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一、二子目)课标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意义难点理解列宁主义的理论贡献板书结构重点讲解1.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①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革命道路: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③革命阶段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④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2.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比较不同点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领导政党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群众基础没有取得农民广泛支持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军同盟——广大农民革命措施夺取政权后未乘胜追击,给敌人以喘息机会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历史意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相同点①性质相同: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②背景相似:都是在大规模战争中出现的革命运动③斗争手段相同: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④目的相似: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十月革命的意义(1)对俄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使俄国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对世界: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难点突破1.为什么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的。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列宁总结了当时的这个新的变化所产生的新的情况——一方面,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沙皇政权的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构成尖锐矛盾;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处在沙皇专制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工人运动具有反抗双重压迫的历史使命。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并成功的指导了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的十月革命。所以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关系在领导俄国革命进程中,列宁的理论贡献在于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和俄国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突破“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率先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毕生致力于俄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他的革命实践,首先是在俄国组织无产阶级政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拥护列宁思想的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即是以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布尔什维党。正是在思想和组织的统一性上“布尔克什维主义”就是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就是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必背要点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标志、意义2.十月革命的背景、时间、胜利意义配套练习第15课《配套检测卷》

课题第15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标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难点苏联模式板书结构重点讲解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粮食农民自己支配工业工业国有化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行配给制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1.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态度:由排斥到利用2.工业经济成分:由单一国有到多种成分并存3.控制经济手段:由军事行政手段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4.分配方式:由配给制到工资制5.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难点突破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目的: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影响: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到1937年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二、评价苏联模式积极:①在短时间内,取得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②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①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3\*GB3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4\*GB3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5\*GB3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