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防盗锁-编制说明_第1页
锁具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防盗锁-编制说明_第2页
锁具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防盗锁-编制说明_第3页
锁具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防盗锁-编制说明_第4页
锁具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防盗锁-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0年7月,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多年来对防盗锁产品

的检测认证标准化工作实践,以及通过2019版GA374公安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在全国

范围内检测过程中收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该标准作为牵引,向全国安全防范报警

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GB21556-2008标准修订建议,并于同年12

月确定标准修订立项。国标GB21556修订分成两部分,公安部作为第二部分归口部门,

负责修订“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防盗锁”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205241-Q-312。

2、起草人员及所在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孔耀晖、谢峰、张济国、尹萍、卢玉华、马文俊、孙桓、

任福云、刘莹、姜康琦、向阳、张辉、李显、刘寅、郑晓航、来亚冰、吴其良、邓邦

荣、郭伟泉、杨贤伟、钟俭良、孔渭波、谭小华、刘硕,在标准起草工作中的分工和

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如表1所示。

表1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工作

序号起草人员所在单位主要工作

负责组织推进标准修订过程中标准框架搭建、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1孔耀晖标准文稿编写、意见征求、会议研讨、试验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证等各项工作。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框架搭建,组织开展标准的试验验

2谢峰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证。

负责汇稿及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通用技术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3张济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证。

4尹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负责标准框架搭建、会议研讨。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框架搭建,组织开展标准的会议研

5卢玉华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讨。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技术要求及试验

6马文俊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证。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中电子防盗锁信息安全部分技术要

7孙桓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

证。

负责标准中电子防盗锁生物特征识别部分技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8任福云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验证。

负责标准中电子防盗锁电磁安全部分技术要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9刘莹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证。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0姜康琦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1向阳

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2张辉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3李显

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亚萨合莱(广州)智能科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4刘寅

技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5郑晓航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杭州华橙网络科技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6杜康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宁波市镇海神舟锁业有配合开展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7吴其良

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8邓邦荣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9郭伟泉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0杨贤伟

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1钟俭良

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曼申智能科技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2孔渭波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金点原子安防科技配合开展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3谭小华

股份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新疆新创智能安防科技配合开展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4刘硕

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其中,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第三方检验

检测机构,具有丰富的标准化经验。标准修订过程中,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

量检测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协调参与单位落实分工任务,推进标准修订过程中标准文稿

编写、意见征求、试验验证等各项工作。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鹿客科技(北

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亚萨合莱(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华橙网络科技有

限公司、宁波市镇海神舟锁业有限公司、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广东曼申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广东金点原子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创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等

单位结合产品特点,对标准提出编制意见和建议,配合牵头单位完成编制工作。

3、起草过程

标准修订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工作过程及内容详述如下:

1)第一阶段:2020年3月—2020年12月,前期调研,编制标准初稿,申报立项。

2020年3月—2020年7月,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公安行业颁

布并实施了防盗锁行业标准:GA73-2015《机械防盗锁》、GA374-2019《电子防盗锁》

和GA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为基础,召集各企事业单位经过三次编

制工作会议,针对市场上电子防盗锁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主要问题聚焦在,随着我

国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上述行业标准已经不能解决社会上不断涌现的

信息安全问题,不能避免电磁安全、生物特征识别安全等高风险安全隐患。目前缺少

满足信息化时代防盗锁全面安全性要求和检测技术的国家标准。因此,通过几次论证

会,从保护人民财物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等国家基础安全层面整体考虑,公安部提出

制定防盗锁国家标准。

2020年7月-2020年12月,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多年来对

防盗锁产品的检测认证标准化工作实践,以及通过2019版GA374公安行业标准发布实

施后在全国范围内检测过程中收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该标准作为牵引,组织编制

标准草案和申报材料,向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

出GB21556-2008标准修订建议,并于同年12月确定标准修订立项。

2)第二阶段:2021年1月—2023年3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并进行意见征求和审查。

A.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1年1月5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了第一次《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

防盗锁》标准编制视频工作会议。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德施曼

机电(中国)有限公司、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

司、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共1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上,

