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批准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213501-T-306,由中关
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负责主持起草,计划于2023年8月份完成。
本项目由科学技术部提出,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
归口。
(二)制定背景
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恰是实现国家创新的
主要参与者,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占据市场,主导行业发展,提升国家在
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
视创新并提倡各企业积极提高自身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二
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
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
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2021年修订)》提出,“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
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
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不断增大,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
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2019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
其中,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占比为
76.6%,比上年增长10.4%。除此之外,国家在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对企业
科技创新提供大力支持,借助有效的财税、金融、汇率等政策工具,切
2
实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和运营成本,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激励体系吸引集聚
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在国家各种宏观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如何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的关
键就在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系统能力,因此,识别企业目前所处
的科技创新系统能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
能力本身是一个组合性的概念,可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基于科
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过程,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可分
解为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评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企业经营系
统支撑能力评价和企业外部条件拓展能力评价四大方面,四大方面中再
具体包括有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
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评价。遵循独立性、
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通过评价可得出企业的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强弱
层次,以此指导企业在相对短板进行补齐和完善,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
新系统能力。
本标准从关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六大维度出发考虑,建立完整的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统一规范化。本标准的研制将为政府、
企业或者科技评价机构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和操作
规范,同时也可引领和规范科技服务业评价服务健康发展,实现科技评
价服务标准化。
(三)名称和范围
本标准立项名称为《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本标
准规定了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与框架、评价
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和评价报告等内容,适用于政府、企业、评
价机构等开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活动。
3
(四)起草过程
1.预研和形成标准草案、正式立项。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
中心开展标准预研,并按照标准文本编写要求,起草形成了标准草案。
2019年7月,《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规范》在中国科技评估与成
果管理研究会正式获批团体标准立项,经过两年的研究和编制,2021年
8月正式发布实施,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文公开。
根据科技评估发展需求和国标要求,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
中心等起草团队在团标研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及时开展国标
预研,2020年4月,通过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
经科技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递交了国标计划立项建议书和标准草
案,2021年8月,国标委下达立项通知。
2.成立起草组,启动标准研制。2021年9月,TC580秘书处面向社会
公开征集和定向邀请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在团体标准起草团队基础上,
充实了一批从事科学研究、科技评价与咨询等方面的机构,以及部分企
事业单位,正式成立标准起草组。
2021年10月,起草组召开国家标准研制启动会,主要围绕本标准定
位、前期进展、整体架构、重点内容、后续进度安排、任务分工和工作
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部署安排相关工作。会后,各起草人根据分工开
展标准编写、相关研究和试点,并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统稿形成工作组
讨论稿。
3.开展标准实施试点,修改完善标准草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2年1月-12月期间,起草组以线上或线下等形式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
深入讨论了前期研究和试点情况,并共同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全面细
致的修改完善,确定了标准文本主体内容,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
讨论,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草案。
4
起草组中的科技评估机构、企业等单位在国标研制过程中,在各自
开展的评价活动中进行了实施试点,并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不
断完善标准文本。同时,《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发布实施后,在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会员单位中得到推广应
用,相关反馈意见为国标研制提供了有益参考。此外,该标准相关内容
在各类科技评估标准化培训会和研讨会中进行了多次介绍,起草组收集
了各方的意见。起草组继续修改完善标准,2023年3月形成了《企业科
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依据
(一)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编写结构和内容编排等方面严格执行GB/T1.1—2020《标
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标准的编制
主要遵循了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引导性原则。
1.科学合理
起草组在资料收集齐全、前期充分调研了解国内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反复、深入的
论证,确保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2、客观性
充分调研国内外企业评价方面现状,以国内外尤其是我国国内企业
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的客观情况为基础,充分以客观现状为编制依据
