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之疳证_第1页
中医儿科之疳证_第2页
中医儿科之疳证_第3页
中医儿科之疳证_第4页
中医儿科之疳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疳证一、概述1、定义: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2“疳”有两种含义:其一“疳者疳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3、古代分类:比较繁杂。(按五脏、部位、病因等分类)。

现代分类:分疳气、疳积、干疳及兼证。4、现代医学:指小儿营养不良、多种微生素缺乏症及其合并症。

如:维生素A缺乏烦躁易怒;微量元素Zn缺乏生长发育迟缓、厌食、异食噼等。二、病因病机病因:1、喂养不当:一为太过、二为不及。2、疾病影响:长期患病反复感染呕吐泻痢或时行热病3、禀赋不足:早产、双胎、孕期药物损伤胎儿。病机疳证的主要病机:脾胃虚损,津液消亡。

兼证病机:眼疳—脾虚肝旺,肝阴不足,虚火上炎。

口疳—脾病及心,心火循经上炎。

肝肿胀—脾虚内湿自生,脾为湿困,泛益肌肤。三、诊断要点1、病史: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病史。2、症状: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肚腹膨胀等脾胃功能失调者。体征: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值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形体干枯累瘦,体重低于正常值40%以上。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柔眉擦眼,或吮指磨呀等症。4、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都减少。出现肢体水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大约在20g/L以下。

鉴别诊断:与厌食鉴别。

四、治疗原则

疳气:以和为主。

疳积:以消为主。

干疳:以补为主。五、分证论治

常证(一)疳气症状——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或能食善饥,精神欠佳,易发脾气,大便或溏或秘,舌淡,苔薄白或微黄,脉细。证候分析治法——调脾健运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二)疳积症状——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疏如穗,精神不振或易烦躁激动,睡眠不宁,或伴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舌淡,苔薄腻,脉细数。证候分析治法——消积理脾方药——肥儿丸加减(三)干疳症状——极度消瘦,面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皮包骨头,精神萎靡,目光无彩,啼哭无力,毛发干枯,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大便溏或清稀,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红嫩,苔少,脉沉细。证候分析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兼证见于疳证后期,累及他脏所致。(一)眼疳症状——初起夜盲,入暮暗处视物不明,甚或眼角干涩,畏光羞明,黑睛混浊,白翳遮睛。证候分析治法——养肝明目。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二)口疳症状——口舌生疮,口腔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唇红,烦燥哭闹,惊悸不安,舌红,苔薄黄。证候分析治法——清心泻火。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三)疳肿胀

症状——足踝浮肿,甚则颜面四肢浮肿,面色无华,四肢欠温,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

证候分析

治法健脾温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