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从启动到突破探索碳价破百之路_第1页
中国碳市场:从启动到突破探索碳价破百之路_第2页
中国碳市场:从启动到突破探索碳价破百之路_第3页
中国碳市场:从启动到突破探索碳价破百之路_第4页
中国碳市场:从启动到突破探索碳价破百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2021/7/52021/8/52021/9/52021/10/52021/11/52021/12/52022/1/52022/2/52022/3/52022/4/52022/5/52022/6/52021/7/52021/8/52021/9/52021/10/52021/11/52021/12/52022/1/52022/2/52022/3/52022/4/52022/5/52022/6/5核心观点随着碳排放交易法规的出台,我国碳市场监管力度加活跃度不断提升,全国碳市场单日成交均价突破百元,实现量价齐升。能源价格、碳市场覆盖范围、气候环境等多因素拉伸碳价空间,预计短期内碳价维持百元附近,覆盖范围微主要结论碳排放交易法规出台,CCER重启带动碳价上涨。国务院于2024年2月正式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空前加大,并多次发文将持续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同时,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正式启动,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带动碳价上涨。4月24日碳价首次突破百元,达到100.6元/吨,环比上涨0.99%,较碳市场计配额成交量1,533.51万吨,同比提升129%,总成交额13.03多维因素拉伸碳价空间。全国碳配额需求受能源价格、替宏观经济形势、环境、政策等因素扰动,进而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1)能源价格上升会推动技术进步带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单位碳排放量,进而影响到碳排放权交易价格;2)钢铁、民航等行业将逐步纳入碳市场,增加碳排放权配额需求,拉动碳价上涨;3)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改变需求结构,影响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而影响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权交易价格;4)极端天气直接影响电量消耗,耗电量增多使发电厂提高我国碳价在全球碳市场中仍处中等偏下水平,预计2030年碳价突破200元/吨。目前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4.56亿吨,累计成交额262亿元,成交单吨均价突破百元,在世界碳市场中,碳价处于中等偏下水平(ICPA预计2024年美国加州的碳价平均约为42美元/吨未来预计我国将梯次纳入钢铁、民航、玻璃、造纸、石化和化工等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70%以上,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突破86亿吨,结合碳配额量的收紧,有偿分配机制的引入,欧盟碳关税的征收等因素,碳配额的需求持续上升,碳价将突破200元/吨,保持震荡上升趋势。风险提示:ESG政策支持、普及不及预期徐建华徐建华xujianhua@SAC编号:S1440523100002chentianyi@发布日期:2024年05月30日市场表现4%-6%-16%-26% 上证50沪深300相关研究报告位24.03.0624.02.1924.02.0424.01.2523.08.1722.12.0422.11.21ESG策略2 1 1 1 3 3 3 4 5 5 6 7 7 8 9 1 2 3 6 7 9 12ESG策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为强制性碳市场(履约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2002年-2012年为第一阶段,我国与荷兰签订了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标志着我国开始参与CDM项目(《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此后随着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出台,CDM注册项目剧增,到2012年已累计注册1819个项目。基于此基础,国家开始提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同时在北京市、天津市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2013年-2014年为第二阶段,我国完成了九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即CCER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的备案要求、工作程序等,开始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3)2015年-2023年为第三阶段,在开展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的过程中,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2017年国家发改委以发电行业为突破率先启动全国碳市场,印发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一系列文件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程序,于2021年7月开始正式交易。同时,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作为强制性碳市场的补充也在同步进行,2015年发改委上线“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两年内完成CCER减排量备案5300万吨,2017年由于在CCER交易过程中存在项目供需极度不平衡、整体交易量过小等问题暂缓受理,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新CCER项目体系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项目方法学,目前碳市场建设日趋完善,多元化的碳市场体系逐步形成。