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e1

1、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aX、bY、cZ、dR、eW存在如下关系:①X、Y同主族,R、W同主族②d=—;a+b=-(d+e);

22

—=c-d,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原子半径比较:r(W)>r(Z)>r(Y)>r(R)

B.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相差1层

C.W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R的强

D.Z、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

2、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表示一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Rp(FeS)<Ksp(CuS)

pH=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

HH2O)

i.

C.7|表示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5.00mL盐酸的滴定曲线,则c(HCl)=0.0800mol

.U___

20.00mLtTNaOH)

£

»

世反应N2(g)+3%(g)=^2NH£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n(N2)/n(H2)变化的曲线,则转

化率:«A(H2)=aB(H2)

4、对于2sCh(g)+O2(g)WSOKg),AH<0,根据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时使用了催化剂B.时采取减小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C.右时采取升温的措施D.反应在%时刻,SO3体积分数最大

5、用KCICh和MnCh制备Ch,并回收MnCh和KC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02制备装置

B.固体混合物溶解

C.过滤回收MnCh

D.蒸发制KC1

6、锡为IV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l4,熔点144.5C,沸点364.5℃,易水解)。实验室以过量

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Sn+2l2q_SnL制备Sn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装置一

Ha

Sn,碎瓷片

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B.SnL可溶于CCL中

C.装置I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

D.装置H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L

7、已知A、B、D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

断不正确的是()

A

A.若A为碳,则E可能为氧气

B.若A为Na2cCh,则E可能为稀HC1

C.若A为Fe,E为稀HNO3,则D为Fe(NO3)3

D.若A为A1CL,则D可能为Al(OH)3,E不可能为氨水

8、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最小的是()

A.NH4CIO4B.BaChC.HNO3D.K2CO3

9、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可以用Si3N4、A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2+

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锄溶液反应SO4+Ba=BaSO41

+2+

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2NO3+4H==CU+2NO2T+2H2O

C.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2Fe2++2Br-+2C12=Br2+4CT+2Fe3+

2+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Ch和Ba(OH)2两溶液混合:HCO3+Ba+OH=BaCO3l+H2O

11、如图为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池工作过程中左右两烧杯所盛放的溶液中不允许引入杂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

确的是()

A.所用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Cu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C.电池工作过程中,CuCb溶液浓度降低

D.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2e-=Fe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C2HsSH)的沸点比乙醇的高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醇可加入适量乙酸并充分加热

C.等质量的苯和苯乙烯(,。一51一四)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

D.分子式为C4H8a2且含有两个甲基的有机物有4种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沸点:Z2XVZ2WB.元素最高价:YVZ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VWD.原子半径:X<Y<Z<W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性质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选项用途性质

A液氨作制冷剂N%分解生成N2和H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H4Fe(SO4)2T2H2O常作净水剂NH4Fe(SO4)2T2H2O具有氧化性

C漂粉精可以作环境消毒剂漂粉精溶液中C16和HCIO都有强氧化性

DALO3常作耐高温材料AL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AB.BC.CD.D

15、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17、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出时,加几滴CuSCh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1溶液滴定NaHCCh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酬为指示剂

C.用钳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储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8、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O-Y5?!fXjr-CH==CH--COOH

HO-kJ

A.咖啡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酯化、加聚反应

B.Imol咖啡酸最多能与5m01出反应

C.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蜂胶的分子式为CHH16O4,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一元醇A,则醇A的分子式为C8Hl0O

19、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表示某沉淀溶解过程的是

+2+

A.热的浓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M11O2:MnO2+4H+2CrMn+Cht+2H2O

B.热的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S:3S+6NaOHZNazS+NazSOj+SHzO

C.向石灰石粉的悬浊液中持续通CO2:Ca(OH)24-2CO2=Ca(HCO3)2

+3+

D.稀硫酸可除去铁锈:Fe2O3+6H=2Fe+3H2O

20、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h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H2-*H+*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

B.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

C.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达100%

D.第③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一CH3OH+*HO

21、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一主族元素。X、Z、W形成

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甲、乙、丙。x、y2,z、w分别为X、Y、Z、W的单质,丁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反应①、②、③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X、Y、Z、W四种元素中,Y的原子半径最小

