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一、积累(32分)

(一)词语积累运用(1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自然之美w©i为壮观;诵古典诗歌,赏名篇佳作,

①远流长,耐人寻味,文化之美各美其美。今天,“呦呦鹿鸣”诗歌社带你一起漫步古诗yudn,

感受中国式浪漫。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ei为壮观古诗yudn

(2)为文中①处选择一个恰当的汉字。

①()A.渊B.源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游目骋怀()A.chengB.Cheng

2.古诗文里的四季都有独特的色彩,请根据相应主题,填写表格。(8分)

君子之志古诗文名句作者与出处

追忆前朝宫苑,感慨历史沧桑鸟下绿芜秦苑夕,许浑《咸阳城东楼》

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心系朝堂轧,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打破时空阻隔,发出美好祝愿③,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冲破万重阻力,施展豪迈抱负⑤,⑥。李白《行路难》

刚正愈老弥坚,匡正义无反顾⑦,⑧。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语言表达

班主任王老师在离别之际为同学们创作了一副对联作为寄语,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副,

并根据对联的基本特点,填写到相应位置。(2分)

A.古道执手,细品千遍比邻情B.歧路挥手,莫做沾巾小儿女C.长卒送别,通望万里天引路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

守醉也。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

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

【乙】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

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

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

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4.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1)晚更号六一居士组词替换法: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单音词

(2)互贬夷陵时成语推断法:如梦方醒

字典查阅法:①派遣;②排遣,消除;③贬谪,

(3)无以自遣(填序号)

放逐;④使,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4)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课内迁移法: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6.用现代汉语翻译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7.【甲】【乙】两文都围绕欧阳修在滁州为官的经历展开,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欧阳修在滁州

“为政宽简”的认识。

二、综合性学习。(13分)

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图是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请你认真读图,用一句话写下你得出的结论。

为了解同学们的阅读状况,班里要开展一次个人问卷调查。班长小文负责问卷的设计,她决定

从读书方式、时间、内容和数量四个方面来设计问题。请你根据要求帮她补充另外两个问题。

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

2

问题一:你喜欢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

问题二:你平均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是多少?

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熊同学学习基础不好,感觉学习很吃力,之前还在努力学,可是最近不愿意读书了。他说:

“我看到好多人连高中都没读,就在淘宝卖货、直播带货,都能赚大钱,可见读书也没有什么用?”

你将怎么劝他呢?

三、阅读(32分)

(一)古诗阅读(6分)

n.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6分)。

怀海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嵋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雅马但鸣嘶。

和子由海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①。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②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①成语“雪泥鸿爪”由“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句演化而来,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②怀壁:

指奉贤僧舍。

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

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代表诗

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

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淹池,止于奉闲僧舍。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

再过港池,苏辙作《怀海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1)苏轼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一联回答苏辙的“”,以“”一句回答苏辙的

“无方雅马但鸣嘶”,所谓酬和必答来意。(2分)

⑵苏轼在首联里以“应似飞鸿踏雪泥”回答苏辙首联里的“怕雪泥”,结合两诗内容,借助“名

词解释”和“写作背景”,简析苏轼的用意。(4分)

(二)名著阅读(8分)

3

12.(1)《水浒传》讲述了南宋末年的故事,当时统治阶级懦弱,世道混乱,百姓命如草芥。这

样的时代,人民期待英雄,期待侠义豪气。请根据图片,分别概述《水浒传》中两位侠义之士在两

“林”的故事。(2分)

图片I图片n

图片I:.图片II:.

⑵悲剧的价值崇高而恒久。小说人物的悲剧,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请从下面的备选项中,选

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要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4分)

A.林冲(《水浒传》)B.婴宁(《聊斋志异》)

13.《艾青诗选》中选取一首能展现“君子之风”的作品。(2分)

备选资料

《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我奔驰诗人啊,你起来吧

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太阳在我的头上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燃灼着我的肉体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从东方来

我用嘶哑的声音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这时候将带温暖给人类

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借你正直人的嘴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请带去我的消息

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4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推荐理由

我选择_

(提示:可选意象、语言、背景等角度作为

推荐理由:_

切入点,要求有理有据)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青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

吕永祥

①读书是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启迪心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

更能够照亮奋斗之路、创造美好未来。当前,有些青年对读书学习认识不足,认为读书“不能当饭

吃”。

②最是书香能致远,最美不过书香气。书是人的精神食粮,青年就是要拿读书“当饭吃”。在浓浓

墨香的滋润下,汲取丰富养分,涵养蓬勃朝气,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前行方向,砥砺前行之力。

