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大道之行也礼记千年不息的“中国梦”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与”“修”等重点文言词语;(重点)2.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重点)3.体会文中对偶句和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难点)学习目标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______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_______、_______合称“三礼”。《礼记》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常识儒家《仪礼》《周礼》孔子参加了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祭典结束后,他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与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写作背景《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课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资料链接《大道之行》选自_______________《礼记·礼运》初读课文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课中重点词语选贤与能(
)货恶其弃于地也(
)谋闭而不兴(
)讲信修睦(
)幼有所长(
)
矜(
)男有分(
)jǔwùxīnɡmùzhǎnɡɡuānfèn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示范朗读
读出节奏结合注释
读通诗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大道之行也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同“举”。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天下是公共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以……为亲以……为子有终老的保障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职分,职守女子出嫁父母子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兴起。作乱害人。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通假字1.选贤与能(通“举”,选拔)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文言知识归纳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而长的路)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归宿今义:回来)3.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文言知识归纳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词类活用文言知识归纳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倒装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文言句式文言知识归纳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可分为三层: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法。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整体感知2.说说“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而选举的标准是“贤”“能”,即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整体感知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男有分,女有归(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满足精神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整体感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三个方面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4.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整体感知
谈谈你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解。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特别要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这句话点出了大同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这是大同社会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写人们对财物、劳动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通过人们在对待财物和劳动上毫无私心的表现,点出大同社会又一方面的特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况的反映,其中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险,这正是人们迫切追求理想社会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
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到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构想的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百姓状态共同点世外桃源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人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1)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玉米代销合同范本
- 入股有效合同范本
- 农村收购厂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美发
- 农业农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务承揽框架合同范本
- app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二手车库转让合同范本3篇
- 办公电器销售合同范本
- 动画演示合同范本
-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做得对
- 《语用学之指示语》课件
- 《对折剪纸》课件
- 《魔方知识普及》课件
- 东芝授权委托书标准版
- 2023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 中小学幼儿园中班下册点点回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 SG-400140型火电厂锅炉中硫烟煤烟气喷雾干燥法脱硫+袋式除尘系统设计
- 中型轿车的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 低血糖急救护理课件
- 学做小小按摩师(课件)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