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1世纪初,考古专家在河姆渡遗址附近的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植物遗存。根据量化分析,虽然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这可以说明()A.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达 B.采集是重要的食物来源C.中国已进入奴隶国家时代 D.中国古代农业已很发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7000至5000年前(中国)。根据材料“河姆渡遗址附近的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植物遗存。根据量化分析,虽然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可知,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说明采集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B项正确;河姆渡遗址是在长江流域,排除A项;河姆渡时期仍处于新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奴隶国家时代,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古代农业已很发达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流行饕餮纹和夔纹,比较繁缛、神秘;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纹样流行窃曲纹和重环纹,这些纹样截取龙、蛇等动物的鳞甲,使原来完整的动物被分解和图案化,比较简约、单一,显得整齐、有秩序。这种变化反映了()A.神权统治色彩浓厚 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C.审美观念的世俗化 D.人文精神思想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青铜器纹饰由商代比较繁缛、神秘饕餮纹和夔纹向西周晚期比较简约、单一,显得整齐、有秩序的窃曲纹和重环纹转变,这是由于西周晚期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更加注重整齐有序,人文意识不断发展,神秘色彩不断简化,D项正确;青铜器由比较繁缛、神秘转向简约、单一,由上古神兽转向动物鳞甲,神权色彩淡化,排除A项;商代和西周晚期都重视青铜器,都深受礼乐制度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西周晚期青铜器纹饰变得简约单一,并不代表审美观念世俗化,排除C项。故选D项。3.西晋王朝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凡在中央政府担任现职,又兼领本州郡的大小中正,须定期在洛阳东门外“设幔陈席”,聚会一处,及时交换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对人物进行品评。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 B.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拓宽士族入仕的途径 D.增强人才选拔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由材料可知,西晋时期为了确保在中央任职的中正官们能够及时获取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特别规定让他们在洛阳东门外进行定期集会,这一措施增强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D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是要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排除A项;让在中央任职的中正官们能够及时获取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并不能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士族入仕途径的拓宽,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之前,人们饮食方式多是一人一案、按身份尊卑等级依次而坐、严守礼法的分食制;到了宋代,同坐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馆中人们围桌而食,宋代欧阳修也用“共食唯恐后”来描绘合食。这一变化反映了()A.临街而市制度引发社会变革 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理学思想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D.经济重心南移促使阶层流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同坐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饮食方式的平等化特征取代了宋以前的等级化特征,反映了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饮食观念的转变,没有体现社会变革,排除A项;理学强调道德,三纲五常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阶层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5.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A.崇尚自强不息 B.主张和而不同 C.追求家国情怀 D.重视以人为本〖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载、文天祥、顾炎武的主张,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说明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C项正确;崇尚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重视以人为本等,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6.1715年,苏州织造李煦利用康熙帝所赐稻种在苏州进行双季稻试种,后来将收获的稻种散发到北方的京津等地进行试种,取得了较好收成。同时,适应性强、无地不宜的高产作物番薯也由福建等沿海地区推广到河南、山东、河北、陕西、贵州等省。这说明清代()A.完善了农村经济结构 B.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C.解决了北方粮食问题 D.改变了民众饮食习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双季稻试种,后来将收获的稻种散发到北方的京津等地进行试种”、“适应性强、无地不宜的高产作物番薯也由福建等沿海地区推广到河南、山东、河北、陕西、贵州等省”及所学知识可得,一年当中可以两次种植,同时将产量高、对土地要求不高的大量种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B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农村的经济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对北方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对民众的饮食习惯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潮。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 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近代中国三次移民浪潮中“下南洋”指的是中国向东南亚地区的移民,据材料“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可知,移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移民对东南亚地区开放产生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下南洋”的原因,不能体现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排除B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管理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这一变化()A.增强了国人兴办实业的信心 B.受到了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C.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适应了民间股票交易的需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钱财管理思想,但是“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管理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可看出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钱财思想模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增强国人兴办实业的信心,排除A项;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间股票交易,排除D项。