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莒县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锡为W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l4,熔点144.5℃,沸点364SC,易水解)。实验室以过量
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Sn+2LASnl4制备Sn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装置口
b1
装置L
!=a
的CC1,溶液
Sn.碎瓷片
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B.SnL可溶于CCL中
C.装置I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
D.装置II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L
2、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0的溶液中:NH4\Al"、0H\SO?
2
B.在新制氯水中:Fe"、Mg\N03\Cl
-
C.在加入NH4HCO3产生气体的溶液中:Na'Ba"、Cl\N03
2
D.加入Al片能产生Hz的溶液:NHZ.Ca\HCO3\N0「
H—OO-H
3、已知磷酸分子(、p/)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113Po2)
Z、
H—OO
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II
A.H3PO2属于三元酸B.H3P。2的结构式为
I
H
C.NaH2P。2属于酸式盐D.NaH2P02溶液可能呈酸性
4、下面是丁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沸点及熔点如下表所示:
异丁醇叔丁醇
OH
结构简式
沸点/℃10882.3
熔点/℃-10825.5
下列说法不F确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6
C.用蒸储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同一种烯燃
5、在下列有机物中,经催化加氢后不能生成2-甲基戊烷的是
A.CH2=C(CH3)CH2cH2cH3B.CH2=CHCH(CH3)CH2CH3
C.CH3c(CH3)=CHCH2cH3D.CH3CH=CHCH(CH3)CH3
6、加入少许下列一种物质,不能使浸水颜色显著变浅的是
A.Mg粉B.KOH溶液C.KI溶液D.CC14
7、一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Y可发生重排反应:
OH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互为同分异构体
B.ImolX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ImolY最多能与2moiNaOH发生反应
D.通过调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目标产物
8、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环己烷在一定条件下最终可以生成苯,从而增加苯及芳香族化合物的产量
(<3>旦<Oq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步反应都属于加成反应
B.环己烯的链状同分异构体超过10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环己烷、环己烯、苯均易溶于水和乙醇
D.环己烷、环己烯、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9、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A.Mg(AI2O3)B.MgCh(AlCh)C.Fe(Al)D.Fe2O3(AI2O3)
10、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操作现象结论
项
向3mlO.lmol/L的AgNCh溶液中
先出现白色沉
先加入4一5滴0.1mol/L的Ksp(AgCl)>
A淀后出现黄色
NaCl溶液,再滴加4—5滴Ksp(Agl)
沉淀
0.1mol/L的Nai溶液
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是SO2
用pH计测定等浓度的Na2cCh和后者pH比前
C非金属性:C1>C
NaClO溶液的pH者的小
将铜粉加入L0mol/LFe2(SO4)3溶
D溶液变蓝氧化性Fe3+>Cu2+
液中
A.AB.BC.CD.D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广JI————
A装置气密性良好
过导气管后,向左推动活塞至某处,发现导气管液面高于试管液面,
且高度一段时间保持不变。
将氧化铁加入到足量的HI溶液中,充分溶解后,滴加四氯化碳,震荡
B12氧化性强与Fe3+
静置,下层呈紫红色。
C往氢氧化铜沉淀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氨水,沉淀皆溶解氢氧化铜为两性氢氧化物
D将SO2通入Na2c03溶液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说明酸性:H2SO3>H2CO3
A.AB.BC.CD.D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iKMnO4酸性溶液,然
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O.Olmol•L-i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
A112c2。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试管中加入O.Olmol•L-iH2c2O4溶液4mL,第一只试管中溶液
褪色时间长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O.lmol-L^HCIO溶液和
BHcIO的酸性小于pH
O.lmolLiHF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检验FeCL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将溶液滴入酸性KMnCh溶
C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①中加
加入FeCb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D入O.Olmol•L^FeCb溶液2mL,向试管②中加入O.Olmol•L-
较大
iCuCL溶液2mL,试管①中产生气泡快
A.AB.BC.CD.D
1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5NA
B.ImoHhO与ImoIIhO中,中子数之比为2:1
C.含0.2molH2s0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NA
D.密闭容器中ImolPCb与ImolCb反应制备PCk(g),增加2NA个P-C1键
