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年级下册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E/34/wKhkGWZtFsyAFS5RAAF_LxueJZs241.jpg)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年级下册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E/34/wKhkGWZtFsyAFS5RAAF_LxueJZs2412.jpg)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年级下册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E/34/wKhkGWZtFsyAFS5RAAF_LxueJZs2413.jpg)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年级下册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E/34/wKhkGWZtFsyAFS5RAAF_LxueJZs2414.jpg)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年级下册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E/34/wKhkGWZtFsyAFS5RAAF_LxueJZs24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本试卷共11页,共两部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作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Inll5Tel28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我国科研人员以全卤化意(图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首次成功合成了由14个碳原子组成的累积烯燃型
环形碳分子孰4(图b)。环形有望发展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砸的是
c^c
ClClCl
clVAVcl/■
C
ci>YTTkci4II
C1C1C1Vo
=(/
:14
C14C11O环形(
ab
A.C14C11O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形B.环形CM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c.G4CL0与环形C"均属于分子晶体D.该合成过程中会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2.三尖杉属植物是我国特有树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o某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聊的是
OH
HO.0
A.分子式为C15Hl2。6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D.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乏俄的是
A.基态澳原子中,电子填入的最高能级原子轨道
B.用电子式表示KC1的形成过程K^C1:->K+[:C1:]-
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P
D.SO?的VSEPR模型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向FeC。稀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溶解:2Fe3++Cu=2Fe2++Ci?+
B.CL通入NaOH溶液中制漂白液:Cl2+2OH-=CF+CIO-+H2O
光昭
,
C.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4HNO3F^4NO2T+O2T+2H.0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做负极:Fe-3e-=Fe3+
5.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键的极性或分子的极性不去的是
A.酸性:CH2C1COOH>CH3COOHB.硬度:金刚石〉晶体硅
水中溶解度:沸点:
C.NH3>CH4D.CO>N2
6.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铁制镀件上镀铜B.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pG)一
S8a
.片-i
C.验证SO2具有漂白性D.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so>—
a三
A.AB.BC.CD.D
o
n
e
7.以CO2、N?为原料,电解KHCC>3溶液制备尿素[H]是一种新兴的尿素合成方法。下列说
2
法正确的是
A.CO2分子中仅有氧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常温下,0.1mol•I^lKHCO3溶液pH=8.溶溶液中存在:c(HCO;)>cfCOf')>c(H2CO3)
-
C.电解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2+N2+6HCO;+6e-=CO(NH2)2+6CO|+H2O
D.Imol尿素中含有8moib键
8.科学家制备高效Ru/NiO电催化剂,实现了HMF(5-羟甲基糠醛)到DFF(2,5-唉哺二甲醛)的转化,
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已知DFF和HMF中的五元环均为平面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c.HMF中的碳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D.过程II可表示为HMF+20H*=DFF+2H2O
9.科学家发展出一种近中性条件下高效无膜电解水过程,原理如图所示,其中澳化物在电解池甲中被氧化
为澳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电极A为阳极
B.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pH升高