故选B项。9.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955年冬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B.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C.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D.主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根据材料“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955年冬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D项正确;进入新时代,中国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对公共卫生的建设,而非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排除B项;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消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0.埃及金字塔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的巨型陵墓,1979年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1982年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A.代表了非洲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B.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C.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D.彰显出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和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分别展示了古埃及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艺术成就,因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彰显出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D项正确;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艺术成就,而且材料也没有比较埃及与非洲其他地区的成就,不能得出代表了非洲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没有体现这些建筑艺术的融合,不能得出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排除B项;埃及金字塔和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而非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C项。故选D项。11.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B古代印加人建造了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太阳历等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C《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D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俄罗斯文化深受东亚文化的影响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日本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些说明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了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印加人的发明创造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无法判定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是否居于世界首位,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巴比伦历史的重要资料,而非埃及,排除C项;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说明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东亚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如图为西方某学者统计的英国不同年份纺织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情况。据此判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人运动的作用 B.劳动力转移与圈地运动C.技术革命影响 D.商业革命与物价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西方某学者统计的英国不同年份纺织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情况”可知,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在1700年前后开始出现剧增,这与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关,而至18世纪中后期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这与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的运用,生产率的提高相关,据此可以推测,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技术革命的影响,C项正确;若是工人运动的作用,那么其工资水平在18世纪中后期不应该下降,排除A项;劳动力转移与圈地运动,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商业革命与物价的变化,是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洛可可艺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等特点。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由此可见,当时()A.西方文化已经传入中国 B.洛可可艺术风格成为主流C.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D.商品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世界)。根据材料“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可知,该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从侧面说明中国与欧洲的以瓷器为中心的商品贸易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而非西学东渐,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洛可可艺术风格是否成为主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印度贯穿次大陆的十字形铁路项目提供大量支持,使印度的铁路总里程仅次于美国、俄国和加拿大,达到2.6万英里。1858年,英国依靠铁路,迅速镇压了印度土兵起义。但同时,统一的铁路网帮助不同的印度联邦联系更加紧密,助长了民族认同,导致了后来甘地发起和领导的独立运动。这说明了()A.铁路在印度的修建具有双重性 B.英国可通过铁路快速集结兵力C.铁路网的建设有利于民族认同 D.近代的交通使世界联系更紧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印度)。根据材料“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印度贯穿次大陆的十字形铁路项目提供大量支持,使印度的铁路总里程仅次于美国、俄国和加拿大,达到2.6万英里。1858年,英国依靠铁路,迅速镇压了印度土兵起义。”可知,英国在印度修建的铁路,一方面促进了印度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英国利用铁路镇压印度土兵起义,不利于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说明铁路在印度的修建具有双重性,A项正确;英国可通过铁路快速集结兵力,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铁路网的建设有利于民族认同,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印度的交通情况,没有体现全世界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1918年德国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1920年,赴欧洲游历归国的梁启超发表《欧游心影录》,提出要用东方的精神拯救西方物质文明。这些认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欧洲文化已经走向没落C.