③以读书“提神”,涵养蓬勃朝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而这精神就来自于读

书学习。事实证明,青年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

会显得“老气横秋”,与时代格格不入。其实,读书是以认知的力量去探测世界的广袤,借伟岸的

灵魂来陪伴心灵的成长。它是看不见的精神修炼,是为人生绘就底色的事业。只有时刻做到爱读书、

读好书、善读书,在学习党史和科学理论中滋养心灵,才能更好地克服精神空虚,提升精神修养,

涵养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④以读书“壮骨”,补足精神之钙。读书,是秉心之烛火,去探访古今智者仁人的精神空间。有书

相伴,生命便不会黯然失色;以书壮怀,灵魂便不会渺小孤寂。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

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在信息爆炸的时

代,读书学习是青年最好的“壮骨药",可以让我们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加辽阔的精

神世界,使我们补足精神之钙,修炼“金刚不坏之身”,用知识增强身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

气。

⑤以读书“明目”,坚定前进方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登高望远,使我们眼界更辽阔。在这个知识信息迭

代交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读书学习犹如我们在雨中行车时的“雨刮器”,每时每刻“刷

新”自己,看清前进道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一词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青年正处于求知阶段,更是要认真看书学习,不断提升认知能力,锻炼思维方式,把握发展规律,

坚定前进方向。

⑥以读书“攒劲”,砥砺前行之力。读书是长期而艰辛的历程.需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日积月累,

以循序渐进之功,聚水滴石穿之力,使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时,能以丰厚的知识积

淀,做到意志坚定不退缩,胸有成竹不迷茫,拼搏进取不懈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青年要真正静下心来,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学有所获、

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砥砺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

5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4日,有删改)

1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5.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4分)

17.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4分)

18.从选文内容看,作者为什么说“青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4分)

四、作文(68分)

19.根据要求,完成写话。(8分)

《初学记•鸟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舌尖上的美味再多,也美不过哺育我们

成长的那个人,丰子恺用漫画诠释,请你借丰子恺的画表达反哺之情。

要求:先用合理的顺序介绍漫画的内容,再提炼主旨,最后表达自己的情感,120字左右。

画中文字: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一一子恺画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同学们即将毕业,回首三年,纵情出发,一路都是美景。请以“书包里再装点出发”为题,写一

篇文章。

要求:(1)先补充完整题目;(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3)文章不少于500

字,诗歌不少于15行;(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项目活动总结】

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章经典中得到滋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我们要

努力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结合,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知识,主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

想,做文化基因里的中国人。

6

答案

一、积累(32分)

(一)词语积累运用(16分)

1.(1)蔚苑(2)B(3)A

【解析】(1)“w©i为壮观”字形为蔚,意思是意思是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注意不要写成“慰”;

“古诗yuM”字形为苑,“苑”意思是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或(学术、文艺)

荟萃的地方,注意不要写成“园”。

(2)源远流长:主要是说事物的源头,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源远流长指时间长的事物。

渊远流长:一般指事物的内在有很深的积孕。渊远流长指“新”出现的新鲜事物。

本题语境是说“诵古典诗歌,赏名篇佳作”,都是历史悠久,时间长的事物,因此应选用“源远流

长”。

故选B。

(3)骋:拼音是ch3ng,游目骋怀指纵眼四望,心胸开阔。“骋”不要误读为“ch6ng”。

故选Ao

2.古诗文里的四季都有独特的色彩,请根据相应主题,填写表格。(8分)

君子之志古诗文名句作者与出处

追忆前朝宫苑,感慨历史沧桑鸟下绿芜秦苑夕,①。许浑《咸阳城东楼》

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心系朝堂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打破时空阻隔,发出美好祝愿③,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冲破万重阻力,施展豪迈抱负⑤,⑥。李白《行路难》

刚正愈老弥坚,匡正义无反顾⑦,⑧。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蝉鸣黄叶汉宫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本题易错字有:忧、婵、沧、弊、衰、

朽。

3.语言表达

班主任王老师在离别之际为同学们创作了一副对联作为寄语,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副,

并根据对联的基本特点,填写到相应位置。(2分)

A.古道执手,细品千遍比邻情B.歧路挥手,莫做沾巾小儿女C.长卒送别,通望万里天引

【答案】上联:C下联:A

7

【解析】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平仄和谐、上下联字眼不宜重

复。

从平仄来看,A中最后一个字“情”是平声,只能作为下联;B中最后一个字“女”是仄声,只能

作为上联,C中最后一个字“路”是仄声,只能作为上联。

从内容来看,ABC都是关于分别的,都与题干中的“班主任王老师在离别之际为同学们创作了一副

对联作为寄语”体现的离别之前相吻合,都可以作为对联的内容。

从结构和词性来看,ABC前半句结构、词性都一致;下半句中,A中的“细品千遍”和C中的“通

望万里”结构和词性一致,B中的“莫做沾巾”与AC两项中的相应内容的结构和词性都不相符;

由此可知上联应为C,下联应为A。

4.更换刚②于是,就

5.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6.(1)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2)有人问:“为政宽简,而政事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为什么呢?”