C.当甲中有硼改[生成时,理论上有44.8?2生成(标准状况下)
催化剂小
D.乙中发生的反应为:2BrO3?2Bf+3QT
10.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Co原子活化乙烷的反应机理,一种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E砸的是
A.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是中间体1.过渡态2
B.Co-H键的形成与断裂使得氢原子发生了迁移
C.该过程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总反应为Co(s)+C2H6(g)—COCH2(s)+CH4(g)AH>0
11.某小组模拟汽车尾气处理。某温度下,将一定量CO和NO投入体积为10L、盛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
1
2CO(g)+2NO(g),N2(g)+2CO2(g)AH=-746.8kJ-molo
测得NO、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
B.达平衡时,理论上该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3.36kJ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5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12.新型高分子P是一种臂星形聚合物,其合成路线采用含氮、硫物质封端连接在高分子两边得到高分
子,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Br+R'—OHfR—O—R'+HBr
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
A.合成高分子X的一种单体具有顺反异构
B.合成高分子丫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C.不能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检验高分子P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D.高分子尸由高分子X和高分子Y通过加成反应得到
13.某小组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将少量Na2。?用脱脂棉包裹,放入充满SO2的密闭三颈瓶中
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2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反应有:2Na2O2+2SO2=2Na2SO3+O2
B.取少量c点时的固体混合物,滴加酸性高锦酸钾溶液,无明显变化
C.C点时,三颈瓶内气体中含有S。?和。2
D.相同条件下,若将三颈瓶中的S02换为C。?,重复操作,充分反应后。2的含量不低于b点对应。2的
含量
14.某小组进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研究。分别取2mL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H2c2O4溶
液于试管中,再依次向试管中滴加4mLO.OlmoLlji酸性KM11O4溶液,通过色度计监测溶液透光率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己知:(1)溶液透光率与溶液中显色微粒的浓度成反比。
(2)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时,某种历程可表示如图。
cO2->2^=>Mn2+y
;co2
MnO4'y(肉色,近无色)
②、,④
Mr?+(不稳定)2MmCzOJ(/工色)
下列说法中不畲军的是
A.从图1可知,该实验条件下,葡萄糖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理论上,KM11O4和H2c2O4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KMnOj:«(H2C2O4)=2:5
C.图2中曲线甲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与反应生成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有关
D.图2中H2c2O4溶液浓度不同时,数据呈现的原因是:随H2c2O4浓度增大,反应历程中①、②、
③、④速率均减小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
15.高燧合金是指由多种元素(如Al、Fe、Cu、Co、Cr、Mn、Ni、Zn等)形成的合金,因其独特的元
素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
(1)AlCrFeNi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高燧合金元素组合。
①Al元素与同周期相邻的元素比较,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0
③N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区。
(2)研究人员发现,在离子液体中可制备均一粒径分布的高嫡合金纳米颗粒。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和接近
室温时呈液态的盐类物质,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一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B万的空间结构为。
②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阳离子侧链可调控离子化合物的熔点。A、B两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熔点
A>B的原因是。
(3)一种由Cu、In、Te元素形成的高崎合金,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
O=Cu
•=In
O=Te
①Te原子与邻近的Cu、In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
A
②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该晶体的密度为8<111-3(111111=10-7(;„1'列出计算式)。