一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D.东方文化比西方更优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的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中“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战给西方文明带来重大打击,欧洲优势地位开始丧失,所以欧州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不会导致西欧衰落,排除A项;欧洲文化并没有没落,排除B项;东西文化文化同样优秀,排除D项。故选C项。16.美国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大都市往往也是产业聚焦地点,考虑到运输、劳动力成本,相关制造者往往集中经营,且生产分工。因此,大都市专业化程度高,功能较单一,但区域间城市密度大,城市间关联性高,区域效应明显,蔓延带状发展。这一观点强调了()A.大都市成为制造工业发展的基础 B.城市化水平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C.市场集聚效应加强都市辐射作用 D.社会分工推动着城市规模的扩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都市是产业的集聚地,吸引着资本的集聚,促进了生产的分工,这种分工导致了城市之间关联的加深,围绕着大都市形成相关产业的城市带,这体现出大都市的辐射作用,C项正确;材料凸显了都市带形成中市场的集聚效应的作用,而非大都市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都市产业聚集,未反映出产业结构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论述了大都市带的形成而非城市规模的扩展,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进入中世纪后,蛮族兴起,斯文扫地,仅有的文字与经卷被秘藏于修道院中……直到大学出现以后,欧洲才出现了面向世俗的图书馆。……976年,哈里发哈基姆二世在科尔多瓦建立了一家最大的图书馆,藏书超过40万册,这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科尔多瓦被十字军“收复”后,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材料二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名称各有不同,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等。唐以降,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宋朝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私人藏书更胜官方,“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宋元以来,江南兴盛,文化繁荣,是读书人和藏书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藏书楼比比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藏书,核心是“藏”,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以上均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图书馆在西方与中国的异同之处。(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影响中国古代藏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异:连贯性:西方不如中国各朝各代有传承;或者中国图书馆的历史悠久;或者名称:中国图书馆名称多样;世俗性:西方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世俗性;中国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推动社会发展: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或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连贯性、世俗性、推动社会发展三个角度,不需要学生写出)同:都是政府或官方占主导;都以藏书为主要目的;都体现了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保存古代古籍和文化遗产的作用;私人通过藏书来炫富。(2)因素:政府倡导;文化人热衷;书院的推动;印刷术推动;书籍商品化;科举制度发展;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藏书人的商业投机动机。〖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异:根据材料“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名称各有不同,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等。”可知,西方不如中国各朝各代有传承,中国图书馆的历史悠久,中国图书馆名称多样;根据材料“直到大学出现以后,欧洲才出现了面向世俗的图书馆。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可知,西方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世俗性,而中国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根据材料“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可知,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根据材料“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可知,都是政府或官方占主导;根据材料“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宋朝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私人藏书更胜官方”可知,都以藏书为主要目的,都体现了文化的繁荣;根据材料“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可知,起到了保存古代古籍和文化遗产的作用;根据材料“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可知,私人通过藏书来炫富。【小问2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因素:根据材料“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可知,政府倡导;根据材料“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可知,文化人热衷;根据材料“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可知,书院的推动;根据材料“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可知,印刷术推动,以及书籍商品化;根据材料“宋元以来,江南兴盛,文化繁荣,是读书人和藏书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藏书楼比比皆是。”可知,科举制度发展,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根据材料“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可知,藏书人的商业投机动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最初的民信局开设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继而扩张到长江流域。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主要的工商业城镇都设有民信局。清代末年,民信局还把业务扩大到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往来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在时效性上,民信局也迎合了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往往会在天黑店铺关门打烊后亲自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作为营利机构,民信局还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自己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负全部赔偿,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很快便成为民间通信通物的主要形式。民信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由官家垄断进入民间参与的时代。——蒋波《从大清邮政到邮传部: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诞生》材料二“客邮”是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邮局,它们执行本国的邮政章程,发行自己的邮票。外国在近代中国设立的“客邮”统计(单位:处)国别1870年1879年1906年1913年1918年英国28141420法国12141321美国11114帝俄(苏俄)—5518119德国—2141240日本—717129140总计42565187344——据刘静《中国邮政的近代化之路》等整理(1)据材料一,概括民信局发展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在华“客邮”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答案〗(1)特点:区域不断扩大;业务增多;营利为目的;时效性快;注重信誉;服务好;冲击官家垄断;民间参与。(2)趋势:参与的列强不断增多;“客邮”数量增长迅速。
