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
一、在家校复习顺序
认数一一钟表、图形、统计一一计算一一解决问题一一综合练习。
建议:
1、家校一致、同步复习,有计划,按课时复习,忌时松时紧。
2、可以根据孩子的补充习题、历次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
内容,要加强正对性复习和练习。
3、要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一是让孩子自己出题目练
习,孩子自己去收集学习中的问题,意在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同桌之间相互提问题练
习并纠正;三是老师出题,学生合作或者独立思考并解答。
二、复习要点
(一)、认识20以内各数
1、应知应会:
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0~20各数,
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比如: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几要注意从左或右开始数的。
会使用“=、>、<”表示数的大小
会运用分与合
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多少。
2、基本形式
(1)数一数,写出相应的数字。把相同数量的物体连一连,会涂色或者划掉减去的。
(2)位置与顺序
例:
在上图中,从左往右数,◊排第()个;从右往左数,☆排第()个,☆左边有()个^,
一共有()个^,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三个△涂上颜色。
(此种类型中往往操作内容较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分清左右、并防止漏题)
(3)数位名称与数的组成
掌握个位、十位、一位数、两位数
例: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数位的顺序要牢牢
记住)
20是(两)位数,6是(一)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注意在括号中应填写阿拉伯数字)
(4)数序
例: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o
和15相邻的数是()和()0
(5)数的大小。
例:120131204+712-403+6
(有计算的要先计算并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
□>34+口<8
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816411901220
填一填(隐含从大到小的要求)
12816411901220
()>(>>(>>(>>()>(>>(>>()>()
♦♦♦♦♦
▲▲▲▲▲▲▲▲
19比()多1,比()少1。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20以内数序是重点,应在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如圈关键词、按顺序做记
号数数等。
②数位概念比较抽象,数的组成是难点。应明确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
示几个一,练习时要多进行对比性训练。
③培养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认识常用字,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认识时间
1、应知应会:
分清时针和分针
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2、基本形式:
例:看钟面写时间
根据时间画时针或分针(要注意时针画得短一些,分针画得长一些,从中心点出发,
不带小箭头,用直尺)尤其注意大约几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3、综合与提高练习形式:
例:填空:—时,时针和分针重合;―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试着连一连
4、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应细水长流的时常复习写法,孩子从会认时间到会写时间是一个过程,笔头和口头存在
一定差距。
②部分孩子根据时间画表针的题目要进行个别指导。
③连线的题目要结合日常大众化生活实际。
(三)、分类与图形、统计
1、应知应会:
主要内容:了解分类的标准(颜色、形状、大小)标准不能交叉,会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注意: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混淆)
2、练习形式:
①单一标准分类
②不同标准分类
③认识图形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对于惯于求异的孩子,完成不同标准分类题目时不鼓励标新立异。
②数图形题目注重两点:抓住图形特征、有序观察标注。(和统计结合起来练习)
(四)、计算
1、应知应会:
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连加连减混合
2、基本形式:
口算和笔写
3、其他形式
基本:填+或-。708=15402=2
填未知数3+()=1011-()=2
从2、3、9、12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接龙:7+4=()+2=6+()=3+()=()+0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1)关于口算的建议:提高口算速度是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要训练学生读算式、审算式、
确定算法的良好习惯。把孩子的口算练习卷加以观察,把错误处提出来单独进行强化训练。
(2)关于填未知数的建议:要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遮住得数,计算并比较是否正确。
(五)、解决问题
1、应知应会:
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部分+部分=总数;总数一部分=部分)。
连加连减混合可能出现。
要求能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能根据括线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2、解题要求: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
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3、基本形式练习形式:
(1)纯图题
提示:一图四式确定部分与整体,切勿将左右两部分割裂看图,四个算式是一个角度。
提示:划去、箭头指向外面、用虚线围起来都表示去掉,竖虚线整体减左或右,必须用减法。
实线圈表示合起来,必须用加法解决。
(2)大括线图
提示:找到问号并弄清求部分还是求整体,再确定计算方法。计算结束后,把得数写在问号
的地方,看是否符合题意。
(3)图文结合
提示:对于文字中没有给出的信息,要学会到图中寻找,并把条件补充完成。
(4)表格
提示:表格题中要注意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
(5)综合
4、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不能确定的题目及时与老师联系,避免误导学生。
②让孩子给您讲讲解决问题的想法,以了解孩子思路。
③及时帮助孩子学习,给孩子出一些题当家庭作业,在家里完成,孩子遇到不会
的要引导孩子做题。
④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监督孩子在家里按时完成,还要保证学习质量。
⑥当家长因为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惑,一定要及时联系老师,把情况说清楚,与
老师一起解决存在孩子身上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ty—f'•V-l.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
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
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
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
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o
3、几和第几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
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
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
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
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
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
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力口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
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
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
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
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
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
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
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2345678910
0+11+12+13+14+15+16+17+18+19+1+1
0+21+22+23+24+25+26+27+28+2+2
0+31+32+33+34+35+36+37+3+3
0+41+42+43+44+45+46+4+4
0+51+52+53+54+55+5+5
0+61+62+63+64+6+6
0+71+72+73+7+7
0+81+82+8+8
0+91+9+9
0+10+10
1-2-3-4-5-6-7-8-9-10-
1-12-13-14-15-16-17-18-19-110-1-1
2-23-24-25-26-27-28-29-210-2-2
3-34-35-36-37-38-39-310-3-3
4-45-46-47-48-49-410-4-4
5-56-57-58-59-510-5-5
6-67-68-69-610-6-6
7-78-79-710-7-7
8-89-810-8-8
9-910-9-9
10-10-10
五、加减法(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六、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
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
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
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
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
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
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序号填在一起。
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
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
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
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
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承包堰塘合同范本3篇
- 优化组织结构方案3篇
- 成年儿女见证父母离婚过程3篇
- 劳动合同纠纷起诉状2篇
- 信用社质押借款合同范本3篇
- 公司法法律事务咨询承诺2篇
- 年科研保密协议3篇
- 保持清洁承诺3篇
- 房产租赁逾期付款的情绪管理3篇
- 二手挖机求购协议3篇
- 李定信先生著作《订正中国罗盘52层详解(中国罗盘大更正)》 x
- DB43∕T 1817-2020 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系统建设与使用技术规范
- 蠕变、应力松弛、滞后和内耗讲解
-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 (精心整理)历年南京中考英语常考词汇及例句解析
- 冷却水预处理(预膜)方案
- 钢笔书法比赛用纸精美五言格
- 完全竞争市场习题及答案
-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大全
- 27.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传播问题)
- 河套大学晋升本科高等学校工作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