16.某含氟废水中氟主要以Fe(CN):和少量CN-形式存在,对该废水进行除氟处理的步骤如下。
I.取一定量处理好的铁屑和活性炭混合物(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混合);
II.加入一定体积的含氟废水,调节pH值为3.5,控制曝气(即通入空气)时间,静置,反应一段时间后过
滤,得滤液。,总氟去除率接近70%;
III.调节滤液。的pH,加入一定量的BD区?2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得滤液b,总氟去除率可
达80%以上;
IV.向滤液b中加入NaOH—Ca(OH)2调节pH至8〜10,混凝沉淀,经过滤,总氧去除率接近100%,
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
(1)Fe(CN):的中心离子是o
(2)I中,处理过程需用稀硫酸除去铁屑表面的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3)步骤II中,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
厂
总―
*
去
除70-
率60
/%50〃
><
—
3()1,.I',」1a」」
LI2:13:14:15:1
铁炭体积比
SI
①其他条件不变,保持铁炭总体积相同,研究铁炭体积比对总氟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当铁
炭体积比>2:1时,随着铁炭体积比增加,相同时间内总氟去除率降低,原因是:a.活性炭的吸附性减
弱;b.o
②反应过程中,会有部分Fe2[Fe(CN)6]转化为FejFeCN1],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
♦Fe2[Fe(CN)6]+*+♦=Fe4[Fe(CN)6]3+*Fe+2H2O
(4)步骤HI中,其他条件不变,研究pH不同对滤液。中总氟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实
验结果确定应调节滤液。的pH为4左右。
4Ql,j।——
2345678
pH
图2
①H2O2可将CN-氧化为CO:和N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当pH〉4时,随pH增大,总氟去除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5)在步骤IV中产生了胶体,使水中的鼠经聚沉而除去。证明有胶体产生的方法是
17.有机化合物P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的色胺酮类衍生物,合成路线如图。
COOH
G
(1)A属于芳香烧,试剂。是,
(2)E既有酸性又有碱性,D含有的官能团是
(3)G-»J化学方程式是0
(4)J->K反应类型是0
(5)澳单质与K中苯环侧链上的C-H发生取代反应的原因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K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
b.L可发生水解反应
c.不存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
i.含有3种官能团(其中一种为碳碳三键)ii.遇FeCL溶液显紫色
(7)由M生成P经三步反应过程:
18.硫酸镇(NiSOj常用于制作电池电极材料及催化剂。从富银精矿渣制备硫酸保晶体的一种流程如图:
已知:i.富银精矿渣中含有银、铁、铜、钙、镁等元素,其中银主要以Ni(OH)2和NiS的形式存在,
Ni(OH)2和NiS均难溶于水;铁主要以Fe3()4形式存在。
ii.保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Ni2+、Cu2\Ca2\Mg2\Fe3+等。
(1)富锲精矿渣在溶解前,需经破碎,目的是o
溶渣时,需向富银精矿渣中加入硫酸并加热,同时加入氧化剂。
(2)沉铁
①已知:在硫酸盐溶液中,当有足量Na+,控制溶液的pH为1.6〜1.8.时,生成溶度积极小的黄钠铁研
[Na2Fe6(SO4)4(OH)i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向馍浸出液中不断加入Na2c。3,利用黄钠铁矶法除铁。不断加入Na2cO3作用是。
②当Fe3+浓度降到较低后,继续采用针铁矿法除铁。
控制溶液的pH为4.2〜4.5,在温度80。(:的条件下,Fe3+缓慢沉淀形成针铁矿(FeOOH)。结合平衡移动
原理,解释FeOOH生成的原因_______o
(3)沉铜。向滤液1中加入活性NiS固体,使Q?+转化为CuS渣。
在硫化镁用量为理论用量的L6倍、反应温度80K的条件下,不同反应时间对硫化镁除铜效果的影响如
图。30分钟后,渣中铜银比大幅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0
己知:一定条件下,CuS可以部分转化为CuO,同时释放出部分S?一。
1
00
90
80
£70
603
10
时间,min
沉淀时间对除相效果的影响沉淀时间对渣中铜卷比的多响
(4)向滤液2中加入NaF溶液,经过滤得到较纯净的NiS04溶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5)N1SO4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可获得NISO「〃H2。晶体。采用EDTA法测定晶
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2+22+
[EDTA(Na2H2丫)法测定金属阳离子含量的方程式为:M+H2Y-=MY-+2H]0
步骤一:标定EDTA.取25.00mLqmol-LT的ZnCL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用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为MmL。
步骤二:称取"zgNiSO,fHz。样品,配制250mL溶液,取25.00mL进行滴定,消耗EDTA溶液的体
积为V2mLoTi-o
[列出表达式,已知M(NiSC)4)=155g-molT]
19.常温下,某小组探究发现金属与铜盐溶液的反应具有多样性,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编金属
实验实验现象
号a
一过量公
(褰面积大殁
相同且打磨光产生大量气体,析出较多紫红色固体,且不断增多,溶液呈淡蓝
光)IMg
4mLO»2mol-L*~l色;一段时间后,溶液几乎为无色,溶液中生成了蓝色沉淀。
「CuSO,源港
(pH«==3.4)
产生大量气体,析出较多紫红色固体;试管中体系颜色随时间变化
(裹面积大政.
