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_第1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_第2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_第3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_第4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目录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世界人口分布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2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资源环境承载力2人口合理容量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1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2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3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2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3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1城镇化的概念2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3城镇化的利弊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及其发展变化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及其发展变化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1服务业及其发展变化2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2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护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1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第二节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1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2我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3海洋权益与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1南海诸岛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2国土资源监察3车辆导航调度4旅游信息查询5城市规划与评价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北美东部和欧洲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恶劣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2)人口分布具有趋向性:①纬度分布: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纬度适中,气候温和;②海陆分布: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优越;③垂直分布:集中于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地区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易于开发③水源:多沿河、沿湖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④土壤:土壤肥沃地区,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⑤矿产:矿产资源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②历史因素: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③交通:(沿河、沿海、沿交通线)交通便利,人口稠密④其他:政治、战争、宗教等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分布空间特征:①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条件:①改变居住地②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一年以上)③空间位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县级以上)2、人口移动的基本形式:“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3、人口迁移的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4、国际人口迁移(1)新大陆被发现后至二战:①方向: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向新大陆(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迁移②特点: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③原因: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奴隶贸易④意义: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2)二战后:①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特点: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③原因: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④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主要形式)、国际难民⑤意义:调整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促进了迁入国的经济发展5、国内人口迁移: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1)工业化以前(古代):①方向:迁往自然条件较好地区②特点:大批迁移③影响因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④目的:逐水草而居,逃避战争、自然灾害,移民支边(2)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影响因素: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迁往内地和边疆目的:开发内地,支援边疆(3)改革开放后特点: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流向:农村迁往城市,内地迁往沿海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大),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目的:务工和经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4)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因素影响举例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并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自然灾害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西非的环境难民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影响举例经济因素经济

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乡村人口进城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

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社会因素文化

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政治因素因素影响举例国家政策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上山下乡”、三峡移民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

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知识扩展: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口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口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7、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利:人才流入;提供廉价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经济发展弊: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剧人地矛盾(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问题);(2)对迁出地: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改善环境;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就业压力,提高经济收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弊: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严重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1、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2)实质: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一个警戒值,它强调生存。2、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意义:反映了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影响人口战略、人口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别与联系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不同点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体现意义生存发展相同点制约因素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特征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拓展】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资源)②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科技水平)③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④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区外资源。(区域开发程度)⑤提倡适度消费,反对浪费。(文化消费水平)⑥向外移民。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一、乡村1、概念:一般是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常在乡村中心,周围一般是居住区(房屋和院落组成),再往外是生产区。2、乡村的空间形态:①集聚型乡村,多数房屋和院落集聚在一起,其规模可能相差很大,但内部空间结构相对清晰。根据乡村的形状,又可分为团块状村、带状村和环状村。②分散型乡村,房屋和院落零星分布,其间距大小因地而异。3、乡村内部空间受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社会经济(交通)和风俗文化(宗教和祭祀)等因素的影响。新建的乡村居住区多呈现整齐划一的格局,但在规划中应注意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还要注意突出乡村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二、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包括城市和镇。规模较大。往往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当同一种土地开发和利用方式在空间上集聚,出现了土地利用专业化,形成了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某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兼有其它类型的用地。2、主要功能区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及原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区经济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③城市外缘,土地价格低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原因:①环境优美;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连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3、三大功能区判定方法(1)面积法: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最小的是商业区。(2)位置法: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或城市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的是住宅区。(3)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4)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1)历史因素:早期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区有着深远的影响。(2)社会因素:收入差距(导致住宅区分化)、知名度、种族和宗教(3)政策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引导或规定不同的功能区。(4)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租的高低和城市各项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在市场的竞争下,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5、合理利用城乡空间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拓展】在城镇发展的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中期: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后期: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城镇规模越大,地域结构分化越明显。城镇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距离越远,数目越少。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一、城镇化1、概念: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①人口的集中过程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②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变③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城镇文明向乡村地区扩散3、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4、城镇化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5、城镇化的意义: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世界城镇化特点:①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②特大城市迅速发展③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2、世界城镇化的时间差异3、世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早(18C中叶),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晚(二战后),城市化水平低(40%—50%),发展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城市发展不合理(膨胀发展),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4、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城市总人口增加,市中心人口增长慢,郊区人口增长快人口迁往农村或小城镇,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改善环境联系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5、(虚假/超前)过度城市化: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相应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城市内部两极分化严重。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三、城镇化的利弊1、利:①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创造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社会进步、传播文明:影响着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社会更加进步。③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现代化城镇可以带动乡村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会给城镇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④城乡互动、全面发展2、弊环境污染:①大气污染: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②水污染: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③固体废弃物污染: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④噪声污染: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①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降低通勤时间;发展公交②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3、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推进郊区城市化;③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农业1、概念: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以及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和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2、分类: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栽培业等。按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3、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农业区位的实质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二、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积温)影响农业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生长期等;光照(太阳辐射时间长短与强度大小)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产量等;降水(降水量与季节变化)影响主要农业类型和耕作方式(旱地/水田)。(2)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3)地形:影响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生产规模。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利用山地的垂直差异,可发展立体农业。(4)土壤:肥力、酸碱度、厚薄、疏松度(土壤质地)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类型。2、社会经济因素:(5)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城郊农业)(6)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保鲜等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市场范围。(7)政策: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8)技术:培育良种、机械化、化肥农药、冷藏保鲜技术等。(9)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经营方式。(10)其他:饮食习惯影响农产品的种类、需求;地价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类型;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概念说明举例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包括自然因素(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条件)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地势低洼的地形,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3、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农业类型单位产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2)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3)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4)交通运输:如鲜花要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4、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①光照:(海拔高/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糖分及养分的积累;②昼夜温差:(气候干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及养分的积累;③生长周期:(海拔高/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④水质:(位于河流源头或高山冰雪融水),水质好

