9月1日至2、买卖合同订立后,PO公司于2000年9月5日开立了第一批400吨货物的信用证,总额340,000美元。收到该信用证后,LA公司因为备货的延误,故要求PO公司指示开证行对该份信用证的装运期进行修改。开证行将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延展至2000年10月30日,信用证有效期至3、LA公司将第一批货物中的250吨于2000年10月4日装上PO公司安排的船舶,但是承运人在当时并未及时签发提单,直到2000年10月244、2000年11月4日,开证行以LA公司“未按时交单”5、2004年11月6、2000年11月初,货物运抵目的港,11月10日,PO公司向承运人发去一份保函,要求凭保函提货。得悉此事,LA公司于20007、2000年11月15日,LA公司致函中国银行要求其通知开证行将全部议付单据退回。通知行的通知发出后,PO公司随即向开证行表示愿意接受不符点,故开证行于2000年11月18日8、在PO公司与LA公司最终解决了在第一批250吨货物的货款后,PO公司继续催促LA公司交付该批剩余的150吨以及第二批的400吨。9、LA公司于2000年11月20日致函PO公司提出了交付150吨货物的条件:按照900美元/吨,以T/T方式预付货款。同日,PO公司回函给LA公司:“如果你公司能够保证将第一批的150吨和第二批的400吨一并在12月份装运,我公司可考虑接受90010、LA公司于2000年11月22日致函PO公司,称其已将150吨货物备妥,“考虑到你公司在履行第一批25011、PO公司在收到LA公司的上述函件后,于2000年11月24日通过律师回函LA公司,认为LA公司的要求/条件缺乏合同和法律依据,不能接受。同时,PO公司要求LA公司将余额550吨货物在200012、LA公司于2000年11月26日致函PO公司,指出“如不能提高价格到每吨90013、2000年12月1日,LA公司致函PO公司指出: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已经大幅上涨,如按当前市场价格采购后按原合同价格履行,LA公司将无力承受因价格差异造成的巨大损失,“我公司之所以提出涨价,是因为购买价格成本就是90014、2000年12月5日15、2001年1月,PO公司分批从中国其他客户购买了550吨金属硅,购买价格为1,050美元/吨。三、请人的仲裁请求PO公司提出的仲裁请求为:1、裁决LA公司赔偿PO公司因其不履行交货义务而致PO公司的经济损失共计110,000美元(替代货物价格USD1050/MT-合同价格USD850/MT=USD200/MT;USD200/MTx550MT=USD110,000);2、裁决LA公司赔偿PO公司前述经济损失的利息损失,按中国商业银行关于逾期贷款计算罚息的方式,以每日万分之二点一的利率计算至LA公司实际给付之日止。四、当事人的主要观点(一)PO公司的主要观点1、关于买卖合同项下第一批货物的实际履行(1)关于LA公司已交付的250吨货物的货款结算依据UCP500,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开证行系凭受益人提交的表面上严格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履行付款义务。而LA公司提交银行结算的部分货物单据存在着重大不符点,包括但不限于过期交单和提单不清洁等。开证行在审单时发现了上述单据不符点后,及时通知了LA公司表示拒付;此后,在PO公司表示愿意接收不符点时,即向LA公司支付了该部分货物的货款。LA公司作为买卖合同的卖方,有义务按照买卖合同和信用证规定提交清洁提单以及其它单据,以证明其已履行了约定的交货和交单义务。LA公司将其获得不清洁提单及承运人签发提单不及时归咎于PO公司,无任何依据。LA公司不按期交单和提单不清洁等单据不符的责任,以及由此引起的货款结算问题应由LA公司自行承担。(2)关于PO公司向船公司出具保函问题由于LA公司过期交单和提单不清洁等事实,影响到信用证项下款项的支付和单据的正常流转,而此时载货船舶已抵达目的港。为避免出现船舶抵港后不及时提取货物而产生不必要费用,PO公司遂向船公司出具了保函。事实上,PO公司凭正本提单提取该250吨货物,而非保函。(3)第一批中250吨货物的付款问题不影响LA公司交付该批剩余150吨货物的义务依照2000年9月25日的信用证修改,第一批400吨货物应于2000年10月30日前办理装运;按信用证的第二次修改书,最迟也应在2、LA公司不交付余额550吨货物的行为构成预期根本违约,PO公司有权解除该部分货物合同(1)鉴于买卖合同项下货物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以及LA公司不断要求提高剩余货物(包括第二批400吨货物)价格,否则LA公司不予交货(包括取消第二批400吨货物合同),PO公司不断询问并要求LA公司就余额550吨货物的出运准备情况给予明确答复。(2)事实证明,LA公司明确表示不履行买卖合同项下交付余额550吨货物的根本违约行为:LA公司于2000年11月20日致函PO公司提出了交付150PO公司于2000年11月24日通过律师回函LA公司,认为前述条件缺乏合同和法律依据,PO公司不接受。同时,PO公司要求LA公司就余额550吨货物在2000LA公司于2000年11月26日致函POPO公司于2000年11月27日LA公司于2000年12月1日致函PO公司,12PO公司于2000年12月因余额560吨货物的交货期届满之前,LA公司已明确表示不履行550吨货物的交付义务。因此,PO公司有权解除余额550吨货物合同。