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贵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分类练(含
答案)
2024贵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分类练
第一类爱国忧民
一、阅读古诗,完成1〜2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
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诗,《南征》押韵工整,押韵。
(2分)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3分)
二、阅读张琰①的《出塞曲》,完成1〜2题。(6分)
腰间插雄剑,中夜②龙虎吼。
平明登前途,万里。
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③。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
【注释】①张琰,南宋广陵人。②中夜:半夜。③印如斗:斗大
的印章,喻高官厚禄。
1.(创新设问)请将“首"不""回"三个字按恰当顺序填入颔联空
格中。(2分)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命价值观?(4分)
三、一材多设问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扬子江①
[南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释】①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
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后作《扬
子江》一诗述志。
1.请赏析首句中“游”字的妙处。(3分)
2.有人说诗人以“扬子江"为题过于简单,体现不出其中的爱国
情怀,请你结合诗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
拓展设问
“臣心一片磁针石”为人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3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南园(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请简要赏析“收取关山五十州"一句中“取”字的妙处。(3
分)
2.同为李贺诗作,请分析《南园(其五)》和《雁门太守行》在
写作手法方面有何不同之处。(3分)
第二类羁旅思乡
五、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夜雨寄北》中,“期"在诗句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重要意
义?(2分)
2.两首诗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
之处。(4分)
六、一材多设问(创新题型)阅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①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②。
借问落梅③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根据《唐人行第录》记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
的酬和之作。②闲:这里有清幽之意。③落梅:指笛曲《梅花落》,
表达离情。
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一首默写在整
理单上,使两首诗组成一个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备选诗歌](甲)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乙)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首句:回乐烽前沙似雪)
(1)我选()默写:(首句),—o——,—。
(3分)
(2)组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4分)
拓展设问
“从风一夜满关山"中的“满"字在句中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3分)
七、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凉州词(其二)
[唐]王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释】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②阑:尽。③意气:
情意。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1.简要描绘三、四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2.本诗中的“杨柳”和《游山西村》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柳”
表达效果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八、一材多设问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乡思
[宋]李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请简要赏析“已恨碧山相阻隔"中的“恨”字的妙处。(2分)
2.《乡思》与《黄鹤楼》中都写到了“日”,请分别分析“落日”
“日暮”在两首诗中的作用。(4分)
拓展设问
试结合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勒归无计”,分析这两首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3分)
九、一材多设问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过燕支寄杜位①
[唐]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注释】①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
湖州刺史。
1.诗歌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均以环境描写开篇,简要分
析二者在作用上有何相似之处。(3分)
拓展设问
请说说“北风吹沙卷白草"中“卷”字的妙处。(2分)
第三类咏物抒怀
十、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①乐游春苑:指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
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②断肠天:
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本诗题目为柳,但诗中一字不提柳。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妙
处?(3分)
2.诗人借咏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分)
十一、一材多设问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咏菊
[明]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①开不为重阳。
【注释】①可怜:可惜。
1.这首诗歌第二句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分)
2.中国古典诗歌的菊花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
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请你结合本诗和《行军九日思长
安故园》,探讨“菊花"意象的文化内涵。(3分)
拓展设问
从结尾一句可以看出诗中的菊花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3分)
十二、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蔷薇花
[唐]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嶂①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注释】①锦嶂:锦制的帷帐。亦泛指华美的帷帐。
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的画
面o(3分)
2.“石家锦嶂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一句以用典表现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第四类山水田园
十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②。谁羡骏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
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词的上片通过、云物俱鲜、表现“西
湖好"。(2分)
