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产业链知识图谱、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洞察报告_第1页
中国茶叶产业链知识图谱、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洞察报告_第2页
中国茶叶产业链知识图谱、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洞察报告_第3页
中国茶叶产业链知识图谱、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洞察报告_第4页
中国茶叶产业链知识图谱、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洞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研报·专题定制·产研服务智研咨询出品茶叶精品研报·专题定制·产研服务智研咨询出品茶叶智研产业百科·产业研究第一站/茶叶/实用的产研百科工具茶叶TOC\o"1-5"\h\z\u一、定义及分类 1二、行业政策 2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2、行业相关政策 3三、行业壁垒 41、品牌壁垒 42、产品质量壁垒 43、规模化经营壁垒 44、差异化壁垒 4四、产业链 5五、发展现状 6六、发展因素 71、优势 7(1)中国的茶文化 7(2)饮茶习惯的惯性 7(3)产品稀缺性 72、劣势 7(1)营销方面整体战略部署缺失 7(2)品牌建设急功近利 8(3)文化引导战略缺乏 8(4)市场竞争无序 83、机遇 8(1)中国本土潜力大,经济增长良好 8(2)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潜力巨大 8(3)民族文化容易进入国际市场 94、威胁 9(1)外来资本进入 9(2)其他饮品的替代 9七、竞争格局 11八、发展趋势 12一、定义及分类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二、行业政策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茶业目前基本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其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行业协会组织包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2、行业相关政策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推进茶产业加快改革创新,构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茶叶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同时,加强标准化茶厂建设,鼓励企业利用本地鲜叶原料,培育企业品牌,鼓励企业开展质量认证等。在《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中提出要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创建一批国家级质量品牌示范区,茶叶品牌数量、质量、价值显著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三、行业壁垒1、品牌壁垒茶叶行业属于食品饮料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与多数其他食品饮料类似,品牌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且具备较高的消费粘性,是一个长期且高投入的过程。我国茶叶市场产品品类、企业品牌繁多,新进入者需大量投入成本和时间以宣传新品牌,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才有望树立新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的认知度,构成了茶叶行业的品牌壁垒。2、产品质量壁垒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重点关注产品质量、产品品质,而国家及行业生产标准进一步严格,新进入企业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相关生产标准,并确保产品品质及产品质量。茶叶产品品质来源于长期且持续的行业经验积累,并建立起适合于企业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3、规模化经营壁垒茶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小规模企业如果无法将产销量提升到一定的规模,将较难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方面具备竞争优势,而规模化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力相对较强,且抗风险能力较高。此外,茶叶市场产品种类丰富,市场参与者众多,只有了解并熟悉市场及客户需求,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充足的生产经验,能稳定保证较高产品质量的优质企业,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差异化壁垒茶叶生产企业众多,但产品存在一定的同质化情形。品牌企业在保障产品质量及产品品质的同时,需树立自身品牌特色,具备产品创新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生产企业在茶叶原料,生产工艺,尤其是发酵和拼配工艺,产品外形,产品口味等方面应具备研发能力,形成企业的特色,新进市场参与者在产品品种、产品风格方面难以形成鲜明的市场风格,且缺乏一定的消费群体基础,难以形成差异优势。四、产业链茶叶产业链由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生产商、销售渠道三方构成。其中,上游茶园可能为大型商业营运或小型精品茶田,茶叶合作社由若干茶园组成;中游除只进行生产的茶产品作坊及茶产品加工厂外,拥有自家品牌的生产商不但进行生产,还自行搭建在线或线下销售渠道,将其产品向终端客户进行经销。属于品牌生产商的茶公司,通常会以互利形式与茶叶合作社建立业务关系。选出合资格茶叶合作社后,茶公司会在茶树资源保护及毛茶初制生产方面,向该等合资格茶叶合作社提供免费技术支持,提升彼等供应优质毛茶的能力;下游销售渠道较为分散,包括经销、零售店、线上及其它。五、发展现状我国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但过去由于技术限制,茶叶产量无法大幅增加。