(3)PO公司未开立第二批400吨货物的信用证,完全在于LA公司不断要求提高价格,且拒绝回复PO公司提出的在12月底前交付全部余额货物的合理要求,以及进一步明确表示将不履行余额交货义务的违约事实,PO公司采取的不开立第二批货物信用证的措施是为了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的合理行为。(4)PO公司要求LA公司赔偿购买替代货物的差价损失,具有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鉴于LA公司明确表示不履行买卖合同项下交付余额550吨货物的违约行为,PO公司遂依法解除了该部分买卖合同。为履行其与下家所签订的买卖合同,PO公司即积极地多方联系购买替代货物,并且以当时中国市场的一般价格USD1,050/MT购买了替代货物,是合理和有法律依据的。对于由此造成的差价损失,LA公司理应予以赔偿。(二)LA公司的主要观点1、第一批货物履行过程中,PO公司有严重违约行为和不良商业行为,对合同剩余部分的履行产生了后续影响(1)PO公司未按约定开立信用证,存在严重违约。第一批货的信用证实际开证时间为2000年9月5日,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开证时间2000年8(2)第一批货物的装运过程中,PO公司安排的船公司有诸多严重违反国际贸易惯例的行为。在PO公司的指使下,开证行以过期交单和提单不清洁发出了拒付电报。LA公司是在2000年10月24日下午收到承运人签发的正本提单,当时已是周五下午,于是LA公司在周一上午将全部单据交给通知行,对LA公司而言已经尽了最大可能及时向银行交单议付。导致LA公司过期交单的真正的原因是船公司延期签发提单,LA公司是在2000年(3)开证行发出拒付电后,PO公司企图通过保函提货的行为严重影响其商业信誉。LA公司收到银行发来的拒付电是在2000年11月4日,而PO公司却在2000(4)250吨货物的履行过程对合同剩余部分的继续履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PO公司在250吨货物的履行过程中,既有违约在先的情形,也有极其不道德的商业行为,这些很难让LA公司对PO公司的商业信誉继续保持信任,使得LA公司不得不考虑在合同剩余部分的履行过程中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因此,LA公司要求协商变更合同剩余部分的付款方式。对250吨货物绝不能因为已经履行完毕就绝口不提,它确实对合同后续履行带来了严重和现实的影响。2、PO公司将剩余560吨货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认为LA公司不交付560吨货物的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其有权解除该部分合同,不能成立。(1)买卖合同中写明800吨货物是分两批交付,第一批剩余150吨货物,根据对该信用证的第二次修改,该批货物的最后装船日期为2000年12月25日,而PO公司在12月5日就宣布解除合同;第二批400吨货的最后装船日期是在2000年12月31日,PO公司应该最迟在11月30日开立信用证,但截止到PO公司还指出其不开立信用证的原因是因为LA公司不明确回复12月底前交货的要求,以及表示不继续履行的事实。信用证的开立并不以对方作出合同履行的意思表示为前提,双方也没有在合同中特别约定信用证的开立条件。(2)第一批150吨货物,并未出现预期违约的事实,PO公司也无权解除该部分合同。第一批货物信用证的延期开立已经影响了LA公司按照原合同约定积极备货;客观上LA公司也确实遇到了PO公司在反驳意见中提到的供应商方面的问题;同时250吨货款的结算也给150吨货物的交付带来了后续影响。当时LA公司已经经历PO公司企图在银行拒付的前提下凭保函提货的事实,于是2000年11月20日LA公司向PO公司回函,说到凭保函提货的行为已经使LA公司对PO公司丧失了信心,LA公司担心150吨货物的安全结汇问题,因此提出将付款方式改为T/T预付款的方式,并要求将价格上涨到3、PO公司采购替代货物的价格不合理退一步说,即使PO公司有权宣告解除合同,并为履行其与下家的合同而采购替代货物,PO公司的购买价格也完全不合理。因为在双方洽商货物价格的提价过程中,LA公司提出的价格仅仅提高到每吨900美金,而PO公司却购买了每吨1050美金的货物。五、关于法律适用双方在货物买卖合同中未约定应适用的法律,在开庭期间,PO公司的代理人曾经援引中国合同法来支持其主张,在仲裁庭询问其关于法律适用的看法时,该代理人称并不反对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LA公司则认为PO公司是一家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香港并非是公约的缔约方,而且中国政府在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前没有宣布将公约的效力扩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因此,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之间所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不具备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条件。