C.Na着火时,可用甲扑灭

D.一定条件下,x与甲反应生成丁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和活性炭均可对环境杀菌消毒B.糖类和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C.明祖和纯碱均可用于除去厨房油污D.铁粉和生石灰常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第四周期元素)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4g・L〃;碱性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

(DX中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为,X的化学式。

(2)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化合物Y由X中金属元素和第四周期元素构成,设计实验证明Y的晶体类型一

(4)补充焰色反应的操作:取一根钳丝,,蘸取待测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24、(12分)某药物合成中间体F制备路线如下:

已知:RCHO+IVCH2NO2稀管"5+H2O

R-CH=C-NOz

(1)有机物A结构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反应②中除B外,还需要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是

(3)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③中1摩尔D需要―摩尔省才能转化为E

(4)反应④的反应物9很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结构中含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OHfOOHCH3O

(5)已知:苯环上的短基为间位定位基,如J--6。写出以J为原料制备ENHp1[+的合

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反应试剂”反应试剂[

《合成路线常用标方法为:A丽丽B反应条件;目标产物)

25、(12分)已知CuSO4溶液与K2c2。4溶液反应,产物为只含一种阴离子的蓝色钾盐晶体(只含有1个结晶水),某实

验小组为确定该晶体的组成,设计实验步骤及操作如下:

已知:a.过程②:MnO「被还原为MM+,C2O42-被氧化为CO2

b.过程③:MnO4"•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02,同时生成Mi?+

2+

c.过程④:2Cu+4r=2CuI1+I2

d.过程⑥:I2+2S2O32X2I-+S4O62-

(1)过程①加快溶解的方法是o

⑵配制lOOmLO.20moi[rKMiiC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过程②和过程

⑥滴定时,滴定管应分别选用、(填“甲”或乙”)。

甲乙

(3)完成过程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2+

—MnO4-+—C2O4+-H===—Mn+_H2O+_COzf.

(4)过程③加热的目的是»

(5)过程⑥,应以作指示剂,若溶液颜色刚刚褪去就停止滴加,则测定结果是(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6)已知两个滴定过程中消耗KMnCh和Na2s2O3的体积相等,据此推测该晶体为H2Oo

26、(10分)某校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CaS脱除烟气中的SO2并回收S。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剂(如下图所示)。

步骤2.向CaS的甲醇悬浊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SO2o

步骤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步骤4.从滤液中回收甲醇(沸点为64.7°C),所得残渣与步骤3的滤渣合并。

步骤5.用CS2从滤渣中萃取回收单质So

(1)图中用仪器X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突出优点是。

(2)三口烧瓶中生成硫和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口烧瓶中最后残留固体中含一定量的CaSCh,

其原因是o

(3)步骤4“回收甲醇”需进行的操作方法是.

(4)步骤5为使滤渣中S尽可能被萃取,可采取的操作方案是。

⑸请设计从上述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2s03吸收液制备Na2s2(Xr5H2O的实验方案:

称取稍过量硫粉放入烧杯中,,用滤纸吸干。

已知:①在液体沸腾状态下,可发生反应Na2sO3+S+5H20Na2S2Oy5H2O«

②硫不溶于Na2sCh溶液,微溶于乙醇。

③为获得纯净产品,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④须使用的试剂:S、Na2s03吸收液、乙醇、活性炭。

27、(12分)亚硝酰氯(C1N0)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一5.5℃,易水解。已知:AgNO,微溶于水,能溶

于硝酸,AgN02+HN03=AgN03+HNO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L和NO制备CINO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BCDEFG

(1)制备Cb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字母代号)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实验室可用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无水©1。2

尾气处理

K,干燥纯净的Cb

--IOC冰盐水

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电,然后再打开及,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然后进行其他

操作,当Z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4)已知:C1NO与H20反应生成HNOz和HC1»

①设计实验证明HNOz是弱酸:.(仅提供的试剂:1inol・LT盐酸、1mol^THNOz溶液、NaNOz溶液、

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实验测定C1NO样品的纯度。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溶于

锥形瓶中,以KzCrO,溶液为指示剂,用cAgNOs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滴定

