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昆明的雨》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品读文章“平淡有味”的语言。
3、体会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雨的古诗,你知道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预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给人希望的感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给人温暖的感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给人奇妙的感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给人冷寂的感觉。
有一位诗人说: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散文,走进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书写标题作者)
过渡语:学习有目标,努力有方向,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评价语:同学们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带着这种热情我们继续本节课的学习。
过渡语:知其人,论其文,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作者介绍。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39年至1946年,他在昆明先后待了七年,五年读书,两年教书。除家乡高邮和北京外,这是他一生待的最长的地方。
过渡语:这位同学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大家给他点掌声。下面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词。
(三)基础字词
鲜腴(yú)菌子(jùn)密匝匝(zā)
择净(zhái)炽红(chì)绿釉yòu
评价语:这位同学读的非常准确,可见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下面齐读这些生字词。
过渡语:同学们充满热情,带着这份热情我们默读课文,找出昆明的雨季的特点,并结合阅读提示说说本文围绕“昆明的雨”写了哪些景、事、人?
(四)走进文本感知内容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昆明的雨季的特点,并结合阅读提示说说本文围绕“昆明的雨季”写了哪些景、人、事?
预设:昆明的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评价语:找的非常全面,大家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让我们齐读这些句子,感受昆明雨季的特点。
围绕“昆明的的雨”汪老又写了哪些景、人、物呢?
预设:仙人掌、菌子、缅桂花、杨梅、买杨梅的女孩子、买缅桂花的房东母女、莲花池边与友人的小酌……
师:这些人、事、物是在昆明非常有名气的大人物、大事件吗?
生:不是,是普通的小人物、小事件。
师:大家说的真好,汪老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诗意。这些昆明的凡人小事,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你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自主学习一分钟,小组讨论,用下面句式展示成果。
(五)读懂文意感悟情感
作者笔下它(它们)或她们是怎样的?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找一些词语或句子来说一说,读一读,品一品。
同桌互相交流,用下面的句式展示讨论成果:
“我选择的是第()段,我认为本段中作者笔下昆明的是的,我从句子中看出的。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预设:第二段、第十一段,昆明的雨是让人想念的,从我想念昆明的雨看出来的,读出作者对昆明雨的怀念之情。
第六段,昆明的仙人掌是多、肥大的,从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看出来的,读出作者对昆明仙人掌的喜爱之情。
第七段,昆明的菌子极多,种类丰富,味道各异的,从菌子极多,各种菌子有不同的形态和味道看出来的,读出作者对昆明菌子的喜爱之情。
第八段,昆明的杨梅,又大又圆,颜色黑红,味道很甜。从”昆明杨梅很大……火炭梅“,读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卖杨梅女孩是娇美的,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第九段:昆明的缅桂花很密集,很香,房东母女是热情、慷慨的,充满人情味
第十段:昆明的酒馆是静谧,安宁、闲适的。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过渡语:通过描写常见的景物、鲜腴的滋味、质朴的人情、闲适的氛围,表现出的是对昆明喜爱、怀念之情。作者所写的人、事、物虽然很散,但一直不变的是对昆明喜爱、怀念之情,这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昆明雨之精神,作者用昆明凡人小事写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美好的画面,请选取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自己写一写。
(六)描绘画面体悟美感
细细品味文章,脑子里突然会涌出一个个美好的画面,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自己写一写。
过渡语:这一个个美好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热爱生活,传递美好与诗意的汪曾祺。让我们齐读汪曾祺的这段话。
(七)小结
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教师结语:只要心里充满着热爱,那么,阳光明媚的日子是美的,细雨连绵的日子也是美的,就连那骄阳似火的日子、暴雨倾盆的日子也一定有它独特的美丽。生活中的美与趣味,充满热爱的心灵总能发现它们,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心灵。
(八)作业
阅读汪曾祺的散文,《翠湖心影》、《我的家乡》、《胡同文化》、《故乡的食物》,进一步体会其风格。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
一、诗词激情导入
师:雨是最寻常的,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请看,读: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在张志和的心中,雨是可以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的;
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师:在陆游的眼中雨是可以激发豪情壮志的;
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师:在苏轼的笔下,雨又是奇妙神奇的。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师:雨给了杜甫一夜惊喜。
师:你看,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却有各不相同的独特体验。因而,雨也就成了文人骚客们的笔下宠儿。今天,我们这节课也跟雨有关,一篇写雨的抒情散文,齐读课题!
