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氯及其化合物(分层练习)第1讲氯气的性质【基础夯实】1.下列气体中,呈黄绿色的是()A.H2 B.Cl2 C.NH3 D.CH42.如图所示,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实际可能是()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水④饱和食盐水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3.新制氯水中发生完全电离的是()A.HCl B.Cl2 C.HClO D.H2O4.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A.苍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5.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病毒传染的有效途径。某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能是()A.KMnO4 B.H2O C.NaClO D.NH3⋅H2O6.次氯酸钠的化学式是()A.NaCl B.NaClO C.NaClO2 D.NaClO37.某同学在一张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含有5种离子 B.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C.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D.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8.下列实验及现象可以说明氯水具有酸性的有()①向氯水中加入镁条,有气泡产生②氯水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③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棕黄色⑤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1个 B.2个 C.3个 D.4个9.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已知Cl2+2I-2Cl-+I2)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③淀粉KI试纸变蓝色氯水中含有Cl2④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1)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氯水中含有HClO,其漂白作用能使溶液褪色;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上述a、b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10.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Cl2通入烧碱溶液可制取漂白液 B.AlCl3、FeCl2、Cu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11.NaClO是家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通过Cl2与NaOH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新制氯水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C.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D.NaClO与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ClO+CO2+H2O═HClO+Na++1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13.下列与漂粉精溶液的氧化性无关的现象是()A.滴入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C.通入SO2会产生白色沉淀 D.滴入FeCl2溶液有红褐色沉淀14.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推知光照可使氯水酸性增强 B.由图乙可推知氯离子浓度增大,原因之一是光照使HClO分解 C.由图丙可推知光照可催化水分解 D.由图甲、乙、丙可验证HClO见光分解的产物15.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气体溶于水可制得液氯 B.b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 C.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存在a→b→d→a的循环转化关系16.2022年第14号台风“梅花”过后,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获取洁净的饮用水都需要大量消毒剂,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1)传统杀菌消毒剂漂白粉在水体中产生强氧化性物质而发挥作用,其化学方程式为:。(2)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液体消毒杀菌剂,它具有CH3COOH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与过氧乙酸混合,不会使过氧乙酸失效的是(填序号)。A.FeCl2溶液B.KMnO4溶液C.稀盐酸D.NaHCO3溶液
专题五氯及其化合物(分层练习)第1讲氯气的性质【基础夯实】1.下列气体中,呈黄绿色的是()A.H2 B.Cl2 C.NH3 D.CH4【答案】B【解答】解:H2、NH3和CH4都为无色气体,Cl2为黄绿色的气体,故选:B。2.如图所示,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实际可能是()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水④饱和食盐水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答案】C【解答】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装置甲中可使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氢氧化钠可吸收氯气,均可达到实验目的,但水和饱和食盐水均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3.新制氯水中发生完全电离的是()A.HCl B.Cl2 C.HClO D.H2O【答案】A【解答】解:A.HCl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A正确;B.Cl2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B错误;C.HCl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C错误;D.H2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D错误;故选:A。4.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A.苍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答案】D5.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病毒传染的有效途径。某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能是()A.KMnO4 B.H2O C.NaClO D.NH3⋅H2O【答案】C【解答】解:A.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不合题意,故A错误;B.H2O无色、无漂白性,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错误;C.NaClO溶液由于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所以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水解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所以能使变蓝后的试纸褪色,故C正确;D.NH3⋅H2O无色、无漂白性,没有消毒作用,故D错误;故选:C。6.次氯酸钠的化学式是()A.NaCl B.NaClO C.NaClO2 D.NaClO3【答案】B【解答】解:次氯酸钠属于钠盐,对应的酸为次氯酸,化学式为NaClO,故B正确,故选:B。7.某同学在一张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含有5种离子 B.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C.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D.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答案】D【解答】解: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氯水中含有氯气、水、次氯酸、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等微粒,则含有3种分子、4种离子,故A错误;B.HClO具有漂白性,Cl2无漂白性,故B错误;C.久置的氯水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无漂白性,故C错误;D.