终点的现象是,亚硝酰氯(C1N0)的质量分数为o(已知:AgzCrO,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

-12

1.56X10吗Ksp(Ag2CrO4)=1X10)

28、(14分)近年来,我国对雾霾的治理重视有加。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0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Ch制得,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⑵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充入3moicO,3m0IH2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下列说法可以判断

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O和CH30cH3(g)的生成速率相等

B.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D.反应容器内CO、出、CH30cH3(g)、H2O(g)四者共存

E.反应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⑶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设计为电池可消除NO2,其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用电器

20»30%NaOH溶液

①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常温下,若用该电池电解0.6L饱和KC1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饱和KC1溶液pH变为13,则理论上a极上消耗A气

体的体积为mL(气体处于标准状况;假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4)化学上采用N%处理NxO,不仅可以消除污染,还可作为工业生产的能量来源。

已知:①2NO(g)=N2(g)+O2(g)AHi=-177kJ.mol-*

1

②4NBb(g)+3O2(g)=2N2(g)+6H2O(g)AH2=-1253.4kJ.mol

则用NH3处理NO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氨氧化物可用碱溶液吸收。若NO和NO2混合气体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只生成一种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已知常温下.K£HNO2)=5xl0-4,则反应HNO2(aq)+NaOH(aq)=NaNO2(aq)+H2O(l)的平衡常数为

29、(10分)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备,反应如下:(g)(g)+H2(g)

△H=+17.6kJ/mol»

(1)从温度和压强角度分析提高乙苯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2)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测得容器总压和乙苯转化率

随时间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11575

11260

501米

ootns3

07

0203040506070

,/min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

平衡常数Kp=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②反应速率丫=丫正-丫逆=14正Pz聿-k逆PQJSP-,kiE,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计算a处的工______

v逆

(3)CO2气氛下乙苯催化脱氢可同时存在图1两种途径:

■OMI

Ml

AS-M).eU.n»l

①b三kJ/molo

②途径I的反应历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at-ar

8HX)

-...**1,

a.CO2为氧化剂

b.状态1到状态2形成了O-H键

c.中间产物只有(◎""一5)

d.该催化剂可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③在相同的容器中,不同p(CO2)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反应时间,p(CO2)与乙苯转化率关系如图,分析,p(CO2)为

15kPa时乙苯转化率最高的因

”0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题分析】

根据R,W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R为W的一半可知,R为O元素,W为S元素;根据a+b=」(d+e)可知,X和

2

b-~a

Y的原子序数和为12,又因为X和Y同主族,所以X和Y一个是H元素,一个是Na元素;考虑到--=c-d,所

2

以X为H元素,Y为Na元素,那么Z为A1元素。

【题目详解】

A.W,Z,Y,R分别对应S,Al,Na,O四种元素,所以半径顺序为:r(Y)>r(Z)>r(W)>r(R),A项错误;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即NaH,H为-1价,片具有1个电子层,Na为正一价,Na+具有两个电子层,所以,B项正

确;

C.W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即S=,R的即。2-,还原性s"更强,所以失电子能力更强,C项正确;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1(OH)3,Y的为NaOH,二者可以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比较原子半径大小时,先比较周期数,周期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周期数相同时,再比较原子序数,原子

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2、A

【解题分析】

A、蒸情与物质的沸点有关,与溶解度无关,正确;

B、洗气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错误;

C、晶体的析出与溶解度有关,错误;

D、萃取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错误;

答案选A。

3、C

【解题分析】

2+22+222

A.当相同c俨)时,由图像可知,平衡时c(Cu2+)Vc(Fe2+),则c(Fe)c(S-)>c(Cu)c(S-),根据Ksp(FeS)=c(Fe*)c(S-),

2+2

Ksp(CuS)=c(Cu)c(S-),则Ksp(FeS)>KSp(CuS),故A错误;

B.溶液中pH值与c(H+)间的关系为pH=-lgc(H+),溶液中c(H+)大,对应的pH值就小,当稀释弱酸时,随着水的加

入,稀释可以促进弱酸的电离,但是总体来讲,溶液体积的增量超过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的增量,表现为溶液中c(H+)

n(H+)

=」~减小,pH值增大;由于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因而在稀释相同倍数的弱酸时,对于酸性较弱的酸,能够促