2.这首词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十四、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过山农家
顾况①
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
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
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
茶叶去掉水分。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
茶等镜头。
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
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
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创新题型)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
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
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4分)
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①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
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②
十五、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闲居寄端①及重阳②
[唐]韦应物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③,无事风尘④独不归。
【注释】①端:即韦端,韦应物的从弟。②重阳:即崔播,韦应
物的外甥。③高兴:雅兴,高情闲趣。④风尘:指出行途中的风尘。
1.诗中一、二句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与《饮酒(其五)》都抒发了诗人远离世俗与官场的个人
感受,试分析本诗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3分)
十六、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诗中前两句出现了哪些意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
析。(2分)
2.本诗的最后一句“水流无限似侬愁”和《己亥杂诗(其五)》
中的“浩荡离愁白日斜"都写到了“愁”,你怎样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愁
"?请简要分析。(4分)
第五类即事感怀
十七、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小园(其一)①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②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
【注释】①这是淳熙八年(H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
写的一首田园诗。②柘(zh心):树名,其叶可养蚕。
1.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斜径”等景物,营
造一种的氛围。(2分)
2.(创新设问)请你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入尾句处(填
序号),并说出理由。(4分)
A.捉虾_B.锄瓜
你的选择是(),理由:—
十八、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
分)
2.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本诗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在情感
表达上有何异同?(3分)
十九、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三月
(宋)韩倨
辛夷①才谢小桃发②,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③底眠。
【注释】①辛夷:一种香草。②发:开放。③瓮:酒瓮。
1.诗歌前两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2.诗人以“三月”为题有什么寓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4分)
二十、阅读宋词,完成1〜2题。(6分)
浪淘沙①
[北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
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①此词是作者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②
紫陌:紫路。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
故名。此指洛阳的道路。
1.从写花的角度,去年、今年、明年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4分)
2.“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但却有“东风”“西风"之别,
请结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这一意象,分析其各自表达的情
感有何特点。(2分)
第六类咏史怀古
二H"一、阅读古诗,完成1〜3题。(10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后
诗中的铜雀台为所建。(2分)
2.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
想?(4分)
3.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分)
二十二、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①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释】①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②梁甫
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
1.请简要赏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两句。(3
分)
2.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
岳》和《登楼》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二(3分)
二十三、阅读元曲,完成1〜2题。(6分)
山坡羊•洛阳怀古
[元]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
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1.作者伫立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所见的景物,都具有
、的特点。(2分)
2.作者在《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变做了土;输,
都变做了土”,而在本首曲中又写到“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请你结合这两句话,简要分析这两首曲表达的主题有何异同。(4分)
第七类赠友送别
二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①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
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这一句在全诗中有哪些作用?(3分)
2.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3分)
二十五、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绝句送巨山①
(宋)刘子晕②
二年寄迹③闽山寺,一笑翻然④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注释】①巨山:诗人的朋友张螺,襄阳人。②刘子晕(hui):
宋代理学家。③寄迹:寄托踪迹,即暂时居住。④翻然:高飞远飕。
此指旅行、迁移。
1.本诗一、二句中“”四字表面写张巨山的洒脱,实则是
加强了自己对离别的不快。三、四句诗人通过(写法)写出了张巨
山走后,人去楼空的情景。(2分)
2.本诗中“明月”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明月”
的内涵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十六、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送李判官①之润州行营
[唐]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簟②,金陵驿路楚云西③。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释】①李判官:诗人的一位朋友,任判官一职。②事鼓肇(P