生:《昆明的雨》
师:作者是?
生:汪曾祺
二、寻找感情线索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汪曾祺对雨这个独特的事物是如何表达他的独特体验的?要想知道如何,首先要知道是何,是什么。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就很明显地把它给表达出来了,是哪句?
生(齐):我想念昆明的雨!
三、明确写作载体
师:作者一开始就是向我们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家也把这种娓娓道来的陈述的味道给读出来了,所以,我们加了一个“句号”。现在,我要把这个句号变一变,(PPt?)奥,雨?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快速跳读课文,圈出关键词,看一下,还有什么?(师巡视学生)
生:(默读勾画)
师:好,还有什么呢?我们从这一排往后说。来
生:菌子(四声),杨梅,仙人掌,白兰花,自己的故乡,思念
师:好,还有没有?
生:莲花池酒店里和友人的小酌。
师:一件事。好,请坐。同学们看屏幕,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请一位女同学来读一下:
生:“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师:以烟霞写之。那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吗?
生:如果是写一个山的景色或山的美景的时候,可以不用写山,就用烟霞来体现这个山的美景;写春的景色的时候,就可以以春天的草和树来写,以小见大。
师:来写春的景色,比如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春》。很好,请坐!这其实是阐释了一种写作手法,就是我们要表达一个大的主题,或者对大的事物进行描写或对一个抽象事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我们往往借助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来作为载体。下面,我想问,雨季之精神写不出,以什么写之?
生(自主回答):景、物……
师:对,就是我们刚才的回答,用雨季中的景、物、人写之。那么,我想问,这些景物人事我们潍坊有吗?
生:没有。
师:此景此物只应昆明有!有昆明的特色,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作者为了表达他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他首先在选取的素材上就非常用心。(板书:选材)
四、品读个性描写
那这位有心的作者又是如何对这些景物人事展开他的个性的描写呢?仿照我们刚才的品析,把你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并且写一写你的理解,开始。(师巡视学生)
生:(圈点勾画)
师:已经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了。……有些同学非常会学习,一边说着,一边写着。……怎么样了?还没有分析完的请举手。刚才有同学问我,“我们是以小组展示呢还是个人展示?”这个大家自己看着办,什么形式都可以。哪个小组先来?好,最后边那个男同学的小组,请你们来回答一下。
生:我是从第85页上边这两行,可以看出,昆明用仙人掌来做篱笆,突出了昆明很有特点。
师:你能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吗?
生: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师:它个性在哪里?
生:种了仙人掌代替篱笆,不让猪和羊进去吃菜。
师:这叫什么?作者的……哎,还是选材是吧?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还有第86页第10自然那段的第一句话,“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这种乡愁体现在作者在莲花池时看到陈圆圆的石像联想到了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这也给昆明的雨独添了一种历史风味。
师:最后一句话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这也给昆明的雨增添了一种历史风味。(有改为:给昆明的雨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师:哦,他的描写让人感到神秘。有个性。
师:那两位女同学要说什么吗?
生:第85页第六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要比牛肝菌高”,“格调”可以看出它的色泽比较有个性。
师:我想问,“格调”一般是来形容什么的?
生:品味。
师:艺术品。对不对?他把用来形容艺术品的词用来形容什么了?
生:青头菌。
师:嗯,真是特别,这位同学从词生了解到了作者的个性描写。还有吗?
生:第87页第10段,“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这里运用了拟人描写,生动新形象的写出了香木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师:你是从……哪个方面大家说?
生:修辞手法。
师:哎他从修辞手法看出了个性描写。
师评价:你们小组回答的非常全面,一个人一个点,回答得非常不错。请坐,还有吗?