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官网、中信建投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已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配额)和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配额)的配额清缴工作,步入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截至2024年5月8日)累计成交4.57ESG策略亿吨,累计成交金额262.57亿元。其中大宗协议交易1量3.79亿吨,占比83%,挂牌协议交易2量0.78亿吨,占比17%。2023年配额成交量2.12亿吨,同比上升317%,总成交额144.8亿元,同比提升415%。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534.73万吨,占比16.7%,年成交额26.06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77亿吨,年成交额118.78亿元。自2024年初至5月8日,累计配额成交量1,533.51万吨,同比提升129%,总成交额13.03亿元,同比提升255%。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562.80万吨,占比37%,成交额5.01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970.71万吨,成交额8.02亿元。分季度看,交易量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即临近履约截止日期前,成交量显著放大,年度履约完成后,成交量明显缩小,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从碳排放配额成交价3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挂牌成交价格分别为47.16元/吨、57.53元/吨和73.72元/吨,大宗协议成交价格分别为41.95元/吨、54.98元/吨和67.26元/吨,均有大幅增长。2024年以来挂牌和大宗协议平均成交价分别为88.99元/吨、82.61元/吨,同比提升60%、51%。其中,4月24日首次突破百元,达到100.6元/吨,环比上涨0.99%,较碳市场启动首日上涨109.6%,实现翻倍;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4.9吨,环比上涨316%。我国碳市场交易实现量价齐升,预计后续随碳市场政策不断完善、CCER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将持续攀升。00数据来源:wind、中信建投ESG策略二、交易法规出台,CCER重启带动碳价上涨从政策端看,国务院于今年2月正式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5月起开始施行,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空前加大,罚款方式从区间罚款变为倍数罚款,提高对排放企业、第三方核查等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生态环境部近半年多次发文将持续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目前已发布了铝冶炼行业和水泥行业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碳排放核查技术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将被率先纳入,另外民航局在4月也表示将启动航空业进入全国碳市场工作。碳市场覆盖企业数量将由当前2,200余家提升至3,500余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由50亿吨上升至约64亿吨,覆盖排放量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占比将由42%提高至53%。预计“十五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或将钢铁、造纸、玻璃、石化等行业逐步纳入,电力行业和新纳入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对碳配额和CCER的需求将大幅提升。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官网、中信建投2.2免费碳配额收紧,逐步引入有偿分配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上线,碳配额是该市场唯一可交易的产品。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配额分配方案,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采用基准法核算重点排放单位所拥有机组的配额量,将各省级行政区域配额核定数量进行加总最终确定全国配额总量,其中机组配额总量受修正系数、供热基准值等数值影响。与第一次履约期相比,第二次履约期配额分配明显紧缩。根据《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煤电机组2021年基准值比2019年-2020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从6.3%到18.4%不等,2022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有所下降,因此排放企业免费获得的碳配额明显下降。另外,根据2024年2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将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逐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偿分配方法分为拍卖分配法和固定价格法。拍卖分配是指政府将一定比例的碳配额进行拍卖,出价高的ESG策略企业获得碳配额。固定价格法指企业按照固定价格购买,两种方式均遵循了“污染者付费”基本原则。有偿分配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通过有偿分配形成的一级市场可以提供最基本的流动性和履约保障。目前地方碳市场已经逐步使用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如深圳碳市场97%为免费分配,3%为有偿分配,上海碳市场免费分配为93%—99%,北京碳市场预留5%的年度配额用于定期拍卖和临时拍卖。