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

第I卷(共36分)

一、(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一批优秀中国影视作品登上全球舞台。电视剧《繁花》带火了上海的地域文化,

也在海外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电视剧《人世间》在温暖中国千家万户的同时,也被迪士

尼购买海外发行权,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改革发展史和普通百姓的、坚韧不屈。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热辣滚烫》将镜头聚焦个体价值的重塑和追寻。()。杜乐

莹爱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既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更传递出一种全人类共通的价值内核。

跨文化交流与互动,深层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心灵互通。尽管是《热辣滚烫》

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但是《人世间》长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类

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被全球受众引领的基础。当下,中国影视''出海"全面开花,武侠、科

幻、悬疑等题材均获得海外市场关注,背后的推动力正是中国文化在情感及价值理念上所—的

跨文化共鸣与互通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气象万千酸甜苦辣共识蕴含B.波澜壮阔酸甜苦辣共振蕴含

C.波澜壮阔世态炎凉共振包含D.气象万千世态炎凉共识包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主人公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

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个体就是时代精神的鲜活注脚。

B.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主人公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

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时代精神就是个体的鲜活注脚。

C.主人公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

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时代精神就是个体的鲜活注脚。

D.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主人公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仍然

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个体就是时代精神的鲜活注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是《热辣滚烫》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但是《人世间》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吸引全球受众的基础。

B.无论是《热辣滚烫》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人世间》的亲情、友情

和爱情,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被全球受众引领的基础。

C.无论是《热辣滚烫》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还是《人世间》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吸引全球受众的基础。

D.无论是《热辣滚烫》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还是《人世间》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被全球受众引领的基础。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

就是指《离骚》。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B.易卜生被认为是德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代表作有《玩偶之

家》《浮士德》《迷娘》。

C.《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

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D.“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陈情表》是李密向晋

武帝上的表文。

二、(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材料一: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

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头”的作用。但宇宙

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

“靡室靡家,狡犹之故。不遑启居,狡犹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

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

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

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

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

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可以是一对一的感动,更可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

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

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

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栗的理论就是“读者反

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

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

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

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取材于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材料二:

诗歌被称作“文学桂冠上的宝石”,是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的文学体裁之一。相较于小

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读

诗之人的情感共鸣。诗歌的语言表达还特别强调美感,古希腊人就将诗语称为“长了翅膀的语

言”,那些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诗语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将进酒》《燕歌行》《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随

着剧情的发展自然引出,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写就了盛唐的诗意与失意。当那一首首曼妙的

唐诗从电影中“走出”,不仅激活了观众关于唐风诗韵的记忆,也为现代人叩开了一扇领略

“文学之美”的大门。“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之美、“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冲淡

之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纤秋■之美、“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豪放之美……单纯

的影像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融入了唐诗的影像还能带来关于美的想象,创造出穿越千年

的壮丽诗境,这大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古典诗词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韵律情感。为提升作品的美感,像《长安三万里》

一样借用古典诗词元素的作品还有很多。由于古典诗词的美已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审美集体无

意识之中,所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音乐作品,融入古典诗词之美总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与陶醉。

(取材于桂琳《〈长安三万里)背后的“文学之美”》)

材料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中国诗词大会》日前圆满落幕。根据CSM数据,节目电视端观

众规模达1.89亿人,多期收视份额超过3%,收视率位列同时段专题节目第一。

《2023中国诗词大会》精选十大热词:欢喜、寻味、燃、寒署、先生、本

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蕴一团穿越寒冬的温暖诗意,带观众走近古人“一切景语

皆情语”的诗情画意中。节目中,“情景共答题”环节将目光聚焦于远方的星空之上,和古人

一起感受银河浩瀚。“外景共答题”环节,选手们跟随点评嘉宾遍寻中国美景,感受大美九州

岛。“飞花令”环节也全面升级,挑战”数字加酒器”的诗词。选手们在数十轮的交锋中,展

现了惊人的诗词储备量,让观众在感受中国诗词文化魅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

会的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创办以来,以广泛参与性、浓郁文化性和鲜明时代性,成功

使前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下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映照,带动无数观众重温古诗

词,感受诗词之趣,品味诗词之美。《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再次以诗词为载体,在现代

社会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一块传承、转化的新土壤。

(取材于《今晚报》)