师:第一个小组回答了四个点,而这四个点都是围绕着……
生:语言。
师:嗯,都是围绕着语言来进行赏析的。(指学生)来直接起来答。
生:第一自然段“我想念昆明的雨”和第十段点明了中心,并承接了上文的画面,然后又引出了下文对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深切怀念。
师:你是从一个句子来赏析的,昂,好,请坐。
生:从86页的第七自然段,“这个东西也能吃?!”用了一个问号,一个叹号,有疑问也有惊讶,说明它的味道使人瞠目结舌,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惊讶之情。
师:你是从一个标点符号来体会这种个性的。既然你看出来了,那么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呢?
生读:这个东西也能吃?!
师:这是一种什么标点的感觉?
生:问号。
师:你自己也说了是问号,那文中还有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叹号。
师:两个符号结合在一起读出来有点难是吧,你能不能将这种难度给提升一下?
生读:这种东西也能吃?!
师:是不是还有点稍微欠一点火候对吧?请坐。好,这样吧,女同学问,男同学说。同一个句子分两种感情一个人实在不大好演示,那么我们分两批。女同学问,男同学说,都是同一句话。来!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这”开始。
女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男生:这种东西也能吃!(声音小且不整齐)
师:男同学好像害怕女同学一样。这样吧,男同学问,女同学来回答。男同学,你就问就行了,大声的问。
男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师:大声的回答。
女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师:能吃吗?
生:能!
师:女同学再说一遍。
女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师: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齐):这种东西也能吃!
师:好!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表达方法,用标点符号来表情达意。很少见对吧!哎,既然很少见,那肯定很特别,肯定很带劲了。那咱们现场来仿写一下,用问号和叹号来说一句话。想一想。
(同学们准备)
师:你来说一说。
生:这个东西很奇怪?!
师:怎么样?有感觉吗?
师:同学们不评价,有点问题,你觉得你的问题在哪里?
生:没结合起来。
师:你都知道,明知故犯哈。(老师带有两种语气的说“明知故犯?!”)这句话怎么样?
生:结合起来了。
师:请坐。这位同学再起来说一下。
生:他说的对?他说的对!
(生笑)
师:咱们都不是表演艺术家是吧,但是他说的句子我们体会到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好!还有要说的吗?
生:在第八自然段“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运用了外貌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苗族女孩子卖杨梅额样子,然后表达了昆明的人很美。
师:你说的很顺畅,你是从那个方面体会出写作的个性啊?外貌描写人人都可以用啊,我没觉得它个性。你是从哪里看出的个性啊?
生:女孩子娇娇的,好像能看到那个画面。
师:这个很多作家都能做到啊,这有什么个性?
师::空气难道不柔和吗?这位男同学?
生: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这位男同学抢答这个问题,来,你说。生:就是他通过写这个苗族女孩娇娇的,衬托出空气的柔和。
师:哦,衬托出空气的柔和,也就是说空气柔和是因为小女孩的声音。个性吗?生:个性。
师:这个描写,你经常用吗?这个写作方法很有个性,我们可以适当的记一记。
师:还有吗?这位男同学。生:第五段,我觉得昆明的雨很舒服,而且不是烦闷,而是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写景的散文。这种选材很独特,而且很有个性。
师:解释很独特,你也很独特。还有吗,这位女同学?
生:在第九段,“这个名字起的真好,真是想一球赤红的火炭”。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杨梅黑红的特点,让人感受眼前仿佛呈现了杨梅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昆明与的怀念以及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能够渲染出昆明的雨的气氛。而且雨和周边的景物结合,体现出风俗美。
师:你很会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这句话好在哪里,就是因为他运用了一个修辞。很好,请坐。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第56页,第8自然段,还是那句话“这个名字起的真好,真是想一球赤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这个地方运用了两个叹号。能够同时突出火炭梅的两个特点,分别是颜色鲜明和口感非常好。
师:你从?S:标点。
师:读出了他的个性,我想说,你读的真好。
师:那么,我想问,你读的这么好,你觉得作者的说话语气,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他的语气非常强烈,强烈表达出他对昆明的雨的感情。
师:语气强烈,还有什么吗?一点都不酸,这是大作家啊!
生:语言非常质朴
师:他有没有说杨梅又酸又甜又好吃呀,一点都不酸!这么絮絮叨叨的说!
生:语言非常的简洁!
师:对了,这是作者的写作风格!大家说,什么写作风格?
