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度)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读拼音,写词语。

biézhìsuíshíjiàzhízīshì

tànqìtíwènǒuěrchítáng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把你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1)形容高兴:____________

(2)形容生气:____________

(3)形容难过:_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

màoshèngzhuāngjiaqíguānyánlì

(

)(

)(

)(

)

zīrùnjìngpèizhēngyǎnzhùmíng

(

)(

)(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4).请按要求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5).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一立秋,奶奶就开始把家里的电扇、蒲扇清洗收拾了,她说有句俗语叫:“_____,把扇丢。”

(2)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会不同。

(3)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流着______。灰白色的______布满______。(《走月亮》)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就会勇敢面对。B.困难面前,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C.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不能临阵退缩。D.虽然前进的路上会有困难,但是我们要有不惧危险、勇于克服的信念。2).围绕“明明努力提高习作水平”为中心选材料。下面选项中符合中心内容的一项是()

①为了解决一道应用题,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②日常生活中,他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经常写观察日记。

③为了出好班级板报,他在星期六回到学校,忙了一整天。

④在阅读课外书时,他摘录优美的词句,有空就拿出来读一读。

⑤每天清晨,他都要朗读课文和其他的好文章半小时,已经坚持了很久。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3).下面是同学们分享的做课堂笔记的一些方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B.一边听老师讲,一边抄写课文。C.遇到疑问,需要查找资料,先记录下来。D.把听课产生的想法写下来。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按要求写句子。

1.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雪烟花露珠忽然顿时霎时过了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照样子改写句子)

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把字和读音连一连。2).将下列可以搭配的词语连线。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排列错乱的句子。(

)后来,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

)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反复试验。(

)诺贝尔从小就很用功,他刻苦自学了英、法、德等几国文字。(

)面对多次失败和爆炸事故,他毫不退缩。(

)这个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瑞典。(

)长大以后,他对研究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排列句序,将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

)如果书是借来的,就把重要的内容摘记下来。

(

)达尔文曾风趣地说:“这里面的知识,足够我一生使用了。”

(

)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

(

)这样的笔记本,保存一大柜子,还有三四十个大纸夹,资料齐全。

(

)达尔文读书非常认真,对不理解的内容,绝不放过一点儿。

(

)达尔文到了晚年,身体很不好,经常生病。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

2.“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在诗中指诗人自己。()

3.《松鼠》《鲸》《珍珠鸟》都是写动物的,文体一样。()

4.《父爱之舟》的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文章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以小渔船为线索。()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树头新绿未成阴。,飞入菜花无处寻。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__________

宿(

)__________

(

)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树头:___________________

未: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两句写乡村景物,是______描写。后两句写儿童追捕蝴蝶,是_____描写。“急走”与“追”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的欢快场面,反映了儿童的___________。

5.全诗洋溢着浓郁的_________,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________之情,对_________的热爱之情。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拓展练习。

结合插图想一想:如果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冻死,她的生活会怎么样?试着给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局,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

(1)邻居有烛而不逮(

)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关于“南通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一、民间的言论: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居然不会讲南通本地话。再看15岁的儿子,虽会说几句,但老南通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上学是普通话,家里人和她交流也是普通话,方言当然不会说了。3楼:也许有一天,方言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4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越来越多,方言太土,还是说普通话好。5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再说,南通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二、学者的言论:①“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②“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成乃珊(著名作家)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1.材料中关于“南通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归纳出3点: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赞同哪位专家的观点?用两三句话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用普通话,生活说方言。如何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呢?请结合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阐述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照样子,用“”画出错别字,并改正。

例:以经(已)

在见()到低()队棋()

勇取()戴领()尤舟()2).选字组词。

[籍藉]书(

)慰(

)

[贷货](

)物借(

)

[剔惕]警(

)(

)除

[覆履]倾(

)(

)历13、语言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微分享。

新学期开始,小东作为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员,制定了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