进行标准开发和编制。
3、可操作性
以系统论、逻辑框架法等为依据,以可操作性为编制指导方向,着
力开发可操作、易操作、能推广的评价规范。
4、引导性
5
本标准的编制,重在围绕诊断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不足与短板,
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建设水平。
(二)主要内容及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原则与框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流程、
评价报告等内容。
1.评价原则与框架
本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系统全面、客观准确、专业务实等评价原
则,明确了应在遵循以上评价原则前提下开展具体评价工作。同时,阐
明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估框架,明确了各项评估维度的逻辑关系
与作用。
2.评价指标
本标准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
化能力评价、目标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系统支撑能力评价、数字化提升
能力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六个评价维度,下设25项二级指标和64项三级
指标。同时,标准给出了各三级指标的评价内容参考供实践中选择。
3.评价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包含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权重确定与指标赋
值、指标计算处理、综合指数评价、企业评价等级等方面,标准以评价
模型为参考,对评价模型的六个维度各项指标进行逐一进行判断和指标
打分,根据评价权重及算法,形成企业评价综合指数及企业科技创新系
统能力评价结果,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综合指数级别所对应的不同的企
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结果。
4、评价流程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材料要求、初审、评价前准备、专家评价、出具
评价报告等流程,对每一个流程做了详细的要求,并给出了评价流程图
6
作为参考。
5、评价报告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并给出了评价报告的参考格
式。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标准起草组在国标研制中开展了实施试点,并在使用过程中提出
修改意见,不断完善标准文本。2021年8月,《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
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在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会
员单位中得到推广应用,相关反馈意见为国标研制提供了有益参考。此
外,标准相关内容在各类科技评估标准化培训会和研讨会中进行了多次
介绍,起草组广泛收集了各方的意见,充分吸纳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
草案。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充分研究并吸纳了国际、国内有关企业科技
创新的理论、文献,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了标准草案。部分研究与分析
依据见附录。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
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未发现同类国际、国外标准。
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以及是否合规引用或者采用国际国
外标准,并说明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因
本标准未采用国际国外标准,也未发现同类国际、国外标准。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
7
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注重与科技评估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相衔接,使标准与科技评估、科技
管理等工作协调一致。
本标准所属科技评估领域暂无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各起草单位、科技评估领域各利益相关方充分
沟通,达成共识,对本标准无重大分歧意见。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九、实施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
期的建议等措施建议
本国家标准属于科技评估领域应用层技术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国
家标准发布实施,并建议发布后即实施。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各类的科技评估机构、科
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开展标准的宣
贯和培训,促进相关利益方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原
则、框架、指标构建、评价流程与方法。
本标准可为制定企业科技创新相关规划、政策等过程中提供参考,
并在评价主体和企业自身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中贯彻执行,引导
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
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
技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高质量发展。
十、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无。
8
附录:依据分析表
表1企业创新分类
依据OECD《奥斯陆手册》2018版国家统计局
Abusinessinnovationisaneworimprovedproductorbusinessprocess
(orcombinationthereof)thatdifferssignificantlyfromthefirm's创新指本企业推出了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产品或工艺,或采用了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或营销方法。此处的
企业创新previousproductsorbusinessprocessesandthathasbeenintroducedon
新是指它们对本企业而言必须是新的,但对于其他企业或整个市场而言不要求一定是新的。
定义themarketorbroughtintousebythefirm.商业企业创新是创造一种全“”
新的或改进的、与以前显著不同的产品或商业流程(或其组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统称技术创新。
并且已将其进入市场或由企业使用。
名称产品创新商业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营销创新
指企业采用了此前
指企业推出了全新的或有重大改指企业采取了此前从未使用过的全新
指企业采用了全新的
进的产品。产品创新的新要体从未使用过的全新的营销概念或营销
“”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
现在产品的功能或特性上,包括的组织管理方式,策略,主要涉及产
方法、工艺设备或辅
技术规范、材料、组件、用户友主要涉及企业的经品(服务)设计或
AproductinnovationisanewAbusinessprocessinnovationisanew助性活动。工艺创新
好性等方面的重大改进。不包括营模式、组织结构包装、产品(服
orimprovedgoodorserviceorimprovedbusinessprocessforoneor的新要体现在技
产品仅有外观变化或其他微小改“”或外部关系等方务)推广、产品
thatdifferssignificantlyfrommorebusinessfunctionsthatdiffers术、设备或流程上;
分thefirm’spreviousgoodsorsignificantlyfromthefirm’sprevious变的情况,也不包括直接转销。面。不包括单纯的(服务)销售渠
它对本企业而言必须
类相关servicesandthathasbeenbusinessprocessesandthathasbeen此处的新是指该产品对本企业合并或收购。组织道、产品(服务)
“”是新的,但对于其他
描述introducedonthemarket.broughtintousebythefirm.而言必须是新的,但对于其他企(管理)创新应是定价等方面。不包
企业或整个市场而言
企业产品创新是一种新的或企业商业流程创新是针对一个活多个业或整个市场而言不一定是新企业管理层战略决括季节性、周期性
不一定是新的。不包
改进的商品或服务,与企业业务功能所开发的全新或改进的、与的。(这里的产品既包括货物,策的结果。此处的变化和其他常规的
括单纯的组织管理方
以前的商品或服务显著不以前显著不同的商业流程,并且以由也包括服务。货物方面产品创新新是指它对本企营销方式变化。此
式的变化。此处的辅“”
同,并且已经引入市场。企业使用。的例子有新能源汽车、新功能手业而言必须是新处的新是指它对本
助性活动指企业的采“”
机等;服务方面产品创新的例子的,但对于其他企企业而言必须是新
购、物流、财务、信
有新的保修服务,如显著延长的业而言不一定是新的,但对于其他企
息化等活动。
新产品保修期限等。)的。业或整个市场而言
不一定是新的。
分类方式按对象分类按对象分类