生:简单、自然。
师:文章中还有别的地方体现出这种风格来吗?快点搜一搜,说一说!
师:还可以从哪个地方看出?
生:87页,最上边“······小酒店······”,这样的语言是十分平淡无奇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特点,就像在对话一样。
师:用我们潍坊话说,就跟拉呱一样,对了,拉家常般的平淡、自然。好,请坐!
师:还有吗?这位女同学。
生:“雨又下起来了”,“雨又下大了,我们走不了,一直到午后”。通过雨引导这一段的发展,他仅仅是写雨下大了,并没有通过过多的语言去描写自己的焦急,也可以体现出语言的平实。师:他的写作角度就和别人不一样,我们一般都是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什么事,可是他没有,而是写周边的景。非常关注周围的生活。好,请坐!
师:汪曾祺的写作风格就是这样的独特。那么他的这种写作风格,有没有在其他文章中体现出来呢?我们来验证一下,我给大家找一篇文章《端午的鸭蛋》,从中选了两段,大家可以看一下。
师:写作个性有没有体现出来,先看选材,他选的描写对象是什么?
生:鸭蛋。师:个性吗?你为鸭蛋写过一篇文章吗?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平淡生:以小见大生:自然
生:语言的一种风格,是一种生活化的语言,还有吗?
生:简洁!师:非常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生:平实!师:没有运用过多的修饰,语言美吗?
生:不美!师:不加修饰的语言让你觉得生动形象,原因在于?
生:接近生活。师:对,他非常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节,这就是汪曾祺的散文,散文有一个特点,大点声说!
生:形散而神不散!师:无论作者怎样变化花样去写,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是什么?
生:抒发情感。师: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
五、体悟文章主旨
师:那么,现在回到这句话!我想问,作者只是抒发思念昆明的雨这一个感情吗?他还有别的感情在里面吗?先看着一段文字?谁来读一下?
(老师出示ppt,学生朗读汪曾祺的求学经历)
师:你读出了汪曾祺的味道,很有大家风范,只是其中一个词语不是很准确,是“韶华”(四神),你知道韶华时光是什么吗?
师:是人的青春时光,是最美好的时光。汪曾祺最美的时光在哪里度过了?
生:昆明。
师:在昆明度过了。他不仅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他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带上他走上写作之路的沈从文老师。图片上最左边的那个,还有向他要画的吴宁刚。在这里,他还邂逅了家人,收获了满满地爱情,他的伴侣。所以,当汪曾祺回忆起这一段往事的时候,他说
生:(齐读)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
师:现在,大家说一说,他除了怀念雨,还怀念什么?
生:昆明。生:昆明愉快的生活。
师:一种岁月,一种生活。
生:这就是汪曾祺的写作目的。我们怀着这种理解,再来看这句话。——我想念昆明的雨
如果此时让你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一个标点,你会怎么来读,你会怎么办?
(师:再等等你们,先别着急,放下手!)
师:想好的可以举手了。你会有怎样读出情感呢?加一个标点,来读一读!
师:来,这位女同学。生:我想念昆明的雨
师:你加了什么标点?生:……
师:有那种感觉吗?很深沉的味道,请坐!
师:男同学。生:我想念昆明的雨。师:什么标点?生:叹号。
师:叹号的意思是不是感情很强烈,你能再强烈一点吗?生:我想念昆明的雨。
师:可能天性温柔,温文儒雅,就如汪曾祺一般,但我已感受到你内心的肺腑之言。请坐,还有吗?那位男同学。
生:我想念昆明的雨,加的是句号。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表达,他也没有太多的疑问。简洁明了,我喜欢昆明的雨。但是不是很强烈。所以,加个句号,我认为更能体现作者喜爱雨的特点。师:很不错,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对,汪曾祺写着一篇文章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所以,像你这般深沉也是完全可以的。请坐,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念昆明的雨,师:逗号,什么意思呢?