14、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克液态水与18克冰中氢键数目均为NA
B.工业酸性废水中的02(572-可转化为CN+除出,现用电解的方法模拟该过程,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理论上电路
中每通过6mol电子,就有NA个CoCV-被还原
C.标准状况下,22.4L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D.lmoILiAlH4在125℃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A
15、对下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均能与溟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1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是
+22+
A.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SO4+Ba+OH=BaSO4i+H2O
B.CL溶于过量NaOH溶液中:Cl2+2OH=Cl+CIO+H2O
+2+
C.醋酸除水垢CaCO3+2H=Ca+H2O+CO2t
2+
D.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H=SO2t+H2O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常温下,lLpH=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UTUNA
C.273K、lOlkPa下,22.4L由NO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NA
D.100g34%双氧水中含有H-O键的数目为2NA
18、苯甲酸钠〕"MM,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i
11
已知25℃时,HA的Ka=6.25xl0-5,H2CO3的Kai=4.17xl0-7,Ka2=4.90xl0o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
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C,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c(HA)
C.当pH为5.0时,饮料中=。16
c(A)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O;)+c(CO;)+c(OH-)-c(HA)
19、欲观察环戊烯(,'';)是否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先将环戊烯溶于适当的溶剂,再慢慢滴入0.005mol・L」KMnO4
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哪一种试剂最适合用来溶解环戊烯做此实验
A.四氯化碳B.裂化汽油C.甲苯D.水
20、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1+++
A.O.lmol-L的NH4cl溶液与0.05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r)>c(Na)>c(NH4)>c(OH)>c(H)
11
B.把O.OZmol-L-的CH3COOH溶液和O.Ol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2C(H)=C(CH3COO)+2c(OH)-C(CH3COOH)
C.pH=2的一元酸HA与pH=12的一元碱MOH等体积混合:c(M+)=c(A-)>c(OH-)=c(H+)
+
D.0.1moH/i的NaHCCh溶液中:c(H)+c(H2CO3)=c(OH)
21、向碳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Na2c。3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盐酸至pH=7
B.X、Y为曲线两交叉点。由X点处的pH,可计算Kai(H2cO3)
++2
C.pH=10的溶液中c(H)+c(Na)=c(HCO3-)+2c(CO3)+c(OH)
D.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应控制pH>12.5
22、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检验久置的Na2s03粉取样配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领溶液,观察到有
A
末是否变质白色沉淀产生
向含少量FeBr2的FeCL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氯水,并加入
B制备纯净的FeCb
CC14萃取分液
1
向SmLO.lmobLAgNO3溶液中加入ImLOAmokL」
C制备银氨溶液
NH3.H2O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Ch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
D
的影响2mL5%也。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CHjO-CH=CHCOOCH2cH2cH2cH劣,其合成路线如下:
CH=CHCOOHCH=CHCHO
OCILOCIL
F
OH0
已知: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翔基,即」.OH则叫」
平
稀
②RiCHO+R2cH2cHONaOH△I+H2O
牛一R1CH=CCHO
RfCH—CHCHO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C的结构简式为«
(2)D-E转化过程中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IV的反应类型为;V的反应条件是o
(4)A也是合成阿司匹林口)的原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即可)。
a.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b.仅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lmol该物质反应时最多能生成4moiAg;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5)若以F及乙醛为原料来合成M(CHsO-CH=CHCOOCH2cH2cH2(:!),试写出合成路线。合
成路线示例:CHZ=CH2岫AC珥CHzBrNaOH水溶松X2H3CH20H
24、(12分)为确定某盐A(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了探究:
气体B(折合足量BaCl2溶液白色沉淀
标况448mL)1)(2.33g)
△-----------------
A(3.04g)
红棕色固体盐酸溶液
黄色溶液E
C(l.6g)
请回答:
(DA的化学式为»