消极影响:侵犯了中国主权;阻碍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民信局的发展;造成中国邮政体系混乱。〖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最初民信局开设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继而扩张到长江流域。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主要的工商业城镇都设有民信局。清代末年,民信局还把业务扩大到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可知,区域不断扩大;根据材料“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往来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可知,业务增多;根据材料“作为营利机构,民信局还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自己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负全部赔偿,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很快便成为民间通信通物的主要形式。”可知,营利为目的,注重信誉,服务好;根据材料“在时效性上,民信局也迎合了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往往会在天黑店铺关门打烊后亲自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可知,时效性快;根据材料“民信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由官家垄断进入民间参与的时代。”可知,冲击官家垄断,有民间参与。【小问2详析】本题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趋势:根据材料“外国在近代中国设立的‘客邮’统计”可知,参与的列强不断增多;根据材料“1870年至1918年,客邮的数量从4处增加到344处”可知,“客邮”数量增长迅速。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客邮’是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邮局,它们执行本国的邮政章程,发行自己的邮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在华“客邮”的发展,侵犯了中国主权,阻碍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民信局的发展,极易造成中国邮政体系混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事件人物或作者时间“今我朝罢丞相”明太祖1380年成立“内阁”明成祖1402年《永乐大典》明成祖1407年定稿司理监开始参与批红明英宗始于1435—1449年期间徽商许世积被朝廷赐“双寿承恩坊”明穆宗1568年《本草纲目》李时珍1578年完稿引进甘薯陈振龙1593年《农政全书》徐光启1607—1610年《坤舆万国全图》(意)利玛窦1608年《醒世恒言》中施复夫妇的手工工场雇人生产冯梦龙始刊于1627年《天工开物》宋应星初刊于1627年——白寿彝《中国通史》改编任选上表中明朝政治、经济、科技的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明朝专制集权(或者皇权)进一步强化。阐释: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明英宗时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综上所述,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专制集权(或者皇权)进一步强化。示例2论题:明朝社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阐释:农业方面:陈振龙等引进甘薯,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江南等一些地区农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手工业方面: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商业方面: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外来白银的大量流入,推动了商业资本的集聚,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综上所述,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示例3论题:明朝后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阐释:私人编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官方编撰:朝廷为标榜“文治”,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综上所述,明朝后期,不管私人还是官方都编撰了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在传教士的推动下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明朝(中国)。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首先,任选上表中明朝政治、经济、科技的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如:在政治方面,根据材料“今我朝罢丞相、成立‘内阁’、司理监开始参与批红”等信息,可提炼论题为:明朝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在经济方面,根据材料“引进甘薯、徽商许世积被朝廷赐‘双寿承恩坊’、施复夫妇的手工工场雇人生产”等信息,可以提炼论题为:明朝社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在科技方面,根据材料“《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永乐大典》、《坤舆万国全图》”等信息,可以提炼论题为:明朝后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结合所学明朝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如:在政治上,明朝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明英宗时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在经济上,明朝社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农业方面:陈振龙等引进甘薯,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江南等一些地区农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手工业方面: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商业方面: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外来白银的大量流入,推动了商业资本的集聚,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在科技上,明朝后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私人编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官方编撰:朝廷为标榜“文治”,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最后,对提炼的论题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论题的准确性,如:在政治上,综上所述,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专制集权(或者皇权)进一步强化。在经济上,综上所述,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在科技上,综上所述,明朝后期,不管私人还是官方都编撰了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在传教士的推动下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战后难民问题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为中心。在联合国难民署建立的早期,苏联和美国都拒绝加入联合国难民署。美国根据自己的外交政策建立难民政策。欧洲发生首次难民危机之后,美国逐渐意识到加入联合国难民署、援助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难民能够弱化共产主义,开始支持联合国难民署,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开展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转而制定更为严格的难民准入标准,加强对难民的限制。