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关联13.1产业关联的内涵13.2产业关联分析工具13.3产业间的结构分析13.4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分析13.1产业关联的内涵

一、产业关联的实质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二、产业关联的纽带

产业关联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主要的依托方式有以下几种:

1、产品、劳务联系----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

2、生产技术联系。一般与各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供求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联系方式变动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3、价格联系。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货币表现。

4、劳动就业联系

5、投资联系

三、产业关联的方式

1、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前向关联就是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后向关联就是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甲乙甲与乙的关联就是前向关联,乙与甲的关联是后向关联。2、单向关联和环向关联

单向联系: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这种产业间的联系是单向联系。棉花——棉纱——色布——服装

环向联系:A、B、C、D等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

煤炭——钢铁——矿山机械部件——煤炭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直接联系: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间接联系:两个产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中介才有联系。如汽车工业通过汽油、石油开采等中介部门与石油采油设备制造业产生间接联系。四、产业关联理论

里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又把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投入产出理论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运用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分析工具。

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体系的产业联系分析来说,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要比例关系。13.2产业关联分析工具

一、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table)是表现经济中多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是上文分析的多种产业关联纽带和方式的统计表现。

投入产出表的主要假设前提条件有:

1、产业活动的独立性。指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除了投入产出的联系外,不再有其他相关影响。各独立产业活动的效果总和等于其同时进行活动的总效果。2、产业产出的单一性。对于任一产业,其产出是单一的。相同的产出只能来自于同一产业。独立性和单一性保证了在构建数学模型时不同产业之间的无关性。3、规模报酬的不变性。指对任何一个产业而言,对其投入的增减与其产出是成正比例关系。这一假设保证了对于不同产业投入产出间的线性关系。4、技术的相对稳定性。假设技术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在此假设下,才能导出直接消耗系数并进行其他分析。5、价格体系的公正性。指价格体系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各产业的供求状况,从而可以从价值上准确地揭示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以产品的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计量的。用于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表13—1是一张简化的一般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2、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式主要有两个:(1)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2)劳动力总量=各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之和

三、价值型投入产出表1、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1)中间需求部分,亦称为内生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是各产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表象。这部分横向各产业和纵向各产业的排列是相互对应的。横向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也就是所有产业生产中所需该产业产品的状况,即中间需求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生产中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各产业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也就是所有产业向该产业的中间投入状况。(2)最终需求部分,亦称“外生部分”。它反映各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的去向。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消费部分,分为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前者指家庭消费的总和,后者指公共福利、社会保障、政府等行政性支出的各种社会性消费;二是投资部分,包括固定资产更新与新增固定资产,新增固定资产又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三是出口部分。(3)毛附加价值部分,也是一种“外生部分”。这部分包括两块:一块是各产业部门提留的折旧;另一块是各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实现的净产值(附加价值),亦即新创造的价值。净产值又可分为劳动者报酬和社会纯收入两部分。所以,毛附加价值部分反映了各产业提取折旧基金的价值及其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价值构成,以及国民收入额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比例。

某年某国n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使

使

产出投

入部门1部门2…部门n合计消费资本形成出口(+)进口(-)合计总产出部门1部门2…部门n

ijxixiC

iIiEXiIMiY

iX中间投入合计

折旧

jD劳动报酬

jV税利

jM最初投入合计

jN总

jX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均衡关系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可以按行、按列,以及在行与列之间分别建立起平衡关系,这些平衡关系主要有:各产业的总需求=该产业的中间需求+该产业的最终需求社会总需求(总产品)=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的最终需求合计各产业的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投入+该产业的附加值社会总供给=各产业中间投入合计+各产业附加值合计各产业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中间投入合计各产业最终需求合计=各产业毛附加值合计各产业的总需求=各产业的总投入,即投入等于产出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平衡式只有在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中才有。1997年中国6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10亿元中

使

用最

使

用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非物质生产部门中间使用合计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其他总产出农业39686371581613411036106411183-40-172468工业461613510201673556218758166697813413985-1170-4011534建筑业5121126681030167521677-5-361739运输邮电业2527863212263473521041102-2-5567商业饮食业4550083121199084929658129483-421330非物质生产部门6128664331263208901401191001520-55-82347中间投入中间投入合计994807312392446861178124144450284616548950-1276-10419984固定资产折旧585352994652501031劳动者报酬129814143461253226504154生产税净额4365341231351291024营业盈余7585985801221411361初始投入增加值合计1474346150032264411697570总