(2)固体C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o
25、(12分)叠氮化钠(NaN3)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醛,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成分,能在发生碰
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鼓起。
已知:NaNH2+N2O^^NaN3+H2O»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级NaN3制备。
实验I:制备NaN3
(1)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为,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2)为了使a容器均匀受热,装置D中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
(3)氨气与熔化的钠反应生成NaN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20可由NH4N03(熔点169.6℃)在240℃分解制得,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inDIIV
实验n: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反应完全结束后,取出装置D中的混合物进行以下操作,得到NaN3固体。
------------1加水
D中混合物——n1111Vv'—:—
(5)已知:NaNH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氨气,操作IV采用洗涤,其原因是
实验III:定量测定
实验室用滴定法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
①将2.500g试样配成500.00mL溶液。
1
②取5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00mL0.1010mol-I7(NH4)2Ce(NO3)6溶液。
1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向溶液中加入8mL浓硫酸,滴入3滴邻菲啰琳指示液,0.0500mol-U(NH4)2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Ce4+,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9.00mL„测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4+2+3+3+
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T,Ce+Fe=Ce+Fe
(6)配制叠氮化钠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o若其它读数正确,滴定
到终点后读取滴定管中(NH4)2Fe(SO4)2标准溶液体积时俯视,将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___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7)试样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6、(10分)实验室中根据2so、2so3+Q,Q>0已知SO3熔点是16.6℃,沸点44.4℃。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制备SO3固体。
(1)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的酒精灯是(填编号)。
(2)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除了混合气体并观察气体流速外还有o
(3)装置F的作用是o
(4)由于可逆反应,所以从E管出来的气体中含有SO2、SO3。为了证明含有SO2可以将该气体通入(填
下列编号,下同)、证明含有$。3可以将该气体通入
A.品红B.滨水C.BaCl2溶液D.Ba(NC>3)2溶液
(5)如果没有装置G,则F中可能看到o
(6)从装置G导出的尾气常可以用烧碱或石灰乳吸收。请写出用足量烧碱吸收尾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7)尾气常采用烧碱或石灰乳吸收,请分析比较两种吸收剂吸收的优点
27、(12分)B.[实验化学]
丙族酸甲酯(CH-C—CO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沸点为103~105℃。实验室制备少量丙焕酸甲酯的反
应为
浓H2s04
CH=C-COOH+CHsOH―号->CH=C—COOCH3+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4g丙族酸、50mL甲醇和2mL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下图)。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l溶液、5%Na2c03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04干燥、过滤、蒸储,得丙焕酸甲酯。
(1)步骤1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
(2)步骤2中,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3)步骤3中,用5%Na2c0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一;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
(4)步骤4中,蒸储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o
28、(14分)工业上用以下流程从铜沉淀渣中回收铜、硒、碗等物质。某铜沉淀渣,其主要成分如表。沉淀渣中除含
有铜(Cu)、硒(Se)、碗(Te)外,还含有少量稀贵金属,主要物质为Cu、CsSe和CsTe。某铜沉淀渣的主要元素质量分
数如下:
AuAgPtCuSeTe
质量分数(%)0.040.760.8343.4717.349.23
(1)16S、34Se、52Te为同主族元素,其中34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其中铜、硒、碑的主要回收流程如下:
滤渣2
⑵经过硫酸化焙烧,铜、硒化铜和神化铜转变为硫酸铜。其中稀化铜硫酸化焙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填入合适的物质
E
或系数:Cu2Te+H2SO4°2CUSO4+TeO2++H2O
(3)SeO2与吸收塔中的H2O反应生成亚硒酸。焙烧产生的SO2气体进入吸收塔后,将亚硒酸还原成粗硒,其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o
(4)沉淀渣经焙烧后,其中的铜转变为硫酸铜,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硫酸铜晶体。
①“水浸固体”过程中补充少量氯化钠固体,可减少固体中的银(硫酸银)进入浸出液中,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