生:因为他想念的不仅仅是昆明的雨,他还想念那段生活和快乐的回忆。所以,他只是借昆明的雨来表现昆明独特的特点,抒发自己对昆明的想念和留恋之情。
师:你是从写作顺序来考虑的,对吧。意思是,我还没有说完,我还有别的要思念,你别着急,我接着往下写,是这意思,很好。
师:你们的回答,我也给你们一个符号,真棒!汪曾祺的写作就是这么有个性。重点体现在了他的语言风格上,与众不同。在我们的主题丛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胡同文化》,打开这篇文章。
六、拓展延伸阅读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汪曾祺这篇文章中的语言风格,有没有发生变化?有什么特点?来,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感受。
生:(默读课文)。
师:“小组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意见和别人一样吗?互相取长补短。”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说一下?”
生:“有两个风格,一,第四段,非常符合汪曾祺的语言风格,自然平实,朴实无华;二,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二段,表达出了怀念、悲叹和惋惜之情,对没落的消失的文化的不甘。”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感受到汪曾祺的怀念,而是一种幽默,生活气息特别浓厚。汪曾祺曾经说过,生活,是很好玩的!(指屏幕)哪里好玩呢?他写什么都离不开吃的——像大豆腐;还有老头儿睡觉碍着老太太的事了。这就是汪曾祺,非常真实。真实源于?”
生:“生活!”
师:“大作家都非常注意关注生活。我们在今后的写作和学习当中,是不是更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呢?我在读了汪曾祺的这几篇文章之后,有感而发,写了这几句话,不成文章,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生齐读(屏幕显示):“写不完的人间草木,读不够的喜怒哀愁。记得住那风雨黄昏后,忘不了花儿和心灵已湿透。啊!恰似那遮不住的乡愁隐隐,流不尽的岁月悠悠。”
师:“岁月悠悠,希望多年以后,你们能偶尔想起这节语文课,想起和这节语文课有关的点点滴滴。谢谢你们,下课!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
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教法:
1、速读、跳读、精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
2、讨论点拨法;
3、对比阅读。
学法:
1、朗读感悟;
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风景各异,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那么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情景,又带给人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来一探其实。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青头菌、鲜腴、篱笆、黄焖鸡、扳尖、乍一看、择净、缅桂花、绿釉、密匝匝
2、理解词义
(1)新鲜肥美。(鲜腴)
(2)比较、比得上。(方比)
(3)夏季的第一个月。(孟夏)
4、非常浓密的样子。(密匝匝)
四、文本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提示:雨季长、明亮、丰满。
(2)课文是怎样引出昆明的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由给朋友作的画引出昆明的雨,既点明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同时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
提示:课文除了写雨,还写了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都是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提示:这些人、事、物构成一副昆明雨季的生活图,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景物、滋味、人情或是氛围,都充满着美感和诗意,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之情。这也突出了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2、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学生选择自己理解较深的一段文字谈体会。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
提示: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
提示:这段文字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动词,对苗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从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里直白平淡描写中让人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提示:这句更是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直白平淡,流利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生活气息。
3、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1)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3自然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自然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3自然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提示: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平常之物、平常之人、平常的生活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爱得越深沉,情感的载体就越细越小,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位老人的醇厚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汪老对昆明生活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
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本文即是作者对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捕捉与展现。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侧耳细听、俯身微察,发现更多的美,来点染我们的生活。
六、课后作业
对比阅读本文与《雨的四季》,体会两篇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浏览、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景物、人物,感受雨中之美
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想念与热爱
3、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雨中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这个单元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散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理解写法和品味语言是学习本文的重点。虽然本文是自读课,但是这一课学生赏析起来还是有难度,我准备分成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感受雨中之美,体会作者对昆明雨的感情,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第二课时,赏析本文语言如话家常,淡而雅的特点,学习本文选取恰当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法,引导学生平时写作文,可以先根据自己的一个想法、一种情思来寻找相关的景、事、物,也可以先发现有趣的景、事、物,再开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学情分析:
散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很重要的内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散文(特别是写景抒情散文和写人记事散文),学生对散文学习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赏析课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青花瓷》,课件展示青花瓷的歌词。
二、结合单元说明,明确学习目标
三、读懂阅读提示,明确自读方向
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四、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
(一)雨中景,欣赏美
1、课件出示阅读任务:
(1)昆明雨季给人总的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2)文中除了雨,还写了哪些景物?