由实验可知,滴加氯水的区域变白色,而周围变成浅红色,可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实验及现象可以说明氯水具有酸性的有()①向氯水中加入镁条,有气泡产生②氯水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③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棕黄色⑤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解答】解:①向氯水中加入镁条,氯水中的氢离子与镁条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具有酸性,故①正确;②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不能说明氯水具有酸性,故②错误;③向氯水中含有氯离子,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氯水具有酸性,故③错误;④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氯化亚铁与氯分子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变为棕黄色,不能说明氯水具有酸性,故④错误;⑤氯水中的氢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使溶液褪色,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故⑤正确;故选:B。9.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已知Cl2+2I-2Cl-+I2)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③淀粉KI试纸变蓝色氯水中含有Cl2④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1)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氯水中含有HClO,其漂白作用能使溶液褪色;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上述a、b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氯水中含有Cl-(2)溶液褪色有气泡冒出(3)取一片淀粉KI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4)氯水中含有H+,中和OH-使溶液褪色;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红色消失是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若溶液显红色,证明是H+的中和作用引起的【解析】(1)与Ag+产生白色沉淀是Cl-的性质;(2)氯水能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氯水中的H+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3)氯水中的Cl2可将KI中的I-氧化成I2使淀粉变蓝;(4)实验②中的酚酞褪色有两种可能,一是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二是氯水中的H+中和OH-使碱性减弱引起的。若是中和作用引起的,再加入碱,溶液还会变红,若是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再加入碱,溶液不会再变红。【拓展提升】10.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Cl2通入烧碱溶液可制取漂白液 B.AlCl3、FeCl2、Cu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答案】D【解答】解:A.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漂白液,故A正确;B.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铁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铜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故B正确;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故C正确;D.氯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中的氯气和HClO均能和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Cl3,故D错误;故选:D。11.NaClO是家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通过Cl2与NaOH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新制氯水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C.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D.NaClO与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ClO+CO2+H2O═HClO+Na++【答案】A【解答】解:A.液氯在常温下不能与铁发生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故A正确;B.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应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故B错误;C.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最终能使pH试纸褪色,则不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C错误;D.NaClO与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故D错误;故选:A。1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答案】D【解答】解: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A.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呈浅黄绿色是由于含有氯气,故A正确;B.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故B正确;C.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故D错误。故选:D。13.下列与漂粉精溶液的氧化性无关的现象是()A.滴入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C.通入SO2会产生白色沉淀 D.滴入FeCl2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答案】B【解答】解:A.漂白精成分为次氯酸钙,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滴入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故A不选;B.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次氯酸根离子结合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次氯酸钙的氧化性无关,故B选;C.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与氧化性有关,故C不选;D.滴入FeCl2溶液有红褐色沉淀,是次氯酸根离子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D不选;故选:B。14.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推知光照可使氯水酸性增强 B.由图乙可推知氯离子浓度增大,原因之一是光照使HClO分解 C.由图丙可推知光照可催化水分解 D.由图甲、乙、丙可验证HClO见光分解的产物【答案】C【解答】解:A.光照促使次氯酸分解,反应产生HCl,溶液的pH减小,则说明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故A正确;B.HClO光照分解产生的HCl能电离出Cl﹣,是氯离子浓度增大的原因之一,故B正确;C.由图丙可推知光照可促使氯水中HClO分解,而不是催化水分解,故C错误;D.光照氯水时,c(H+)、c(Cl﹣)增大,O2的体积分数增大,据此可说明HClO见光分解的产物是HCl、O2,故D正确;故选:C。15.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气体溶于水可制得液氯 B.b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 C.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存在a→b→d→a的循环转化关系【答案】A【解答】解:A.a气体为HCl,溶于水为盐酸而不是得到液氯,选项A错误;B.b为氯气,氯气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团建活动方案
- 管理学家介绍
- 关于元旦活动策划方案2025年
- 莫兰迪配色方案总结与应用
- 线粒体脑病的护理常规
- 整合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
- 联想神州数码品牌形象策略书样本
- 河北省石家庄市名校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模拟题及解析(浙江卷)含解析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演讲与辩论理解当代中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系统思维创新原则-结构性原则
-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ppt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长春版课件
- PC构件吊装安全技术交底表
-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1
- 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的因素与环境
- 2022-2023年度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
- 洛阳龙凯矿业有限公司宜阳石英岩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50MW光伏项目工程清单报价
- 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安全标识标牌清单
- 汽车玻璃采购项目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