相同真打磨光如下:
克)IIMg
8—4mL0.2mo卜Lr1蓝绿色溶液-蓝白色浑浊,最终变为褐色沉淀;最后溶液的pH升
CuCU海瀛
»H=3.4)
高至9.5左右,镁条上紫红色的固体几乎不见。
产生大量气体,光亮铝条表面出现“海绵状”紫红色固体,溶液pH
IIIA1
下降至2左右。一段时间后逐渐升高至3.5左右,反应几乎停止。
己知:
i,新置换出的紫红色固体活性较强;
ii.Cu+在酸性条件下歧化,生成C/+和Cu单质,在固相或高温下稳定。
(1)实验I中,有气体产生的原因是;某同学依据原理分析,紫红色固体为Cu。该同学取少量
紫红色固体清洗后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o
(2)小组同学依据实验H判断K*[Cu(OH)2]<^sp[Mg(OH)2],得到该结论的证据是O查阅
资料后,确认该结论正确。
(3)经检验,实验II的蓝白色浑浊中含有CU(OH)2、CUCI沉淀和CU2+。对比实验I、实验II,蓝白
色浑浊的出现与阴离子不同有关,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o
(4)对比实验n、in,溶液pH变化不同。
①II中溶液的pH升高至9.5左右,是由于Mg可与水发生反应,得到Mg(OH)2。碱性:
Mg(OH)2Al(OH)3(填“>”、">"或"=")。
②III中溶液的pH值下降至2左右,下降的原因是o
(5)综合上述实验,金属与铜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除与阴离子有关外,还与有关。
参考答案
本部分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我国科研人员以全卤化意(图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首次成功合成了由14个碳原子组成的累积烯煌型
环形碳分子Gy图切。环形孰4有望发展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不正俄的是
II
、C=C=C,
环形C14
b
A.C14CL0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形B.环形CM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c.G4CL0与环形C"均属于分子晶体D,该合成过程中会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环是平面结构,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也在一个平面上,故C14CI10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形,故A
正确;
B.环形C14与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Cl4cli0与环形C14均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晶体,故C正确;
D.该合成过程发生消去反应,C-C1键发生断裂,该合成过程中会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D正确;
故选:B。
2.三尖杉属植物是我国特有树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某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卿的是
A.分子式为Cj5Hl2。6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能与Na?C03溶液反应D.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有机物结构可知分子中含15个C,6个O,不饱和度为10,故其分子式为C]5:H]2O6,A
正确;
OH
B.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如图B正确;
C,分子中含酚羟基,能与Na2c。3溶液反应,C正确;
D.杂环上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答案选D。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基态澳原子中,电子填入的最高能级原子轨道
+
B,用电子式表示KC1的形成过程K^C1:->K[:C1:]-
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P
【答案】A
【解析】
【详解】A.基态澳原子中,电子填入的最高能级是4P能级,不是s原子轨道,故A错误;
B.氯化钾为离子化合物,钾离子与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用电子式表示KC1的形成过程:
K中:Cl:—K+[:Cl:]:故B正确;
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的质量数=15+16=31,原子符号;;P,故C正确;
D.SO2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3,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其VSEPR模型为
2
,故D正确;
故选:Ao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给事实不般得的是
A.向FeCL稀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溶解:2Fe3++Cu=2Fe2++Ci?+
B.CU通入NaOH溶液中制漂白液:Cl2+2OH-=CF+CIO-+H2O
光照
C.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4HNO3?=^4NO2T+O2T+2H.0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做负极:Fe-3e-=Fe3+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Cb具有较强氧化性,溶解铜片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A正确;
B.漂白液是NaCl、NaClO的混合溶液,有效成分是NaClO,制备反应为C12+2OH-=Cr+CK>+H2O,故B
正确;
C.浓硝酸见光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O2、02和H2O,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反应为4HNO3望
4NO2T+O2T+2H2。,故C正确;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做负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D错误;
故选:D。
5.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键的极性或分子的极性不去的是
A.酸性:CH2C1COOH>CH3COOHB.硬度:金刚石〉晶体硅
C.水中溶解度:>CHD.沸点:
NH34CO>N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C1键的极性大于C-H键,导致C1CH2coOH、CH3coOH的酸性不同,说明键的极性影响