7.欧阳修的“宽简”并不是对百姓一味的放纵,不加约束;而是在管理百姓时,不对百姓有过于

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过多烦扰百姓的事情,让百姓能安居乐业。(意近即可)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1)句意:晚年更改号为六一居士。根据“组词替换法: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单音词”,更:

更改。

(2)句意: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根据成语推断法,方:刚刚。

(3)句意:没有办法来排遣时间。根据字典查阅法可知,遣:排遣。故选②。

(4)句意: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因曰:于是说。根据课内迁移法,因:于是,就。

5.本题考查划分停顿。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

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意:以放

纵为宽容,以忽略为简朴,那么政事就会荒废,人民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则”表示承接、假设、

转折等关系时,“则”前常有停顿。故断句为: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6.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

(1)I区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2)或:有的人。宽简:宽松简易。弛废:松弛失误。

7.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文本中“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一句意义: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

事;简者,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甲】文中"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觥筹交错,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都可以体现出欧阳修和百姓间的和谐关系,与民同乐。【乙】文中"不见治

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欧阳修的宽简并不是对百姓毫无约束,而是不苛刻;要以“为民”

为核心,官府不过度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要提高办事效率,宽简有度,张弛适宜,治国

安民,实为明智之举。这也启示我们,治国理政者应对人民不做苛刻的要求,不做繁碎扰人的事。

【点睛】参考译文

8

【甲】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

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

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

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

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

的太守。

【乙】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

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

变。

(欧阳修)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什么事可以打发时间的,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

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

来可以知道了。”从此,遇事不敢疏忽。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

只说政事,说文章只能用来修身养性,政事才是根本。凡是他治理过的几个郡,看不到严厉的措施,

也不求声誉,宽容简朴而不扰民,因此他来到的地方人民生活便利。有人问:“治理政事宽容简朴,

而办公没有松懈,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以放纵为宽容,以忽略为简朴,那么政事就会荒废,

人民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我所说的宽容,是征税的时候不急迫;(我所说的)简朴,是去掉繁琐

的形式。”

8.9--13岁未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明显高于18--70岁的成年人。

9.问题三:你喜欢阅读哪些类型的书?问题四:你每年大致会阅读多少本书?

10.示例:小熊同学,你还是要读书啊。读书能培根铸魂,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

技能。你所说的“淘宝卖货、直播带货,都能赚大钱"都只是短期的,而读书的作用却真正能让你

受益一生,让我们一起努力读书吧。

【解析】8.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解答此题注意抓住图表的名称去分析其中的数据,然

后得出结论。图表表头是“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图,从2010年—2015年的人均阅读量,9-13岁

未成年人和18-70岁成年人的变化趋势的比对,可以看出9-13岁未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人远远高于

18-70岁的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可见9-13岁未成年人比18-70岁的成年人更喜欢阅读。

9..本题考查问题设计。问题一、二是和读书方式、阅读时间相关,问题三、四很自然应从阅读内容

和阅读数量两个方面来设计。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下列图书中,哪些是你会因为自己想要看而去看的?

②你每年一般能阅读多少本书?

1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从学习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连高

中都没读能赚大钱只是个例的角度进行劝说。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示例:小熊,无论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高中没读,通过淘宝卖货、直播带货赚大钱

的只是个别现象,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立足社会的能力才是根本。让我们一起咱们踏踏实实认真读书

吧!

11.(1)旧宿僧房壁共题路长人困蹇驴嘶

(2)示例1:苏轼把人生看作漫漫征途,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又飞走,它不会

因为留下脚印而放弃飞翔,而是追求远大前程,没有地方会是终点。苏轼以此劝解兄弟,虽然踏入

征途,只能任人摆布,方向不定,但因人生无常,更显人生可贵,富有哲思,豁达明朗。

示例2:苏轼以“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

对待人生。苏轼借此劝勉兄弟,我们无法从过去的脚印判断如今的踪迹,所以不必过于执着往日,

9

即使“独游"路上“佳味少”,但回想往昔艰难,也要珍重当下的每时每事,流露出苏轼虽无奈又

豁达的心境。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和子由海池怀旧》中“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意思是老僧奉闲已经去世,