原理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o
②滤液2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硫酸铜晶体。
⑸目前神化镉薄膜太阳能行业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技术之一。用如下装置可以完成硅的电解精
炼。研究发现在低的电流密度、碱性条件下,随着TeCV-浓度的增加,促进了Te的沉积。写出Te的沉积的电极反应
29、(10分)化合物X为医用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i)CH2O
Oi)H*O
(炸,Mr=70)3
Br
HBr
RCH-CH
适当的砌a
已知:@1.RCH=CH
2HBr,过氧化物
第99M7巧出
HBr
OH
w(ORTHO
②RBr-BRMgBrR-dH-R*
T*)H3-O
,
③RCHO+RCH2CHO+
(1)A的名称为,A分子中最多个原子共面。
⑵写出第①步反应条件;F的结构简式;第⑤步反应类型:;
⑶第③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G和心人“合成聚酯纤维宇航服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G经反应可得到K(C7H16),写出K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个手性碳(连有四个不同取代基的碳称为手性碳原子)的
结构简式_____。
⑸已知:RCHONHN:CKOHRCH「写出由1-戊醇和必要无机试剂合成G的路线,并在括号注明条件
2A23
HCHO
L戊醇一()Go
Cu.△O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L,熔点144.5C,沸点364.5C,易水解,说明Snh是分子晶体。
【详解】
A选项,在液体加热时溶液暴沸,因此需要加入碎瓷片,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nL是非极性分子溶于CCk非极性分子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冷凝水方向是“下进上出”,因此装置I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Snl4易水解,装置H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去到反应装置中,故D错误,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相似相溶原理,SnL是非极性分子,CC14是非极性分子,因此SnL可溶于CCk中。
2、C
【解析】
A、在pH=O的溶液呈酸性:OH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在新制氯水中,氯水具有强氧化性:Fe2+会被氧化成铁
离子,故B错误;C、在加入NH4HCO3产生气体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Na+、Ba2\Cl,NO3-在酸性
和碱性条件下均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C正确;D、加入A1片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NH4\HCO3-在碱性条件下不共存,HCO3-在酸性条件下不共存,故D错误;故选C。
3、B
【解析】
A.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0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则H3PCh中只有一个
O
羟基氢,为一元酸,故A错误;B.H3P0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为一元酸,则其结构为M,”,故B正确;C.H3P02
H
为一元酸,则NaH2P02属于正盐,故C错误;D.NaH2P02是强碱盐,不能电离出H+,则其溶液可能显中性或碱性,
不可能呈酸性,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准确理解信息是解题关键,根据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及次
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说明羟基上的氢能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
生氢交换,说明次磷酸钠中没有羟基氢,则H3P0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由此分析判断。
4、B
【解析】
A.醇的系统命名步骤:1.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
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3.侧链的位置编号和名称
写在醇前面。因此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故不选A;
B.有几种氢就有几组峰,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比;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1:6,
故选B;
C.根据表格可知,叔丁醇的沸点与异丁醇相差较大,所以用蒸储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不
选C;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均得到2-甲基丙烯,故不选D;
答案:B
5、B
【解析】
根据烯的加成原理,双键中的一个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戊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
原子形成双键,即得到烯烧
【详解】
2-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为2-甲基戊烷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从而得到烯崎;根据
2-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知,相邻碳原子上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的碳链结构有:c=c-c-c-cc-c=c-c-c
C-C-C=C-CC-C-C-C=C
)、1°
A.CH2=C(CH3)CH2cH2cH3的碳链结构为,经催化加氢后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A不符合题意;
B.CH2=CHCH(CH3)CH2cH3的碳链结构为经催化加氢后不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B符合题意;
C.CH3c(CH3)=CHCH2cH3的碳链结构为经催化加氢后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C不符合题意;