进入新世纪以来难民问题更为复杂。"南北僵局"持续存在,发达国家大多逃避救助责任,发展中国家却往往无能为力。中国作为《1951年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缔约国,始终坚持国家难民制度的主权原则、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推崇休戚与共的全球治理模式,并向有关国家或国际机构提供人暹主义援助。——据李晓婷《国际难民机制的建立与发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待国际难民问题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方案在国际难民问题中的重要意义。〖答案〗(1)特点: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逐渐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难民政策随时代变化而变动。成因:国家利益的驱使;世界政局变动的影响。(2)意义:利于打破“南北僵局”局面;推动国际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维护1951年公约和议定书的权威性;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利于完善国际难民救助体系。〖解析〗【小问1详析】特点:根据材料“二战后难民问题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为中心”可分析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根据材料“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开展活动”可分析出逐渐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转而制定更为严格的难民准入标准,加强对难民的限制”可分析出难民政策随时代变化而变动。成因:根据材料“在联合国难民署建立的早期,苏联和美国都拒绝加入联合国难民署。美国根据自己的外交政策建立难民政策”可分析出国家利益的驱使;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转而制定更为严格的难民准入标准,加强对难民的限制”可分析出世界政局变动的影响。【小问2详析】意义:根据材料“‘南北僵局"’持续存在”可分析出利于打破“南北僵局”局面;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推动国际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据材料“中国作为《1951年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缔约国,始终坚持国家难民制度的主权原则、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可分析出维护1951年公约和议定书的权威性;根据材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推崇休戚与共的全球治理模式,并向有关国家或国际机构提供人暹主义援助”可分析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利于完善国际难民救助体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1世纪初,考古专家在河姆渡遗址附近的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植物遗存。根据量化分析,虽然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这可以说明()A.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达 B.采集是重要的食物来源C.中国已进入奴隶国家时代 D.中国古代农业已很发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7000至5000年前(中国)。根据材料“河姆渡遗址附近的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植物遗存。根据量化分析,虽然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可知,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说明采集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B项正确;河姆渡遗址是在长江流域,排除A项;河姆渡时期仍处于新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奴隶国家时代,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古代农业已很发达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流行饕餮纹和夔纹,比较繁缛、神秘;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纹样流行窃曲纹和重环纹,这些纹样截取龙、蛇等动物的鳞甲,使原来完整的动物被分解和图案化,比较简约、单一,显得整齐、有秩序。这种变化反映了()A.神权统治色彩浓厚 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C.审美观念的世俗化 D.人文精神思想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青铜器纹饰由商代比较繁缛、神秘饕餮纹和夔纹向西周晚期比较简约、单一,显得整齐、有秩序的窃曲纹和重环纹转变,这是由于西周晚期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更加注重整齐有序,人文意识不断发展,神秘色彩不断简化,D项正确;青铜器由比较繁缛、神秘转向简约、单一,由上古神兽转向动物鳞甲,神权色彩淡化,排除A项;商代和西周晚期都重视青铜器,都深受礼乐制度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西周晚期青铜器纹饰变得简约单一,并不代表审美观念世俗化,排除C项。故选D项。3.西晋王朝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凡在中央政府担任现职,又兼领本州郡的大小中正,须定期在洛阳东门外“设幔陈席”,聚会一处,及时交换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对人物进行品评。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 B.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拓宽士族入仕的途径 D.增强人才选拔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由材料可知,西晋时期为了确保在中央任职的中正官们能够及时获取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特别规定让他们在洛阳东门外进行定期集会,这一措施增强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D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是要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排除A项;让在中央任职的中正官们能够及时获取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并不能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士族入仕途径的拓宽,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之前,人们饮食方式多是一人一案、按身份尊卑等级依次而坐、严守礼法的分食制;到了宋代,同坐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馆中人们围桌而食,宋代欧阳修也用“共食唯恐后”来描绘合食。这一变化反映了()A.临街而市制度引发社会变革 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理学思想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D.经济重心南移促使阶层流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同坐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饮食方式的平等化特征取代了宋以前的等级化特征,反映了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饮食观念的转变,没有体现社会变革,排除A项;理学强调道德,三纲五常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阶层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5.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A.崇尚自强不息 B.主张和而不同 C.追求家国情怀 D.重视以人为本〖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载、文天祥、顾炎武的主张,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说明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C项正确;崇尚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重视以人为本等,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6.1715年,苏州织造李煦利用康熙帝所赐稻种在苏州进行双季稻试种,后来将收获的稻种散发到北方的京津等地进行试种,取得了较好收成。