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用10.6g的Na£03固体配成溶液5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mol/LB.0.5mol/LC.0.3mol/LD.0.4mol/L
2、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偏高影响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储水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
C.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3、EC—NMR(NMR表示核磁共振)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A.13c与CGO都为C的核素B.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C.uc与13c互为同位素D.13c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
4、下列关于钠、铝、铁、铜和氧气的反应,不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FezCh
B.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C.铝表面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D.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5、关于粗盐提纯,下列说法壁考的是:
A.粗盐提纯过程包括了除杂和结晶过程
B.粗盐提纯过程中利用沉淀反应去除了Ca2\Mg2+、SO42'
C.粗盐提纯过程中为防止引入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不能过量
D.粗盐提纯过程中过滤操作之后需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CuChB.FeCl2C.Na2O2D.SO2
7、工业上仅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不能得到的产品是
A.烧碱B.NaClO溶液C.盐酸D.氮肥NH£1
8、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Ch溶液和灼热CuO,气体体积都没有
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zCh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
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N2、HC1和CO
B.一定有N2;CO和HC1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2和HC1;没有CO
D.一定没有N2;CO和HC1中至少有一种
9、下列关于氯气或氯的化合物的叙述不亚确的是()
A.过量的铁粉与氯气反应生成FeCb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SCh沉淀
C.氯气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次氯酸钙比次氯酸稳定
10、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氯化铁B.氯化氢C.氯化亚铁D.氯化铜
1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A盐:NH4C1>NH4NO3、(NHJ2SO4、NH3•H2O
B.碱:NaOH、KOH、Ba(OH)2、Na2C03
C.氧化物:C02>NO、SO?、H20
D.碱性氧化物:NazO、CaO、CO2、Al203
12、把2.3g的CO与Hz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7.2gB.3.6gC.2.3gD.无法确定
13、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合金,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用于门窗框架上的硬铝B.用于冶炼金属铁的赤铁矿
C.用于生产铁锅的生铁D.用于制造手术刀的不锈钢
14、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胶的主要成分是HzSiOs
B.华为最新一代旗舰芯片麒麟9905G中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
C.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Na、Cu、Fe、Pt等金属的单质
D.“钻酥菁”(分子直径为L3xl(T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A.0.3mol氧气和0.3mol水
B.0.1mol硫酸和0.2mol水
C.0.1mol硫酸镁晶体(MgSOr7H2。)和0.1mol蔗糖(Ci2H22O11)
D.6.02x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与0」mol高镒酸钾(KM11O4)
1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翻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化学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7、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D.纯铁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铁合金
18、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Na2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
B.加入BaCk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二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k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0/-
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J+Ca+OH=CaCO3+H20
+2+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领溶液至中性:2H+SO;-+Ba+20H-=BaSO4+2H2O
+2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H2O
+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2H=CO2T+H2O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
A.少量AlCb溶液滴入过量氨水中:A1+4NH3»H2O=A1O2+4NH4+2H2O
+
B.CL与水的反应:Cl2+H2O=2H+C1+CIO-
2+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OH=BaCO3i+H2O
2++2-
D.氢氧化钢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OH+H+SO4=BaSO4i+H2O
21、工业上60%的镁来自海水,从海水中提取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石灰一►石灰乳
至J沉淀池-Mg(OH)试剂入MgCh操作2
海水2溶液一♦。••—►无水MgCI?