1):从事军务。鼓肇,军用乐器。③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
这里指送别地所在。
1.请简要赏析“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两句的妙处。
(4分)
2.本诗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意,
请分别写出两诗中最能体现出此情义的句子。(2分)
第八类酬答应和
二十七、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酬崔侍御①
[唐]李白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注释】①崔侍御:即崔成甫,曾摄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湘阴。
1.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2.同为酬答诗,本诗后两句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
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十八、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酬孝甫见赠(其二)
[唐]元稹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认为杜甫的诗有哪些特点。(4分)
2.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试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2分)
第九类边塞征战
二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北中寒①
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漠天。
争漕②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注释】①元和七年,皇帝派兵抵御吐蕃,时值隆冬,李贺作诗
记之。②漕:yingo
1.首联中的“黑"字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分)
2.请描绘尾联“争漕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所呈现的
景象。(3分)
三十、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送韦评事①
[唐]王维
欲逐将军取右贤②,沙场走马向居延③。
遥知汉使④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注释】①韦评事:不详其人。评事,官名。②右贤:即右贤王,
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
王亦省称为“右贤"。③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东南。④汉使:此指韦评事。
1.诗歌中的尾句连用“孤城、落日”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2
分)
2.本诗后两句与作者的另一首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这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
有何不同。(4分)
三H、阅读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清平乐
[宋]李好古
瓜州①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②迎马首。也学玉关③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④。极知形胜⑤东南。更愿诸公⑥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注释】①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县南,地处大运河入长江之处。
②乱絮:柳絮。飞钱:纸钱。③玉关:泛指边塞。④金山:原在长江
中,由于泥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在今江苏镇江西北。⑤形胜:形
势重要,交通便利的地区。⑥诸公:指朝廷执政掌权的大臣。
1.“恰恰城如斗”一句写得很精妙,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词人在词的最后阐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分)
三十二、阅读古诗,完成1〜2题。(6分)
塞下曲二首(其二)
[唐]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①,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②起暮云。
【注释】①冠军:古代将军的名号。②龙城:泛指边境地区。
1.诗中描绘“寒水”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和《春望》中的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
第十类爱情闺怨
三十三、阅读宋词,完成1〜2题。(6分)
玉楼春
[北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
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鼓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2分)
2.本词和《兼葭》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似点?请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一、【诗歌大意】《南征》:春水奔流,桃花夹岸,飘忽如云的白
帆驶过枫林。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
泪洒衣襟。当此年老多病乘舟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1.(2分)五言律(1分)in(l分)
2.(3分)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伤时、
悲己)的感伤。(1分)异:《春望》还表达了诗人期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1分)《南征》还表达了诗人常年躲避战乱,
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的羁旅悲愁,以及苦无知音,多年自吟
自叹,无人倾听、理解的郁闷自苦。(1分)
二、【诗歌大意】腰间插着一把宝剑,半夜发出龙虎般的怒吼。
黎明时登上征途,昂然向前,万里不回头。好男儿理应战死沙场,哪
里是由于高官厚禄的引诱?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壮节,让它光耀于千
古之后。
1.(2分)“不"回”"首"
【解析】考查诗歌的对仗。根据韵脚,“吼”“斗"后”,可以判断
最后一个字应为“首”,所以“首”“不"回”三个字按恰当顺序应是
“不"回”"首"。
2.(4分)全诗体现出诗人的刚烈之气和报国之志。
【解析】这首军旅生活诗,展现出一位以身报国而不计较个人名
利得失、勇猛顽强、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英雄形象,读来慷慨悲壮。
解答时,抓住重点诗句进行概括作答。“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意为好男儿理应战死沙场,哪里是由于
高官厚禄的引诱?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壮节,让它光耀于千古之后。
由此可知,全诗体现出诗人百折不挠的刚强气质和赤胆忠心的报国之
志。
三、【诗歌大意】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费
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
誓不罢休。
1.(3分)“游”说明诗人将此次扣留当作一次游历,(1分)表现
了诗人在艰难险境下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顽强精神。(2分)
【解析】首句的“几日”说明扣押时间;“随风"表达出状态的随
意;“北海游”指绕道长江口以北的海域。一个“游"字充分说明了诗
人将此次扣留当作一次游历,突出诗人的乐观、无畏精神。
2.(3分)本诗是诗人历险之后在扬子江畔写的诗句,扬子江点
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点,(1分)也是历险之后作者最直接的表达,(1分)
同时扬子江作为长江的出海口,能表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以及势必要从此处前往南方福州兴复政权的决心,所以诗人以“扬子
江”为题好。(1分)
拓展设问(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磁针石"比喻诗人
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1分)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
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1分)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
