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2024应急救援防寒睡袋本标准规定了应急救援防寒睡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应急救援防寒睡袋的生产及交付,不适应于核事故等突发事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920GB/T3922GB/T5713GB/T757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1104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试GB/T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GB/T20944.3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GB/T24346-2009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标准GB/T24442.1纺织品压缩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恒定法GB/T38426睡袋的热阻和使用温度的测定方法GB/T8170数据修约规则GB/T17592.1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舒适低温Tcomfcomfortlowtemperature使用睡袋时,人体在保持放松的姿势下(如平躺)全身处于热平衡,感觉适宜的温度下3.2极限低温Tlimlimitlowtemperature使用睡袋时,人体在保持蜷缩的姿势下全身处于热平衡,感觉适宜的温度下限值。3.3极端低温Textextremelowtemperature2XXXX-2024使用睡袋时,人体因体温过低而产生健康危险的温度下限值。3.4舒适高温Tmaxmaximumtemperature使用睡袋时,部分身体未被睡袋覆盖,人体出汗较少且感觉适宜的温度上限值。3.5暖体假人thermalmanikin用于测量在稳态条件下通过睡袋的热传递,模拟人体体型和产热的人体模型。3.6睡袋的热阻Rctthermalresistanceofsleepingbag与睡袋使用者的干态散热,及热量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的总和有关的睡袋的隔热性能。4要求4.1面料面料采用经防水处理的透气面料制作,在特定场景下,面料的颜色及图样应符合详细规范规定。4.2保护层保暖层采用具有保暖、抑菌、透气的轻质材料制作。4.3衬里衬里采用柔软、吸潮的面料制作,在特定场景下,衬里的颜色及图样应符合详细规范规4.4外观应急救援防寒睡袋外观质量应满足表1。表1应急救援防寒睡袋外观要求检验项目要求规格尺寸偏差率,%纬斜/花斜,%4.0外观瑕疵破损无针眼长度,cm<2轻微色斑、污渍,处/面线状疵点明显条块状疵点,处/面印花不良不影响整体外观辅料质量配件应坚实光滑、美观、无斑点、无锈蚀;各种缝线、衬布、嵌线、耐久性标签及搭钩等性能、质地应与面料相适宜;拉链咬合完好3XXXX-20244.5保暖性能睡袋极端低温应不高于-10℃,极限低温应不高于5℃,舒适低温应不高于10℃。4.6质量根据睡袋不同温标区间,睡袋质量应达到表2要求。表2睡袋质量要求极端低温,℃质量,kg-10~-20≤2.0kg-20~-30≤2.5kg-30~-40≤3.5kg<-40≤4.0kg4.7抑菌性能睡袋填充物应具有抑菌性能,水洗50次后,睡袋填充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不低于99%。4.8填充物压缩回弹性能睡袋填充物压缩率不低于60%,回弹率不低于90%。4.9环境适应性4.9.1低温保暖睡袋在-40℃±3℃温度下,放置4h,应结构完好。保暖睡袋在-40℃温度下应能正常工作。4.9.2霉菌产品表面长霉程度应不低于GB/T24346-2009二级要求。4.10安全要求睡袋面料的安全技术要求应达到GB/T18401-2010B类纺织品要求。5检验方法5.1外观检验以目视,手感和精度不低于1mm的卷尺或直尺进行检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4.4的规5.2质量以精度不低于0.1g的电子秤进行检验,判定结果是否符合4.6的规定。5.3保暖性能5.3.1试验方法4XXXX-2024采用暖体假人法测量睡袋的热阻Rct。将假人完全放入睡袋中并仰面平躺,并置于可控的人工气候室内进行试验。5.3.2原理采用暖体假人法测量睡袋在姿势1(见图1)下的热阻Rct(1)和姿势2(见图2)下的热阻Rct(2),将暖体假人置于可控的人工气候室内进行试验。5.3.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暖体假人、人工地面、人工气候室等,应符合下列要求。a)暖体假人:身高在1.5m~1.9m,体表面积在1.5m2~2.1m2之间,具有可控和量化热流量的内部加热系统(可为单一的整体的内部或表面加热器或不同的独立的表面加热器应可测量假人整体内部温度或表面温度,且应具有恒定热流或表面温度调节;b)人工地面:包括一个硬的支持面,可采用足够大的木板,以确保假人和睡袋的任何部分不超过木板,厚度在12~30mm之间。