A.该工艺流程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B.操作1为过滤,实验室里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c.-操作2实验室可用该装置对MgCb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获得无水MgCL
届
D.该工艺的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泛,同时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
2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2+
A.Na+、Cu>Cl>OHB.H+、Ca>HCO3,NO3
2+22+
C.Fe>H+、SO4>NO3D.Na\CO3,OH>K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已知A、B、C、D分别是AlCb、BaCL、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
些反应现象如下: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
③C+D-白色沉淀,继续加入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
(1)试推断ABCD(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实验②中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②C溶液与D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溶解于D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o
24、(12分)下图中A是气体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完成以下各题。
(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9B9C9D9E.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12分)为探究Na与CO2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己知: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液为o
(2)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i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nug。再进行下
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i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关闭Ki和K2f.冷却到室温
(3)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暗,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
(4)探究固体产物中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Ch;假设二:只有NazO;假设三:NazO和Na2c。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操作和现象结论
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
1假设
一成
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Ch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mim2m3
66.7g69.0g72.1g
26、(10分)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程式________
(2)连接上述仪器,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3)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干燥的Ch依次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5)实验结束后,取少量E装置中的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后会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
27、(12分)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
C、D、E、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试回答:
(1)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要检验生成的
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_、_、_、_、E中试剂和C中相同,E中试剂所起的作用
B装置除可检出某产物外,还可起到—作用。
(2)若进行上述实验时在F中得到10.0g固体,则A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一个。
28、(14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6----------------6----------1
A.B.C
(1)若A是一种淡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若A是一种黑色单质固体,将一定量C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显碱性,此时溶液的
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o
(3)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C的一个重要应用
o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D的化学式为
o现有D和NaHC03的固体混合物10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量为9.38g,D的质量分数为
29、(10分)硫酰氯(SO2CI2)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表:
物质熔点/℃沸点/力其它性质
①易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SO2c12-54.169.1
②易分解:SOiChlOO^SQiT+Ch?
H2SO410.4338吸水性且不易分解
实验室用干燥而纯净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合成硫酰氯,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2)仪器B中盛放的药品是o
⑶实验所需二氧化硫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制备,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以下与二氧化硫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滨水、酸性KMnCh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Sth和Cb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E.可用浓硫酸干燥SO2
F.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4)装置丙所盛试剂为,若缺少装置乙,则硫酰氯会损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⑸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ISChH)分解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s03H===H2SO4+SC>2CL,此方法得到
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硫酰氯的方法是。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产品中有硫酸(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溶液、蒸储水、石蕊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10.6g
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co3)=,“,।=0.1mol,配制的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6g/mol
【解析】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储水不影响,A错误;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B
错误;C.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C错误;D.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
浓度偏高,D正确,答案选D。
点睛:在量筒、容量瓶的使用时经常涉及俯视、仰视问题,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究竟如何(偏大或偏小),必须分情况
<
n/n
Mtt卜
讨论:(1)容量瓶(如图I、II)。①图I:定容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偏大。②图n:定容时仰视,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2)量筒面读数(如图皿、
11/口
IV)-o①图IU:量筒上方刻度更大,俯视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连,连线与量筒壁相交处(a
mamw
点)即为俯视读数,即量筒内液面俯视读数偏大。②图w:量筒下方刻度更小,仰视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连,
连线与量筒壁相交处(b点)即为仰视读数,即量筒内液面俯视读数偏小。(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
V、VI)>。①图V: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若俯视,视线与刻度5相连并延长到凹液面最低