/docserver/9789264304604-/xxgk/tjbzhzd/gjtjdczd/202006/t20200619_1769437.html
文件链接en.pdf?expires=1637655222&id=id&accname=guest&checksum=FA6D/tjzs/tjsj/tjcb/dysj/201611/t20161118_1430956.html/tjsj/zbjs/2019
AA3FB65571CFB5A12/t20191202_1713041.html
分析分类类似OECD《奥斯陆手册》2005版:product产品,process流程,organisational组织,marketing营销)
9
表2国际上企业创新评价指标
依据OECD《奥斯陆手册》2018版
创新外部影响及条件
创新的经济社会效益
创新特征创新投资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创新流动Externalinfluenceson创新产出
innovationandEconomicandsocial
一级指标IncidenceofinnovationsInnovationactivityandInnovationcapabilitiesInnovationlinkagesOutputsofinnovation
frameworkconditionsoutcomesofbusiness
andtheircharacteristicsinvestmentwithinfirmsandknowledgeflowsactivities
forbusinessinnovation
innovation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合作、知识产权许可
单个活动创新支出创新管理,设计能力/产生环境效益
Collaboration,政策、设施创新产品销售份额
二级指标类型、新颖性InnovationexpenditureInnovationReducenegative
Licensing-outpublicpolicies,Salesfromnew
举例type,noveltyshareforeachtypeofmanagement,Designenvironmentalimpacts
Knowledgeservicesknowledgeinfrastructureproducts
activitycapabilities/deliverenvironmental
providers
benefits
10
国家标准
《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批准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213501-T-306,由中关
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负责主持起草,计划于2023年8月份完成。
本项目由科学技术部提出,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
归口。
(二)制定背景
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恰是实现国家创新的
主要参与者,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占据市场,主导行业发展,提升国家在
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
视创新并提倡各企业积极提高自身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二
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
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
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2021年修订)》提出,“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
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
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不断增大,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
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2019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
其中,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占比为
76.6%,比上年增长10.4%。除此之外,国家在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对企业
科技创新提供大力支持,借助有效的财税、金融、汇率等政策工具,切
2
实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和运营成本,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激励体系吸引集聚
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在国家各种宏观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如何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的关
键就在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系统能力,因此,识别企业目前所处
的科技创新系统能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
能力本身是一个组合性的概念,可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基于科
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过程,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可分
解为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评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企业经营系
统支撑能力评价和企业外部条件拓展能力评价四大方面,四大方面中再
具体包括有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
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评价。遵循独立性、
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通过评价可得出企业的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强弱
层次,以此指导企业在相对短板进行补齐和完善,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
新系统能力。
本标准从关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六大维度出发考虑,建立完整的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统一规范化。本标准的研制将为政府、
企业或者科技评价机构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和操作
规范,同时也可引领和规范科技服务业评价服务健康发展,实现科技评
价服务标准化。
(三)名称和范围
本标准立项名称为《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本标
准规定了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与框架、评价
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和评价报告等内容,适用于政府、企业、评
价机构等开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活动。
3
(四)起草过程
1.预研和形成标准草案、正式立项。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
中心开展标准预研,并按照标准文本编写要求,起草形成了标准草案。
2019年7月,《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评价规范》在中国科技评估与成
果管理研究会正式获批团体标准立项,经过两年的研究和编制,2021年
8月正式发布实施,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文公开。
根据科技评估发展需求和国标要求,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
中心等起草团队在团标研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及时开展国标
预研,2020年4月,通过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唱服装采购合同范例
- 中介合同范例里买
- 外贸货物销售合同范例
- 代课教师合同范例
- 商用房合租合同模板
- 合同范例源码
- 乐高购销合同范例
- 代购代加工合同范例
- 加盟服装采购合同范例
- ice 系列合同范例
- 2024-2030年组氨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部编版(2024秋)语文一年级上册 6 .影子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刑事诉讼法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 基于SICAS模型的区域农产品品牌直播营销策略研究
- 病例讨论英文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实验报告)试题及答案
- 【课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 相对湿度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