坚贞和热爱。(1分)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解答此题,首先根据修
辞知识判断出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从修辞的一般作用出发,结合具
体诗句进行赏析。用“磁针石”比喻自己的忠心,借此表明自己的志
向,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表达了诗
人的爱国之情。
四、【诗歌大意】身为男子为什么不跨上骏马,手执军刀,奔赴
疆场,建功立业,收复关山呢?但是,自古封侯拜相,登上凌烟阁的,
又有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
1.(3分)“取"是“取得”之意,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
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解答时,先明确“取”字的意思,然后
代入诗句中理解,体会其表达效果,“收取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
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能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
国家。
2.(3分)《南园(其五)》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投笔从戎的强烈
愿望反衬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进而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家国之
痛和身世之悲。《雁门太守行》中诗人运用象征、烘托、以虚见实等
多种写作手法,设色鲜明,想象丰富而奇特,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
出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诗歌的写作手法。《南园(其五)》从语言
形式上看,整首诗是由两个设问句组成的。前两句写恨不得立即身佩
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充分彰显了建功立业的豪情。最后两句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自古封侯拜相,
登上凌烟阁的,又有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牢骚的意味显
得更加浓郁。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诗人表面上是从反面衬托投
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雁
门太守行》首句渲染烘托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
句写城内的守军,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三、
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四句写驰
援部队的活动,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壮怀激烈的豪
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
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
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五、【诗歌大意】《秋思》: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
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
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1.(2分)“期"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
境,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解析】开篇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
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
上。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
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不能实现。
2.(4分)①《夜雨寄北》是虚写,从眼前之景生发开去,想象
与家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2分)②《秋思》是
实写,描述家书就要发出时的心理和行为,显示出游子对家书的重视
和对亲人的深切挂念。(2分)
【解析】此题考查品析诗歌的表现手法。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的
最后两句,注意题干中的“表现手法”和“不同之处”规定了答题方
向。解答时要对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进行逐一分析,然后说明其不同之
处即可。《夜雨寄北》一诗的最后两句采用虚写的手法,想象与家人
见面的情景。诗人超越时空,以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更显
得思念情深。《秋思》一诗的最后两句是实写,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
时的一个细节一一“又开封”,传神地刻画出了寄信人的心理和行为,
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六、【诗歌大意】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
条,月光清幽。借问《梅花落》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1)(3分)示例:(乙)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
征人尽望乡
(2)(4分)示例:这个板块主题词为“边塞乡思”,《和王七玉门
关听吹笛》中诗人身处玉门关外的边塞,在清幽的月夜登上城楼,听
到有人吹奏《梅花落》,引发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军人
身处烽火台前,在凄凉的月夜中,听到幽怨的芦笛声,陡然生出思乡
情绪。两首诗内容情感都相似,所以将它们组成一个板块。
拓展设问(3分)"满"字写出悠扬的笛声随风布满边地的关隘山
岭,(1分)同时暗指诗人心中乡思随着笛声遍布边地,含蓄委婉地表
现出诗人的乡思之浓。(2分)
七、【诗歌大意】关内此时应该已是暮春时节,可是塞外仍然是
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夜晚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
让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1.(3分)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悲凉的胡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
转反侧,难以入眠,吹奏的偏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
悠的胡笳声在夜空回荡,让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描绘。在描述画面时要抓住所给
诗句的意象。“夜晚”"胡笳"长安”几个意象,悠悠的胡笳声在夜空
回荡,触动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意,带给人一种悲凉之感,加入想象和
修饰将词句内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2.(3分)不相同。(1分)“夜听胡笳折杨柳"中的“杨柳”代指
《折杨柳》,诗人听到胡笳声想起了故乡。(1分)“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的“柳”是指“柳树”,借“柳”的柔美表现诗人赏春的愉悦心情。
(1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中不同的意象。明确“柳”这个意象在这
两首诗歌中的含义,再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本诗中的“杨
柳”是指夜晚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诗人悠悠的乡思。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忽然柳绿花红间又出现一个山村,指柳树,诗
人顿觉豁然开朗,将其喜形于色的兴奋表现出来。
八、【诗歌大意】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
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
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1.(2分)“恨”是“仇视、怨恨"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现了诗人