11,
nvMM
处,所以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5.0mL,即偏小。②图VI: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若仰视,视线与刻度5相
连并延长到凹液面最低处,所以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5.0mL,即偏大。
3、C
【解析】
A、核素研究的对象为原子,而CGO是C的单质,A错误;
B、13c与"N的质子数分别为6、7,则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它们的中子数不同,B错误;
C、12c与13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C错误;
D、任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Fe3O4,故A错误;
B.钠在空气中易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所以应该保存在煤油中,故B正确;
C.铝表面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C正确;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D正确。
答案选A。
5、C
【解析】
A.粗盐提纯除去可溶性杂质过程包括了溶解、加入除杂试剂、过滤、加入盐酸调节溶液和蒸发结晶,A正确;
B.粗盐提纯过程中,先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领溶液、碳酸钠溶液,利用沉淀反应去除了Ca2\Mg2+、SO42',B
正确;
C.粗盐提纯过程中为为了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C错误;
D.粗盐提纯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领溶液、碳酸钠溶液,过滤操作之后需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除去过
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D正确;
故选C。
【点睛】
粗盐除去不溶性杂质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除去可溶性杂质过程包括了溶解、加入除杂试剂、过滤、
加入盐酸调节溶液和蒸发结晶。
6、B
【解析】
A.可由氯气和铜直接点燃制得,A项正确;
B.氯气和铁反应只能得到最高价氯化物,得不到氯化亚铁,B项错误;
C.可由钠在氧气中燃烧制得,C项正确;
D.可由硫在氧气中燃烧制得,D项正确;
答案选B。
7、D
【解析】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制得次氯酸钠,氢气和
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制得盐酸,无法制得氮肥NH4cL故选D。
8、B
【解析】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Ch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气体若含有CO、HC1在此全部转化为COi.再
通过NaiOi,气体体积明显减小,NaiOi一定是吸收了前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氧气,使气体体积明显减小;最
后通过灼热的铜网,体积又减少,并有剩余气体,说明一定有Ni.所有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i,可能有HC1、CO中至
少含有一种,故选B。
9、B
【解析】
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正确;
B.二氧化硫和次氯酸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不到亚硫酸钙,故错误;
C.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故正确;
D.次氯酸见光能分解,但次氯酸钙较稳定,故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
A、铁和氯气化合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故A不符合;
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能够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故B不符合;
C、铁和氯气化合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故C符合;
D、铜和氯气单质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铜,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反应生成,故D不符合;
故答案选Co
【点睛】
铁与氯气反应,无论反应物的多少,产物均为氯化铁;因为氯气的氧化性较强,把变价铁氧化为最高价;铁与盐酸反
应生成只能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
11,C
【解析】
A、阳离子是钱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盐为铁盐,而NH3-H2O是碱不是盐,故A错误;
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故Na2cCh是盐、不是碱,故B错误;
C、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CO2、NO、SO2、H2O均为氧化物,故C正确;
D、只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CO2是酸性氧化物,ALO3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而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ALO3是两性氧化
物等。
12、C
【解析】
点燃
CO和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2CO+O22cO2,一氧化
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C>2与CO2反应:2co2+2Na2(h=2Na2co3+O2,质量增重△n^ZNa2co3-2Na2()2=2CO,
点燃
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2112+022尘21120,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反应:
2H2O+2Na2O2=4NaOH+O2,质量增重Am=2H2O-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故过氧化钠固体
增重等于CO和H2的质量之和为2.3g。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钠的重要化合物和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把反应前固体和反应后固体进行比较,观察有什
么特点,利用差量法。NazCh与CO2反应:质量增重△muZNa2co3-2Na2O2=2CO,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
量;Na2(h与H2O反应:固体质量增重△m=2H2O-O2=2H2,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13、B
【解析】
分析: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详解:A、硬铝属于合金,是铝和铜、镁等物质混合在一起熔合而成的,A错误。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合金,B正确。
C、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合金,C错误。
D、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铝、镒等物质,属于合金,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合金的概念,解答时要从合金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注意了解常见的
合金组成。
14、D
【解析】
A.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znHzO,故A错误;
B.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应该是硅单质,故B错误;
C.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Na、Cu等金属元素,不是单质,故C错误;
D.“钻酥菁”分子直径为1.3x10-9米,介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的范围内,“钻酸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A.0.3moi氧气中含有0.6mol氧原子,0.3mol水中含有0.3mol氧原子,不相等,A错误;
B.0.1mol硫酸中含有0.4mol氧原子,0.2mol水中含有0.2mol氧原子,不相等,B错误;
C.0.1mol硫酸镁晶体(MgSO#7H2O)中含有Llmol氧原子,0.1mol蔗糖(G2H22O11)中含有Llmol氧原子,相等,C
正确;
D.6.02x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moi氧原子,0.1mol高镒酸钾(KMnOQ中含有0.4mol氧原子,不相等,D错误;
答案为C。
16、C
【解析】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A项正确;
B.“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项正确;
C.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项错误;
D.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烧类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C。
17、B
【解析】
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和盐酸也可以反应,选项A错误;B、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
