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学期古诗文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教学难点: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中国的版图上有这样一座古城,它山川形胜,虎踞龙盘,襟江带湖,气象恢宏;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它素有"江南佳丽地,六朝帝王州"的美誉它就是金陵(现在的南京)。岁月沧桑,它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他就是王安石。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当金陵遇到王安石,当王安石遇到金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观一座城,品一首词,了解一个人。知人论世: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王安石诗词:温志论史,抒发关注现实的情怀。王安石反对为文内容空洞、形式浮华,他认为,“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也”。王安石的诗歌和他的政论文一样大多体现了务实的文风,关注现实的基调,其中很多诗歌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政治志向。他推崇杜甫心怀天下的格局,尤其是杜甫诗歌中流露出的关心民生疾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识背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解题:《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宜用入声韵。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金陵怀古,是于治平四年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时所作。词中流露出作者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置两宋名家之中,无半点愧色。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知识拓展:知识链接——六朝古都东吴,公元229—265以及266—289年间以建业为都东晋,公元317—420年间以建康为都刘宋,公元420—479年间以建康为都南齐,公元479—502年间以建康为都梁朝,公元502—552以及555—557年间以建康为都陈朝,公元557—589年间以建康为都题材(咏史怀古)体裁(词)咏史怀古: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如:刘禹锡《乌衣巷》、杜牧《赤壁》、杜甫《蜀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任务探究一:【思考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③“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ù)。(静态)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用典,化用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比喻,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峻峭借代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借代动态远近结合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思考2】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登临送目,写眼前壮美的景色。【思考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1)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色彩鲜明,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澄江翠峰澄江翠峰残阳西风远远色彩鲜明色彩鲜明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比喻用典借代金陵之景写景金陵之景写景近归帆酒旗彩舟近归帆酒旗彩舟白鹭任务探究二:用典过渡句用典过渡句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杜牧《台城曲》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直抒胸臆。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代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惨淡的寒烟和衰败的枯草。①感叹时间的流逝,②物是人非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用典下片小结: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借古讽今门外楼头后庭遗曲抒情→怀古之情后庭遗曲抒情→怀古之情任务探究三: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长江山、水的什么特点?①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水的清澈,山的青翠、峭拔,壮阔之景犹在眼前。②先写远景,用的是以静写动、以动写静的方法。千里长江好像一条洁白的绸带,山峦耸翠,似在亲密地簇拥着。词人巧妙利用了由远观而造成的错觉,在动与不动之间,给人以新奇、真切感,且又气势宏大,和下片的追古遥相呼应,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你认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叹”。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通过描写金陵壮丽的景色,而引发词人怀古伤今之情。3、本词是如何从写景转入到抒情的?以“念往昔”句作为过渡,紧扣上阙的秀丽江山美景,词人回忆过往,“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4、谈谈你对“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中历史兴衰之感的理解。词人通过对六朝相继覆灭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朝统治者提出了严正的警诫。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总结上阕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化用诗句等手法,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描绘了金陵一带壮丽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壮美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阕抒情做了铺垫。总结下阕这首词的下阕怀古抒情,运用典故(化用历史故事、化用诗句)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借古讽今。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更是充满深深的忧虑。小结: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文章结构: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归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艺术成就: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第二,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上片首句“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一篇从此生发。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以下写景先从总体写起,接着是近景,远景,最后以“画图难足”收住。既总结了以上写景,又很自然地转入下片议论。安排十分妥贴、自然。下片拓开一层大发议论: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转入现实,结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逐层展开,丝丝入扣。第三,用典贴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课堂练习:1.《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看到的开阔高远的深秋金陵江山景象。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典故哀叹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的下阕中,借景抒情,抒发物是人非的悲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人在怀古诗词之中常用自然界的恒常反衬世事变迁。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反衬六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