其酸性,故A不选;
B.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共价晶体,都存在非极性键,但键长C-C<Si-Si,硬度:金刚石>晶体硅,说明
其硬度与键长有关,与键的极性无关,故B选;
C.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氨气和水都是
极性分子、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中溶解度:NH3>CH4,说明其溶解度与分子的极性有关,故C不
选;
D.CO、N2互为等电子体,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CO是极性分子、N2是非极性分子,沸点:CO>
N2,说明其沸点与分子的极性有关,故D不选;
故选:B„
6.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铁制镀件上镀铜B.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
ImU
C.验证sc)2具有漂白性D.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mm
三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镀铜时Cu与电源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含铜离子,铁制镀件与电源负极相连,可实现电镀
铜,故A正确;
B.挥发的盐酸与苯酚钠反应,不能证明碳酸比苯酚的酸性强,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可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紫色褪去,可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
D.淀粉水解后,没有加NaOH中和硫酸,加氢氧化铜不能检验葡萄糖,故D错误;
故选:Ao
7.以CO2、N2为原料,电解KHCC>3溶液制备尿素[/6、]是一种新兴的尿素合成方法。下列说
H2N/\H2
法正确的是
A.CO2分子中仅有氧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常温下,0.1mol•LTKHCO3溶液pH=8.2,溶液中存在:c(HCO;)>C(CO^)>c(H2CO3)
--
C.电解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2+N2+6HCO;+6e=CO(NH2)2+6COf+H2O
D.Imol尿素中含有8moicr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分子中C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O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所以CO2分子中所有
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常温下,O.lmoLL-iKHCCh溶液pH=8.2,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中存
在:c(HCO£)>c(H2co3)>c(C0;),故B错误;
C.N2在阴极得到电子与CO2结合反应生成尿素,则电极反应式为CO2+N2+6HCO/6e-=CO(NH2)2+6
CO^+H20,故C正确;
D.单键由1个◎键组成,双键由1个0键和1个Tt键组成,Imol尿素中含有7moic键,故D错误;
故选:C„
8.科学家制备高效RU/NiO电催化剂,实现了HMF(5-羟甲基糠醛)到DFF(2,5-吹哺二甲醛)的转化,
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已知DFF和HMF中的五元环均为平面结构,下列说法不无确的是
A.基态N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B.过程I中,有OH*生成
2
C.HMF中的碳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D.过程II可表示为HMF+2OH*=DFF+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Ni为第28号元素,基态N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过程I中,有OH*生成,故B正确;
C.HMF中存在饱和的C原子,采用sp3杂化,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过程H是HMF与OH*反应生成水和DFF,化学方程式为:
HMF+2OH*=DFF+2H2。,故D正确;
故选C。
9.科学家发展出一种近中性条件下高效无膜电解水过程,原理如图所示,其中澳化物在电解池甲中被氧化
为澳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电极A为阳极
B.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pH升高
C.当甲中有硼改[生成时,理论上有44.8?2生成(标准状况下)
催化剂小
D.乙中发生的反应为:2BrO3?2Bf+3QT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为电解池装置,电极B上Br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rC)3,则B为阳极,A为阴极,
A电极水中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装置乙中BrC)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和氧气;
【详解】A.甲为电解池装置,电极B上澳元素化合价升高,B为阳极,A电极水中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
气,则A为阴极,故A错误;
B.甲池发生电解的总反应为3H20+Br=BrO/3H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pH不变,故B错误;
C.甲池发生电解的总反应为3H2O+Br-=BrO3+3H2f,生成ImolBrC^时有3moiH2生成,标况下氢气的
体积为3moix22.4L/mol=67.2L,故C错误;
D.乙池中Br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催化剂入.“
2BrO3==2Br+3O2故D正确;
故选D。
10.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Co原子活化乙烷的反应机理,一种机理如图所示。
1
2
2
下列说法不E卿的是
A.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是中间体过渡态2
B.Co-H键的形成与断裂使得氢原子发生了迁移
C.该过程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总反应为Co(s)+C2H$(g)COCH2(s)+CH4(g)AH>0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间体19过渡态2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故A正