化三铁和氢气,选项B正确;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含有非金属碳、硅等非金属,银等金属,选项C
错误;D、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选项D错误。答案
选B。
18、C
【解析】
A.白色沉淀也可能是CaCO3,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a2+,故A错误;
B.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故B错误;
2
C.加入足量稀盐酸,排除溶液中的Ag+,CO3,SCh?一等,再加BaCL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一,故C
正确;
D.SCh也能使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一,故D错误。
故选C。
19、B
【解析】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按照物质的量比1: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钠和水;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钢溶液至中性,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硫酸钠和水;
C.氧化铜化学式不能拆;
D.碳酸氢根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
【详解】
2+
A.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0JT=CaCO3+2H2O+CO1,故A错误;
+2+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领溶液至中性,离子方程式为:2H+SOt+Ba+20H=BaSO44+2H.0,故B
正确;
+2+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O=H2O+CU,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T+H20,故D错误;
故选:Bo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侧重考查化学式的拆分和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易错选项为AB,解
题时把握反应物不同用量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的特点。
20、C
【解析】
A.少量A1CL溶液滴入过量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钱,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
A1+3NH3«H2O=A1(OH)3;+3NH4,故A错误;
B.HCIO是弱酸,则CL与水的反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12+H2O=H++C「+HCKT,故B错误;
C.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Ch和Ba(OH)2溶液混合,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3-+Ba2++OH-=BaC(M+H2O,故
C正确;
2++2
D.氢氧化钢溶液跟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2H+SO4=BaSOQ+2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Ce
【点睛】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
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
式等。
21、D
【解析】
A、该工艺流程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无置换反应,其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石灰乳是化
合反应,向沉淀池中加入石灰乳生成Mg(OH)2、Mg(OH)2和试剂a反应生成MgCL,这两个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电解
无水MgCL为分解反应,A错误;
B、过滤时,不能使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B错误;
C、先通过冷却结晶获得MgCk晶体,再在HC1气流中加热晶体得到无水MgCL,C错误;
D、该工业流程的原料生石灰、海水等来源广泛;电解氯化镁得到镁的同时,也能获得氯气,D正确;
故选D。
22、D
【解析】
A.CM+与OH要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
B.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在氢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要表现强氧化性,会将+2价铁离子氧化成+3价,选项C错误;
2
D.a+、CO3,OH,K+各离子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共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BaChFeSO4A1CI3NaOH4Fe(OH)2+O2+2H2O=4Fe(OH)3Al(OH)3+OH=A1O2+2H2O
【解析】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的应该是硫酸银,这说明A和B是氯化领、硫酸亚铁;根据反应②的现象可知,红褐色沉淀是
氢氧化铁,所以B一定是硫酸亚铁,则A是氯化铁,D是氢氧化钠,因此C是氯化铝。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A为BaCk、B为FeSOcC为AlCb、D为NaOH;
(2)①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②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于的离子方程式为A1(OH)3+OH=A1O2+
2H2OO
24、N2NH3NONO2HNO3N2+3H2乌些2NH3,N2+O2高温或放电2NO,4NH3+5O2===;
高压催化剂
NO+6H2O,2NO+O2=NO2,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f+4H2O
【解析】
A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单质,可与氧气发生连续氧化,可知应存在多种化合价,A应为N2,则B为NH3,C为NO,D
为NO2,E为HNO3。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2,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
⑵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3H建曼基2NH3,N;+O:高温或放电2NO,
催化剂------------
4NH;+50:4NQ+6H2O,2NO+O2=NO2,3NO2+H2O=2HNO3+NO,3Cu+8HNO3(#)=3Cu(NO3)2+
So]
2NOT+4H2OO
2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a、b、f、e、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碳单质生成加入足
量BaCL溶液(或足量CaCL溶液)后滴入酚麻试液(或测pH)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酸不变红(pH=7)
12Na+UCO2=6Na2cO3+C+4co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及反应装置,A为制备二氧化碳,使用的盐酸易挥发,则装置B为除HC1气体,但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为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装置C为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D为Na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装置E为除
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F为验证是否有CO生成。
【详解】
⑴装置B为吸收HCI气体,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则溶液为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⑵Na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需先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使Na与二氧化碳反
应;熄灭酒精灯,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关闭Ki和K2,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则答案为d、a、b、f、e、c;
⑶根据实验现象,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且生成黑色的单质碳;
(4)若只有碳酸钠,向步骤1中加入氯化领时,能产生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NaCl溶液,则在室温时溶液的pH为7;
(5)m(Na)=69.0-66.7=2.3g,固体增重为72.L69.0=3.1g,根据Na原子守恒,碳酸钠的质量为5.3g,则C的质量为0.1g,
n(Na2co3):n(C)=:—=6:1,则方程式为12Na+UC()2=6Na2cO3+C+4cO。
10612
【点睛】
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为碳酸钠和碳的混合物,根据数据计算碳酸钠与碳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可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26,MnO2+4HCl^MnCh+Cht+2H2Od—e-b-c—f—g-hCh+2NaOH=NaCl+NaClO+H2OCL能使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2H++C1-+C1O-=H2O+
C12?