V溶液

进其电离,增加了溶液中H+的量,也就表现为c(H+)会较酸性较强的弱酸大些,pH就较酸性较强的弱酸小些,因此总

的来讲,酸性较强的弱酸稀释后对应的溶液pH值越大,从图像看出,甲酸的酸性是较乙酸强,即酸性甲酸〉乙酸,

故B错误;

C.用O.lOOOmol/L的NaOH溶液滴定25.00mL的盐酸溶液,由图像可知,当消耗NaOH体积为20.00mL时,溶液为

中性,此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c(H+)=c(OfT),即n(H+)=n(OH-),则有c(HCl)V(HCl)=c(NaOH)V(NaOH),

c(NaOH)V(NaOH)0.1000mol/LxQ.02000L

因此c(HC1)==0.0800mol/L,故C正确;

V(HCl)0.02500L

D.由图像可知,A与B状态时NFL的百分含量相等,对于有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物

MS)

料可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加;A状态时,值较小,可认为是增加了氏的量使得比自身的转化率变小,

n(H2)

n(N,)

B状态时,一汩飞值较大,可认为是增加了N2的量,从而提高了H2的转化率,转化率aA(%)不一定等于aB(H》,

n(H?)

故D错误;

答案选C。

4、D

【解题分析】

A.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速率相等,而所给可逆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故此时改变的条

件应为加入催化剂,A不符合题意;

B.t3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由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移,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可能是降

低温度;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故此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B不符合题意;

C.t5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由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

移,结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故此时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C不符合题意;

D.由于t3、t5时刻,平衡都是发生逆移的,故达到平衡时,即t4、%时刻所得的SO3的体积分数都比时刻小,D说法

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B

【解题分析】

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不符合题意;

B.MnCh难溶于水,KCI易溶于水,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蒸储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符合题意;

C.根据装置图,漏斗的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故C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蒸发皿,不能用生埸,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o

6、D

【解题分析】

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L,熔点144.5℃,沸点364.5C,易水解,说明SnL是分子晶体。

【题目详解】

A选项,在液体加热时溶液暴沸,因此需要加入碎瓷片,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nL,是非极性分子溶于CCL非极性分子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冷凝水方向是“下进上出”,因此装置I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SnL易水解,装置U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去到反应装置中,故D错误,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题目点拨】

相似相溶原理,SnL是非极性分子,CCL是非极性分子,因此SnL可溶于CCL中。

7、C

【解题分析】

A.若A为碳,E为氧气,则B为CO2,D为CO,CO2与CO可以相互转化,选项A正确;

B.若A为Na2cCh,E为稀HCL则B为CO2,D为NaHCth,CO2和NaHCCh可以相互转化,选项B正确;

C.若A为Fe,E为稀HNO3,则B为Fe(NO3)3,D为Fe(NO3)2,选项C错误;

D.AlCb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Kh,符合转化关系,若E是氨水

则不符合,因为AlCb与少量氨水和过量氨水反应都生成Al(OH)3沉淀和NHKL选项D正确。

故选C。

8、C

【解题分析】

A.NH4aCh是强酸弱碱盐,钱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B.B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

C.HNO3是强酸,完全电离,溶液显酸性;

D.K2cCh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硝酸溶液中最大,酸性最强,pH最小,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较小。

9、D

【解题分析】

A.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而人造纤维没有这种气味,则用灼烧的方法可以

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A项正确;

B.S13N4,A2O3为常见的新型高温陶瓷材料,B项正确;

C.Ge(32号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做半导体材料,C项正确;

D.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因此纤维素不能再人体内水解,D项错误;

答案选D。

10、D

【解题分析】

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中,除去发生SO/与Ba?+的反应外,还发生Mg?+与OH的反应,A错误;

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生成NO气体等,B错误;

C.FeBm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FeB"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Fe?+与Br应满足1:2的定量关系,C错误;

D.NaHCCh和Ba(OH)2物质的量相等,离子方程式为HCOy、Ba2\OIL等摩反应,生成BaCCh和H2O,OH过量,

D正确。

故选D。

11>C

【解题分析】

在此原电池中铁和铜作两极,铁比铜活泼,所以铁为负极,铜为正极。

【题目详解】

A、要求两烧杯盛放的溶液中不引入杂质,所以离子交换膜是阴离子交换膜,氯化铜溶液中的氯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