同时,适应性强、无地不宜的高产作物番薯也由福建等沿海地区推广到河南、山东、河北、陕西、贵州等省。这说明清代()A.完善了农村经济结构 B.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C.解决了北方粮食问题 D.改变了民众饮食习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双季稻试种,后来将收获的稻种散发到北方的京津等地进行试种”、“适应性强、无地不宜的高产作物番薯也由福建等沿海地区推广到河南、山东、河北、陕西、贵州等省”及所学知识可得,一年当中可以两次种植,同时将产量高、对土地要求不高的大量种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B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农村的经济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对北方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对民众的饮食习惯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潮。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 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近代中国三次移民浪潮中“下南洋”指的是中国向东南亚地区的移民,据材料“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可知,移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移民对东南亚地区开放产生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下南洋”的原因,不能体现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排除B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管理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这一变化()A.增强了国人兴办实业的信心 B.受到了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C.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适应了民间股票交易的需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钱财管理思想,但是“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管理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可看出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钱财思想模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增强国人兴办实业的信心,排除A项;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间股票交易,排除D项。故选B项。9.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955年冬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B.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C.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D.主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根据材料“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955年冬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D项正确;进入新时代,中国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对公共卫生的建设,而非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排除B项;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消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0.埃及金字塔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的巨型陵墓,1979年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1982年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A.代表了非洲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B.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C.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D.彰显出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和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分别展示了古埃及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艺术成就,因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彰显出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D项正确;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艺术成就,而且材料也没有比较埃及与非洲其他地区的成就,不能得出代表了非洲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没有体现这些建筑艺术的融合,不能得出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排除B项;埃及金字塔和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而非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C项。故选D项。11.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B古代印加人建造了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太阳历等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C《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D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俄罗斯文化深受东亚文化的影响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日本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些说明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了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印加人的发明创造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无法判定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是否居于世界首位,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巴比伦历史的重要资料,而非埃及,排除C项;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说明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东亚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如图为西方某学者统计的英国不同年份纺织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情况。据此判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人运动的作用 B.劳动力转移与圈地运动C.技术革命影响 D.商业革命与物价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西方某学者统计的英国不同年份纺织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情况”可知,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在1700年前后开始出现剧增,这与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关,而至18世纪中后期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这与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的运用,生产率的提高相关,据此可以推测,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技术革命的影响,C项正确;若是工人运动的作用,那么其工资水平在18世纪中后期不应该下降,排除A项;劳动力转移与圈地运动,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商业革命与物价的变化,是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洛可可艺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等特点。