确;
B.Co可活化C2H6放出CH4,Co-H键的形成使H原子发生了迁移,故B正确;
C.根据反应历程可知,涉及到C-C键的断裂和C-H键形成,没有涉及非极性键的形成,故C错误;
D.由起点和终点物质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总反应为
Co(s)+C2H6(g)-CoCH2(s)+CH4(g)AH>0,故D正确;
答案为C。
11.某小组模拟汽车尾气处理。某温度下,将一定量CO和NO投入体积为10L、盛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
1
2CO(g)+2NO(g).•N2(g)+2CO2(g)AH=-746.8kJ-molo
测得NO、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达平衡时,理论上该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3.36kJ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5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b段NO反应速率:
4
V(NO)=—=(3.05-2.85)xlO-3mol/L=2xKTmol•L】.而!^,A正确;
')AtImin
B.由图可知4min反应达平衡,An=VAc=lOLx(3.6-2.7)x103mol/L=9x103mol,根据题干热
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理论放热:746.8kJ/moIx9xl0-3mo][x-«3.36kJ,B正确;
2
2C0(g)+2N0(g).N2(g)+2CO2(g)
八1m初始/mol1x10-33.6xl(y300
C.列二段式:,反应平衡常
转化/mol9x10”9X10-44.5x10-9x10^*
平衡/mol1x1032.7x10-34.5xlO-49x104
数:=5000.C错误,
C2(NO)C2(CO)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正确;
答案选C。
12.新型高分子P是一种臂星形聚合物,其合成路线采用含氮、硫物质封端连接在高分子两边得到高分
子,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Br+R'—OHfR—O—R'+HBr
下列说法不正顾的是
A.合成高分子X的一种单体具有顺反异构
B.合成高分子丫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C.不能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检验高分子P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D.高分子尸由高分子X和高分子丫通过加成反应得到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单体2和单体1发生缩聚反应生成X和HBr,则合成高分子X的单体为
HrBr、HOCH2CH=CHCH=CHCH2OH;单体3发生加聚反应和取代反应生成高分
子Y,高分子X和高分子丫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P。
【详解】A.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连接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存在顺反异构,则合成高分子X的单
体HOCH2cH=CHCH=CHCH20H具有顺反异构,故A正确;
B.合成高分子丫的反应中没有小分子生成,所以为加聚反应,故B错误;
C.高分子P中连接苯环的-CH2-、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所
以不能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检验高分子P是否含有碳碳双键,故C正确;
D.丫中C=S和X中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P,故D正确;
故选:Bo
13.某小组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将少量Na2。?用脱脂棉包裹,放入充满S。?的密闭三颈瓶中
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2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反应有:2Na2O2+2SO2=2Na2SO3+O2
B.取少量C点时的固体混合物,滴加酸性高锦酸钾溶液,无明显变化
C.C点时,三颈瓶内气体中含有S。?和。2
D.相同条件下,若将三颈瓶中的S02换为C。?,重复操作,充分反应后。2的含量不低于b点对应。2的
含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向盛有少量Na2O2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图象分析可知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2Na2O2+2SCh=2Na2so3+O2,②2Na2so3+Ch=2Na2so4,③Na2O2+SO2=Na2SC)4,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ab段氧气含量增大故存在反应2Na2O2+2SCh=2Na2so3+。2,故A正确;
B.c点固体物质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钠和硫酸钠混合物,取少量c点时固体混合物,滴加酸性高锦酸钾
溶液,可能会褪色,也可能无明显变化,故B错误;
C.c点时,固体物质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钠和硫酸钠混合物,三颈瓶内气体中可能含有SO2和故C
正确;
D.相同条件下,将S02换成C02后,重复上述操作,只发生反应2Na2O2+2CCh=2Na2co3+O2,300秒时
。2含量高于C点,故D正确;
故选:B„
14.某小组进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研究。分别取2mL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H2c2O4溶
液于试管中,再依次向试管中滴加4mLO.OlmoLlji酸性KMnC>4溶液,通过色度计监测溶液透光率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1)溶液透光率与溶液中显色微粒的浓度成反比。
(2)酸性KMnC>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时,某种历程可表示如图。
CO2'
;
MnO4(肉色,近无色)Y
②④
Mr+(不稳定)2Mnqop其红色)
③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从图1可知,该实验条件下,葡萄糖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理论上,KMnC>4和H2c2O4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KMnOj:«(H2C2O4)=2:5