入24681153417395671330234719984四、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由系数、变量的函数关系组成的数学方程组构成。其模型建立一般分两步,一是先依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各类系数;二是在此基础上,再依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建立起投入产出的数学函数表达式,即投入产出模型。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一单位j部门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量。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数量。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i,j=1,2,3,…n)

价值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2、投入产出模型如果把表格换成方程式,就可以在直接消耗系数的基础上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基本的投入产出模型

…………(13.1)

若用矩阵和向量的形式,则可把模型表示为

(13.2)其中,A为n阶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和产品之间的技术联系。X、Y分别为n个部门总产品列向量、最终产品列向量。

称之为里昂惕夫矩阵,含义是:矩阵中纵列表明每种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每一列都说明某产业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要投入各相应产业的产品数量;负号表示投入,正号表示产出,对角线上各元素则是各产业的产品扣除自身消耗后的净产出。通过矩阵把X与Y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即揭示了总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变换,得式中:3、完全消耗系数

产品的直接消耗反映了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仅包括直接消耗,而且包括间接消耗。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总和就是完全消耗,与此相应,完全消耗系数就是某产业部门生产某种最终产品时,而对某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B=(I-A)-1-I13.3产业间的结构分析

(静态分析)投入产出表是进行结构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结构分析就是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的特征及比例关系。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对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的分析,以及对各产业的最终需求率的分析。

一、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分析

中间需求为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对某产业产出的消耗之和。中间投入则是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

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和该产业的总需求之比。该指标反映了各产业的产出中,有多少是作为中间产品为其他产业所需求。最终需求率=1-中间需求率

中间需求率越高的产业,其产出用做其他产业原材料的成分就越大,就越具有基础产业的特点。而最终需求率越高的产业,其产出用于最终需求的比例就越高,就越具有最终产品产业的特点。

中间投入率是各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该指标表示各产业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出而需从其他产业购进的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毛附加价值率=1-中间投入率。显然,中间投入率越高的产业,其毛附加价值率就越低。二、产业立体结构图

用三次产业分类准则看,第Ⅰ部分产业群,中间投入率小、中间需求率大,多为第一次产业;中间投入率大的第Ⅱ、Ⅲ部分产业群大体为第二次产业;中间投入率小、中间需求率也小的第Ⅳ部分产业群多是第三次产业。这四部分产业群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不同地位与作用的主体结构。即Ⅰ、Ⅱ、Ⅲ部分是一国经济的物质生产部门,提供中间物质产品和最终需求物质产品;Ⅰ、Ⅱ部分是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大部分产品是为第Ⅲ部分产业群的最终产品生产服务,且第Ⅰ部分产业群带有明显的基础产业属性;第Ⅲ部分产业群加工来自第Ⅰ、Ⅱ部分的中间产品,然后投放到最终需求中去;第Ⅳ部分产业群,除渔业外,是其他各部分产业群产品流动的中介部门。三、产业间的三角形配置图

对投入产出表中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重新排序,用横轴从左至右按中间投入率由大到小排列,在纵轴上从上至下按中间需求率由小至大进行排列。得到各产业部门联结关系的平面图。若各产业间的联结是单向联结型的,则这种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上的数字只出现在对角线下方,上方不会出现不为0的数字。产业1的产品中间需求率为零,中间投入率为1,即其产品没有任何中间需求,都是最终产品;同时将从产业1、2、3…n的所有产业购进原材料。产业2只有1对其有中间需求,同时要从除1以外的所有产业购进原材料。产业n中间需求率为1,中间投入率为0,产品都是中间产品,且无需从其他产业购进原材料。三角型配置投入产出图3产业代号1n2n3…2…附加价值最终需求任何国家的产业联结不可能都是单向型联结,但有研究表明,许多国家的产业单向型联结的交易量大大超过多向循环联结的交易量。在进行上述重新排序过程中,可以发现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亲疏程度,相当多的产业部门间联结紧密,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度很大;也有一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其内部关系十分密切,同其他产业联结不多,甚至没有。这种产业间的亲疏程度为政府制定抑制或促进某一特定产业部门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合以上图表,可按不同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清楚地显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同程度。此外,可揭示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有序性”。可以看到立体图中的第Ⅰ部分产业群是处于三角形投入产出图中阴影三角形底部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投入的依存度低(中间投入率小),但其他产业对其依存度最大(中间需求率大),他们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是其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先行发展。这就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为什么要强调农业、采掘工业、能源等基础产业先行的根本原因。立体图中的第Ⅱ部分产业群,因其中间需求率大,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制约性,因而也应较先行地发展。13.4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分析(动态分析)