对草案的适用范围和架构进行充分讨论,明确标准广泛适用于酒店锁、民宿、百姓家

用、商业建筑等产所。会后,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将草案发给了

更多的防盗锁生产/检测单位,针对相关内容征求问题反馈,形成标准草案(一稿)。

B.第二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1年8月6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了第二次《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

防盗锁》标准编制工作线上会议。来自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鹿

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神州锁业有限公司、国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凯迪

仕科技有限公司、忠恒锁业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上一

次会后广泛征集各单位的意见进行了逐条介绍,以及修订意见,问题主要集中在草案

需要在物理防护方面的测试方法进行详细描述等问题。会后,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草案

做相应修改和完善,并形成标准草案(二稿)。

C.第三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1年12月31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了第三次《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

分:防盗锁》标准编制视频工作会议。来自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凯迪仕科技有

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萨合莱(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小米通

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华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神

州锁业有限公司、国民技术有限公司、忠恒锁业公司、新疆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的专家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编制组对标准草案(V1.2)中的提案内容逐

条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在安全层面,着重讨论分析了了人脸、静脉识别等到生物

识别技术在电子防盗锁应用的未来趋势。讨论了主控模块通讯加密技术、可信安全存

储等技术在目前电子防盗锁部分标准制定的可行性。会后,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草案做

相应修改和完善,并形成了标准草案(三稿)。

D.第四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2年3月7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了《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防盗

锁》第四次标准编制工作会议。会上,检测中心内部对上次会议各单位提出的信息安

全、电磁安全、生物特征识别安全三方面摸底试验数据进行了讨论,会上主要分析了

风险等级和实验可操作性。会后,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草案做相应修改和完善,并形成

了标准草案(四稿)。

E.第五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2年6月27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了第五次《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

分:防盗锁》标准编制视频工作会议。会上对上一次会后广泛征集各单位的意见进行

了逐条介绍,以及修订意见,问题主要讨论了,经过实验室摸底试验,删除了一些比

较理想化,理论化的信息安全、电磁安全、生物识别安全部分技术要求和试验;细化

了防钻试验等测试的试验工具等问题。会后,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草案做相应修改和完

善,并形成了标准草案(五稿)。

F.第六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7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了第六次《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

分:防盗锁》标准编制工作会议。会上对上次会后征集各单位的信息安全和防暴力开

启等方面的意见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信息安全和防暴力开启摸底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删除了无效的的信息安全和生物识别安全部分技术要求和试验;细化了防暴力开启等

测试的试验工具和测试方法。会后,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草案做相应修改和完善,并形

成了标准草案(六稿)。

G.第七次编制工作会议

2023年7月18日,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滨江实验室,标准编

制组召开了第七次《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防盗锁》标准编制工作会

议。参会单位包括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等,以及防盗锁行业相关单位共20家,40余人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上,

对草案的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会后,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草案做出相应

修改和完善,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及理由

1、编制原则

1)规范性原则

标准结构和内容编写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遵循规范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

标准中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确定参考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生物特征识别、信息

安全及电磁兼容技术最新的国际/国家标准,部分采纳了最新的技术参数和限值要求,

遵循了先进性原则。

3)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标准检测项目的制定遵循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调研并分析我国机械和电

子防盗锁相关的技术与应用现状,从规范防盗锁通用技术要求方面入手,编制标准化

的技术要求,以提升防盗锁产品相关技术的实用性和规范性。通过规范防盗锁通用技

术要求方面内容,指导防盗锁相关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的应用,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和扩展性。

2、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及理由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分为10个章节,其确定方法和依据的详细说明如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盗锁的术语和定义、防盗锁分类、安全级别与组成、机械防盗锁

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电子防盗锁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适用于防盗安全门上插芯式、外装式和密码式机械防盗锁;采用电子方式

识别、处理并控制执行锁具启闭的电子防盗锁。其他具有防盗属性的锁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章列出了标准中引用到的相关标准,所列标准均为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

为便于对标准条款的理解,避免争议,列出了标准中用到的一些术语、定义。保

留了原GB21556标准中防盗锁相关的主要术语。增加了数字钥匙、智能卡钥匙、PIN

钥匙、生物钥匙等电子防盗锁部分相关术语。

4)产品分类、分级

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对防盗锁进行分类,在标准后续技术要求中对不同类型的防

盗锁要求有所不同。

进行了安全等级划分。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安全级别分为A级、B级和C级;A

级最低,依次递增等级。在标准后续对不同安全等级的防盗锁的要求不同。

5)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包括两部分内容:机械防盗锁安全要求和电子防盗锁安全要求。