,品质优;⑤病虫害少:(冬季寒冷漫长;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等)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⑥土壤:土壤肥沃,施用化肥少/土壤富含某种微量元素;⑦科技:培育良种/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品质⑧环境:生态环境优,污染小,品质较好;

5、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高低区位分析:市场需求量大小;品质;价格和品牌;错峰上市;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1、概念: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采集和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历了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后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2、分类:(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加工工业(2)按产品用途:重工业、轻工业(3)按投入多少: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4)按发展时间:传统工业、新兴工业3、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部门。4、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②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应靠近原材料产地布局。如甜菜制糖、水产加工、水果加工。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如食品工业、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印刷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如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用电器装配等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对劳动力素质有较高要求的企业,需要靠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精密仪表、高级时装。动力指向型工业:对于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需要布局在能源供应地(火电站或水电站)。如冶炼工业(炼铝和炼铜)和化学工业。(2)环境因素: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布局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污染的地区。例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如自然水厂。考虑污染程度:规模小,基本无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的布局在城区,例如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的边缘或近郊区,例如机械厂、仓库。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如钢铁厂、水泥厂。大气污染:①单一盛行风向: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②季风区:与风向垂直的郊外。③多风向时: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水污染: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皮革厂、电镀厂等,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城区和农田(3)政策、个人喜好、资金、发展历史(工业基础)、基础设施等因素也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国家或地区通过制定政策影响工业的生产和布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发达物流的支撑,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5、工业联系:(1)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上下游”);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分厂与总厂)(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3)信息联系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概念:服务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类产品的部门。2、特征:(1)服务类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存储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2)服务范围:较少受到地域范围的限制,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3)市场需求:市场需要各种专业服务,也需要相互直接的配合,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3、分类:(1)根据服务对象: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等提供服务的部门,具有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生活性服务—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门。(2)根据服务发生场所:服务人员上门到用户所在地提供服务,如装修、家政服务、工业设备维修。用户到提供服务的场所购买服务,如游乐场、商店、电影院、旅游景区等。(3)根据经营目的:商业性服务业—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等。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如医院、公立学校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的。4、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市场:人口越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人越高,市场需求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2)交通:生产性服务业要靠近高速路、快速路、机场、港口布局,主要考虑到方便货物运输。生活性服务业多分布在居民区,使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到达。随着驾车购物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居民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停车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一些大型商场和仓储式超市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空间宽敞的地方。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3)劳动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很高。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一般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附近。(4)政策:政府通过减税、补贴奖励等方法,对某些服务业进行重点扶持,还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格局。(5)地价:大型商业综合体一般布局在地价高的地方,零售业及其他生活性服务业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地方。5、服务业集聚的优点: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缺点:产品同质化凸显,容易产生恶性竞争等;可能出现用地紧张,出现污染问题。6、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新兴服务业的兴起,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不断涌现;传统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进行改造和提升、融合分化,如各种网店、餐饮业外卖等。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新兴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地理空间限制减弱。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投资大、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高短程、量小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量小、贵重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管理方便、运量大。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①高速化(缩短通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②专业化(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③大型化(增加交通工具的装载量)④网络化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城市分布和科学技术等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河流和气候等因素。交通运输网要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还要便于维修养护。(1)地形: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2)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3)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4)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5)经济: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等。(6)社会: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7)技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①提高区域通达性,增强区域竞争力;②促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资金影响交通线、站点的密度和质量:工业化初期,需要借助外力建设急需的交通线、站点;当区域发展至一定水平,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攻克相关技术提供支撑: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护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课程标准】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说明其地理背景。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背景地理条件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三地位置邻近有利于三地的协同发展,三地有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交通交通运输便利,形成连接三地的快速交通网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人口、产业的流动,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水资源短缺严重;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供应较为紧张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分布不均人口流动不合理不利于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经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显著,京津发展水平高,河北发展水平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地区间经济合作机制,缺乏良好的地区分工与合作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各有侧重。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建设的意义:①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②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分工合作;④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三地产业合作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自身优势进行分工: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配套,错位发展。加强区域间产业规划与合作;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扩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设产业带,构建区域间产业链。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①有利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不利影响: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第二节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海洋权益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务和海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的总称。①海洋政治权益: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②海洋经济权益: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③海上安全权益: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④海洋科学权益: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⑤海洋文化权益: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海洋法公约》是现代海洋法形成的标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全面的国际海洋法典。内水: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的河口、港口、海湾和海峡。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绝对主权),非经该国许可,他国船只不得进入。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位于领海区外侧,从测量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对其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主权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管辖权。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权利,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大陆架:领海以外全部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所有国家在大陆架均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要经过沿海国的同意。公海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但只用于和平目的。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海洋发展战略是指导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保障国家海洋安全的总体方略,指导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安全保障等。我国海洋的基本情况: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问题突出: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加剧;存在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意义: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总目标:建设海洋强国。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解决海洋争端,我国一直秉承“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①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①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②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海洋权益;③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④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⑤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诸岛是南海中我国许多岛礁的总称,分别属海南省和广东省,包括广泛分布的200多个岛、礁、滩、沙。按其分布位置,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历史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的分布区。钓鱼岛的附属岛屿包括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北屿、南屿和飞屿等。总面积约为5.69平方千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钓鱼岛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侧山岩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众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东北侧,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律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自然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环境问题的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