材料四:

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特征

性别比例

■■样本占比

・总体占比

・偏好指数

(取材于网络数据)

【注】“总体占比”指该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样本占比”指该年龄段节目关注

人群在所有关注者中所占比例,“偏好指数”反映某一群体对此节目的喜爱程度。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兴”的作用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即宇宙间种种物象引发人世间种种事象,

从而使诗人产生感动。

B.根据引起感发的事物、对象不同,诗歌使读者获得的感动可分为“一对一的感动”与“一对

多的感动”。前者是低层次的感动,后者是高层次的感动。

C.诗歌是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而具有强大

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长了翅膀的语言”。

D.《长安三万里》将唐诗融入了影像,为现代人叩开了一扇领略“文学之美”的大门,创造出

穿越千年的壮丽诗境。

6.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对“中国诗词大会”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可以看出,古诗词在今天依然彰显巨大魅力。

B.《2023中国诗词大会》凭借前所未有的广泛参与性、浓郁文化性和鲜明时代性,在同时段

专题节目中位列收视率第一。

C.选手们在节目中展现了惊人的诗词储备量,这让观众在感受中国诗词文化魅力的同时,也看

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

D.《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以中青年为主,19岁以下的群体对该节目的喜爱程度最高,古

典诗词的传承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象”引发诗人感怀的一句是

A.“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诬谓余以善淫。”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D.“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三、(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文]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生由匕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

日:“某所,西母立于兹。”妪又日:“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

余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

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

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

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枣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尸室,述诸

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

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乙文]

送许子云之任分宜序

归有光

①君乃之春,余与子云北上,自句曲入南都。渡江时,北风犹劲,千里积雪。过清流关,

马行高山上,相与徘徊,四望两叹息。至徐、沛间,水潦方盛,流冗满道,私心恻然,?为得

作一令,宁使夫人至于此!

②而子云为人,宽厚有度,居乡时,人多爱之。行役所至,视顿舍食饮,不自取便利。四

方之士,与会逆旅中,饮酒别去,依依有情。予以是识子云之贤。盖同行者四人,而子云独登

第。明年,得袁州之分宜,议者以分宜为今宰相之乡,求其为令者,咨访数日,得子云于四百

人之中。子云所以阚其望者亦难矣。古称江、湖之间,山水清远,民俗敦茂,易以为治。不知

今与古何如?而独知子云所以居乡与人者,以此心推之,为令无不可也。

③夫宰相求治其县而已。县治而宰相之望慰矣,外是何求哉?今世民俗吏治益不如古。尝

愿天子与二三大臣留意郡县,慎择守令,庶几有反朴还淳之断。闻之长老云:往者宪、孝之际,

禁网疏阔,吏治烝烝不格奸。盖国家太平之业,比隆于成、康、文、景之世者,莫盛于此时。

今之文吏,一切以意穿凿,专求声绩,庶务号为振举,而天下之气亦以索矣!如豪民武断,田

税侵匿,所在有之,今则芟夷搜抉,殆无遗力。吏之与民,其情甚狎,今而尊严若神,遇事操

切,略无所纵贷。盖昔之为者非矣,而天下之民常安,田常均,而法常行;今之为者是矣,而

天下之民常不安,田常不均,而法常不行,此可以思其故也已。

④无察察之政者有醇醇之德无赫赫之名者有冥冥之功子云之道近之吾惧其以为居官与平

音异而稍变易甚度2.故于其行而勉之,且以为天子之大臣,非私一乡。盖举子云以风天下,使

天下为吏者,知其意之有所在也。

【注】【1】流冗:指流离失所的百姓。【2】今宰相:即严嵩,明世宗时位居首辅,恃宠

揽权,贪污受贿,后被抄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扃牖而居扃:关闭

B.子云所以副其望者亦难矣副:相称、符合

C.庶几有反朴还淳之申渐:征兆、苗头

D.非私一乡私:私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四望画叹息某所,项母立于兹

B.以为得作一令但以刘日薄西山

C.知其意之有所在也不知老之将至

D.故于其行而勉之难于上青天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无察察之政者/有醇醇之德/无赫赫之名者/有冥冥之功/子云之道近之/吾惧其以为居官与平