进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故A错误;

B、电子沿导线流入铜,在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Cu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B错误;

C、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氯化铜溶液中的氯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所以氯化铜溶液浓度降低,

故C正确;

D、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进入氯化亚铁溶液,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题分析】

A.乙硫醇(C2H5SH)分子间无氢键而乙醇分子之间有氢键,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故乙醇的熔沸点比乙硫醇高,A错误;

B.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还引入了

新的杂质,B错误;

C.苯、苯乙烯最简式相同,同质量消耗th量相同,因此消耗的氧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也相同,C正确;

D.C4H8c12可看作是C4H10分子中的2个H原子被C1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C4H10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结构,4个碳

原子可形成,符合条件的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的1种,共有3种不同的结构,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3、B

【解题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F;X原子的最外层

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则X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其原子序数大于O,则Z为Na元素;

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Na,W为S元素。

A、NazO和Na2s都是离子晶体,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则熔沸点Na2O>NazS,故A错误;

B、F最高价为0价,Na的最高价为+1价,则元素最高价:Y<Z,故B正确;

C、非金属性F>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Y<X<W<Z,故D错

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离子晶体熔沸点比较: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CsCKNaCl;简

单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强度有关。

14、C

【解题分析】

A.液氨汽化时需要大量吸热,液氨常用作制冷剂,与氨气的分解无关,故A错误;

B.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使得NH《Fe(SOP2/2H2O具有吸附性,常作净水剂,与氧化性无关,故B错

误;

C.漂粉精作为消毒剂是因为CKF和HCIO都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氧化铝作为耐高温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的熔点很高,与其化学性质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净水剂是利用物质的吸附性,杀菌消毒一般利用物质的氧化性。

15、B

【解题分析】

A.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6>B

【解题分析】

A项、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项、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可以做干燥剂,不能做抗氧化剂,故B错误;

C项、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项、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注意用量应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故D正确;

故选B。

17、B

【解题分析】

A.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正确。

B.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此时溶液应该显酸

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酸变色的甲基橙为指示剂,选项B错误。

C.用钳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选项C正确。

D.蒸情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

正确。

【题目点拨】

本题选项B涉及的是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来说,应该尽量选择的变色点与滴定终点相近,高中介绍的指示

剂主要是酚猷(变色范围为pH=8〜10)和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本题中因为滴定终点的时候溶液一定

为酸性(二氧化碳饱和溶液pH约为5.6),所以应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对于其他滴定,强酸强碱的滴定,两种指

示剂都可以;强酸滴定弱碱,因为滴定终点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所以应该使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强碱滴定弱

酸,因为滴定终点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应该使用酚酸为指示剂。

18、B

【解题分析】A,咖啡酸中含酚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加聚反应,含竣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A项正确;B,咖啡酸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苯环和碳碳双

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Imol咖啡酸最多能与4m0IH2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C,咖啡酸中碳原子形成1个苯环、

1个碳碳双键、1个麴基,其中C原子都为sp2杂化,联想苯、乙烯的结构,结合单键可以旋转,咖啡酸中所有原子可

能共面,C项正确;D,由咖啡酸的结构简式写出咖啡酸的分子式为C9H8。4,A为一元醇,蜂胶水解的方程式为

C17H16O4(蜂胶)+H2O-C9H(咖啡酸)+A,根据原子守恒,A的分子式为CsHioO,D项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分

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注意单键可以

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19、C

【解题分析】

A.热的浓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Mnth,发生反应为MnO2+4H++2C「q=Mn2++CLT+2H2O,A正确;

B.热的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S,发生反应为3s+6NaOH0=2NazS+Na2so3+3H2O,B正确;

C.向石灰石粉的悬浊液中持续通CO2,发生反应为CaCCh+CO2+H2O=Ca(HCO3)2,C不正确;

D.稀硫酸可除去铁锈,发生反应为FezO3+6H+=2Fe3++3H2O,D正确;

答案为C。

20、C

【解题分析】

A.反应历程第③步需要水,所以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故A正确;