机械防盗锁安全要求包括:结构要求、尺寸要求、强度要求、灵活度要求、防破

坏功能、差异量、密钥量和互开率;

电子防盗锁安全要求包括:一般要求、通信与控制安全要求、防强电磁场要求、

生物特征模块安全要求。

6)试验方法

本章主要针对标准中技术要求条款,提出对应的试验方法,保证测试的一致性。

7)检验规则

规定了各类检验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不合格分类及出厂检验的分

组,还规定了组批与抽样规则、判定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规定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标准中英文内容的汉译英情况

标准的英文译名沿用原有标准,术语的英文对应词源自引用标准和参考标准。标

准编制过程中,由有关英文专家对标准中的英文内容进行了把关,力求准确。

10)试验验证

标准中提出的总体技术架构和相关技术要求已经在GA374、GA73等防盗锁标准

的检测认证工作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本次新制定的技术内容主要涉及通信与控制

安全要求、防强电场安全要求和生物特征模块安全。标准中定义的通信与控制安全要

求关键指标分析,验证结果如下:

1.通信与控制安全要求

a)锁体安全攻击试验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锁体内敏感信息加密存储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锁体内敏感信息加密传输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固件更新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

密码键盘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

b)传输加密试验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远程密钥分发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远程通信协议安全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通信安全认证及抗抵赖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c)移动APP软件安全试验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安装及卸载安全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移动APP软件身份鉴别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移动APP软件敏感数据加

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密存储

移动APP软件重要操作安

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

全审计

2.防强电场安全要求,电磁攻击试验:

验证通过电磁测试攻击装置,设置峰值电场,循环次数,循环时间等来对电子防

盗锁进行电磁攻击测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信信信

信信

监测

监测监测

电压

电压电压

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

信信信信

实验结果:

测试结果

试验项

产品1产品2产品3

A级B级C级A级B级C级A级B级C级

射频电

磁场辐

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射抗扰

度试验

防强电

场技术

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开启试

数字钥

匙抗静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电试验

电磁攻

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击试验

3.生物特征模块安全验证,假体攻击试验:

d)人脸假体攻击试验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不同材质人脸照片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电子人脸照片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人脸视频(包含动作)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纸质面具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三维面具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

头模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

扣除眼部鼻子嘴巴假体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e)指纹假体攻击试验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指纹图片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导电胶布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指纹图形非导电指模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指纹图形导电指模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

f)虹膜假体攻击试验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虹膜照片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虹膜视频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虹膜纹理隐形眼镜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义眼假体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g)光线条件攻击测试

测试项目产品1产品2产品3产品4

正常光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强光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

弱光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逆光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经验证,标准技术指标设置合理,标准不存在不能实施或不适宜应用的情况。

三、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配套推荐性标准的制定情

本标准的编制参考了GA73-2015《机械防盗锁》和GA374-2019《电子防盗锁》的

相关内容。

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比对分析

本标准部分参考了国际标准UL1034Burglary-ResistantElectricLocking

Mechanisms;EN14846:2008Buildinghardware-Locksandlatches-

Electromechanicallyoperatedlocksandstrikingplates-Requirementsandtest

methods;EN12209:2016Buildinghardware-Mechanicallyoperatedlocksand

lockingplates-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NIST.IR.8228Considerations

forManagingInternetofThings(IoT)CybersecurityandPrivacyRisks;

NIST.IR.8259AIoTDevicesCybersecurityCoreBseline;CTIACybersecurity

CertificationTestPlanforIoTDevices,结合我国安全防范行业的特点,具有

行业先进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

标准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六、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以下简称过渡期)

的建议及理由

建议本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为6个月。总体评估,

产品达标所需改造周期和成本可控,且不存在技术瓶颈和专利授权问题。安全防范领

域专业性较强,企业通常会控制库存量或按订单生产,老旧产品总量有限,预计半年

内可退出市场或者完成技术改造。编制组认为过渡期设置为6个月较为合适。

七、与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关的政策措施

本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措施主要依据为公安部第12号令《安全技术防范产品

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三条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产