【解析】
(1)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镒、氯气和水;
(2)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1杂质,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1后,通入浓硫酸中干燥,收
集气体,多余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由此连接装置;
(3)实验中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4)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和水结合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5)E装置中的物质为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中能和浓盐酸反应的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氯气。
【详解】
(1)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镒、氯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MnCh+Cht+2H2O;
(2)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1杂质,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1后,通入浓硫酸中干燥,收
集气体,多余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rd-e-b-c-f-g-h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结合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
布条褪色;
(5)E装置中的物质为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中能和浓盐酸反应的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
+
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氯气,反应方程式为:2HC1+NaClO=NaCI+H2O+Ch?,离子方程式为:2H+CI+CIO=H2O
+C12?;
27、C+2H2s0式浓)2sozt+2HQ无水CuSO,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O,溶液品红溶液澄
清石灰水检验SO?是否已被除尽防倒吸2.408X1023
【解析】
(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硫使用
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为了防止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用足量的酸性KMnO4溶
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
(2)依据原子个数守恒计算反应碳的物质的量,再依据碳的物质的量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详解】
(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04(浓)
-A-CO2T+2SO2T+2H20;因检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用到溶液,会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则应先检验水,则
B中试剂为无水硫酸铜,B装置除可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外,还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硫使用品红溶液,检
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则应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检验
二氧化碳,则C中试剂为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D中试剂为足量的酸性KMnCh溶液,吸收除去二氧化硫,E中
试剂为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已被除尽,F中试剂为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2H2s04(浓)
-A-CO2T+2SO2T+2H2。;无水C11SO4;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Ch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SCh是
否已被除尽;防倒吸;
(2)F中得到的10.0g固体为碳酸钙,10.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O.lmol,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O.lmol碳与浓硫
酸共热反应生成O.lmol二氧化碳转移0.4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molX6.02X1023mori=2.408xl()23个,故
答案为:2.408x1023。
【点睛】
为了防止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用足量的酸性KMnCh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是解答关键,也是
易错点。
28、2SO2+O2F^^2SO3Na2cO3NaHCO3NaOH、Na2cO3Na2cO3、NaHCO3
A
2Na2()2+2CO2=Na2co3+O2或2Na2()2+2H2O=4NaOH+O2TNa2cO383.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特殊反应的物质转化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特定反应的认知情况,考查基本反应方程式、物质的
用途、混合物的计算等知识。
解析:至高一上,学过的这种能够连续氧化的包括
C—CO—CO2、S—SO2.SO3、NH3TNO—NO2、Nz—NO—NO2、Na—NazO—Na2(h等。(1)若A是淡黄色单质固
体,那么A是S,B是Sth,C是SO3,B—C的反应为2so2+。2典堂L2so3。正确答案:2SCh+O2业幽JSO3。(2)
若A是一种黑色单质固体,则A是C,B是CO,C是CO2,CO2(物质C)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
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Na2cO3、NaHCCh溶液均呈碱性,所以溶质是单一成分时,可
能是Na2cCh或NaHCCh,如果是多种成分,有可能存在未反应的NaOH,则该多种成分可能是NaOH与Na2cO3或
者是Na2c。3与NaHCCh。正确答案:Na2cO3、NaHCO3,NaOH和Na2cO3、Na2cO3和NaHCCh。(3)若A是一
种活泼金属,则A是Na,B是NazO,C是Na2()2,Na2(h的重要用途是提供O2。NazCh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
中的H2O、CO2反应,最终生成Na2cCh,既D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浆线增效提产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情侣恋爱2025年度情感理解与包容协议书35条》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口罩研发与采购合同
- 2025年智慧停车系统车位买卖合同范文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型15kw大泽柴油发电机组购销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瑜伽馆专业教练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校园戒烟宣传效果跟踪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休闲农业园区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品牌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景区护栏安装与生态保护合同范本
- 检验科室内质控培训课件
- 电工复审培训课件
- 七一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建党104周年“七一”专题党课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2022版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 操作手册-trswcm7.0视频选件置标
- 违约用电和窃电案例分析
- 开业筹备倒计时行动计划表
- 安防监控室工作制度
- 石油集团公司井喷事故案例汇编C
- 水泥厂生料均化库滑模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