对碧山阻挡家乡的怨恨之情;(1分)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的乡思之浓。
(1分)
2.(4分)《乡思》中,落日之处即是天涯,但当夕阳西坠时极
目远望,仍看不见家乡,以落日之处衬托出故乡的遥远,把思家的愁
苦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黄鹤楼》中,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
在夕阳中更显落寞哀伤,表现出诗人孤寂伤感的思乡之情。(2分)
拓展设问(3分)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的情感。
(1分)不同点:《渔家傲•秋思》写了不能归的原因是没有建立战功,
所以回家无期;(1分)《乡思》没有交代原因,只是将诗人思乡不得
归的惆怅心情表达了出来。(1分)
九、【诗歌大意】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
白草。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
令我衰老。
1.(3分)直抒胸臆,(1分)以“长安”与“日光"相比,对空间
上的距离进行描述,结合下句“忆君不见令人老”,直接表达了对亲
人的深切思念之情。(2分)
2.(3分)均以北风吹白草的塞外景象开篇,突出塞外的自然环
境,渲染氛围,铺垫情感。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特点。首先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在作用上的相似点。本诗“北风吹沙卷白草"一
句描写塞外奇景,在这苍凉、萧索的环境中,又为下文怀念友人做铺
垫,表达自己深刻的思念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篇描写早
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
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实际
上是为下文“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铺垫情感。
拓展设问(2分)“卷"字写出了边地北风怒吼奔驰的气势及其狂
暴肆虐的场景。
十、【诗歌大意】你曾经追逐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时正是繁花
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又为何肯到秋天来啊,现在已
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1.(3分)李商隐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诗人诗
中虽一字不提柳,使读者在惊奇之中,充分感受到诗人年轻时充满幻
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1分)经历
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1
分)这样写使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1分)
2.(3分)诗人通过对春日繁华得意之景和秋日之柳零落憔悴的
强烈对比,(1分)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1分)同时也
抒发了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慨叹。(1分)
【解析】诗歌前两句写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最易使
人联想起舞女的飘然舞姿,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之景。后两句却写秋
色已深,清秋又当斜阳,临近生命终结的秋蝉,环境更加凄凉,鸣声
更加凄厉。这一前一后强烈的对比,衬托出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
叹之情,再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还反映了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的慨叹。
十一、【诗歌大意】红菊白菊掺杂在黄菊中间,一丛丛菊花竞相
开放时,它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使人沉醉。菊花开得如此绚丽多姿,
可惜的是不仅仅是为了重阳。
1.(3分)第二句中“簇簇"阵阵”运用叠词,(1分)“簇簇”从视
觉角度写出了菊花繁多、娓紫嫣红的特点;“阵阵”从嗅觉角度写出
了阵阵清香逼人的菊花提前盛开的神韵,使得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
(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特色。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诗
歌的语言特色,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第二句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写
了一丛丛菊花竞相开放时,它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使人沉醉。叠词
的运用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
2.(3分)①“菊花"是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的象征。《咏菊》中
诗人通过对菊花提前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不趋时、
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②“菊花”是游子思乡的依托。《行
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借菊花忆
起长安故园,流露出军中游子的思乡之情。
拓展设问(3分)不趋时、不媚俗,(1分)表达了诗人对不趋时、
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的赞扬。(2分)
十二、【诗歌大意】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擞,每一片叶都温润如玉,
雨后晴天,花香飘拂,令人陶醉。花开繁华,好像石崇的五十里锦步
嶂依然光鲜亮丽,在狂风之夜悠闲地倚在墙上,并不收拢她的花瓣。
1.(3分)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擞,十分艳丽,每一片叶都温润如
玉,枝叶柔软,雨后晴天,花香飘拂,令人陶醉。
2.(3分)诗人借蔷薇花蔓靡援墙而联想到古代的锦帐而发出感
慨,(1分)突出蔷薇花不怕狂风,不怕黑夜,仍然开放,倔强的性格
特点,(1分)表达了诗人托物言志、感慨万千的情怀。(1分)
【解析】诗人此时浮想联翩,借“石家锦嶂”的典故,古人做锦
帐以御敌,可结果空有诸多财富都化作烟云,令人惆怅。想到蔷薇花
在狂风之夜悠闲地倚在墙上,并不收拢她的花瓣,凸显其倔强精神,
诗人借蔷薇花表达自己的志向,感慨万千。
十三、【诗歌大意】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
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那
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
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1.(2分)天容水色鸥鹭闲眠
2.(2分)赞美、心旷神怡(愉悦、安闲、闲适)。
十四、【诗歌大意】走在板桥上,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来到农家
门前,刚好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不要嫌怨烘茶时冒出青烟,
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1.(2分)D【解析】诗歌大意为: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
桥时,有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
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
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薰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晒谷而
欣喜不禁。由诗歌大意可知,并不是作者亲自参加劳动。故选D项。
2.(4分)①潺潺的溪流声/哗哗的山泉声/淙淙的流水声(2分)
②农家生活的闲适安宁与诗人的喜悦向往。(2分)
【解析】“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
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
间的幽静。“茅檐日午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
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
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
鸡鸣,仿佛是在打破山村的沉静,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