昔异/而稍变易其度

B.无察察之政/者有醇醇之德/无赫赫之名/者有冥冥之功/子云之道/近之/吾惧其以为居官/与

平昔异/而稍变易其度。

C.无察察之政者/有醇醇之德/无赫赫之名者/有冥冥之功/子云之道/近之吾惧其以为居官/与

平昔异/而稍变易其度。

D.无察察之政者/有醇醇之德/无赫赫之名者/有冥冥之功/子云之道近之/吾惧其以为居官/与

平昔异而稍变/易其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是古代记事抒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中的“志”指的是文体,与《聊斋志异》

中的“志”意义不一样。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书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

序”。乙文和《兰亭集序》同属于送别序。

C.“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来归”指嫁到我家来,“先妣”指去世的母亲。

D.“癸丑”是干支纪年法,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纪年,“癸丑”的下一年是“甲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甲文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选文围绕“悲”展开叙述,志物怀人,悼亡念存,

极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B.乙文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渡江的自然环境,亲眼目睹了徐沛间流民满道的惨景,表现作者

沉痛的心情,为下文反思当今吏治做铺垫。

C.乙文作者善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往者宪、孝之际”和“今之文吏”做对比,使当今吏治

的险恶,更形象更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

D.甲文和乙文在表达方式上,均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甲文语言风格平淡质朴,却饱含深情,可

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第n卷(共H4分)

四、(共25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2)盖国家太平之业,比隆于成、康、文、景之世者,莫盛于此时。(3分)

14.请简要分析乙文作者的创作意图。(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9分)

敬酬李判官使院①即事见呈②

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③。

饮砚④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注】①使院:即北庭节度使的官署。②作此诗时,诗人任职于北庭都护府,地处西北边

塞。③门关:门门。④饮砚:鸟影掠过,如饮砚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与李判官的酬和之作,写出了任职期间闲静的生活。

B.首联中的“闲”字,总领全诗,也是此诗的基本情调。“日无事”揭示“闲”的原因。

C.颔联描写公府内景物。“侵”“上”写出草根、青苔逐渐变化的发展形态,体物精细。

D.尾联紧扣标题,写诗人白天吟诵新诗仍不满足,夜晚在梦中还想着写诗“敬酬李判官”。

(2)诗歌颈联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3)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固时俗之工巧兮,。(《离强》)

(2),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3),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4),死当结草。(《陈情表》)

(5)春晚中,一曲《上春山》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美好,就像王羲之在《兰亭集序》

中借“,”两句,既呼应了“暮春之初”,又描写出

空气清新、春风和煦的景象。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洗耳倾听

①一个寒冷的冬夜,周遭寂然,我推开书房门,忽地听到里面有声响。当我看到书架上那

闪着寒光的前■跳,顿时明白声响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了。这个箭镶是一位朋友徒步丝绸之路偶

然在乱石堆中拾到的,据他考证是汉时物,就赠送与我。我想起了《水浒传》里孙二娘赠戒刀

给武行者时所说的“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地响”,箭镁与此如出一辙。金镉飞鸣是它的生命本

能,即使泅簌杼听,它仍然是那么不甘寂寥。我拈起箭镶看了又看,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②我到过一个高山牧场,这里的声响与城市迥异。几天下来,我的耳力得到良好的引导,

原先感到深夜静谧无声,后来漫步绿树丛中的小道,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一种全然山

野风度的律动。没有哼华和骚动,没有尘烟和异味,心绪自然淡若清溪。我听到环绕于牧场许

许多多可以意味却难以摹拟的响声,它们或远或近或疏或密传来;有的声响是十分渺远的,好

像是松针落地、水草抽芽,又好像夜鸟呢喃、夏虫振翅。据常在山中修行的人说,到一定境界,

尘埃落在针尖上也隐约可闻。

③千百年来,无数的声音在大自然茫茫的空旷中横纵流走。声之高下,都飘散在历史的苍

茫里。有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语言,再微弱如尘的生命也如此。那些有灵性,或者汲满天