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

时题诗的墨迹了。《怀海池寄子瞻兄》中“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意思是曾经做过

海池主簿百姓知否?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根据诗文内容可知:苏轼以“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一联答苏辙的“旧宿僧房壁共题”;

第二空,《怀濯池寄子瞻兄》中“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雅马但鸣嘶”,意思是遥想兄台独行一定

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雅马嘶鸣。《和子由濯池怀旧》中“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

嘶”,意思是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

不了了。根据诗文内容可知:以“路长人困蹇驴嘶”一句答苏辙的“无方雅马但鸣嘶”。

(2)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意思是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

吧。写作背景:曾经借宿过的海池僧舍,如今已经成为一座收藏逝去老僧骨灰的新塔,再次路过海

池的苏轼、苏辙兄弟,再也无法查看曾经在僧舍里的题字了。人生动荡漂泊,总是会让人生出愁绪,

可是苏轼在诗作《和子由海池怀旧》中,却这样劝勉弟弟,同时也抚慰世人。名词解释:“人生到

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旅程中的足迹像什么呢?应该就如飞来飞去的鸿鹄,随机停歇,

在雪地上留下的泥爪印一样。鸿鹄到处飞,从不确定目的地,落脚点本来就是偶然不确定的事情。

人生无常,顺其自然,该来来,该去去,不必牢牢惦记,时时牵挂,便可少些烦恼。苏轼以此劝解

兄弟,虽然踏入仕途,只能任人摆布,方向不定,但因人生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据此总结作答

即可。

示例:苏轼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海池住宿、题壁之类,就

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

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

轼认为即使面对人生的“雪泥”也不用怕,可如飞鸿一般“踏”上去,以此鼓励兄弟将人生诸事皆

可看作偶然与平常,乐观对待,用追求前路来替代怀缅往事,以此来化解忧恼。

12.(1)武松为施恩夺回快活林,痛打蒋门神(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为救林冲,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在野猪林教训官差)

(2)【示例1]林冲的悲剧,“悲”在委屈求全的懦弱和隐忍。妻子被调戏,一忍再忍;朋友(陆谦)

再三算计,一再宽容。悲在社会的黑暗,高俅当权,林冲被陷害有冤无处伸,还有其他人助纣为虐。

林冲的悲剧,有社会根源,也要他自身的原因。

【示例2]婴宁的悲剧,“悲”在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婴宁天真烂漫,生来爱笑。经历邻居青年

不轨事件后,被婆婆训斥说如果官府传唤,会让丈夫蒙羞,从此婴宁天性丧失,这是封建礼教(妇

德妇言妇容妇功)摧残的结果。婴宁的悲剧,也悲在性格,因为婴宁的顺从,不敢反抗没有缘由的

束缚,最终是悲剧收场。婴宁的悲剧,既是封建时代造成的,也是婴宁自己顺从的结果。

【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图文转换。

图一有一人被绑在树上,一位拿着禅杖的和尚追赶着两人;据此可联想到“鲁智深为救林冲大闹野

猪林”的情节;具体情节为: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

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霸、董超

将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

在暗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

10

图二有一个写有“快活林酒店”的招牌,有两人争斗的画面;据此联想到“武松为施恩夺回快活林,

痛打蒋门神”的情节;具体情节为: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

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施恩的

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

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夺回酒店。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他的妻子因长得漂亮,被高俅的高衙内调戏。后来

林冲被心胸狭窄的高俅设计误人白虎堂;蒙冤被发配沧州时,幸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在

山神庙时听见陆谦等人谈话,发现自己是被奸人陷害等人分明是想将自己置于死地,走投无路之下,

林冲杀掉三人后冒着风雪连夜上梁山。原本安分守己的林冲,在朝廷一步步的逼迫下,走上了“反

朝廷”的道路。林冲的悲剧在于他委曲求全,隐忍的性格,更在于黑暗的社会,高俅专权,使得林

冲遭到陷害无处伸冤,最后被迫走上了“反朝廷”的道路。

狐女婴宁天真烂漫,生性爱笑,甚至在穿上盛装行新婚媳妇的礼节时因笑得厉害直不起腰来行礼而

作罢。因为爱笑,邻居青年被婴宁的笑迷得神魂颠倒,婴宁没有回避还在笑,邻居青年以为婴宁对

自己有意,在夜晚要奸淫婴宁,后来邻居青年身亡,邻居状告婴宁的丈夫(王生),县官一向敬慕

王生的才学,深知他是个忠厚老实的书生,认为王生邻居是诬告,要责打邻居,王生给求情免除,

就释放了邻居回家,后来婆婆训斥婴宁说如果官府传唤,会让丈夫蒙羞,从此婴宁便不在笑了。婆

婆的教育象征的是封建礼教,婴宁的“悲”体现在男尊女卑封建社会的摧残,也是在于她不敢反抗

没有缘由的束缚(顺从),体现了时代影响与个人性格对“悲剧”的促成。

13.示例1:我选择《向太阳》推荐理由:诗歌选择了“太阳”的意象,主人公“我”不畏燃

灼,拼命竭力追逐所向往的太阳一一光明,展现出的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力量是“君子”的