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管理工作。公

安机关是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主管部门,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导下,具体负责安全

技术防范产品质量行业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部门为市场监管部门(原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和公安机关。

违反本标准的主要处理依据为《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

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

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是否需要对外通报的建议及理由

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对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成员的贸易可能产生重大

影响,建议按照要求将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中英文通报表送国务院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建议废止现行GB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机械防盗锁和

电子防盗锁相关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

十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者服务目录

本标准主要涉及防盗锁产品。

十二、其他应当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0年7月,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多年来对防盗锁产品

的检测认证标准化工作实践,以及通过2019版GA374公安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在全国

范围内检测过程中收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该标准作为牵引,向全国安全防范报警

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GB21556-2008标准修订建议,并于同年12

月确定标准修订立项。国标GB21556修订分成两部分,公安部作为第二部分归口部门,

负责修订“锁具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防盗锁”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205241-Q-312。

2、起草人员及所在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孔耀晖、谢峰、张济国、尹萍、卢玉华、马文俊、孙桓、

任福云、刘莹、姜康琦、向阳、张辉、李显、刘寅、郑晓航、来亚冰、吴其良、邓邦

荣、郭伟泉、杨贤伟、钟俭良、孔渭波、谭小华、刘硕,在标准起草工作中的分工和

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如表1所示。

表1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工作

序号起草人员所在单位主要工作

负责组织推进标准修订过程中标准框架搭建、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1孔耀晖标准文稿编写、意见征求、会议研讨、试验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证等各项工作。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框架搭建,组织开展标准的试验验

2谢峰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证。

负责汇稿及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通用技术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3张济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证。

4尹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负责标准框架搭建、会议研讨。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框架搭建,组织开展标准的会议研

5卢玉华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讨。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技术要求及试验

6马文俊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证。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负责标准中电子防盗锁信息安全部分技术要

7孙桓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

证。

负责标准中电子防盗锁生物特征识别部分技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8任福云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验证。

负责标准中电子防盗锁电磁安全部分技术要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9刘莹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证。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0姜康琦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1向阳

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2张辉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3李显

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亚萨合莱(广州)智能科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4刘寅

技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5郑晓航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杭州华橙网络科技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6杜康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宁波市镇海神舟锁业有配合开展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7吴其良

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8邓邦荣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19郭伟泉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0杨贤伟

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1钟俭良

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曼申智能科技有限配合开展标准中电子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2孔渭波

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广东金点原子安防科技配合开展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3谭小华

股份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新疆新创智能安防科技配合开展标准中机械防盗锁部分的试验验证,

24刘硕

有限公司修正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其中,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第三方检验

检测机构,具有丰富的标准化经验。标准修订过程中,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

量检测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协调参与单位落实分工任务,推进标准修订过程中标准文稿

编写、意见征求、试验验证等各项工作。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鹿客科技(北

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亚萨合莱(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华橙网络科技有

限公司、宁波市镇海神舟锁业有限公司、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广东曼申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广东金点原子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创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等

单位结合产品特点,对标准提出编制意见和建议,配合牵头单位完成编制工作。

3、起草过程

标准修订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工作过程及内容详述如下:

1)第一阶段:2020年3月—2020年12月,前期调研,编制标准初稿,申报立项。

2020年3月—2020年7月,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公安行业颁

布并实施了防盗锁行业标准:GA73-2015《机械防盗锁》、GA374-2019《电子防盗锁》

和GA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为基础,召集各企事业单位经过三次编

制工作会议,针对市场上电子防盗锁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主要问题聚焦在,随着我

国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上述行业标准已经不能解决社会上不断涌现的

信息安全问题,不能避免电磁安全、生物特征识别安全等高风险安全隐患。目前缺少

满足信息化时代防盗锁全面安全性要求和检测技术的国家标准。因此,通过几次论证

会,从保护人民财物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等国家基础安全层面整体考虑,公安部提出

制定防盗锁国家标准。

2020年7月-2020年12月,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多年来对

防盗锁产品的检测认证标准化工作实践,以及通过2019版GA374公安行业标准发布实

施后在全国范围内检测过程中收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该标准作为牵引,组织编制

标准草案和申报材料,向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

出GB21556-2008标准修订建议,并于同年12月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