(3)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答案。
3、明确:
昆明雨的特点: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课件展示仙人掌、牛肝菌、杨梅、木香花、缅桂花等图片。
4.教师示范分析仙人掌
作者笔下的仙人掌真是美,不信你看第一自然段中是这样写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了一朵金黄色的花”,仙人掌的美,美在颜色。
5、学生分析景物之美。(提示:形态、颜色、味道、生命力等方面)
6、所以,昆明的雨,丰盈着生命。因为昆明的雨的滋润,一草一木都美得让人心动。
(二)雨中人,感悟美
1、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昆明雨的滋润下生活的人们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美
2、汪老说:“写景,就是写人。”文中写了哪些人?那些事?
(1)卖杨梅的苗族女孩(齐读第八段中写苗族女孩的相关文字,欣赏女孩的美)
肖像描写,写出了女孩的爱美
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女孩的羞涩
明确:柔美
昆明的女孩在昆明的雨的`滋润下如春日的和风细雨般温柔
(2)房东母女(快速浏览第九自然段,概括事件)
写了“摘花—卖花—惜花—送花”
明确:热情、善良、淳朴的人性美
这缅桂花,不仅开在了树上,更永远地开在了我的心中。
(3)同学德熙(朗读第十自然段,读出闲情)
与德熙游莲花池,途中遇雨,没有败兴而归,而是在小街里的小酒店小酌,一直坐到午后。
明确:闲情美
动乱岁月中的深厚友谊和闲情逸致,这种情味儿,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昆明的雨,滋润着我的情怀。
3、小结雨中景,雨中人,再次明确昆明雨季的特点。
(三)雨中情,难忘美
时隔四十年,为什么汪老对过去的生活景象,包括所食之物,所见之人,所经之事,记忆如此深刻?
明确:有一种驻留内心深处的情感极其深刻而丰富,必诉诸笔墨而后快!这份情感就是对昆明的喜爱与怀念。
五、分析本文的写法
本文写了昆明的一草一木、雨中的点滴细节、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东一笔,西一笔,写意畅快,是什么它们串联起来的?
明线:昆明的雨
暗线:对往事的怀念,对昆明的喜爱。
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特点。
六、课堂小结
一幅画——一座城——一首诗——一段情
七、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分析了景物美、人情美,阅读提示里还提到了“滋味美,氛围美”,请同学们回家选择四美中你认为最美的一处进行赏析,将理解和体会批注在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旁边。
2、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5
本文通过描写昆明雨季,展示昆明的风土人情,使人感受雨中漫步的幸福。
学生对雨季不陌生,通过自身的经历来感受明亮、丰满的雨季。
1、知识与能力.: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与价值: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雨伞、图片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
3.请学生读读课题。通过文题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5.现在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6.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
7.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写出了对昆明雨的怀念,请同学们思考,文中写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三、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抒情导入,揭示课题
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兴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
1.指名读文章。
2.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生交流。
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昆明的雨是那样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个画中的故事,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昆明的雨吧!