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由此可见,当时()A.西方文化已经传入中国 B.洛可可艺术风格成为主流C.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D.商品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世界)。根据材料“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可知,该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从侧面说明中国与欧洲的以瓷器为中心的商品贸易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而非西学东渐,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洛可可艺术风格是否成为主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印度贯穿次大陆的十字形铁路项目提供大量支持,使印度的铁路总里程仅次于美国、俄国和加拿大,达到2.6万英里。1858年,英国依靠铁路,迅速镇压了印度土兵起义。但同时,统一的铁路网帮助不同的印度联邦联系更加紧密,助长了民族认同,导致了后来甘地发起和领导的独立运动。这说明了()A.铁路在印度的修建具有双重性 B.英国可通过铁路快速集结兵力C.铁路网的建设有利于民族认同 D.近代的交通使世界联系更紧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印度)。根据材料“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印度贯穿次大陆的十字形铁路项目提供大量支持,使印度的铁路总里程仅次于美国、俄国和加拿大,达到2.6万英里。1858年,英国依靠铁路,迅速镇压了印度土兵起义。”可知,英国在印度修建的铁路,一方面促进了印度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英国利用铁路镇压印度土兵起义,不利于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说明铁路在印度的修建具有双重性,A项正确;英国可通过铁路快速集结兵力,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铁路网的建设有利于民族认同,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印度的交通情况,没有体现全世界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1918年德国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1920年,赴欧洲游历归国的梁启超发表《欧游心影录》,提出要用东方的精神拯救西方物质文明。这些认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欧洲文化已经走向没落C.一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D.东方文化比西方更优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的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中“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战给西方文明带来重大打击,欧洲优势地位开始丧失,所以欧州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不会导致西欧衰落,排除A项;欧洲文化并没有没落,排除B项;东西文化文化同样优秀,排除D项。故选C项。16.美国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大都市往往也是产业聚焦地点,考虑到运输、劳动力成本,相关制造者往往集中经营,且生产分工。因此,大都市专业化程度高,功能较单一,但区域间城市密度大,城市间关联性高,区域效应明显,蔓延带状发展。这一观点强调了()A.大都市成为制造工业发展的基础 B.城市化水平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C.市场集聚效应加强都市辐射作用 D.社会分工推动着城市规模的扩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都市是产业的集聚地,吸引着资本的集聚,促进了生产的分工,这种分工导致了城市之间关联的加深,围绕着大都市形成相关产业的城市带,这体现出大都市的辐射作用,C项正确;材料凸显了都市带形成中市场的集聚效应的作用,而非大都市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都市产业聚集,未反映出产业结构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论述了大都市带的形成而非城市规模的扩展,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进入中世纪后,蛮族兴起,斯文扫地,仅有的文字与经卷被秘藏于修道院中……直到大学出现以后,欧洲才出现了面向世俗的图书馆。……976年,哈里发哈基姆二世在科尔多瓦建立了一家最大的图书馆,藏书超过40万册,这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科尔多瓦被十字军“收复”后,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材料二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名称各有不同,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等。唐以降,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宋朝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私人藏书更胜官方,“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宋元以来,江南兴盛,文化繁荣,是读书人和藏书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藏书楼比比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藏书,核心是“藏”,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以上均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图书馆在西方与中国的异同之处。(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影响中国古代藏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异:连贯性:西方不如中国各朝各代有传承;或者中国图书馆的历史悠久;或者名称:中国图书馆名称多样;世俗性:西方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世俗性;中国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推动社会发展: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或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连贯性、世俗性、推动社会发展三个角度,不需要学生写出)同:都是政府或官方占主导;都以藏书为主要目的;都体现了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保存古代古籍和文化遗产的作用;私人通过藏书来炫富。(2)因素:政府倡导;文化人热衷;书院的推动;印刷术推动;书籍商品化;科举制度发展;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藏书人的商业投机动机。〖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异:根据材料“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名称各有不同,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等。”可知,西方不如中国各朝各代有传承,中国图书馆的历史悠久,中国图书馆名称多样;根据材料“直到大学出现以后,欧洲才出现了面向世俗的图书馆。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可知,西方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世俗性,而中国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根据材料“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可知,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根据材料“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可知,都是政府或官方占主导;根据材料“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宋朝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私人藏书更胜官方”可知,都以藏书为主要目的,都体现了文化的繁荣;根据材料“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可知,起到了保存古代古籍和文化遗产的作用;根据材料“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可知,私人通过藏书来炫富。