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1页
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2页
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3页
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4页
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二、种类第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概念

传染病是由特异病原体(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和蠕虫等)或其毒性产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可能造成流行的一类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第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种类

根据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2008年、2009年的补充修订,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第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二、种类第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种类第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二节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第7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蔓延的过程,也是疫源地相继发生的过程

传染过程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经过传染过程,宿主可以保持健康状态,可成为隐性感染者,也可成为显性感染甚至死亡

区别:从定义可以看出,流行过程是在群体中发生的,而传染过程是在宿主个体发生的第8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发生条件

1.病原体病原体的特性:传染力、致病力、毒力(1)传染力指病原体在易感宿主体内定居和繁殖,并引起感染的能力,其大小常用二代发病率来衡量

二代发病率又称续发率,指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单位中首个病例出现后,在该传染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出现的病例占该人群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第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病原体(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引起相应疾病的能力,其大小常用临床疾病者占感染者的比例来衡量(3)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其大小可用病死率、重症病例比例等来衡量

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最初部位是侵入门户。一般病原体都有严格的侵入门户,并需要达到宿主体内特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一)发生条件

第1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宿主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特性、数量大小,还与宿主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当机体对某种病原体具有免疫力时,可抵抗其侵入,或使其难以在宿主体内存活、定居和繁殖,从而不引起感染或发病

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可通过在该病的流行期间发病或隐性感染获得,也可通过计划免疫获得(一)发生条件

第1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第1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传染源(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2)病原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第1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围生期传播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1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经空气传播:主要媒介是空气,包括飞沫、飞沫核和尘埃,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特征:①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可致短潜伏期疾病暴发或流行②一般以冬、春季高发③少年儿童多发④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此类传染病多有周期性⑤与居住条件、人口密度等密切相关(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1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经水传播媒介是水,包括饮用水和疫水1)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病例的分布常与供水范围一致,都有共同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②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人群特征差异,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均可发病③水源被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呈暴发或流行,若水源经常被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④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后,疾病的流行即可得到有效控制(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1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经水传播2)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病人有接触疫水的历史②发病有季节性,病例分布具有地方性和职业性特点③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发生暴发或流行④加强疫水处理及管理,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疾病的发生(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17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经食物传播

是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特征:①患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具有食用过相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②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引起暴发或流行③发病潜伏期较短,病情相对较重④停止供应该食物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停止(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18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4)经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1)经直接接触传播无传播媒介,是易感者和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如性病、狂犬病和鼠咬热等

2)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播媒介为被病原体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第1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4)经接触传播2)经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多以散发发病为主,很少造成流行,可形成家庭成员和同住者之间的传播②无明显的季节性③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2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5)经节肢动物传播包括机械携带及生物性传播

流行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分布特征②有一定的季节性,其发病率的上升和下降与特定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一致③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④有明显的职业性,青壮年发病较多(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2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6)经土壤传播指易感者接触了被污染的土壤病原体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机体所致的传播

土壤在部分传染病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蛔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在土壤中形成芽胞后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年经土壤传播的传染病主要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易感者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个人的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2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7)医源性传播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其原因是在医疗和预防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艾滋病,留置未经严格消毒的静脉导管而引起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等

传播媒介是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各种医疗器械(如检查用内窥镜、针头等)、生物制品(如血制品)和药物(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2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8)垂直传播指病原体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通过母体传播给子代,也称母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包括:

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

分娩引起的传播(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传播途径第2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群易感性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一传染病易感的程度人群易感性的高低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以及每个个体的免疫状况有关。常用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与之对应的是人群免疫性,即人群对于传染病侵入和

传播的抵抗力,常用人群中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可直接影响传染病的传播程度(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3.人群易感性第2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一)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水平、经济和生活条件、社会安定程度等

对流行过程的影响通常是复杂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促进传染病的流行,如环境污染、战争、动乱等

但有时也可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如开展计划免疫、爱国卫生运动等。社会因素还可通过改变自然因素而影响流行过程第2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二)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和生态等因素,其中气候因素和地理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较大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第27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三节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第28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一)预防为主

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和改善卫生条件等(二)加强监测

传染病的监测指通过长期地、连续地收集和分析传染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了解传染病现阶段的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并应用发病率数据和影响因素资料对传染病进行预测,可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制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第2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若想消灭某种传染病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协调一致的合作,建立遏制某种传染病的伙伴关系

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关于到2000年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的WHA41.28号决议,并启动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到2008年,除了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四个国家外,其他所有国家均阻断了本地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第3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一)传染病报告(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四)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五)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第3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传染病报告报告病种类别: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报告时限及方式:责任报告人发现各类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应按照以下报告时限和方式进行报告第3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一)传染病报告第3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一)传染病报告第3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1)对于传染病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2)对于接触者:应采取检疫措施,包括应急接种、医学观察、留验及药物预防等,检疫期限为最后接触之日到该病的最长潜伏期(3)对于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工作,定期检查,经2~3次病原检查阴性后才可解除管理第3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4)动物传染源:根据其所患病种及动物本身的经济价值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经济价值比较高且危害不大,应尽可能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无经济价值且危害大的动物传染源可采取焚烧、捕杀、深埋等措施(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第3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1.消毒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灭由传染源排出并污染周围环境的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1)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或场所进行消毒(2)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第37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2.杀虫

指使用杀虫剂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传播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

杀虫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杀虫及环境防制。杀虫分为预防性杀虫和疫源地杀虫,后者又分随时杀虫和终末杀虫(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第38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和个人防护

预防接种是一种提高机体对抗病毒、细菌及其毒素免疫能力的有效措施,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为了防止易感者受到感染可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如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戴口罩。此外,还可通过改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第3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第4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四节计划免疫一、概述二、计划免疫评价指标第4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概述(一)概念

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规定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关传染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指将含有抗原或抗体的生物制品注入机体,使人体主动或被动获得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第4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预防接种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

指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使其主动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方法。自动免疫制剂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疫苗及DNA疫苗等。其优点是免疫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1~5年2.人工被动免疫

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于人体,使其被动地获得现成抗体的免疫方法,其制剂有免疫血清和丙种球蛋白。由于免疫力持续时间短,因此常在疫情发生时用一、概述第4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预防接种种类3.被动自动免疫

指实施被动免疫的同时,进行自动免疫,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并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如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在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一、概述第44页,共50页,星期六,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