D.CH3cH=CHCH(CH3)CH3的碳链结构为CfC=C£经催化加氢后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6、C
【解析】
滨水溶液与氯水溶液成分相似,存在平衡Bn+lhOHBr+HBrO,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Mg与滨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颜色变浅,故A不符合题意;
B.KOH与浸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颜色变浅,故B不符合题意;
C.滨水与KI发生反应生成碘,溶液颜色加深,故C符合题意;
D.滨水与四氯化碳发生萃取,使澳水颜色显著变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7、B
【解析】
A.X、Y、Z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X中苯环和谈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X最多能与4m01也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Y含有酯基,且水解生成酚羟基,则ImolY最多能与2moiNaOH发生反应,故C正确;
D.由转化关系可知,Y在不同温度下,生成不同物质,则通过调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目标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酯基水解生成的羟基是否为酚羟基。
8,B
【解析】
A.①②两步反应是脱氢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
B.环己烯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既有二烯烧,也有快煌等,存在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超
过10种,故B正确;
C.环己烷、环己烯、苯均难溶于水,故C错误;
D.环己烯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答案:B
9、B
【解析】
A、氢氧化钠能与氧化铝反应,与镁不反应,可以除去镁中的氧化铝,A正确;
B、氯化镁、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均反应,不能除杂,B错误;
C、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铁不能,可以除杂,C正确;
D、氧化铝能溶于水氢氧化钠,氧化铁不能,可以除杂,D正确。
答案选B。
10、D
【解析】
A.AgNCh过量,生成氯化银沉淀后有剩余,滴加Nai溶液产生黄色碘化银沉淀,不能说明Ksp(AgCl)>Ksp(AgI),故
A错误;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等氧化性气体也可以,故B错误;
C.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应该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NaClO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比较,
故C错误;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Fe3+>Cu2+,故
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A选项,通过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并固定在某处,往试管中注水没过导气管口后,向左推活塞,观察是否有气泡来判
断装置气密性,故A正确;
h
B选项,将氧化铁加入到足量的HI溶液中,充分溶解后,滴加四氯化碳,震荡静置,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氧化铁与碘
化氢反应生成了单质碘,Fe3+氧化性强12,故B错误;
C选项,往氢氧化铜沉淀滴加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而溶解,氢氧化铜不是
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
D选项,SO2与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二氧化硫过量一样是浑浊的,不能说明谁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C
【解析】
A.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总体积不等,无法得到正确结论,故A错误;
B.HCIO溶液具有漂白性,应选pH计测定,故B错误;
C.亚铁离子、氯离子均能被高镒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故C正确;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试管①产生气泡快,则加入FeCb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13、C
【解析】
30g
A.30g丙醇物质的量为:=0.5mol,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0.5molxllxNA=5.5NA,故A错误;
60g/mol
B.ImoHhO与ImolHzO中,中子数之比为10:8=5:4,故B错误;
C.0.2molH2s0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如果只生成二氧化硫则转移电子数等于0.2NK,如果只生成氢气则转移电子
数为0.4NA,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所以反应中既有二氧化硫又有氢气生成,转移电子数大于0.2NA小于0.4NA,
故C正确;
D.三氯化磷与氯气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密闭容器中ImoIPCb与ImoCb反应制备PCh(g),增加小于
2NA个P-C1键,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
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丙醇分子结构特点,注意浓硫酸的特性。
14、D
【解析】
A.冰中1个水分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每个水分子相当于含有2个氢键,所以Imol冰中,氢键的数目
是2NA,故A错误;
2
B.铁为阳极,Fe-2eXFe2+,CntV-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W和三价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Cr2O7
+6Fe2++14H+=6Fe3++2Cr3++7H2O;得关系式:Fe2+~2e-~~—CrzO72>当电路中通过6moie,O.SmolCrzO72
6
一被还原,故B错误;
224T
