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_第1页
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_第2页
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_第3页
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_第4页
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以我国某地区玉簪病虫害防治为例,分析了玉簪病虫害的种类、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总结了玉簪病虫害防治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玉簪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1.引言玉簪(HostaplantagineaAschers.),又名玉竹、白鹤花,为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栽及切花。然而,在玉簪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因此,研究玉簪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玉簪病虫害种类及发病规律2.1玉簪病虫害种类根据调查,玉簪病虫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玉簪叶斑病:病原菌为玉簪壳针孢(Septoriahostae),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斑点连片,使叶片枯黄。(2)玉簪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蕾,导致叶片枯萎、花蕾脱落。(3)玉簪疫病:病原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主要危害根系和叶片,导致植株枯萎。(4)玉簪白绢病:病原菌为白绢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主要危害茎秆和叶片,导致植株枯萎。(5)玉簪蚜虫:危害玉簪的蚜虫主要有棉蚜(Aphisgossypii)和桃蚜(Myzuspersicae),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影响光合作用。(6)玉簪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斑点连片,使叶片枯黄。2.2发病规律(1)玉簪叶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发病高峰期为68月。(2)玉簪灰霉病: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和花蕾,发病高峰期为35月和910月。(3)玉簪疫病: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侵入根系,发病高峰期为68月。(4)玉簪白绢病: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侵入茎秆和叶片,发病高峰期为57月。(5)玉簪蚜虫:一年发生多代,危害高峰期为春季和秋季。(6)玉簪红蜘蛛:一年发生多代,危害高峰期为夏季和秋季。3.玉簪病虫害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3.1防治方法针对上述病虫害,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数量;合理密植,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如:玉簪叶斑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玉簪灰霉病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玉簪疫病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玉簪白绢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玉簪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玉簪红蜘蛛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利用寄生蜂防治玉簪蚜虫;利用木霉菌防治玉簪灰霉病。3.2防治效果经过防治,玉簪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防治效果如下:(1)玉簪叶斑病:防治后,病斑减少,叶片恢复正常生长。(2)玉簪灰霉病:防治后,病斑减少,花蕾脱落减少,植株恢复正常生长。(3)玉簪疫病:防治后,植株死亡率降低,根系恢复正常生长。(4)玉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以我国某地区玉簪病虫害防治为例,分析了玉簪病虫害的种类、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总结了玉簪病虫害防治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玉簪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簪;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1.引言玉簪(HostaplantagineaAschers.),又名玉竹、白鹤花,为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栽及切花。然而,在玉簪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因此,研究玉簪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玉簪病虫害种类及发病规律2.1玉簪病虫害种类根据调查,玉簪病虫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玉簪叶斑病:病原菌为玉簪壳针孢(Septoriahostae),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斑点连片,使叶片枯黄。(2)玉簪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蕾,导致叶片枯萎、花蕾脱落。(3)玉簪疫病:病原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主要危害根系和叶片,导致植株枯萎。(4)玉簪白绢病:病原菌为白绢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主要危害茎秆和叶片,导致植株枯萎。(5)玉簪蚜虫:危害玉簪的蚜虫主要有棉蚜(Aphisgossypii)和桃蚜(Myzuspersicae),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影响光合作用。(6)玉簪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斑点连片,使叶片枯黄。2.2发病规律(1)玉簪叶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发病高峰期为68月。(2)玉簪灰霉病: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和花蕾,发病高峰期为35月和910月。(3)玉簪疫病: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侵入根系,发病高峰期为68月。(4)玉簪白绢病: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侵入茎秆和叶片,发病高峰期为57月。(5)玉簪蚜虫:一年发生多代,危害高峰期为春季和秋季。(6)玉簪红蜘蛛:一年发生多代,危害高峰期为夏季和秋季。3.玉簪病虫害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3.1防治方法针对上述病虫害,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数量;合理密植,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如:玉簪叶斑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玉簪灰霉病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玉簪疫病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玉簪白绢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玉簪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玉簪红蜘蛛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利用寄生蜂防治玉簪蚜虫;利用木霉菌防治玉簪灰霉病。3.2防治效果经过防治,玉簪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防治效果如下:(1)玉簪叶斑病:防治后,病斑减少,叶片恢复正常生长。(2)玉簪灰霉病:防治后,病斑减少,花蕾脱落减少,植株恢复正常生长。(3)玉簪疫病:防治后,植株死亡率降低,根系恢复正常生长。(4)玉簪白绢病:防治后,病斑减少,植株死亡率降低,茎秆和叶片恢复正常生长。(5)玉簪蚜虫:防治后,蚜虫数量显著减少,叶片恢复正常生长,植株生长状况改善。(6)玉簪红蜘蛛:防治后,红蜘蛛数量显著减少,叶片恢复正常生长,植株生长状况改善。4.经验与教训通过对玉簪病虫害的防治案例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经验和教训:(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玉簪种植过程中,应注重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综合运用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病虫害防治体系。(2)及时监测,早期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定期对玉簪植株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3)合理用药,减少抗药性:在化学防治中,应合理选择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药的抗药性。同时,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和喷施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4)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加强玉簪的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修剪病残体等,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生物防治与环境保护: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5.结论玉簪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玉簪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玉簪病虫害的种类、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玉簪病虫害防治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玉簪种植过程中,应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监测和早期防治,合理用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时注重生物防治与环境保护,以实现玉簪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促进玉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张华,李明,王瑞.玉簪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5):113115.[2]刘晓敏,赵瑞,张丽君.玉簪病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