在地方碳市场的预先试行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政策的助力下,全国碳市场实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时伴随着减排量增加,边际减排成本将上升,从而进一步推高碳政策颁发部门颁布时间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熟料生产》意见的通知生态环境部明确了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确定、核算要求、排放量计算、生产数据核算要求等,标志着水泥行业即将纳入碳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意见的通知生态环境部规定了铝冶炼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确定、核算要求、排放量计算、生产数据核算要求等,标志着电解铝行业即将纳入碳市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罚力度空前加大:增加数据质量控制的规制对象,罚款方式从区间罚款变为倍数罚款;2)明确碳配额分配思路: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并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环境部航等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纳入年度温室气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信建投2.3CCER正式重启,交易活跃度不自2012年3月CCER开始至2017年3月暂停,我国累计公示项目审定2,852个,项目备案1,047个,减排量备案254个,累计完成CCER减排量备案共计5,300万吨。2017年3月暂停签发后,存量CCER仍可在地方碳市场上交易,并用于全国碳市场履约抵消,但核证自愿减排量存量不足,远小于控排企业可使用抵销清缴履ESG策略约数量。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提出“2017年3月14日前已获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2025年1月1日起不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这将意味着存量项目交易有了时间限制,超过2025年后余量将不得交易,使得市场剩余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存量进一步得到释放。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开始重新审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短期内会增加市场供给,改变目前市场CCER供小于求的情况。根据公开的最新交易数据(2024年1月22日CCER成交量37.5万吨,成交价65.3元/吨,对碳配额价格形成了短期倒挂(同期碳配额成交价为56元/吨),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按照全国有百亿的碳排放量计算,根据《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预测未来全部行业将纳入市场且继续5%抵消限额测算,短期内CCER每年的市场容量至少不少于5亿吨,市场容量广阔。根据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在内的4项CCER方法学,其中造林碳汇和红树林营造是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用增加的植被吸收二氧化碳达到增加碳汇的目的,但随着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后期选址、栽种等开发难度明显上升。光热和海上风力发电是通过反射镜或风机将光能或风能转化为电能,能量来源均是可再生能源,因此避免了该区域利用化石能源发电排放二氧化碳,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差,但我国海上可利用风资源是有限的,长期来看,随着新开发项目的额外性空间逐渐缩紧,开发的边际成本增加等内部因素,预计长期CCER的价格将与碳配额保持相类似的上涨趋势,并略低于碳配额碳交易价格对于碳交易市场有重要的影响,是引导碳交易市场健康稳健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一方面,碳交易价格的变动影响各个市场参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策略与行动,塑造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市场上各个参与主体的行动策略会影响碳交易价格的波动。未来全国碳配额需求受国家政策、能源价格、替代能源价格、宏观经济形势、汇率、环境、绿色科技水平等因素扰动,进而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3.1钢铁、民航等将逐步纳入碳市场,拉动碳价上涨与国外碳市场丰富的行业主体相比较,目前全国碳市场只覆盖电力行业,新纳入了电解铝和水泥行业,但按照此前公布的计划,碳市场将逐步扩容,纳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其他高耗能行业。钢铁行业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我国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全球每年生产和使用高达18亿吨钢铁,其中有将近50%的钢产于中国。2022年我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8多亿吨,700多家企业,平均每家排放200多万吨。2023年,钢铁产业碳排放占全球钢铁产业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是全球钢铁行业最大的碳排放源。将钢铁行业纳入后,不仅能让钢铁碳排放更透明、更市场化、更合理,而且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钢铁行业无序发展的问题,同时可部分程度抵销欧盟碳关税。但目前钢铁行业存在工序环节多、排放源和中间产品繁多,数据基础薄弱等问题,将钢铁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仍需多的工作。2023年6月30日已经召开的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指出,将尽快确定钢铁企业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准线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ESG策略建筑化工其他工业电力钢铁交通建材数据来源:《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中信建投截至2023年2月,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8%,国际航空业总计排放了超过6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2%,正成为运输行业最大的单一排放来源。