静。
十五、【诗歌大意】黎明山色渐明,郊外寺院的晨钟声若有若无
地传来,大雪积满幽林,路上人迹罕至。独居在此反而生出了闲情逸
致,没事都不想冒着风尘回到城中。
1.(3分)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2分)描绘了一幅明丽、清
幽、干净、恬淡的生活图景。(1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解答此题,明确诗歌一、二句的意
思。天已放亮,山色渐明,钟声隐微,积雪皑皑,幽林簇簇,人迹稀
少,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晶莹剔透、远离红尘的
世界,这也正合了诗人闲居的心境。
2.(3分)本诗直接写诗人隐居地的清幽环境,(1分)然后直抒胸
臆,表现诗人隐居的乐趣与闲情逸致。(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分析本诗可知,一、二句中
“幽林人迹稀”直接点明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和人迹罕至的状况,三
句“生高兴”表明诗人欣喜之情,四句“独不归”直言诗人不想回归
尘世之心,将诗人隐居的快乐和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根据上
述分析总结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十六、【诗歌大意】春天,鲜红的野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江水
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去。容易凋零的桃花就像郎君的情意,这源源不断
的江水就像我无限的忧愁。
1.(2分)山桃、红花、蜀江、春水。(1分)使用了反衬的手法,
用乐景写哀情。(1分)
2.(4分)“水流无限似侬愁"表达的是郎君对自己的情意衰减后
女子内心的痛苦;(2分)“浩荡离愁白日斜”表达的是诗人辞官后心
情的愁苦。(2分)
十七、【诗歌大意】小园野草茂盛、长势飞快,就像烟雾弥漫一
样,很快便与邻居家的小园相接起来。桑树、柘树,浓荫密密,将自
家房屋围遮起来,只有一条斜斜的小路伸向远处、通到村外。闲时睡
在床上,悠悠地吟诵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天下细雨,土壤微湿,就放
下没有读完的诗卷,赶去小园给瓜松土。
1.(2分)桑柘宁静
2.(4分)B根据题目《小园》可知在园子里劳作只能是“锄瓜
II
O
十八、【诗歌大意】旅馆里透着凄冷的灯光,映照着那孤独的迟
迟不能入眠的客人,这孤独的旅人是为了什么事情而倍感凄然呢。故
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
到了明天又新增一岁。
1.(3分)①除夕之夜独自一人旅居旅馆;(1分)②对故乡亲人的
无比思念;(1分)③感慨年华易逝。(1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首先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分
析“转凄然”的原因。首句点明作者在除夕仍羁旅天涯,远离家人,
身居客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第三句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
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巧妙地运用对比写法,将深挚
的思念故乡的情思抒发得更为曲折。尾句写明年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
白发,感慨光阴易逝,岁月无情。
2.(3分)相同: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分)不同:《除
夜作》还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1分)《渡荆门送别》
还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1分)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时可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
容入手,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诗中
诗人在这除夕之夜独居旅馆,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将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
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表现了出来。《渡荆门送别》颔联描写两
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诗人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
水脱离群山的束缚,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这壮阔景象中蕴藏着
诗人的喜悦、激动之情。尾联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
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
思念故乡的感情。
十九、【诗歌大意】辛夷花刚刚凋谢,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三
月三踏青过后,直到清明前。三月里的这段日子,正是四季里最美好
的时节,可是年少青春却一去不返。当此之时,遥远的吴地,江流入
海,长安汉家陵墓春草连天,惹人肠断。新愁旧恨萦绕心头,自知无
法消除,还得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
1.(2分)点明时间为早春时节,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为后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4分)“三月”寓意着人生的少年,春天的三月很短暂,少
年的大好光阴也飞快逝去,(2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
的无奈。(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理解和思想感情。根据“四时最好
是三月“,正好说明“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好比一个人的少年时
期,一个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的时期,然而少年也像春天的三月那样,
晃一晃就过去了。时间总是悄然在你的指缝间流失,而你却全然不知。
二十、【诗歌大意】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
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
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娓紫嫣红的花丛。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
所苦,离别的怨恨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
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
1.(4分)今年、去年的花都是实写,明年的花是想象,是虚写。
(1分)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
富有诗意。(2分)而别情之重,说明词人同友人的情谊之深。(1分)
2.(2分)本词《浪淘沙》写的是“东风”,用“东风”勾画春游
的美景,渲染了欢乐气氛;(1分)《天净沙•秋思》写的是“西风”,
象征着秋的肃杀,包含凝重的悲凉色彩。(1分)
二十一、【诗歌大意】《题乌江亭》:胜败这种事是兵家难以预料
的,但是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男儿。江东的子弟人才济济,如果项
羽愿意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1.(2分)项羽(1分)曹操(1分)
【解析】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兵败自尽,乌江亭由
此闻名古今,再结合诗句中的“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可知,《题乌江亭》一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项羽。“铜雀春深锁二乔”
中的“铜雀"指铜雀台,铜雀台为曹操所建。
2.(4分)如果项羽回到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2分)如果不是偶然因素帮助了周瑜,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2分)
【解析】《题乌江亭》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的大意是:如果项羽回到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表
现了诗人对项羽自刎乌江的惋惜。《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雀春深锁二乔"的大意是:如果不是突刮东风这一偶然因素帮助了周