【小问2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因素:根据材料“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可知,政府倡导;根据材料“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可知,文化人热衷;根据材料“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可知,书院的推动;根据材料“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可知,印刷术推动,以及书籍商品化;根据材料“宋元以来,江南兴盛,文化繁荣,是读书人和藏书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藏书楼比比皆是。”可知,科举制度发展,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根据材料“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可知,藏书人的商业投机动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最初的民信局开设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继而扩张到长江流域。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主要的工商业城镇都设有民信局。清代末年,民信局还把业务扩大到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往来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在时效性上,民信局也迎合了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往往会在天黑店铺关门打烊后亲自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作为营利机构,民信局还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自己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负全部赔偿,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很快便成为民间通信通物的主要形式。民信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由官家垄断进入民间参与的时代。——蒋波《从大清邮政到邮传部: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诞生》材料二“客邮”是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邮局,它们执行本国的邮政章程,发行自己的邮票。外国在近代中国设立的“客邮”统计(单位:处)国别1870年1879年1906年1913年1918年英国28141420法国12141321美国11114帝俄(苏俄)—5518119德国—2141240日本—717129140总计42565187344——据刘静《中国邮政的近代化之路》等整理(1)据材料一,概括民信局发展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在华“客邮”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答案〗(1)特点:区域不断扩大;业务增多;营利为目的;时效性快;注重信誉;服务好;冲击官家垄断;民间参与。(2)趋势:参与的列强不断增多;“客邮”数量增长迅速。
消极影响:侵犯了中国主权;阻碍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民信局的发展;造成中国邮政体系混乱。〖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最初民信局开设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继而扩张到长江流域。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主要的工商业城镇都设有民信局。清代末年,民信局还把业务扩大到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可知,区域不断扩大;根据材料“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往来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可知,业务增多;根据材料“作为营利机构,民信局还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自己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负全部赔偿,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很快便成为民间通信通物的主要形式。”可知,营利为目的,注重信誉,服务好;根据材料“在时效性上,民信局也迎合了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往往会在天黑店铺关门打烊后亲自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可知,时效性快;根据材料“民信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由官家垄断进入民间参与的时代。”可知,冲击官家垄断,有民间参与。【小问2详析】本题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趋势:根据材料“外国在近代中国设立的‘客邮’统计”可知,参与的列强不断增多;根据材料“1870年至1918年,客邮的数量从4处增加到344处”可知,“客邮”数量增长迅速。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客邮’是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邮局,它们执行本国的邮政章程,发行自己的邮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在华“客邮”的发展,侵犯了中国主权,阻碍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民信局的发展,极易造成中国邮政体系混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事件人物或作者时间“今我朝罢丞相”明太祖1380年成立“内阁”明成祖1402年《永乐大典》明成祖1407年定稿司理监开始参与批红明英宗始于1435—1449年期间徽商许世积被朝廷赐“双寿承恩坊”明穆宗1568年《本草纲目》李时珍1578年完稿引进甘薯陈振龙1593年《农政全书》徐光启1607—1610年《坤舆万国全图》(意)利玛窦1608年《醒世恒言》中施复夫妇的手工工场雇人生产冯梦龙始刊于1627年《天工开物》宋应星初刊于1627年——白寿彝《中国通史》改编任选上表中明朝政治、经济、科技的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明朝专制集权(或者皇权)进一步强化。阐释: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明英宗时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综上所述,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专制集权(或者皇权)进一步强化。示例2论题:明朝社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阐释:农业方面:陈振龙等引进甘薯,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江南等一些地区农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手工业方面:手工业各行业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企业财务咨询与管理合同(2024版)2篇
- 2024年度商务产业园委托运营协议之争议解决方式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珠宝首饰定制合同范本
- 全新中介2024年度化妆品代工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农业科技项目研究与推广合同2篇
- 银行业的移动支付之路
- 2024年度智能物流系统研发与应用合同协议书3篇
- 2024年度学校食堂供水设施改造合同2篇
- 脓涕的临床护理
- 《加成反应完》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HG+20231-2014化学工业建设项目试车规范
- HG-T 2006-2022 热固性和热塑性粉末涂料
- 综合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喀什大学
- 幼儿园绘本故事:《神奇雨伞店》 课件
- 法检商品目录
- 市场拓展奖励办法
- 居住区规划设计PPT课件
- 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 光伏土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药品GMP自检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