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270个以上,保障航班起降1700万架次,旅客运输量9.3亿人次;市地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运输机场覆盖率达80%,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80%;通航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个,碳排放量进一步上升。将民航行业纳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届时碳市场纳入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50%以上,碳市场扩容将重塑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碳配额的需求大大提升,从而拉动碳价上涨。能源价格的变化对碳排放权的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一方面,能源价格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能源消费水平和能源结构调整,并且推动技术进步带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单位碳排放量,进而影响到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另一方面,能源价格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间接地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张跃军4、汪中华5等多位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天然气价格与煤炭价格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具有负向关系,即原油价格、天然气价格和煤炭价格上涨时,导致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会使得部分企业转变能源的消费形式,寻找绿色可替代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对碳排放权需求减少,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使得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下降;当原油价格、天然气价格和煤炭价格下跌时,将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会刺激对能源的消费,从而增加碳排放,导致碳排放权需求增加,从而使得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上升。另外,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远小于化石能源,随着未来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清洁能源的的使用与推广将大大提高,以替代化石能源,因此其价格的变化也会导致对碳排放权需求的剧烈变动,从而影响对碳排放权的价格波动。4张跃军,魏一鸣.《化石能源市场对国际碳市场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05汪中华,胡垚.《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8ESG策略图表‘: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数据来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会改变人们的需求结构,从而影响到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的生产活动与资源消耗量息息相关,进而影响到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对碳价的影响有两种途径,以经济繁荣时为例,一方面,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时,人们会乐于消费,社会上对于消费品的总体需求上升,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会增加生产线条数、设备数量和工作人数,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能源的消耗也会越来越多,进而使得企业的碳排放量和对碳配额需求增加,导致碳价上涨;另一方面,政府在做出未来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预判时,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环保减排、绿色经济的事业上,对积极参与碳市场的企业会给予更多的优惠,积极促成碳交易,引起碳价上涨。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时,企业都倾向于加大生产力度以应对增加的市场需求,此时,企业对碳排放权的需求增加会推动碳价上涨。反之经济形势较差时,企业的生产热情不高,碳排放权需求下降自然带动碳价下降。在我国,李谊6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经分析后发现,我国GDP与碳交易价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碳交易价格随之上涨。因此GDP的增长能带动碳交易价格的上升。环境因素对于碳价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极端天气(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纳凉或者取暖所需要消耗的电力。气温过高时,需要长时间开空调来制冷,耗电量增多;气温过低时,南方开空调制热,北方燃煤取暖,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耗电量增多使得发电厂必须提高发电量来满足需求,就会消耗更多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需要购买更多的碳配额,引起碳价上涨。另一方面,空气质量也会对碳价造6李谊.《碳排放权交易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ESG策略成一定影响。如今,由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粗放型经济使得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大量排放,导致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严重,过低的空气质量已经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影响。