地日月精华的生命——商彝周鼎、秦城汉池、唐书宋画,语言总是飞扬于大千世界。尽管岁月

迁徙朝代害李,或长埋于地底,或损毁于风霜,它们的生命信息总是会通过种种渠道升浮上来。

在岑寂的西北,在广袤的中原,在许多曾经成为古都而今王气黯然的土地上,总是卷岁着与现

代都市不同的气息、味道和韵致。到这些地方的人们倘真有好古怀旧之念,都会有相应的情绪

萌发,声气相投,屏息感染若春的滞重。

④在大学时我读欧阳永叔的《秋声赋》,只是赘叹它的文采大气,能够藉秋声写出战场风

云。后来,我是钦佩他倾听至微的耳力,听出了层次,听出了韵味,并摹桃得如此淳自。能够

伸入季节蜕变的交接处,敏感地捕捉那微妙的时令特征,肯定要汰洗其他摹辛之音的进入。这

一点,声色大马盈耳的周邦彦、柳永、温庭筠肯定无法企及。

⑤从农村来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我这习惯了倾听自然之声的双耳促使我在荒郊租了一间危

房,除了读书,我仍然像当农民那般敏感地爱风声雨声半呼声。有好几回我在山路上徘徊,在

原野上散心,清晰地听到有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转瞬即逝。四处环顾不见一人,驻足沉吟,

很快我就圆解为周围草木摇曳、泥土开合、水汽升沉、岩缝伸缩时的话语。出声是每一种生命

吐纳的本能,未必就是真正呼唤我,肯定有另一种含意。

⑥最近的一次和自然交流是在大海边上,我的耳力得到了畅快的拥有,海涛对礁石的冲击,

海风一阵紧似一阵地拂耳,巨伞般的木麻黄“沙沙”地卷塔,沙滩随潮涨落的吞吐,听了美不

胜收。我们就在海边帐篷里住了下来,任如雷般潮声漫耳。可是没过多久,这些纯自然音律明

摆着妨碍我睡眠的伸长。声响原始单调,同时也太朴实了。也许千百年前的人理所当然地视此

为安眠曲而安然入梦,轮到我聆听却只有默默地退缩了。我忧悲的内心自知亏欠的李竺,与自

然结缘的纽带,随着我的都市气加重,已经裂痕弥深了。

⑦话说回来,都市气归都市气,我依然品味着小时破旧老家的荒寒之境。这个时候任何一

点声息都难以逃逸,也滋养了听觉的伸长。这就早早种下了我喜欢荒野之声的种子,使偏好的

态度落实在古今美文的取舍上,凡荒率、清幽、空灵者,则爱不释手厚竽不已;镂金错彩雕绩

满眼者,则如大鱼大肉,唯恐坏了胃口而束之高阁。到了这种地步,除了山野行行重行行外,

就是在古人书画中倾听笔墨的淡然,和视觉上的凄冷配合后,达到默契而心弦揪动。像荆浩、

董源、关全、范宽、李成、八大的笔墨都是我深爱,那幽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萧瑟的旷野、

渺茫的天穹、兀立的孤雁,都可以在静夜中听出如清代画僧担当所说的“空谷音”。只是,我

清楚地知道,这种逃避市声的做法是很无奈和狭隘的。

⑧都市交响照不了一种现实,我的肉身已无法脱离这种现实,我的念想却祈盼四处飘游。

我意迟到听觉还在用处受敌,一就像一K很美好的皮囊,却塞满了太多的苑杂。我应该像古贤人

那样,学会用山涧清流好好地洗濯双耳,濯去常年因市声摩擦、刺激而日益厚实的者事,然后

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箭簇(cu)羽卷杆折(sha)苍桑萧绕(ying)

B.芳杂(wu)吸|啾(zhoujiu)般语(xu)症结

C.喧哗摹拟(mo)逼肖(xiao)螂变(tui)

D.摩挛(suo)更叠昭示(zhao)老茧(jidng)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1段中“深深的失落”,含有对人们往往难以察觉此类奇妙声响的遗憾。

B.高山牧场的声响与城市迥异,作者甚至可以听到尘埃落在针尖上的声音。

C.作者认为历史遗迹都有自己的生命信息,好古怀旧的人易与之声气相投,萌发相应的情绪。

D.第8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传达出作者对耳力被现代社会消磨的无

奈。

E.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富有地域色彩和时代气息,行文看似随意,但都围绕“倾听”展开,使