进行热阻测试时,应将假人平躺在垫子上,并放置在人工地面上。其中垫子材料的热阻Rct按照GB/T11048进行测试,热阻为(0.85±0.06)m2c)人工气候室:环境温度波动不超过±0.5℃。d)假人穿着的服装:测试过程中,假人应穿着两件式套装(包括长袖上装和长裤,面料的热阻Rct按照GB/T11048进行测试,热阻为0.04m2·K/W),长袜(面料的热阻Rct按照GB/T11048进行测试,热阻为0.04m2·K/W~0.06m2·K/W)。5.3.4试验条件环境温度:应保证假人表面与空气的温度差应大于15K;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应为40%~80%;风速:距离暖体假人头部及脚部1m处的风速应不小于0.5m/s。5.3.5暖体假人的校准暖体假人规格差异较大,存在某些特殊的操作条件。为了让不同测试机构获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应校正特定的假人和相关的操作条件,应测量标准参考睡袋的热阻,这些标准参考睡袋的热阻Rct(1)应在0.700m·K/W~1.300m²·K/W之间。对于每一种假人,规定手臂和腿与躯干的位置关系、木板和人工地面应作为校准程序的一部分。不同测试中校准方法应保持一致。参考睡袋的热阻Rct(1)和Rct(2)的测量值和参考值之间应得出线性或指数关系(。运用标准参考的睡袋参考热阻中拟合的线性或指数关系得到的校正后的Rct(1)和Rct(2)的误差应满足以下要求:a)所有参考睡袋的平均偏差小于5%(变异系数);b)个体偏差不超过10%(变异系数);c)所有参考睡袋的总体偏差(平均值)不超过5%(变异系数);d)每个睡袋测量的变异系数不大于4%。5.3.6样品5XXXX-2024热阻测试前,睡袋应在容量至少为250L的烘箱中预处理,预处理温度应不高于30℃,预处理时间控制在15min内,整个预处理过程不应施加任何应力。在预处理后和正式测试前,睡袋应在测试环境中至少平衡12h。5.3.7试验步骤5.3.7.1整体测试流程确定睡袋测试的模式:按照恒定热流模式测量假人的温度(表面或内部的温度)或者按照恒定温度模式(表面或内部)测量假人的热流量。选择测试的环境条件并设定假人表面或内部的温度或热流量,保证假人的热流量在20W/m2~120W/m2之间或者假人的表面或内部温度保持在25℃~40℃之间。达到稳态的热传递之后,测量假人的散热量、表面或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为了确定稳态条件,宜选取上述测量指标在一段足够长时间内(最少20min)的平均值,保证测量值的可重复性,至少进行三次独立试验,每次试验都将假人放进睡袋内,可以是同一件或多件睡袋样品。5.3.7.2姿势1下的热阻Rct(1)测试流程测量姿势1下的热阻Rct(1)时,将假人完全放入睡袋中仰面平躺,如图1所示。如果睡袋有拉链,闭合拉链。具有兜帽的睡袋,睡袋的兜帽应盖住假人的头部,兜帽的绳索尽可能收紧,但不能使用睡袋之外的额外部件,如大头针等。对于带有拉伸兜帽的绳索的睡袋,兜帽的孔隙应闭合至直径小于120mm或周长小于375mm。对于没有兜帽或者没有拉伸兜帽的绳索的睡袋,则不应使用防护面罩。图1测量姿势1下的热阻示意图5.3.7.3姿势2下的热阻Rct(2)测试流程测量姿势2下的热阻Rct(2)时,将假人部分放入睡袋中仰面平躺,如图2所示。睡袋的上半部分仅盖到假人的腋窝位置,并且假人的手臂置于睡袋外面,放在睡袋的上半部分。如果睡袋有拉链,应将拉链全部打开。如睡袋有兜帽,应将兜帽放在假人的下面,绳索不收紧,假人面部不戴防护面罩。6XXXX-2024图2测量姿势2下的热阻示意图5.3.8数据处理按照ISO15831运用串联法或并联法计算睡袋的Rct(1)也可以综合采用两种计算方法。对于给定的假人,应根据校正程序的结果来确定采用哪种计算方法更合适。校正程序包括每个假人的关联性。按照ISO13581运用并联法计算睡袋的热阻Rct(2)。运用校准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关系计算Rct(1)和Rct(2)计算睡袋样品热阻的算术平均值,测试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三位小数。5.3.9使用温度的计算睡袋的舒适、极限和极端低温按照姿势1下的热阻Rct(1)来计算,舒适高温按照姿势2下的热阻Rct(2)来计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睡袋的舒适低温Tcomf、极限低温Tlim、极端低温Tcomf=-30.96×Rct(1)+32.29(1)Tlim=-36.35×Rct(1)+32.00(2)Text=-50.91×Rct(1)+29.61(3)Tmax=-36.07×Rct(2)+38.19(4)式中:5.4抑菌性能7XXXX-2024按照GB/T20944.3,采用振荡法测试睡袋填充材料的抑菌性能,菌种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8099或ATCC11229、ATCC8739、ATCC29522三者中的一种)或肺炎克雷白氏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5.5填充物压缩回弹性能根据GB/T24442.1测试睡袋填充物的压缩率及回弹率。