体现。

示例2:我选择《黎明的通知》,推荐理由:诗歌选择了“黎明”的意象,并将黎明拟人化,借黎

明黎明的口气表示排除万难、急切渴望将光明、温暖等带给人间,把人们的企盼道出,表达对光明

的迫切追求,这种积极进取、对理想的炙热追求是“君子”的体现。

示例3:我选择《向太阳》,此诗是艾青前期的作品,在诗歌中以“太阳”(光明)为主要意象,

不惜“肉体","用嘶哑的声音”去追求光明,甚至宁愿殉身于光中,可见“我”的执着追求,坚

定信念,如此进取追求是君子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诗歌主旨情感。

示例1:我选择《向太阳》。推荐理由:《向太阳》创作于1938年春的武汉。武汉当时作为民族解

放战争的一个重镇,正轰轰烈烈地掀起保卫大武汉的群众性活动。艾青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显

示着民族觉醒和战斗决心的现实世界。心中鼓荡着的激情和创作欲求,与现实结合的强度显然达到

了燃烧的程度。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一一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

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歌颂了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充分表现了诗人的高度热

情和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君子之风”。

示例2:我选择《黎明的通知》。推荐理由:《黎明的通知》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2年所作的一首

新诗。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歌赞美了解放区朝气蓬勃的美好生活,同时充满了对未来的

美好期待。“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信念),

表达出积极追求理想的“君子之风”。

11

14.青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

15.①指出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引出关于读书学习的论述。②指出当前部分青年对读书学习认识

不足的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16.第③段首先提出了本段的观点:读书可以“提神”,涵养人的蓬勃朝气。接着从反面论述青年

不加强读书学习的危害。然后从正面论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处。

17.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读书学习比作青年最好的“壮骨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学习

能够“补足精神之钙”的分论点,化抽象为具体,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18.①以读书“提神”,可以涵养蓬勃朝气;②以读书“壮骨”,可以补足精神之钙;③以读书“明

目”,可以坚定前进方向;④以读书“攒劲”,可以砥砺前行之力。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

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

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阅读全文可知,本文讨论的是青年人的读书学习问题,表明读书学习与青年自身息息相关,题目“青

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从第⑥段中的总结句“青年要真正静下

心来,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也可以概括出来。

15.此题考查议论文首段的作用。议论文的首段,通常是为了引出本文论点(或论题),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阅读第①段可知,作者用“读书是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启迪心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体

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更能够照亮奋斗之路、创造美好未来”指出读书的益处,引出本文的

论题“读书学习与青年自身息息相关”;从“当前,有些青年对读书学习认识不足,认为读书'不

能当饭吃'”可知,这里联系生活实际,从当前部分青年的读书现状入手,指出当前部分青年对读

书学习认识不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吸引他们读下去。

16.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就是指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

第③段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以读书“提神”,涵养蓬勃朝气,并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名言

从道理上阐述读书可以涵养精神;从“青年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

能力就会退化,就会显得‘老气横秋',与时代格格不入”可知,这是从反面论述青年不加强读书

学习的危害;接着从正面分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处,即“克服精神空虚,提升精神

修养,涵养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对本段内容进行了总结。

17.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要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

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学习是青年最好的‘壮骨药'”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把“读书学习”比作“壮骨药”,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读书学习”对青年人的作用,联系本段的论

点“以读书‘壮骨’,补足精神之钙”可知,这个句子论证了读书可以补足精神之钙,使精神更加强

大的道理,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把握中心句。

阅读全文,从③④⑤⑥段的首句“以读书‘提神’,涵养蓬勃朝气”“以读书‘壮骨’,补足精神

之钙”“以读书‘明目’,坚定前进方向”“以读书‘攒劲',砥砺前行之力”可以得出问题的答

案,注意分条进行概括。

12

19.示例:漫画中画着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母亲坐在凳子上微笑着给儿子削瓜,儿子双手拿着蒲

扇在一旁给母亲扇风,漫画的左上角写着“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整幅漫画母慈子孝、其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