C.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NO2物质的量为:———三=lmol,含有的原子数等于3NA,故C错误;
D.依据分解化学方程式和盐酸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ImolLiAlW在125℃完全分解成LiH、%、A1,化学方程
式为:LiAlH4=LiH+H2f+AL转移电子3NA,故D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A、二者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是同分异构体,错误;
B、第一种物质含有苯环,8个C原子共面,第二种物质含有碳碳双键,7个C原子共面,错误;
C、第一种物质含有酚羟基,可与滨水发生取代反应,第二种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D、两种有机物H原子位置不同,可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错误;
答案选C。
16、B
【解析】
+22+
A.向NaHSCh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H+SO4+Ba+2OH=BaSO4i+2H2O,
A项错误;
B.CL溶于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IO+H2O,B项正确;
C.醋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拆,C项错误;
D.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3氧化为Na2s04,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易错点D,离子方程式正确判断时,要注意物质的性质,有强氧化剂时,会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7、B
【解析】
A.CL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这是一个歧化反应,每消耗O.lmolCb转移电
子数为O.lmoLA项错误;
B.碱溶液中的H+均是水电离产生的,pH等于11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mol/L,故1L该溶液中
H+的数目为10-UmoLB项正确;
C.所给条件即为标准状况,首先发生反应:2NO+O2=2NO2,由于NO和O2的量未知,所以无法计算反应生成NO2
的量,而且生成Nth以后,还存在2NO2-N2O4的平衡,所以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明显不是NA,C项错误;
D.100g34%双氧水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其物质的量为lmol,含有H-O键的数目为2mol,但考虑水中仍有大
量的H-O键,所以D项错误;
答案选择B项。
【点睛】
根据溶液的pH可以求出溶液中的c(H+)或c(OH),计算微粒数时要根据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在计算双氧水中的H-O
键数目时别忘了水中也有大量的H-O键。
18、C
【解析】
A.由题中信息可知,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充CO?的饮料中c(HA)增大,所以相比于未充CO?的饮料,
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高,故A错误;
B.提高CO,充气压力,溶液的酸性增强,抑制HA电离,所以溶液中c(A0减小,故B错误;
c(HA)c(H+)10-5
C.当pH为5.0时,饮料中—=」一二——---=0.16,C项正确;
c(A)Ka(6.25x10-5)
++2---
D.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HCO3')+2c(C03)+c(OF)+c(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A)+c(HA),两式联立,
++-2-
消去c(Na)得c(H)=c(0H-)+c(HCO3)+2c(CO3)-c(HA),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都受外加物质的影响,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入酸,促进水解,加入碱抑制水
解。在溶液中加入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存在水解平衡,溶液显碱性,通入二氧化碳,促进水解,水解生成更多的苯甲
酸,抑菌能量增强。提高二氧化碳的充气压力,使水解程度增大,c(A)减小。
19、A
【解析】
A项,环戊烯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能使KMnCh溶液褪色,不干扰环戊烯的检验;
B项,环戊烯溶于裂化汽油,而裂化汽油能使KMnth溶液褪色,干扰环戊烯的检验;
C项,环戊烯溶于甲苯,而甲苯能使KMnC>4溶液褪色,干扰环戊烯的检验;
D项,环戊烯不溶于水;
答案选A。
【点睛】
该题的关键是在选择溶剂时不能干扰对环戊烯的鉴别。
20、B
【解析】
11
A.O.lmobL的NH4C1溶液与O.OSmob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存在等量的NH4+和NH3»H2O,NH3»H2O电离
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C1)>c(NH4+)>c(Na+)>c(OH-)>c(H+),故A错误;
B.0.02moi・L-iCH3coOH溶液与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CH3CO(T)+c(OH-)、根据物料守恒得
+
2c(Na)=c(CH3COOH)+c(CH3COO),所以得2c(H+)-2c(OlT)=c(CH3coO>c(CH3coOH),故B正确;
C.酸和碱的强弱未知,混合后溶液的性质不能确定,无法判断c(OH-)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货黄金购买合同协议
- 电表生产销售合同协议
- 电瓶车购车合同协议
- 田间道路整修合同协议
- 狮桥融资租赁合同协议
- 电工学徒工合同协议模板
- 电商淘宝平台合同协议
- 玻璃台面采购合同协议
- 甲醇燃料供货合同协议
- 电厂炉渣回收合同协议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登记表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练习题知识讲解
- 防孤岛测试报告
- 按摩常用英语
- 食品公司规章制度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成都高新区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1汇编
- 苹果中国授权经销商协议
- 昆山市工业用地项目监管协议-苏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出让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