5.6环境适应性将被试品放于试验箱中,并将试验箱温度调到-40℃;试验箱温度稳定后,持续4h保持此温度;持续4h后,对被试品进行全面的目视检查,并进行开关箱操作,记录检查结果。5.6.2霉菌根据GB/T24346—2009测试睡袋面料的防霉等级。5.7安全要求按照GB/T2912.1测试睡袋面料的甲醛含量。5.7.2pH值根据GB/T7573测试睡袋面料的pH值。5.7.3耐水色牢度按照GB/T5713测试睡袋面料的耐水色牢度。5.7.4耐汗渍色牢度按照GB/T3922测试睡袋面料的耐汗渍色牢度。5.7.5耐干摩擦色牢度按照GB/T3920测试睡袋面料的耐干摩擦色牢度。5.7.6耐唾液色牢度按照GB/T18886测试睡袋面料的耐唾液色牢度。5.7.7异味按照GB/T18401-2010采用嗅觉评判方法测试睡袋异味。5.7.8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按照GB/T17592.1测试睡袋面料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含量,检出限为20mg/kg。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成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交收检验。8XXXX-20246.1.1型式检验当设计定型、首次生产、停产后恢复生产、生产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造或改进时,应进行型式检验。6.1.2交收检验交收产品时,对交收的批量产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检验。1000套及以下随机抽验5套;1000套以上随机抽验不少于10套。6.2检验项目6.2.1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6.2.2交收检验对抽检样品按表3规定进行外观和质量检验,在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所需数量进行保暖性能检验、抑菌性能检验和填充物压缩回弹性能,检验项目应符合表3规定。表3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型式试验交收试验1外在质量规格尺寸偏差率(%)4.4●●2色花/色差/级4.1●●3纬斜/花斜/%4.4●●4破损、针眼4.4●●5色斑、污渍4.4●●6线状疵点4.4●●7条块状疵点4.4●●8印花不良4.4●●9辅料质量4.4●●质量4.65.2●●质量保暖性能4.55.3●●抑菌性能4.75.4●○填充物压缩回弹性能4.85.5●○防霉菌性能4.9.25.6.2●○耐低温性能4.9.15.6.1●○面料甲醛含量4.105.7.1●○面料pH值4.105.7.2●○异味4.105.7.7●○可分解芳香胺染料4.105.7.8●○注:●为必检项目,○为选检项目省级以上第三方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暑假实习报告范文集合四篇
- 春季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集合5篇
-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8篇)
- 幼儿教师辞职申请书集锦9篇
- 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顺驰太阳城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休闲食品的品牌战略比较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借款约束协议书(2篇)
- 2025年果蔬自动清选、分级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4年新进员工试用期考核标准3篇
-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 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MOOC】中级财务会计-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医院康复科年度工作总结(4篇)
- 《园林政策与法规》课件
- 扬尘防治(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五金耗材材料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读书分享《终身成长》课件
- GB/T 44843-2024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