文章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19.请赏析第2段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20.作者在文章第4段中叙写了自己读欧阳修《秋声赋》的感受,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

文中的作用。(6分)

21.文章结尾说“洗濯双耳,侧耳倾听一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结合全文概括“远去了的感

召”包含了哪几层涵义。(6分)

六、(共7分)

22.《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存在“互释”的可能。以下核心观点与主要情节之间不可以“互

释”的两项是(4分)

A.识不识字并非愚的标准。一一王熙凤治家

B.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一贾母调停贾琏和风姐之间的家

庭矛盾

C.家的性质是族。一荣宁二府共庆元宵节

D.乡土社会需要阿波罗式情感来稳定社会结构。一一黛玉宝玉木石前盟

E.横暴权力是指通过暴力手段取得对屈服者的支配权。一一宝玉挨打

3.中学“青春飞扬”辩论大赛邀请,其中有三处表达规范,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

XX中学“青春飞扬”辩论大赛邀请函

尊敬的XXX:

您好!为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响应“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

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展示我校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最新成果,学校定

于2024年6月12日16:00-18:00在报告厅举办“青春飞扬”辩论大赛,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

加表演。请您务必准时参加活动。

专此邀请,恭候光临。

XX中学学生会

2024年5月10日

七'(共60分)

24.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夸克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报告》中,“上岸”成功

当选2023年轻人状态关键词。“上岸”一般就是指终于通过了某次考试或终于完成了某项既

定的目标,“上岸”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有人说,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上岸”,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也有人说,匆匆人生,

不必着急“上岸”,才能享受生命的从容与趣味。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B

第一空,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气象万千:形容景象,

事物变化多姿,非常壮观。语境中是修饰改革发展史,应选“波澜壮阔”

第二空,酸甜苦辣:意思是指各种味道,形容人生,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世态炎凉:

意思是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语境的意思是普通百姓的

日常生活状态,应选“酸甜苦辣”。

第三空,共振:指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共识:一致的认识。

语境中强调的是情感的共鸣,应选“共振”。

第四空,包含:“包含”通常指一个整体中包含另一个部分,它强调的是组成关系,如一个

容器包含其中的物品。蕴含:“蕴含”则更多用于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某种精神、情感

或理论蕴含在某事物或现象之中,它强调的是内在的联系或属性。语境中是“跨文化共鸣和

互通”指向深层,应选“蕴含”。

2.A根据原文语意,应该是“个体就是时代精神的鲜活注脚”,排除B和C;“仍然选择真诚

地拥抱生活”一句应该在前,“主人公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

一句应该在后,排除D。

3.C

原句错误:第一处,“尽管……但是……”关联词使用不当;第二处,被动句使用不当。

4.B易卜生是挪威作家,《浮士德》《迷娘》作者是德国作家歌德。

5.D

【解析】A.“宇宙间种种物象引发人世间种种事象,从而使诗人产生感动”错,原文“宇宙

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两

者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选项说法属于强加因果。

B.“引起感发的事物、对象不同”错误,原文”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

不产生更多的联想”,结合“读者反应论”可知,层次的划分是基于“读者的不同”而非“感

发的事物对象不同”。

C.“是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的一种文学体裁”错,原文“是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的文学

体裁之一”,题干缩小范围。

6.B”《2023中国诗词大会》凭借前所未有的广泛参与性、浓郁文化性和鲜明时代性,在同

时段专题节目中位列收视率第一”错,材料三说“《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创办以来,以

广泛参与性、浓郁文化性和鲜明时代性,成功使前人……”,可见,“凭借前所未有的”无

中生有。

7.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属于“物象”引起读者感发,其他都属于“事象”。

8.D私:偏爱、偏私

9.CoA项连词,修饰/通“尔”,你的;B项动词,认为/介词,因为;C项均为取独;D项介

词,在/介词,比。

10.A

ILB乙文是送别序言,《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

12.D乙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13.