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茶叶种植者可以利用新的种植方法和工具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在良好的效益驱动下,我国茶农的茶叶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逐渐扩大,由2015年的227.6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34.2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3%,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我国茶叶产量中绿茶产量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他茶类如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等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表明我国茶叶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2022年我国绿茶产量约为206.6万吨,红茶产量约为32.65万吨。六、发展因素1、优势(1)中国的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民族产业的茶可借此融入世界,扩张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如2010年发起的中日韩茶文化交流会,中日韩茶道交流会是东亚地区乃至亚洲地区最大型的茶道文化交流会议,目的在于共同交流和探讨茶道文化,发展茶产业、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精髓。茶最能代表民族的,其国际化潜力也将是巨大的,从此角度来说,我国茶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饮茶习惯的惯性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茶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人有饮茶的传统,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在很多场合,茶现仍无可替代,且很多茶品牌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国内拥有相当稳定的需求量。从高端茶市场的历史演进过程看,茶消费的品牌结构及地域结构都较为稳定。(3)产品稀缺性高档茶的供给增长尤其受到一定限制,诸如工艺、产量或者产地等方面客观因素,产量增长比较缓慢,短期内难以大量扩产,给产品的稀缺性带来了可能,适度稀缺是高档茶的重要特征。由于消费者对高档茶价格基本不敏感,高档茶具有较好的提价能力,尤其在经济波动时期,抗风险能力较好。2、劣势(1)营销方面整体战略部署缺失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方式仍停留在企业或产品导向阶段,大多表现为广告大战、会展招商、明促暗扣、让利返点等初级竞争手段。某些龙头企业不过是依靠历史的机缘成就了今天的地位,而其在非相关业务方面的扩张上更是乏善可陈,问题的关键正是这些企业的战略失误。(2)品牌建设急功近利纵观近几年的国内市场,很多企业均热衷于品牌营运商的营销模式。在茶业资本大量进入渠道的情况下,这一策略在短期内能给企业带来低成本扩张下的高盈利增长,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品牌战略这一角度来看,这一类似贴牌加工的营销模式十分短视。(3)文化引导战略缺乏我国的茶文化引导战略规划缺乏,尚处在萌芽阶段,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文化引导方式普遍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我国的茶文化更多的还是形而上的东西,与生活明显脱节,没有体现在饮茶者的行为模式中,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缺失。(4)市场竞争无序造假、仿造、偷漏税行为严重。仿造名茶品牌包装误导消费者、仅靠大量广告提高知名度等现象普遍。同时,因税收收入小于征收成本,完全执行税收政策的利益动机不足,使得大多数家庭作坊式小茶厂得以生存,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茶厂数目过多,盲目发展,过度低效竞争的局面。此外,由于地方既得利益,茶生产企业不会自动退出该产业。3、机遇(1)中国本土潜力大,经济增长良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农村市场消费明显提高,城镇服务性消费也大幅上升。农村潜在购买力开始逐渐释放,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消费品的需求呈加速增长态势。自1980年以来,我国贫富分化逐步加剧,基尼系数不断提高,可较好应对茶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为茶产品高端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高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高档茶价格占高收入者收入比例从2000年的12%下降到2022年的5%,价格比重的下降促进了高端茶由奢侈消费品向日常消费品的过渡。同时,2000年以来,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始终高于高端茶价格增长率,高端茶的价格水平一直在居民可承受范围内,即使在目前高价位水平下,我国茶仍具有较大的提价空间。(3)民族文化容易进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国粹一个个走向世界,与其他资源结合,能更好的开发、运作国内国际市场。中国茶也一样会作为一种中国特色民族产品,运用好民族文化,让世界陶醉。4、威胁(1)外来资本进入外资进入资本主要通过贴牌外包、全资收购以及控股参股几种方式。通过贴牌外包形式往往为了获得较大利润,急功近利,出现大量透支原茶品牌,结果干几年就跑。在其他饮品仍很难彻底颠覆国人对茶偏好的背景下,许多国际茶类品牌仍纷纷通过投资参股中国茶企业,多数带有“必须控股”的条件。由于中方多为行业龙头企业,独资化趋势日益明显,有些甚至对中方不利。(2)其他饮品的替代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随着饮茶消费结构健康化,酒类和饮料在居民茶类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此外,酒类对高端市场的重点培育也给我国国内饮用茶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而其他饮料不断地培育年轻消费群体,且已在福建、广东突破夜场消费,大面积进入餐饮渠道,对国内茶形成了很大冲击。七、竞争格局我国茶叶企业数量众多,但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尚未出现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企业品牌。这主要源于茶叶行业的分散性特征,以及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和口感的日益追求。通过对市场的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