C.图2中曲线甲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与反应生成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有关
D.图2中H2c2O4溶液浓度不同时,数据呈现的原因是:随H2c2O4浓度增大,反应历程中①、②、
③、④速率均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1,葡萄糖浓度越大,透光率上升越快,由已知(1),即高镒酸根浓度下降越快,故反应
速率越大,A正确;
B.高镒酸钾氧化草酸,生成二价钱离子和二氧化碳,镐化合价从+7变为+2,得5个电子,碳化合价+3变
为+4,1个草酸分子失2个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KMnO4和H2c2O4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
n(KMnO4):n(H2c2。4)=2:5,B正确;
C.由历程图,MiF+可以作为高铳酸钾和草酸反应的催化剂,故图2中曲线甲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与
反应生成Mn2+有催化作用有关,C正确;
D.随H2c2。4浓度增大,草酸根浓度增大,反应历程①中,草酸根是反应物,随浓度增大,历程①速率是
增大的,故D错误;
本题选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
15.高燧合金是指由多种元素(如Al、Fe、Cu、Co、Cr、Mn、Ni、Zn等)形成的合金,因其独特的元
素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
(1)AlCrFeNi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高嫡合金元素组合。
①A1元素与同周期相邻的元素比较,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0
③N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区。
(2)研究人员发现,在离子液体中可制备均一粒径分布的高燧合金纳米颗粒。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和接近
室温时呈液态的盐类物质,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一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
\=J[BF4]-
①B耳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O
②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阳离子侧链可调控离子化合物的熔点。A、B两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熔点
A>B的原因是_______。
八NW
'一/脚
\—/[BF4]-4]■
AB
(3)一种由Cu、In、Te元素形成的高嫡合金,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
O=Cu
>=In
O=Te
anm
①Te原子与邻近的Cu、In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
②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8-111-3(111111=10-7011"列出计算式)。
【答案】(1)Si>Mg>Al®.|ti|③.d
3d4s
(2)①.正四面体形②.A、B均为离子晶体,阴离子相同,阳离子所带电荷量也相同。当阳离子
侧链从乙基增长到丙基,阳离子的体积(或半径/尺寸)增大,离子键的强度减弱,熔点也随之降低
(4x64+4x115+8x128)x1()21
(3)①.四面体形②.----------------------L----
2
NA-ab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Mg原子2s能级全充满,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
期相邻元素,所以A1元素与同周期相邻的元素比较,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i>Mg>A1。
②Fe是26号元素,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轨道表示式为
N|t|t|t|四
3d4s
③Ni元素是vm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小问2详解】
①BIV中B价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②A、B均为离子晶体,阴离子相同,阳离子所带电荷量也相同。当阳离子侧链从乙基增长到丙基,阳离子
的体积(或半径/尺寸)增大,离子键的强度减弱,熔点也随之降低;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图示,Te原子与邻近的Cu、In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②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Cu原子数为8*1+4义工+1=4、In原子数4义工+4义工+2=4、Te原子数为
8224
(4X64+4X115+8X128)X1021,
3
8,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该晶体的密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受体激动阻断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主令电器防雷避雷产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致密熔铸合成云母陶瓷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美术-第三课-《书籍装帧设计》教案
- 2025年二年级音乐年度总结参考(2篇)
- 2025年个人股权无偿转让协议简单版(2篇)
- 2025年二手汽车转让协议格式范文(2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情境基础小练新人教版
- 2025年五年级《红楼梦》读书心得(2篇)
- 2025年个人房产转让合同简单版(2篇)
- 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固体废弃物检查记录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 GB/T 5465.1-2009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概述与分类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学讲解课件
-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小耳畸形课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
-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