一、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原理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某一产业部门的技术、产品价格、工资水平等任一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与该产业有直接供求关系的产业部门产品的供求量、成本与价格的变化,并波及到其他产业部门。利用投入产出表就能测量这种影响程度及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分析,是指当投入产出表中的某一系数发生变化时,对表中其它系数可能产生影响的分析。

波及效果基本上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当最终需求项发生变化时,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投入产出表中第Ⅱ部分横行数据的变化,并通过第Ⅰ部分产业间的中间产品联系,波及各产业部门。第二种形式是毛附加值项有所变化时,如折旧、工资、利润等发生或将要发生变化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发生或将要发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影响。表现为投入产出表中第Ⅲ部分的某些数据的变化,通过第Ⅰ部分产业间的中间联系,导致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对经济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各产业部门价格的影响。二、产业间波及效果分析工具

对产业波及效果进行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表(该表着眼于投入产出表纵向的费用结构,即投入结构,又称投入系数表)逆阵系数表1、直接消耗系数表与波及效果分析

投入结构是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当某一产业的最终需求发生变化时,该产业的总产出就要相应有所变化,从而该产业的中间投入也会产生相应变化。中间投入变化的数量,就是由投入系数决定的。其他产业对该产业中间投入的变化,一般将引起其他产业本身产出总量和产出分配结构的改变。这些变化将在整个经济系统间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通过投入系数表来对其影响进行追踪分析。此外,还能了解各产业在生产每一单位的产出时,需消耗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2、逆阵系数表与波及效果分析

由某一产业最终需求变化而引起的产业间连锁反应,在理论上将会无限扩展和持续下去,但其波及强度则会越来越弱,最终趋于消失。“逆阵系数表”使受波及的各产业的最终产出量得以简明地显示或计算。逆阵系数表的系数就是中的每个元素,逆阵系数表在这里是专门用来计算波及效果总量的系数表。逆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逆阵系数表中的元素用表示。使用这些工具时需注意的问题

投入系数的稳定性问题

作为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概念的投入系数,是从已知投入产出表计算出来的。因此,它反映的是过去的时间的产业间生产技术联结关系。因此,运用这样一个投入系数去预测或计算在此以后发生的变化,就不能不考虑到投入系数的有效性问题。

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利用预测技术,对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系数进行修正。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

最终需求的变化并不是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这种时滞现象往往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经济循环周期中有不同的表现。

这种差异往往由于库存的存在而发生。需求增加造成的波及效果由于库存而被中断或减弱;当库存不足以满足需求的增加且生产又不能马上增加时,波及效果可能表现为价格的上涨。这种库存的缓冲作用表现在最终需求的库存栏里,中间需求、中间投入矩阵是无法反映这种经济变动的。三、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是运用逆矩阵系数从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中引申出有关系数,来认识产业波及现状的有关规律。1、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一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影响力:一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感应度和影响力都较大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制定产业政策时确定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中,感应度和影响力的强度是可以度量的。感应度系数公式某产业的感应度=该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横行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若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影响力系数公式

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该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利用1987年投入产出表有关系数测算我国当时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有以下9个部门(见表13-5):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过快时,这些部门首先受到最大的社会需求压力,从而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当时影响力系数较大的前10个部门情况如下这些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其发展将带动其他有关产业的相应发展,即可通过重点产业带动一般产业的协调发展。2、生产诱发额与生产诱发系数

生产诱发额是指对于某产业的一个最终需求量,由产业间的波及效果所激发的全部生产额。生产诱发系数则是诱发生产额与相应的最终需求额合计之比。利用生产诱发额还可对某一产业最终需求的各项目进行最终需求依赖度的分析。某产业最终需求各项目的依赖度,是指该项目的生产诱发额与该产业所有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