B.根据图知,带*标记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最终被消耗,所以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故B正确;

C.根据图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中除了生成甲醇外还生成水,所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

程中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C错误;

D.第③步中H3cO、H2O生成CH30H和HO,反应方程式为H3co+H2OTCH3OH+HO,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1、C

【解题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判断x为碳,丙为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碳与硅反应生成w为硅、丁为一氧化碳;yz为氧气,碳与

氧气点燃反应生成甲为二氧化碳,z为镁,二氧化碳在镁中点燃反应生成碳和乙为氧化镁。A.反应①二氧化碳与镁反

应、②碳与氧气反应、③碳与二氧化硅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正确;B.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依次减小,

同主族元素原子从上而下半径增大,故C、0、Mg、Si四种元素中,0的原子半径最小,选项B正确;C.Na着火时,

不可用二氧化碳扑灭,选项C错误;D.一定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D正确。答

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推断,根据题中信息可判断x为碳,丙为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

碳与硅反应生成w为硅、丁为一氧化碳;及为氧气,碳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甲为二氧化碳,z为镁,二氧化碳在镁中

点燃反应生成碳和乙为氧化镁,据此分析解答。

22、B

【解题分析】

A.一定浓度的醋酸可对环境杀菌消毒,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漂白,不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

B.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B正确;

C.纯碱为碳酸钠,其水溶液为碱性,碱性条件下可使油脂发生水解,可用于除去厨房油污,明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

钾,在溶液中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不能用于厨房除油污,故C错误;

D.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做食品的干燥剂,不能用于食品抗氧化剂,故D

错误;

答案选B。

【题目点拨】

生活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生石灰是氧化钙,可以吸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作干燥剂。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碳、溟NasCBrNa5CBr+4H2O=4NaOH+NaBr+CH4T将Y加热至熔化,然后测其导电性,若熔融状态

下能导电,证明该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解题分析】

X与水反应产生气体A和碱性溶液,气体A摩尔质量为M=0.714g・L-ix22.4L/mol=16g/moI,则A是CH4,说明X中

含有C元素;碱性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碱性溶液含有钠元素,物质X中有钠元素;向该碱性溶液中加入0.04mol

HC1溶液显中性后,再加入足量HNCH酸化,再加入AgNCh溶液产生两种沉淀,质量和为7.62g,根据守恒,其

中含有AgCl沉淀质量为m(AgCl)=0.04molx143.5g/mol=5.74g,X中含有的另外一种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可以与Ag+

反应产生沉淀,则该元素为溟元素,则X的组成元素为Na、C、Br三种元素,形成的沉淀为AgBr,其质量为m(AgBr)=

7.62g-5.74g=1.88g,n(AgBr)=1.88g+188g/mol=0.01mol,X中含有BrO.Olmol,其质量为0.01molx80g/mol=0.80g,

结合碱性溶液中加入0.04molHCb溶液显中性,说明2.07gX中含有0.05molNa+,X与水反应产生0.01molHBr和

0.05molNaOH,其中0.01molHBr反应消耗0.01molNaOH,产生0.01molNaBr,还有过量0.04molNaOH,贝!|X

中含有C的物质的量为“(C)=(2.07g-0.()5molx23g/mol-0.80g)K2g/mol=0.01mol,n(Na):"(Br):n(C)=0.05s().01:

0.01=5;1:1,则X化学式为NasCBr,NasCBr与水反应总方程式为:Na5CBr+4H2O=4NaOH+NaBr+CH4T,据此分

析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NasCBr,A是CH4,碱性溶液为NaOH与NaBr按4:1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性溶液为NaCk

NaBr按4:1物质的量的比的混合物,沉淀为AgCl、AgBr混合物,二者物质的量的比为4:1:

(1)X化学式为NasCBr,其中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为碳、浪;

(2)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sCBr+4H2O=4NaOH+NaBr+CH4T;

(3)化合物Y由X中金属元素和第四周期元素构成,则Y为NaBr,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证明Y的晶体类型实验是:

将NaBr加热至熔化,测其导电性,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证明在熔融状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该物质是由离

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4)补充焰色反应的操作:取一根柏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液

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来确定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