7、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明亮的、丰满、动情的。
卖杨梅的女孩:娇娇的
杨梅:黑红黑红的、不酸
乡愁:淡淡的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6
一、说教材
《昆明的雨》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昆明的雨及雨中特有的事物、人物、情景等,表达作者对昆明的生活的喜爱和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篇文章中平凡之物,平常之景,在他的笔下都充满美感和诗意,学生欠缺的正是对我们身边生活的体察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取材广泛,景物、滋味、人情、氛围都能撷来入文,但又能紧扣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这根情感的线索,很好的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所有这些都使得这篇文章很值得品味。
二、说学情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生已接触了几篇经典的散文,对散文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生活感悟有限,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老师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由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散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巳缦碌慕萄勘辏
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说重难点
结合本课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中的不足,我把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五、说教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我采用以下的教法:
1、速读、精读、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
2、讨论点拨法;
3、对比阅读。
六、说学法
结合散文的特点以及学思结合的原则,我确立了这样的学法:
1、朗读感悟;
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我采用了这样的文字——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风景各异,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那么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情景,又带给人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来一探其实。
既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同时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向往。
2、作者简介: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要着重介绍。
3、预习检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个认读词语,第二个是根据意思猜词,这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4、解读文本
这是教学的重点,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以便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同时注重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如何阅读。
第一部分: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此我设置了4个问题: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2)课文是怎样引出昆明的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这几个问题旨在把握课文内容及主旨。这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采用速读的方法,教会学生提炼文章的关键词句,由点带面来把握课文。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而最后一个问题除了体会文章的情感主旨外,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可谓一题两意。
第二部分: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散文文质兼美,学习散文语言是绕不过的重点,这里我选了三段富有代表性的`文字,让学生在其中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三个句子分别是: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部分就突出这样的思想。学生可能谈的不够深入,不要紧,思维的调动很重要,长时间如此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是会提高的。教师在学生谈论后,可再进行一点分析,最终让学生对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认识。
第三部分: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最终要为我所用,这里探究写法,实际就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我设置了两个问题:
(1)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第一个是结构安排的特点,而第二个问题是选材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的关注、体察,很有思想价值。
5、课堂小结,我设计了如下的文字: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本文即是作者对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捕捉与展现。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侧耳细听、俯身微察,发现更多的美,来点染我们的生活。
既是对课文特色的再回顾,同时在强化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入大语文的观念。
6、课后作业:比阅读本文与《雨的四季》,体会两篇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7、板书设计:突出课文在选材写作上的特色,既便于把握课文又为写作提供借鉴之处,一目了然。昆明的雨
汪曾祺
雨的特点雨季长、明亮、丰满
昆明的生活物:仙人掌、各种菌、杨梅、缅桂花
喜爱、怀念雨中之人:苗族女孩、房东母女
(以小见大)事;酒店小酌
八、说教学评价:及时评价,让学生明确得失;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多鼓励,多表扬。
九、说反思:本节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学法的指导,速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便于学生很好的走进文本。注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创造性阅读,导而弗牵,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定位准确。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始终贯彻大语文的观念。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学生会不断的进步的。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7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第一课时:
1、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描写雨的古诗文名句,说说诗句中的雨具有怎样的特点,那么昆明的雨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昆明的雨》。
二、讲授新课
整体感知,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提问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明确: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提问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都与雨有着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
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提问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多形式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4:体会了昆明雨的特点,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章深情的读一遍
抽生朗读。
提问5、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说说他们读的怎么样?
学生各抒己见。
提问6:结合其他同学的简介,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篇文章再深情的,自由的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
提问7:在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吗:
明确:喜爱、留恋、怀念等。
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读给好友听。甚至读给更多人听。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抽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选择该段的理由。
二、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孤独之旅》片段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
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提问1、同样写雨,大屏幕上的与课文中的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明确:氛围不同,雨中景不同??
提问2:如果用“豪放”与“婉约”来形容雨的话,《昆明的雨》应该属于哪一种,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婉约作者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具有一种平淡自然之美。
提示:平淡的生活中并非没有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也不一定轰轰烈烈的事情才具有价值,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也才更能打动别人的心。
小练笔: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某个雨季。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中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3、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汪曾褀(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解决生字和新词:辟邪、鲜腴、篱笆、格调、吆喝、暮年、情味、苔痕、密匝匝、连绵不断、张目结舌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1、要读出声来。
2、朗读时思考以下4个问题:
(1)文章用赠送一张画开头,写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为什么大量写昆明雨季的植物?
(3)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划分文章层次,把写得好的语句用横线标注。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我给宁坤画一张画,引出“昆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市场营销总结
- 食品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地产行业销售员工作总结
- 2024年秋八年级上册新目标英语全册课文重难点讲解
- 2024物业客服个人年终总结范文(35篇)
- 农村小产权房购房合同(2篇)
- 《物权法草案》课件
- DB33T 2143-2018 森林抚育目标树选择和密度控制技术规程
- 2025正规委托合同范文
- 2024年度四川省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 北京联合大学《数据挖掘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国大数据企业排行榜V9.0(大数据产业白皮书)-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 2025年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必背考点知识点汇编
- 货物交接单和交接合同
-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课件
- 【高分复习笔记】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第9版)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
- 开题报告:高质量数字教材建设机制及政策研究
- PE工程师工作总结
- 以案促改心得体会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空压机操作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