Youarerequiredtoputforwardyourpersonalopiniononthefollowinglegalaspects:1.Topointoutthelegalissuesofthisdisputetobedecidedbythearbitraltribunal;2.Tojudgewhethertheclaimsbroughtbytheclaimantshouldbesupported,withreasoningandinvokingtherelevantprovisionsoflaw.Ifyousupporttheclaims,youneedn’ttocalculatetheconcreteamountofdamagesthatshouldbegiventotheclaimant.货物买卖案例-10(免责)一、当事人1、中国KS有限公司(KS公司)2、马来西亚JM有限公司(JM公司)二、案情(一)系争的合同1、2000年3月3日,中国KS公司与马来西亚JM公司签订了编号为JM2000-01的销售合同,合同文字为英文。合同约定由JM公司向中国KS公司出售2000公吨印尼产的甲醇。合同单价为CIF中国天津港150美元/吨,装运期限为2000年42、2000年3月6日,上述双方当事人又签订了一份中英文对照的合同,合同号码为KS2000-02。该份合同的内容与JM2000-01号合同的主体内容大致相同,但该合同第173、合同签订之后,KS公司根据合同的规定向JM公司开出了信用证,信用证上的载明合同号为KS2000-02。但JM公司未履行交货义务。因协商未成,KS公司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二)申请人(买方)的仲裁请求及被申请人(卖方)的答辩KS公司的请求如下:1、裁决JM公司支付违约金XXXXXX美元;2、裁决JM公司支付KS公司为采购替代物而受到的差价损失计人民币2,000,000元。被申请人则以“不可抗力”为理由,主张对不交货免责。(三)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观点1、KS公司的陈述:(1)合同签订后,KS公司于2000年3月10日(2)2000年4月5日,JM公司向中国KS公司发来传真,请求将装船期推迟至5月底;同年5月10日却又发来传真,以其供货商甲醇生产工厂遭遇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KS公司在当日即以传真向JM公司指出,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必须提出相关证据。次日,KS公司再次向JM公司指出甲醇生产工厂遭遇不可抗力不能作为合同解除的理由。JM公司对此未作答复。至5月底,JM公司未向KS公司履行约定的交货义务。后虽然经KS公司多次催告,JM(3)因为JM公司的上述违约行为,KS公司为了保证生产、减少损失,被迫在国内外通过其他渠道采购甲醇作为替代物。在2000年7月至8月之间,中国KS公司在国内外先后采购甲醇共计2000吨,总计人民币5,000,000元。因甲醇货价上涨,中国KS公司由此而遭受的差价损失达人民币2,000,000元。JM公司应当承担这些货物的差价损失。2、JM公司答辩:(1)JM公司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供货,依合同不可抗力的规定应予免责。2000年3月3日,JM公司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tf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加油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一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荆门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专题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精神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wps高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工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资护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电子教案-01 音乐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运动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高楼遮光补偿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学变革研究
- 2025-2030专用车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
-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对东鹏特饮公司的财务估值实例分析》2000字
- 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学行政人员及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竹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委托外包催收合同协议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国开(内蒙古)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