瑜,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感。
3.(4分)前诗观点是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2
分)后诗借史事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2分)
【解析】《题乌江亭》中表现诗人观点的诗句是“江东子弟多才
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反映了诗人对拥有众多江东才俊,却自刎于
乌江的项羽的惋惜之情,认为项羽缺少不屈不挠的意志,批评其不能
承受一时战败;《赤壁》中表现诗人观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句中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原
因归之于偶然的东风,借史事抒发了自己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慨叹
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一展才华。据此概括即可。
二十二、【诗歌大意】登楼望春近看繁花,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
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
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
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
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
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1.(3分)使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1分)先写诗人见
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表现了诗人为
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2分)。
2.(3分)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表现为有胸怀天下、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一情感在《望岳》一诗中有所体现;(1
分)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
胸襟,《登楼》一诗正是如此。(1分)这两种情感一脉相通,后者是
前者的发展和升华。(1分)
二十三、【诗歌大意】到天津桥上,倚靠着栏杆远望,春陵的王
气已丧失不见;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云台
上看不见那些兴盛时期的文臣武将们。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
雄豪杰,弹指一挥之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功也罢,名
也罢,都是短暂的,不会长久的。
1.(2分)衰败凄凉(1分)苍茫辽远(1分)
2.(4分)这两个句子结构相似,并且都是曲子的主旨句。(2分)
《山坡羊・骊山怀古》旨在表明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
脱不了灭亡的命运;(1分)《山坡羊・洛阳怀古》强调无论是功还
是名都是短暂的,不能永久保持。(1分)
二十四、【诗歌大意】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
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
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1.(3分)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季节(时间),(1分)渲染了凄凉忧
伤的氛围,(1分)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1分)
2.(3分)同:都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异:《峡口送
友人》情感显得忧郁低沉;(1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显得
乐观旷达。(1分)
二十五、【诗歌大意】您暂居在这福建山中的庙里已两年,如今
忽然要离开,前往浙江。明月不知您已经离去,深夜还是悄悄地照
进您书房的小窗。
1.(2分)一笑翻然(1分)想象(1分)
【解析】根据注释可知“翻然”是高飞远飕的意思。“一笑翻然”
写出了张巨山即将离去时的神态,表面写出张巨山的洒脱,实际是加
深自己对离别的不快。三、四句“夜深还照读书窗”是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张巨山走后,人去楼空的情景。
2.(4分)不相同。“明月不知君已去"中把明月拟人化,说它不
知人已去,仍然多情地照着读书窗,烘托了人去楼空的冷清气氛,表
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怀念。(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明
月"是诗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借“明月”抒发对被贬友人的同情
和关切。(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意象。首先理解句意,结合相应的诗句
分析“明月”这一意象所表现的含义。本诗借明月不知友人已经离去,
深夜还是悄悄地照进书房的小窗,写出张巨山走后,人去楼空的情景,
借写明月的多情,表现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伤感和惆怅,也衬托出自己
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意思是我把为你而忧
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
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
荒凉的所在。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牵挂和关切之情。
二十六、【诗歌大意】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
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1.(4分)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
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以春色"不肯留"春
草”“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担心和不舍之情。
(3分)
2.(2分)本诗: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1分)《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分)
二十七、【诗歌大意】严子陵不愿意追随汉光武帝,于是回归富
春江,醉卧空山,闲钓碧流。我也自然是像他一样,告别皇帝的座位
边,回归江湖,并不是太白金星醉卧扬州。
1.(2分)语言朴实平淡,好似在和友人叙说家常,(1分)写出
了自己无奈隐居的忧愁和愁苦。(1分)
2.(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活动广播稿(33篇)
- 电子商务在线代理销售协议(3篇)
- 中国进排气歧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PVC糊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乌鸡白凤丸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智能云台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ct复合原料及可降解环保餐具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 2025年中国智慧餐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中型车(B级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 乐理知识考试题库130题(含答案)
- 前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表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 5 Recursion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新版
- 棕色侦探推理剧本杀活动方案项目介绍ppt模板
- 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QC
- 华中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PPT课件
- 趣味历史(课堂PPT)
-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 《消防安全评估检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