在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后,政府及时采取了强制工厂减排、汽车隔天出行等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这就增加了企业对碳配额的需求,使碳价上升。四、我国碳价在全球碳市场中仍处中等偏下水平根据ICAP7发布的《全球碳市场进展2024年度报告》,2023年,占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58%、人口三分之一的地区运行着36个碳市场(一般是强制碳市场覆盖18%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有14个碳交易体系即将开始运营。目前全球发展较为成熟的5个碳市场,分别是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英国碳市场(UKETS)、新西兰碳市场(NZETS)、美国加利福尼亚总量和交易机制,以及韩国碳市场(K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全球建立最早(成立于2005年)、最成熟且最具影响力的碳市场,覆盖了30多个国家,历年成交量和市场价值均占到全球碳市场总量70%以上,目前已发展至第四阶段。EUETS推出至今,促进欧盟固定源减少了约43%的排放量。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欧洲气候法》的提案,作为《欧洲绿色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欧洲2050年气候中和目标写入法律,并规定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至少55%。为适应更高的减排目标,欧盟于2021年7月14日提出“Fitfor55”一揽子立法提案,对碳交易、碳泄露、能源效率、替代燃料、气候基金等多方面做出调整。2023年4月25日,随着五项立法提案最终被欧盟理事会通过,“Fitfor55”相关提案正式通过。从2024年起,大型船舶的排放也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计划。英国脱欧后于2021年1月1日退出了EUETS,并在同一天启动了英国碳排放交易体系(UKETS),作为推动英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核心工具。与EUETS第四阶段类似,UKETS碳市场覆盖电力、工业和航空部门,并将每年减少420万吨的排放量,总量较脱欧前下降5%。2023年,UKETS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宣布将削减UKETS配额总量,并对免费配额分配进行审查,这将使英国的排放限制更加严格,特别是针对电力、工业和航空业。UKETS计划扩大行业范围,2026年起纳入国内海运,2028年纳入垃圾焚烧和其他能源部门。此外,英国在2023年12月宣布将在2027年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对碳密集型产品征收关税。ESG策略新西兰碳市场(NZETS)是大洋洲唯一的强制性碳交易市场,配额分配方式采取有偿拍卖加免费的配额分配形式,林业等负排放行业可以直接获得免费配额,排放密集型和贸易密集型的工业活动可以获得一定比例(2023年约19.8%)的免费配额。此外,NZETS设定了拍卖底价加成本控制储备机制,其中2023年的拍卖底价被定为33.06吨二氧化碳/新西兰元,该机制触发价格为80.64吨二氧化碳/新西兰元,这些措施旨在稳定市场价格并促进有效的排放控制。韩国碳市场(KETS)是东亚第一个开启的全国统一碳市场,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在配额分配方面,KETS采取拍卖结合免费发放的配额分配方法,约90%的配额免费发放,对排放密集型和贸易密集型的工业活动提供了全部免费配额,该举措旨在减轻工业部门的经济负担,同时激励企业减少排放。此外,KETS引入了一系列灵活的政策来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如在价格过高时,政府可通过额外拍卖市场稳定储备中的配额、设置临时价格上限等措施进行市场干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直是西部气候倡议的重要倡导方,加州碳市场于2012年启动并于2014年1月与加拿大魁北克碳市场正式链接,设定了拍卖底价和配额价格控制储备机制,以稳定市场价格并防止价格波动。2023年加州碳市场拍卖底价为22.21美元/吨二氧化碳,当市场价格触发上限,储备库将释放一定量配额到市场,促使价格回落。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CarbonMarketUpdatemarketbrief,为实现各国宏观减排目标,碳配额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国际大部分碳市场配额总量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如欧盟碳市场为实现“Fitfor55”提出的减排目标,通过调整“配额年度折减因子”来确保配额总量与宏观减排目标相匹配,配额年度折减因子由第三阶段1.7%提高至2.2%,2024—2027年折减因子由2.2%提高至4.3%,ESG策略2028—2030年进一步提高至4.4%,进一步收紧碳配额。此外,美国加州碳市场、新西兰碳市场等通过直接限制配额总量上限的方法来实现减排目标,美国加州碳市场将2023年配额上限下调至2.94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新西兰碳市场将2023年的配额上限设定为0.3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韩国碳市场在2023年设定了5.8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配额上限,这些限制都比以往更加严格。根据国际碳市场配额总量发展态势及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紧迫性,中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必然呈下降趋势,从而影响中国碳价。数据来源:《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中信建投目前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4.56亿吨,累计成交额262亿元,成交单吨均价突破百元,但与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际上共有36个正在实施中的碳交易体系,主要涉及欧盟、英国、美国、韩国等国2022年2月,由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临时协议的达成,欧盟碳价一度最高攀升至超过90欧元/吨,之后由于需求疲软和能源产业的结构性转变,出现下滑趋势。