(1)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恐怕有神灵在保护着吧。(3分,给分点:

凡,总共;得不焚:被动句;殆:恐怕,可能。)

(2)国家太平的盛景跟成、康、文、景的时代相比,没有比这个时代还兴盛的。(3分,给

分点:比隆于,跟(与、同、和)……相比;世,时代;莫盛于此时,介词结构后置,没有

比这时更兴盛。)

14.①友人许子云授分宜县令,作者作序送别,赞赏友人的贤达,对友人寄予厚望,勉励他能

为官一地,造福一方。②通过古今吏治对比,传达对今世吏治的隐忧,感叹吏治今不如昔。

③借此叮嘱这官吏重视民意,爱惜民力,具有强烈的救世济民精神。(4分,每点2分,意思

对即可,答对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参考译文]

【甲】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

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

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

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

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

连,去世的母亲曾经来过这里。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

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

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

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

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

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

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事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

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

灵在保护着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

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

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

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

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

像伞一样了。

【乙】

癸丑之春,我和子云向北走,从句曲到南都。过江的时候,北风强劲,积雪范围很大。

过清流关,马在高山上行走,相互之间徘徊走动,望向四方而叹息。到了徐、沛间,地面上

的水非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充满了道路,对流民哀怜,应该为其写点什么,怎么能使人至

于这样的地步呢!

子云的为人,宽厚有度,在乡间居住时,大家都很喜欢他。住宿和餐食,不为自我谋私

利。各地的士人,在旅途中与其相会,饮酒后离开的时候有依依的深情。人们由此认识到子

云的贤达。同行的四个人,只有子云自己登第。第二年,得以在袁州的分宜任职,谈论的人

们认为分宜是当今宰相的故乡,为分宜求取执政的人,寻访数日,在四百人中选取了子云。

子云也很难得的达到了期望的标准。古时候说江湖之间,山远水清,民风敦厚美好,较为好

治理。不知道今天和古时候是否一样?但只是知道子云在乡间和百姓在一起,以此来推论,

他在分宜为政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宰相只不过是求取能治理分宜县的人。能治理好就会深得宰相之心,其他的还有什么要

求呢?当今民俗吏治都不如古时候。曾经希望皇帝和其他二三个大臣能关注郡县,谨慎选择

县令,或许反朴还淳的风气能再兴盛。听老人说:之前的宪、孝之际,法律过于宽容,吏治

兴盛,不至於奸恶。大概国家太平的盛景比起成、康、文、景的时代还要兴盛。今天的文臣,

一切都是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扯在一起,只求取声望和政绩,各种政务号称振兴了,

但天下的风气却萧索了!比如豪民以权势断定是非曲直,田地的赋税被侵占,地方上也是有

的。今天杀戮和搜刮百姓,近于全力以赴。官吏与百姓的关系以至于被破坏。今天尊贵庄严

好像神明,遇到事情过于急躁,一点也不放纵宽免。大概是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天下百

姓安定,田地平均,法令常行使;今天的做法是对的,但天下百姓常常不安定,田地不平均,

不行使法令,这实在是可以思考下原因啊。

没有清明的政治,有温馨的德行;没有显著盛大的盛名,有不察觉的功劳。子云的所作

所为差不多是一样的。我害怕他当官和平时不一样,慢慢地变化了其原则。特地在他走的时

候勉励他,并且作为皇帝的大臣,不能偏私一个地方。实在是想以子云作为风尚以效天下,

让天下的官吏知道理解他的风尚的意义。

15.(1)(3分)D【分析】“夜晚在梦中还想着写诗'敬酬李判官'”错误,"昨夜梦东还”

意为昨夜梦到东归。诗人当时在西北边塞,“梦东还”即梦回故乡。

(2)①远近结合,近处见鸟影掠过,远处是一带远山,画面富有层次感。②动静结合,诗中

既写了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又有静穆的远山作背景,动静相生,景物生动形象。

③借景抒情,诗人借眼前宁静美好的生活图景抒发了闲适的心情。(4分,答出任意两点并分

析,即可满分)

(3)诗人远在边地仍字斟句酌,从容吟诗,流露闲居的生活情调;(1分)而新诗未成即被

乡梦打断,突出表现了诗人闲居异地、乡思愈切、急于东归的思想感情。(1分)

16.(6分)(1)规矩而改错(2)打参历井仰肋息(3)三顺频频天下计

(4)臣生当陨首(5)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7.(2分)BA.箭镀()沧桑C.喧哗逼肖()D.更迭昭示()老茧()

18.(4分)BE

B.“作者甚至可以听到尘埃落在针尖上的声音”错误,张冠李戴,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