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_第1页
(高清版)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_第2页
(高清版)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_第3页
(高清版)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_第4页
(高清版)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GB19079.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4部分:攀岩场所2014-09-03发布2015-01-01实施前言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从业人员资格 7安全保障 IGB19079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游泳场所;——第4部分:攀岩场所;——第5部分:轮滑场所;——第7部分:花样滑冰场所;——第8部分:射击场所; ——第10部分:潜水场所;——第12部分:伞翼滑翔场所;——第13部分:气球与飞艇场所;——第19部分:拓展场所;——第20部分:冰球场所;——第22部分:跆拳道场所;——第23部分:蹦床场所;——第24部分:运动飞机场所;——第25部分:跳伞场所;——第26部分:航空航天模型场所;——第28部分:武术散打场所;——第29部分:攀冰场所;——第30部分:山地户外场所;本部分为GB19079的第4部分。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19079.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4部分:攀岩场所》,与GB19079.4—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攀岩场所”译成“sportclimbingplace”,“人工攀岩场所”译成“artificalwallclimbingplace”,“自然攀岩场所”译成“naturalwallclimbingplace”(见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将“kg力”换算成“kN”(见5.1和5.2,2005年版的5.1、5.2和5.3);——对人工攀石场所的岩壁的高度、攀石垫的厚度及铺设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见5.1.8和5.3);——对攀岩场所的从业人员的资格作出了新的规定(见第4章)。Ⅱ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本部分于2005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4部分:攀岩场所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攀岩场所开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攀岩场所。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23268.1运动保护装备要求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攀岩场所sportclimbingplace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攀岩运动训练、竞赛、健身和休闲等活动的场所。注1:包括人工攀岩场所和自然攀岩场所。注2:攀石场所属于攀岩场所。人工攀岩场所artificialwallclimbingplace借助室内、室外人工构筑的岩壁开展攀岩运动的场所。借助自然岩壁开展可安全攀登的攀岩运动场所。传授攀岩理论和技术,指导开展攀岩活动的人员。4从业人员资格攀岩技术指导人员应持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5.1人工攀岩场所5.1.1人工岩壁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要求。25.1.2每条攀登线路的宽度应不小于1.8m。5.1.3每个顶端保护系统承载力应不小于8kN。5.1.4每个保护挂片应与结构直接链接,且承载力不小于8kN。5.1.5岩板耐受静载荷应不小于4kN。5.1.6岩板的耐受动载荷应不小于6kN。5.1.7支点孔抗拉力应不小于3kN。5.1.8用于攀石活动的人工岩壁有效垂直高度应不超过5m。5.2自然攀岩场所5.2.1每个固定的顶端保护系统承载力应不小于8kN。5.2.2每个固定的保护挂片承载力应不小于8kN。5.3安全装备5.3.1攀岩的保护绳应使用登山动力绳。登山动力绳应符合GB/T23268.1的要求。攀登专用产品,取得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定期检验。5.3.3用于攀石活动的保护垫应表面平整,无明显缝隙,保护垫水平方向密度均匀,厚度不小于0.4m,保护垫覆盖范围的外侧距离岩壁纵向投影外沿不小于2.5m。5.4辅助设备5.4.1公共指示用标识应符合GB/T10001.1的要求。5.4.2应有清晰、醒目的危险区域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5.4.3攀岩场所应有通讯设备,并保证联络畅通。5.4.4室内攀岩场所应设置广播设施、卫生间、器材存放仓库。6.1室内攀岩场所应有通风设施。6.2开放期间环境照度应不小于100lx。7安全保障7.1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管理与救护制度,设备设施维护制度,以及卫生环境管理等制度。7.2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7.3应在醒目位置设有“攀岩活动人员须知”,对涉及安全的事项和特殊要求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