2023年2月9日,受到欧盟立法机关正式通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利好消息的影响,欧盟碳价首次站上100欧元/吨的历史高位,根据BloombergNEF预测,24年欧盟排放配额的价格将跌至平均每公吨65欧元(70美元/吨到2034,达到146欧元/吨。如果政策参数保持不变,2035年的价格将接近200欧元/吨。自2021年英国推出本国的碳市场以来,碳价格一直高于或等于欧盟水平,2023年7月以来,英国碳价持续下降,比欧美碳价低40美元/吨。政府扩大配额供应是此次碳价暴跌的主要原因。2023年7月3日,英国排放交易计划管理局(UKETS)宣布了一系列改革计划,从2024年起加强对工业、电力和航空等行业的排放限制,并于2026年起扩大范围,纳入新行业。但为了确保企业能够进行平稳过渡,在2024年至2027年这段期间,英国ETS管理局将向市场发放5350万个额外配额,这些额外的配额将导致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降低,从而引发暴跌。2024年4月EUA的平均价格为每吨65.88欧元,碳价有所回升。2026年欧盟开始实施碳边境税ESG策略时,预计英国碳价为63欧元。根据ICAP,加州23年平均碳价32.93美元/吨,预计2024年美国加州的碳价平均约为42美元/吨,我国碳价目前显著低于40美元—80美元/吨的区间,在世界碳市场中,碳价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且在2023年全球主要碳市场碳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我国碳价稳中有升,2023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最大涨幅达43%,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未来我国碳价有非常大的上涨空间及动力,预计到2030年底,配额成交均价预计突破200元/吨,CCER成交均价预计上升至150元/吨。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CarbonMarketUpdatemarketbrief,February2024》、中信建投目前,碳市场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吸引了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完善制度,加大对碳排放的管控力度,推动碳市场建设。我们根据中国碳市场现有发展现状,结合欧盟、英国、韩国、新西兰等成熟国际碳市场发展经验,以发展时间为切入口,通过分析覆盖范围、配额总量、碳价及碳税协同发展等方面对中国碳市场进行展望。从短期看,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碳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目前,1)全国碳市场已经完成了第一、二履约期的清缴,第三履约期尚未启动,意味着不会有爆发式的需求增加;2)CCER重启后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但现有存量非常稀缺,并且完整的CCER项目开发流程至少需要半年,伴随着边际效应递减,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新签发CCER项目增速缓慢,因此短期内碳价增长幅度有限,预计到2025年之前保持在105元/吨。截至2024年5月,全国碳市场覆盖电力行业(覆盖范围45%+),新纳入了电解铝(约4%)和水泥行业(约10%),短期内维持覆盖范围50%+。从中期看,碳市场的分配机制和覆盖范围对价格水平有重大影响。全国碳市场第一、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全部免费发放,尚未引入有偿分配机制。国内外成熟的碳市场均较早引入有偿分配机制,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比例,有偿分配机制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重点控排企业在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预计全国碳市场将于2024年起在发电行业首先引入配额有偿竞拍机制,初期竞拍比例为5~8%,并逐步提高该比例,随着比例提升,企业ESG策略排放温室气体成本逐步提高,碳排放权需求增加,供需关系变化带动碳价上涨,预计2026年-2027年碳价达到150元/吨。同时,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陆续将建材、钢铁和民航行业纳入碳市场,其中钢铁行业是我国制造业大类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钢铁、建材和民航行业的纳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预计超过65%。从长期看,政策的长远规划、企业低碳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等都将对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到2030前,1)预计将梯次纳入玻璃、造纸、石化和化工等行业,全国碳市场年覆盖企业数量将提升至约5500家,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70%以上,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突破86亿吨,碳配额需求持续攀升;2)持续走高的碳价虽短期内增加重点控排企业成本,但从全生命周期发展角度,有助于企业开展减排工作,将碳减排责任落实到企业,促进企业加快低碳绿色转型,推动低碳技术进步,碳市场机制将更加成熟和稳定;3)企业碳配额量将持续收紧,结合有偿分配机制的引入,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资源向高效、低碳企业配置,重点控排企业排放成本提高,碳排放配额的需求持续上升;4)随着CCER的重启,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发电、秸秆焚烧发电等)、甲烷利用、甲烷减排等相关方法学预计得到修订并发布,同时碳市场在纳入更多交易主体后,CCER需求进一步提高;5)欧盟实施的碳关税将对从中国等国进口的碳密集型产品征收额外的碳税,这将增加这些产品的成本,从而推动中国企业为了符合市场需求而购买更多的碳排放配额,以避免碳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以上综合因素将拉动碳价突破200元/吨,保持震荡上升趋势。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共同挑战,预计我国将进一步加快与国际碳交易体系间的政策协调,不断提升碳定价能力,提高在全球碳交易体系中的参与度与竞争力。数据来源:《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中信建投ESG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